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建筑设计方式是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基础,本文笔者对建筑设计创新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方法
前言:
建筑的本质归根结底是用于使用,而建筑的创新则是在此前提下创造出视觉和使用上的新鲜感,所以在评定一个建筑物的设计时不仅要从艺术上进行,还需要从其实际使用价值来评价。另外,建筑的设计创新是利用人大脑的思维功能,将大脑内保存的可以组合的东西进行适当的组合来形成一宗崭新的搭配,使各种建筑中的要素达到某种平衡。
—、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概念
《解析建筑》一書中提到,对建筑本身来说,在没有具备稳定的物化形式之前,无论建筑是什么形态,都是生活的产物。这对建筑设计创新也是同理,既然提到创新,就是从某种生活或自然中的旧事物发展而来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是由旧事物引发的进一步创新,是属于一种辨证关系。每一项旧事物的淘汰,引起了建筑设计的创新。每一项建筑设计创新产品都是有相应的“旧事物”作为基础,所以,从这一点看来,达到了对建筑设计创新理念的最新认识:既然创新是根据“旧事物”衍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建筑设计,得到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这便是我们需要重视“旧事物”的道理。建筑行业的发展,并不是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整体向进步的方向发展,它的发展更贴近于“优胜劣汰”,在顺应了现代生活的前提下,建筑行业在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积极改革创新,如杲跟不上社会的脚步,则成为“旧事物”,很快便会消沉或“被创新”。
二、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过程
1 准备阶段
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准备阶段指的是从客观角度对创新理念予以考察后,结合实际进行有效分析的总过程。本文当中提到的可行性空间,指的是在事物发展的变化当中,有可能面临的所有集合即被成为该事物的可能性空间。建筑设计的创新有很多面,所以在运营时,建筑设计需要注意能否具有创新条件,如果没有条件,设计创新方法不能成立,接受外部限制。建筑设计的创新过程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外部限制的改变,创新条件的范围可能发生改变。如果外部条件允许,则可以运用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做进一步的创新。所以,在运用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时,需要有针对性的创新,这才是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第一条件。
2 选择阶段
当建筑设计创新的客观条件健全以后,需要对建筑设计创新方式予以选择,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一定是具有非常成功的选择阶段方能达成。一般来说,无意识或偶然情况下的建筑设计创新并不属于建筑创新设计体系当中,也就是说在建筑设计当中,有时可以产生出设计创新的成果,但有时也不能产生出创新结果。选择阶段是为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明确了实施方向而选择相应的创新方法,再具体的实施和控制下一阶段的实施情况。
3 实施阶段
创新方法的实施阶段是对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通过控制最终达到成功阶段,但建筑设计创新的结果是多样化的,这种多样化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会导致建筑设计创新向两个方面发展,我们创新方法的实施必须向自身的方向发展并达到成功。合理控制可以有效提髙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第一,建筑设计的创新过程要对主客观条件的满足性予以有效控制,由于具有多元化的发展途径,需要通过一个具体的方向作为创新方式的主要出发点。第二,建筑设计创新工作不断的深入发展,也代表着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与更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大量的规律及知识涉及到其中,这就要求对目标进行不断改善、取舍,对创新目标进行持续的修正与改善。
三、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实现条件
1 主体条件
建筑设计的主体条件是建筑设计创新方法能够实现的直接因素。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修养是主体所需条件,通常建筑设计创新主体是通过学校教育或建筑设计公司来实践。但是,即使是同样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不同的建筑师会实施出有不同的结果。这与建筑设计师的知识文化修养有直接关系,是否能够达到知识的扩展方面和具备专业知识能力,带有主体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实施的各个环节之中。
2 创作条件
创作的条件是建筑设计创新方式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对创新设计的一种空间制约。从自然环境、气候天气方面的影响,比如在内蒙古地区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点建立相关特色建筑;从传统生活方式到历史文脉条件,处在不同的环境下,设计创新后尊重或符合这些条件的限制,如信仰、宗教、生活方式等;政治条件是一种社会上的上层“建筑”,能够影响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
3 成果条件
建筑设计创新并不单指表面意义的形式创新,同时也包含首创性意义隐藏在背后的建筑设计理念或思想等。建筑的设计中,可以创新,也可以翻新,既包括了创新中的变动、重组,也包括了改进、翻新,以上都可以称为建筑设计创新的条件。
四、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作用
1 宏观作用
运用创新方法所产生设计创新成果。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也可以通过创新的形象、空间等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创新方法的成果有时不会立刻显示出来,也许对人们的需求不能做到满足,但可能会对社会的革新发挥了积极作用,将人们的视野打开,融入更多的创新理念。有些建筑设创新方法失败或者创新的成果没有对社会起到促进作用,这种情况可以对其进行二次创造,增加创新成功的可能性。
2 微观作用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微观作用表现在对建筑师和建筑团队的团体修养、审美能力、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提高。创新方法能够最直接的提高建筑设计师的能力,通过多方面的分析论证,掌握大量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知识,加大设计师对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另外,这种微观作用开拓了设计师的视野,使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多角度的选择运用到自己的创新方法中。
五 现代建筑设计的要点
1现代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要点
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形象、经济合理性各方面的因素,多设计几个方案,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最可行、最实用的方案。
2 现代建筑初步设计阶段的要点
初步设计阶段的图纸和设计文件,要求建筑专业的图纸标明建筑的定位轴线和轴线尺寸、总尺寸、建筑标高、总高度以及与技术工种有关的一些定位尺寸,在设计说明中则应标明主要的建筑用料和构造做法。结构专业的图纸需要提供房屋结构的布置方案图和初步计算说明以及结构构件的断面基本尺寸。各设备专业也应提供相应的设备图纸、设备估算数量及说明书。
3.创新思维和实践协调发展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创新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具体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并从具体的设计实践中获得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现代建筑的创新设计方法必须以人为本,并蕴含传统文化,富有时代气息,融入自然环境,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价值。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即要让学生自己摸索、自己领悟,更要给予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传授一些规律性的原理和方法,在教学课程设置上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设计出的方案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是要注重内在功能技术的含量。要加强建筑构造、结构、材料的选用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关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发展。
六、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设计师要不断加强对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相关探究,提升建筑设计水平,以创新来注入新活力。既要保持传统建筑设计的理念,不断完善与开拓,使我国的建筑设计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邹广天.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07)
[2] 沈晓雁.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07)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方法
前言:
建筑的本质归根结底是用于使用,而建筑的创新则是在此前提下创造出视觉和使用上的新鲜感,所以在评定一个建筑物的设计时不仅要从艺术上进行,还需要从其实际使用价值来评价。另外,建筑的设计创新是利用人大脑的思维功能,将大脑内保存的可以组合的东西进行适当的组合来形成一宗崭新的搭配,使各种建筑中的要素达到某种平衡。
—、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概念
《解析建筑》一書中提到,对建筑本身来说,在没有具备稳定的物化形式之前,无论建筑是什么形态,都是生活的产物。这对建筑设计创新也是同理,既然提到创新,就是从某种生活或自然中的旧事物发展而来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是由旧事物引发的进一步创新,是属于一种辨证关系。每一项旧事物的淘汰,引起了建筑设计的创新。每一项建筑设计创新产品都是有相应的“旧事物”作为基础,所以,从这一点看来,达到了对建筑设计创新理念的最新认识:既然创新是根据“旧事物”衍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建筑设计,得到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这便是我们需要重视“旧事物”的道理。建筑行业的发展,并不是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整体向进步的方向发展,它的发展更贴近于“优胜劣汰”,在顺应了现代生活的前提下,建筑行业在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积极改革创新,如杲跟不上社会的脚步,则成为“旧事物”,很快便会消沉或“被创新”。
二、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过程
1 准备阶段
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准备阶段指的是从客观角度对创新理念予以考察后,结合实际进行有效分析的总过程。本文当中提到的可行性空间,指的是在事物发展的变化当中,有可能面临的所有集合即被成为该事物的可能性空间。建筑设计的创新有很多面,所以在运营时,建筑设计需要注意能否具有创新条件,如果没有条件,设计创新方法不能成立,接受外部限制。建筑设计的创新过程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外部限制的改变,创新条件的范围可能发生改变。如果外部条件允许,则可以运用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做进一步的创新。所以,在运用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时,需要有针对性的创新,这才是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第一条件。
2 选择阶段
当建筑设计创新的客观条件健全以后,需要对建筑设计创新方式予以选择,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一定是具有非常成功的选择阶段方能达成。一般来说,无意识或偶然情况下的建筑设计创新并不属于建筑创新设计体系当中,也就是说在建筑设计当中,有时可以产生出设计创新的成果,但有时也不能产生出创新结果。选择阶段是为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明确了实施方向而选择相应的创新方法,再具体的实施和控制下一阶段的实施情况。
3 实施阶段
创新方法的实施阶段是对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通过控制最终达到成功阶段,但建筑设计创新的结果是多样化的,这种多样化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会导致建筑设计创新向两个方面发展,我们创新方法的实施必须向自身的方向发展并达到成功。合理控制可以有效提髙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第一,建筑设计的创新过程要对主客观条件的满足性予以有效控制,由于具有多元化的发展途径,需要通过一个具体的方向作为创新方式的主要出发点。第二,建筑设计创新工作不断的深入发展,也代表着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与更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大量的规律及知识涉及到其中,这就要求对目标进行不断改善、取舍,对创新目标进行持续的修正与改善。
三、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实现条件
1 主体条件
建筑设计的主体条件是建筑设计创新方法能够实现的直接因素。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修养是主体所需条件,通常建筑设计创新主体是通过学校教育或建筑设计公司来实践。但是,即使是同样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不同的建筑师会实施出有不同的结果。这与建筑设计师的知识文化修养有直接关系,是否能够达到知识的扩展方面和具备专业知识能力,带有主体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实施的各个环节之中。
2 创作条件
创作的条件是建筑设计创新方式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对创新设计的一种空间制约。从自然环境、气候天气方面的影响,比如在内蒙古地区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点建立相关特色建筑;从传统生活方式到历史文脉条件,处在不同的环境下,设计创新后尊重或符合这些条件的限制,如信仰、宗教、生活方式等;政治条件是一种社会上的上层“建筑”,能够影响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
3 成果条件
建筑设计创新并不单指表面意义的形式创新,同时也包含首创性意义隐藏在背后的建筑设计理念或思想等。建筑的设计中,可以创新,也可以翻新,既包括了创新中的变动、重组,也包括了改进、翻新,以上都可以称为建筑设计创新的条件。
四、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作用
1 宏观作用
运用创新方法所产生设计创新成果。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也可以通过创新的形象、空间等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创新方法的成果有时不会立刻显示出来,也许对人们的需求不能做到满足,但可能会对社会的革新发挥了积极作用,将人们的视野打开,融入更多的创新理念。有些建筑设创新方法失败或者创新的成果没有对社会起到促进作用,这种情况可以对其进行二次创造,增加创新成功的可能性。
2 微观作用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微观作用表现在对建筑师和建筑团队的团体修养、审美能力、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提高。创新方法能够最直接的提高建筑设计师的能力,通过多方面的分析论证,掌握大量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知识,加大设计师对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另外,这种微观作用开拓了设计师的视野,使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多角度的选择运用到自己的创新方法中。
五 现代建筑设计的要点
1现代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要点
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形象、经济合理性各方面的因素,多设计几个方案,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最可行、最实用的方案。
2 现代建筑初步设计阶段的要点
初步设计阶段的图纸和设计文件,要求建筑专业的图纸标明建筑的定位轴线和轴线尺寸、总尺寸、建筑标高、总高度以及与技术工种有关的一些定位尺寸,在设计说明中则应标明主要的建筑用料和构造做法。结构专业的图纸需要提供房屋结构的布置方案图和初步计算说明以及结构构件的断面基本尺寸。各设备专业也应提供相应的设备图纸、设备估算数量及说明书。
3.创新思维和实践协调发展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创新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具体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并从具体的设计实践中获得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现代建筑的创新设计方法必须以人为本,并蕴含传统文化,富有时代气息,融入自然环境,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价值。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即要让学生自己摸索、自己领悟,更要给予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传授一些规律性的原理和方法,在教学课程设置上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设计出的方案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是要注重内在功能技术的含量。要加强建筑构造、结构、材料的选用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关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发展。
六、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设计师要不断加强对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相关探究,提升建筑设计水平,以创新来注入新活力。既要保持传统建筑设计的理念,不断完善与开拓,使我国的建筑设计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邹广天.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07)
[2] 沈晓雁.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