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城油田泌124-7井区位于泌阳凹陷北斜坡西段,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构造认识不清;深层系油藏特征认识不清,局部井区井网不完善。針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对该井区通过开展构造再认识精细刻画断层、储层特征研究,结合油藏成规律研究及录、测、试油(采)等资料,综合评价井区滚动勘探潜力,并提出井位部署建议,以实现古城油田泌124-7井区滚动增储目的。
关键词:古城油田;井震结合;储层特征研究;圈闭
1工区概况
古城油田泌123、泌124区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西段,区域断层发育,构造破碎,总体上为一宽缓的、向东南倾没的鼻状构造;地层整体上向西北抬升,鼻状构造上发育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这两组断裂相互切割形成了多个断块圈闭。
2泌124-7井区构造特征再认识研究
泌124-7井区位于古城油田泌123、泌124区结合部(图1),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西段,区域断层发育,构造破碎,总体上为一宽缓的、向东南倾没的鼻状构造。断层与北部古城砂体相配置,形成“断层+岩性”油藏,发育主要含油层位H3Ⅵ3.4层。
2.1早期构造认识存在的问题
随着动、静态资料不断地丰富,对该区构造认识不断深化,发现了开发中存在动、静态矛盾:
静态矛盾:1)通过区域精细地层对比,f6号断层北部泌124-4井Ⅴ油组以下存在2个断点,2016年认识仅钻遇1个断点,组合至f115号断层,与现阶段认识不符。2)古城地区地层整体向西北抬升,地层倾向东南方向,但f6号断层下盘古2208等3口井H3Ⅵ油组顶面深度校正后,地层向北东方向抬起。3)古3404井H3Ⅵ3.4层测井解释具有油层特征,按照2016年构造认识不具备圈闭条件,无法成藏。
动态矛盾:按照2016年构造认识,泌124-7等3口井所在断块H3Ⅵ4层无注水井对应,边水能量较弱,但这3口井投产后一直自喷,能量异常高解释不通。
2.2构造特征再认识研究
基于泌124-7井区开发中存在动、静态矛盾,制约区块精细注采调整,2018年以来对该区开展系统精细构造再认识。
2.1.1精细断层识别刻画
(一)精细地层对比,识别断点
通过逐井逐层精细地层对比,重点对关键井泌124-4井进行反复对比,确定该井在Ⅴ油组以下钻遇两个断点,并对区域内每条断层断点核实(表1),新增断点1个,断点利用率100%。
(二)井震结合,优化断点组合
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通过井震结合,优化断点组合,将关键井泌124-4井Ⅴ油组断点组合至f111号断层,Ⅵ油组断点组合至f62号断层,并绘制了f62、f8号(图2)断层断面图,确保断点组合趋合理,提高断层刻画的准确度。
2.1.2地层产状再认识
对井区内的井H3Ⅵ43顶重新较深后,地层倾向由东南变为西南。
与原认识构造相比,初步分析变化如下:f6号断层走向及延伸规模发生变化,原向西延伸重新认识后向西北延伸至泌124-4井,断层下盘形成断块圈闭,泌124-7、古2209等与古3205井( V2-VI5层边外注水32.57万方)位于同一盘;且地层倾向由东南变为西南(图3)。
2.1.3利用生产动态,检验构造合理性
泌124-7井区生产动态:1、泌124-7井、古2209、古2208井投产Ⅵ43层地层能量均较高,初期自喷生产,分析认为受古3205井注污水影响;2、古3404井初期投产V21、33、VI3合采,累采油116吨,生产证实VI3层为油层。
通过构造恢复,动、静态矛盾得到解决:1、古3205井与泌124-7、古2208、古2209井之间无断层遮挡,均位于f62号断层下盘,解释了原动态矛盾;2、古3404井VI3层与泌124-7属于同一构造圈闭,符合成藏规律。
3泌124-7井区储层特征再认识研究
泌124-7井区位于古城油田泌123、泌124区结合部,构造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西段,总体上为一宽缓的、向东南倾没的鼻状构造,发育主要含油层位Ⅵ13、3、43、6、7层。储层是在平缓斜坡背景上沉积的三角洲砂体,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的古城三角洲砂体。储层以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微相为主。
泌124断块下层系储层沉积物粒度较细,以细砂岩为主,粉砂岩次之。储层的岩石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69.14%和22.50%,岩屑含量5.2%。油层胶结方式主要以孔隙式胶结和泥质胶结为主,分选中等,园度次尖-次园,风化中等。
通过绘制泌124-7井H3Ⅵ油组各小层砂体厚度及孔隙度、渗透率等值线图,认为泌124-7井区单层砂体厚度在4-10m,孔隙度12.23-22.37%,平均17.5%,渗透率0.053-0.322μm2,平均0.221μm2,属中孔—中渗储层。
4泌124-7井区增储潜力评价
4.1泌124-7井区增储潜力分析
在泌124-7井区精细构造再认识基础上,认为f6号断层向西北延伸至泌124-4井后,断层下盘圈闭进一步扩大,具备进一步完善的条件。
综合泌124-7井区内钻遇井各小层测录井解释,并结合试油试采特征对各小层油水分布规律再认识。各含油小层油水边界重新认识后,原含油层位面积有不同程度扩大,H3Ⅵ13、3、43、7层表现为含油面积扩大,储量增加,H3Ⅵ6层为新增含油层位,Ⅵ油组新增地质储量18.32万吨(图4)。
4.2泌124-7井区调整潜力分析
(一)部分储量无井控制,有完善部署潜力
按照最新构造认识,含油圈闭扩大,新增储量井网控制程度低。泌124-7井区目前局部区域井距过大,高部位靠近断层无井控制,储量控制程度低,井网未控制含油面积0.21km2,未控制地质储量18.32万吨,具有完善调整物质基础。 (二)区域含油性、产能落实
泌124-7井区H3Ⅵ油组各层产能落实,日产能4t/d以上,单井累计产油在5000t以上,生产效果较好,综合分析该区仍具有井网完善潜力。区域内老井初期产能2.7-12.4t/d,产能落实。
(三)区域采出程度低,具备注采井网完善调整,提高采收率的物质基础
目前各层采出程度在0.41-11.1%,平均采出程度仅3.92%,采出程度低,具备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提高采收率的物质基础。
4.3泌124-7井区井位部署
(一)初步部署原则
为了完善古城泌124-7井区的注采井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改善开发效果,同时进一步落实该区构造特征及储量规模,评价Ⅶ油组含油气性,经讨论决定部署评价井古3700井,古3700井设计目的层为H3Ⅵ13、3、43、6、7,兼探Ⅶ2、4层。
(二)古3700井钻后分析
古3700井H3Ⅵ油组油气显示丰富,钻遇结果与设计吻合,2019年4月对H3Ⅵ4层射孔投产,日产油14.7吨,证实构造认识合理准确,截止目前该井累计产油1486.1吨。
在评价井古3700井突破基础上,为加快新储量动用,利用新钻井资料,持续深化构造认识,将古3700井931.2m处断点组合至f8号断层,恢复了泌124-7井区H3Ⅵ43层微构造,并结合古3700井钻遇情况,重新落实了各小层油水边界。
(三)进一步完善
在进一步恢复构造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水驱井网控制程度和储量动用程度,同时通过新部署进一步落实该区构造特征及储量规模,根据井位部署原则,结合区域潜力情况,在古城油田泌124-7井区以现有油水井为基础,采用不规则注水井网开发,共部署3口采油井(图5),利用老井转注1口。详情如下:1、部署3口采油井(古3701、古3702、古3703),目的是提高斷层附近高部位储量动用程度;2、泌124-7井区目前整体地层能量下降,古2208井位于构造低部位,下步择机对古2208井转注,给对应油井补充能量。注采井网完善调整后,可形成两口井(古3205、古2208井)边缘注水,高部位6口油井采油的边缘注水井网。
5实施效果
泌124-7井区新增地质储量18.32万吨,部署4口井(古3700、古3701、古3702、古3703井),阶段增油1986.3吨。
6结论及认识
该项目以泌124-7井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存在的构造认识不清、注采关系矛盾等问题,开展构造、储层及有利圈闭评价研究。取得了如下结论与认识:
1.经过精细地层对比,对目标区内井断点及层位进行重新核对;
2.以开发中存在的矛盾点为突破口,通过井震结合对井区构造进行进一步恢复,解决了该区存在的动静态矛盾;并结合古城油田沉积环境,对井区主要含油砂体进行了精细描述,落实了主要含油层位砂体展布特征。
3.运用圈闭综合评价技术进行圈闭描述与评价,提出有利圈闭1个,部署评价井位1口,开发井3口,增储18.32×104t。
4、泌124-7井区滚动增储取得突破表明:断块油藏由于构造复杂性,是一个不断认识调整的过程,开发中应善于捕捉问题,针对性开展油藏再认识,用“认识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认识”。
参考文献:
[1] Samba Charles,刘庆生,顾汉明,罗银河.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对南阳油田泌阳凹陷进行断块解释.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
[2] 钟俊义,郑浚茂,王振付,等.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特种油气藏,2006.
[3] 钟广法,谢锐杰,李建兴,刘来民.泌阳凹陷南部核三段扇三角洲砂体沉积特征及含油性.地质勘探,1995.
[4] 林社卿等.泌阳凹陷复杂断块群油藏特征及勘探技术.河南石油,2002,Vol.16.No3,P12~14.
关键词:古城油田;井震结合;储层特征研究;圈闭
1工区概况
古城油田泌123、泌124区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西段,区域断层发育,构造破碎,总体上为一宽缓的、向东南倾没的鼻状构造;地层整体上向西北抬升,鼻状构造上发育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这两组断裂相互切割形成了多个断块圈闭。
2泌124-7井区构造特征再认识研究
泌124-7井区位于古城油田泌123、泌124区结合部(图1),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西段,区域断层发育,构造破碎,总体上为一宽缓的、向东南倾没的鼻状构造。断层与北部古城砂体相配置,形成“断层+岩性”油藏,发育主要含油层位H3Ⅵ3.4层。
2.1早期构造认识存在的问题
随着动、静态资料不断地丰富,对该区构造认识不断深化,发现了开发中存在动、静态矛盾:
静态矛盾:1)通过区域精细地层对比,f6号断层北部泌124-4井Ⅴ油组以下存在2个断点,2016年认识仅钻遇1个断点,组合至f115号断层,与现阶段认识不符。2)古城地区地层整体向西北抬升,地层倾向东南方向,但f6号断层下盘古2208等3口井H3Ⅵ油组顶面深度校正后,地层向北东方向抬起。3)古3404井H3Ⅵ3.4层测井解释具有油层特征,按照2016年构造认识不具备圈闭条件,无法成藏。
动态矛盾:按照2016年构造认识,泌124-7等3口井所在断块H3Ⅵ4层无注水井对应,边水能量较弱,但这3口井投产后一直自喷,能量异常高解释不通。
2.2构造特征再认识研究
基于泌124-7井区开发中存在动、静态矛盾,制约区块精细注采调整,2018年以来对该区开展系统精细构造再认识。
2.1.1精细断层识别刻画
(一)精细地层对比,识别断点
通过逐井逐层精细地层对比,重点对关键井泌124-4井进行反复对比,确定该井在Ⅴ油组以下钻遇两个断点,并对区域内每条断层断点核实(表1),新增断点1个,断点利用率100%。
(二)井震结合,优化断点组合
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通过井震结合,优化断点组合,将关键井泌124-4井Ⅴ油组断点组合至f111号断层,Ⅵ油组断点组合至f62号断层,并绘制了f62、f8号(图2)断层断面图,确保断点组合趋合理,提高断层刻画的准确度。
2.1.2地层产状再认识
对井区内的井H3Ⅵ43顶重新较深后,地层倾向由东南变为西南。
与原认识构造相比,初步分析变化如下:f6号断层走向及延伸规模发生变化,原向西延伸重新认识后向西北延伸至泌124-4井,断层下盘形成断块圈闭,泌124-7、古2209等与古3205井( V2-VI5层边外注水32.57万方)位于同一盘;且地层倾向由东南变为西南(图3)。
2.1.3利用生产动态,检验构造合理性
泌124-7井区生产动态:1、泌124-7井、古2209、古2208井投产Ⅵ43层地层能量均较高,初期自喷生产,分析认为受古3205井注污水影响;2、古3404井初期投产V21、33、VI3合采,累采油116吨,生产证实VI3层为油层。
通过构造恢复,动、静态矛盾得到解决:1、古3205井与泌124-7、古2208、古2209井之间无断层遮挡,均位于f62号断层下盘,解释了原动态矛盾;2、古3404井VI3层与泌124-7属于同一构造圈闭,符合成藏规律。
3泌124-7井区储层特征再认识研究
泌124-7井区位于古城油田泌123、泌124区结合部,构造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西段,总体上为一宽缓的、向东南倾没的鼻状构造,发育主要含油层位Ⅵ13、3、43、6、7层。储层是在平缓斜坡背景上沉积的三角洲砂体,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的古城三角洲砂体。储层以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微相为主。
泌124断块下层系储层沉积物粒度较细,以细砂岩为主,粉砂岩次之。储层的岩石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69.14%和22.50%,岩屑含量5.2%。油层胶结方式主要以孔隙式胶结和泥质胶结为主,分选中等,园度次尖-次园,风化中等。
通过绘制泌124-7井H3Ⅵ油组各小层砂体厚度及孔隙度、渗透率等值线图,认为泌124-7井区单层砂体厚度在4-10m,孔隙度12.23-22.37%,平均17.5%,渗透率0.053-0.322μm2,平均0.221μm2,属中孔—中渗储层。
4泌124-7井区增储潜力评价
4.1泌124-7井区增储潜力分析
在泌124-7井区精细构造再认识基础上,认为f6号断层向西北延伸至泌124-4井后,断层下盘圈闭进一步扩大,具备进一步完善的条件。
综合泌124-7井区内钻遇井各小层测录井解释,并结合试油试采特征对各小层油水分布规律再认识。各含油小层油水边界重新认识后,原含油层位面积有不同程度扩大,H3Ⅵ13、3、43、7层表现为含油面积扩大,储量增加,H3Ⅵ6层为新增含油层位,Ⅵ油组新增地质储量18.32万吨(图4)。
4.2泌124-7井区调整潜力分析
(一)部分储量无井控制,有完善部署潜力
按照最新构造认识,含油圈闭扩大,新增储量井网控制程度低。泌124-7井区目前局部区域井距过大,高部位靠近断层无井控制,储量控制程度低,井网未控制含油面积0.21km2,未控制地质储量18.32万吨,具有完善调整物质基础。 (二)区域含油性、产能落实
泌124-7井区H3Ⅵ油组各层产能落实,日产能4t/d以上,单井累计产油在5000t以上,生产效果较好,综合分析该区仍具有井网完善潜力。区域内老井初期产能2.7-12.4t/d,产能落实。
(三)区域采出程度低,具备注采井网完善调整,提高采收率的物质基础
目前各层采出程度在0.41-11.1%,平均采出程度仅3.92%,采出程度低,具备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提高采收率的物质基础。
4.3泌124-7井区井位部署
(一)初步部署原则
为了完善古城泌124-7井区的注采井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改善开发效果,同时进一步落实该区构造特征及储量规模,评价Ⅶ油组含油气性,经讨论决定部署评价井古3700井,古3700井设计目的层为H3Ⅵ13、3、43、6、7,兼探Ⅶ2、4层。
(二)古3700井钻后分析
古3700井H3Ⅵ油组油气显示丰富,钻遇结果与设计吻合,2019年4月对H3Ⅵ4层射孔投产,日产油14.7吨,证实构造认识合理准确,截止目前该井累计产油1486.1吨。
在评价井古3700井突破基础上,为加快新储量动用,利用新钻井资料,持续深化构造认识,将古3700井931.2m处断点组合至f8号断层,恢复了泌124-7井区H3Ⅵ43层微构造,并结合古3700井钻遇情况,重新落实了各小层油水边界。
(三)进一步完善
在进一步恢复构造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水驱井网控制程度和储量动用程度,同时通过新部署进一步落实该区构造特征及储量规模,根据井位部署原则,结合区域潜力情况,在古城油田泌124-7井区以现有油水井为基础,采用不规则注水井网开发,共部署3口采油井(图5),利用老井转注1口。详情如下:1、部署3口采油井(古3701、古3702、古3703),目的是提高斷层附近高部位储量动用程度;2、泌124-7井区目前整体地层能量下降,古2208井位于构造低部位,下步择机对古2208井转注,给对应油井补充能量。注采井网完善调整后,可形成两口井(古3205、古2208井)边缘注水,高部位6口油井采油的边缘注水井网。
5实施效果
泌124-7井区新增地质储量18.32万吨,部署4口井(古3700、古3701、古3702、古3703井),阶段增油1986.3吨。
6结论及认识
该项目以泌124-7井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存在的构造认识不清、注采关系矛盾等问题,开展构造、储层及有利圈闭评价研究。取得了如下结论与认识:
1.经过精细地层对比,对目标区内井断点及层位进行重新核对;
2.以开发中存在的矛盾点为突破口,通过井震结合对井区构造进行进一步恢复,解决了该区存在的动静态矛盾;并结合古城油田沉积环境,对井区主要含油砂体进行了精细描述,落实了主要含油层位砂体展布特征。
3.运用圈闭综合评价技术进行圈闭描述与评价,提出有利圈闭1个,部署评价井位1口,开发井3口,增储18.32×104t。
4、泌124-7井区滚动增储取得突破表明:断块油藏由于构造复杂性,是一个不断认识调整的过程,开发中应善于捕捉问题,针对性开展油藏再认识,用“认识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认识”。
参考文献:
[1] Samba Charles,刘庆生,顾汉明,罗银河.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对南阳油田泌阳凹陷进行断块解释.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
[2] 钟俊义,郑浚茂,王振付,等.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特种油气藏,2006.
[3] 钟广法,谢锐杰,李建兴,刘来民.泌阳凹陷南部核三段扇三角洲砂体沉积特征及含油性.地质勘探,1995.
[4] 林社卿等.泌阳凹陷复杂断块群油藏特征及勘探技术.河南石油,2002,Vol.16.No3,P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