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爱情”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5643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深了,一轮皎洁的圆月孤悬天际,星云缥缈。从上海开往北平的客轮,航行在茫茫的渤海上。甲板上,陈寅恪独立船头,海风把他的蓝布长衫吹拂得猎猎作响。这天,恰是中秋,海天一色,四野寂寂。他,想念新婚妻子了。
  陈寅恪13岁东渡日本,后游学欧美,二十余年潜心学问,能读14种文字,会说5门外语,能听懂8种语言,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4导师之一。在清华园,他以学识渊博著称。在情感上,他虽年近不惑,却未婚娶,也没爱情经历。
  陈寅恪情感上的“晚熟”,急煞父母。父亲陈三立厉声警告他:你若再不娶妻,我将马上代为聘定。陈寅恪看父亲着急上火的样子,感觉事态严重,只好请求宽限时日。只是婚嫁之事,哪能急得来呢。
  一次闲谈中,同事偶然提到曾在一位女教师家中,看到墙上悬挂的诗幅末尾署名“南注生”,他不知“南注生”是何人,特向陈寅恪请教。陈寅恪略显吃惊,沉吟一会儿说:“此人定是灌阳唐公景嵩的孙女,住在何处?我要去登门拜访。”
  南注生是唐景嵩的别号,唐景嵩是中法战争时请缨抗法的封疆大吏。他的《请缨日记》,陈寅恪早已读过,每次读来,都热血沸腾,对唐景嵩也仰慕已久。陈寅恪当即决定冒昧登门拜访这位女教师——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担任体育教师的唐景嵩的孙女唐筼。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唐筼,从小饱读诗书,能诗会画,能唱会跳,是当时有名的才女。才子才女相见,情投意合,相见恨晚。不久,38岁的陈寅恪与30岁的唐筼,缔结了偕老之约。
  在上海喜结连理后,陈寅恪因清华开学在即,便乘船离沪返校;唐筼因要安葬母亲,留在上海,不能同行。中秋月圆,茫茫的渤海上,陈寅恪第一次品尝到爱情的甜蜜和新婚即别的苦涩。他不曾想,等待他们的,是更多的艰辛和磨难。
  陈寅恪是典型的学者,他将生命的全部热情用于做学问,对生活他却笨拙不堪。唐筼婚前不识柴米,但成为一个书呆子的妻子后,只好学着下厨、养花、种菜、育儿,协调大家庭的人际关系。她的聪明才智,都用来照顾丈夫,解除他的后顾之忧。甚至因为陈寅恪喜欢吃面包,唐筼竟然自制了一部烤面包架。
  抗战后期,陈寅恪神经衰弱症加剧,视力日益衰退,导致视网膜脱落。壮年目盲,陈寅恪顿时陷入生不如死的痛苦中。唐筼温柔体贴地安抚丈夫的创痛,照顾饮食起居,打理家务,查阅资料,诵读报纸。有一年,助手不辞而别,陈寅恪无法上课。她毅然拿起课本,充当丈夫的助手走上讲坛。他视她为生命中的第一知己,每完成一部著作,都请她题写封面。
  为给体弱的陈寅恪增加营养,唐筼买来一只怀胎的黑山羊,学着挤奶。每天早晨,她先把母羊拴在柱子上,洗净母羊乳头,然后半蹲下来,把碗固定在地上,俯身用双手轻柔地挤压羊乳。由于劳累,她患了心膜炎并发心脏病,几乎撒手人世,孱弱得如风中的芦苇。
  他们数度搬家,流离乱世,但只要稍得喘息,她就会把家布置得温馨安适,刻意营造一座充满情趣的“52号寓所”——他们最初的爱巢。柏树为篱,植两株能结子的葡萄藤,篱下栽一畦瓜果,点两行扁豆,搭一架简易牵牛花架。这一对患难夫妻,情深义重,相扶相携,人生路坎坷,他们走得艰难却幸福。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迭起,信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一直处于运动的风口浪尖。丈夫心忧身残,女儿们劳燕分飞,唐筼伸出干瘦的臂膀,守护着他,守护着风雨飘摇的家。他的各种“声明”和“交代材料”,全部出自她的手笔。他被批判,被“打倒在地”,还要被“踩上一脚”,个中的精神痛苦、心灵愤懑,她感同身受、锥骨刺心。所以每逢丈夫生日,她都奉上诗作,慰藉他日渐灰暗的心。有了唐筼在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支持,陈寅恪在风烛残年,完成了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等著述。
  “文革”开始后,家里在银行的存款被冻结,每月仅有25元的生活费。后来,他们一家被扫地出门,迁至一所四面透风的平房居住。此时,陈寅恪衰弱得只能进一点汤水类的流食。凄凉无助中,夫妻相对而泣。唐筼的心脏病日趋严重,她几近瘫痪,又屡屡被“革命小将”乱拳打倒在地。
  1969年10月7日,有着“花岗岩脑袋”的陈寅恪走了。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有泪不断流淌。唐筼出奇地平静,甚至没流下一滴泪。她默默地料理完他的后事,悄悄地安排好自己的后事。生死相随,生命相依,她没有让他等多久,45天后,她追随他而去——她有严重的心脏病,大半生靠药物维系生命,仅需停药10余日,生命就可结束。
  五四运动时,陈寅恪尚无情感经历,有人问他的爱情观,他侃侃而谈:一等爱情是爱上陌生人,可为之死;二等爱情是相爱而不上床;三等爱情是上一次床而止,终生相爱;四等爱情是相守一生;五等爱情是随便乱上床。照此说法,他和唐筼只能算四等爱情,但这四等爱情,他们用一生来书写,写得力透纸背,大气磅礴,胜却人间无数。
其他文献
第一顺位的你:  从高一认识到现在,整整6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话题。我把我们的关系定位在好朋友,所以每当我察觉你有想前进一步的念头,我都会强迫你退回友谊的安全线内。  一直认为爱情是短暂的,而友情却是永恒的。因为太在乎你,害怕如果我们成了情侣,总有一天会分离,所以我宁可维持现在的好朋友关系。就这样,5年过去了,我们之间始终保持着如此微妙的距离。  大二上学期,我交了
期刊
在一中的校园里,人们可以看到一个长发飘飘、身材修长的女学生。作为从小被娇惯的女孩、作为美艳的“校花”,她快乐得如一只小鸟,骄傲得如一只五彩的凤凰。但谁会想到,这单纯的快乐和骄傲却在读高三时消失得无影无踪——那年,她爱上了自己的语文老师。  那年她18岁。她,就是我。  在一中的校园里,人们还可以看到一个瘦高的身影,西装革履、风度翩翩。他连续两年获地区教坛新星冠军;他带的语文课在连续几年考试中,名列
期刊
有次我旅行回来,在机场检查护照时,几个年轻人排在我前面,他们显然刚从普吉岛或长滩岛回来,女孩们都穿着短裤和人字拖。按照我的经验,凡是女孩多的地方,会有个领导者,而且不是最漂亮的就是最高的。  果然,3个男孩围在一个最漂亮的女孩旁,其他女孩则无聊地等着队伍慢慢向前进。忽然,最漂亮那个伸手打了她身边的一个男生,而且不止打一次。于是我有个结论:1. 这个男孩应该是她的男朋友;2. 即使不是男朋友,也应该
期刊
我28岁了,依然没有把自己嫁出去。  曾经,我以为青春时光还很长,以为一切都可以慢慢等待。可是如今,看着镜中渐渐老去的自己,我在想,是不是该挑选一个合适的人,把自己嫁掉呢?  今晚,我翻开久未开启的首饰盒,想找一个发夹把如瀑的长发点缀一下。我随意翻动着,心里微微有点失望。盒里的首饰我一直没有怎么动过,它们那样灰头灰脸地藏在幽暗处,不见光日。这些首饰跟着我,是不是觉得很委屈呢?  我的目光突然被一枚
期刊
他是突尼斯国家武术队总教练,她与他在《汉语桥》上结缘不久,被派往中国留学。当她踏上归国路时,他却因为突尼斯暴乱,紧急撤回中国。  重逢有多难?为了让天堑变通途,两人以激扬青春的方式,神奇地点燃了爱的阿拉丁神灯。  “汉语桥”上邂逅  2010年4月16日,第9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选拔赛在突尼斯首都举行,23岁的中国大学生杨赋霖坐在嘉宾席上。当一个披着蓝色头纱、身着传统阿拉伯长袍的女选手走上演
期刊
父亲去世时,邓启明正在印尼忙碌着自己的事业,因此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他一生也无法弥补。父亲走后,挂念年迈的母亲和那间做黄粑的小店,邓启明辞去20万元年薪的高管工作,回到家乡小镇,代替父亲守着母亲,守着小店,延续父亲的味道。  黄粑的香味,最终为邓启明迎来了一份美丽的爱情。  父亲突然离世  2012年5月11日,深圳华为印尼分公司技术部经理邓启明接到母亲巫礼秀从老家打来的电
期刊
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所以我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很多人,因为寂寞而错爱了一人,但更多的人,因为错爱一人,而寂寞一生。我们可以彼此相爱,却注定了无法相守。不是我不够爱你,只是我不敢肯定,这爱,是不是最正确的。  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地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
期刊
2013年,牙买加田径名将尤塞恩·博尔特一双珍藏多年的签名跑鞋被盗。有趣的是,这位奥运冠军的第一反应不是报警,而是通过微博喊话,希望小偷能主动把鞋子送回来。  这双跑鞋有着非常不平凡的来历。  1998年8月21日是博尔特12岁的生日,母亲为了能送他生日礼物,白天去帮别人扛麻袋,晚上坐在灯下做裁缝活。累死累活地干了几个月,终于凑够了钱,给博尔特买了一双短跑用鞋。漂亮的跑鞋上绣着一颗红心,那是母亲一
期刊
杨悦是上海一家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因为感情受挫,内心彷徨,她只身来到西藏。她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重生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冰冻的爱情。  西藏无人荒原遇险获救,  难忘那个追爱男人  杨悦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只黑熊快速地挪动着身体向她扑过来,她惊恐不已。突然一声巨响,黑熊“嗷嗷”叫着倒在地上。直到一个胡子拉渣的中年男子走近她,轻轻拍拍她,她才“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男子高大健壮,浓密的胡
期刊
在火车上遇到一位独自旅行的女子,大波浪卷发、波希米亚长裙、iPad、单反相机……完全看不出她能做一手好菜、是个让老公依赖的贤妻。  她出生书香门第,母亲是翻译家,父亲是大学教授,可她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当兵的他。婚后,她辞去了大都市优越的工作,跟随他到了边防,条件异常艰苦,她却很知足。  她每日最重要的事不过是为他做饭,这看似枯燥的事情被她调制得活色生香。她去附近的菜市场买原材料,和老农讨价还价,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