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固定资产管理不严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事业单位,从国际的认同到国内认识均定义为:不以生产经营和创利为目的,保障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公益性福利和服务机构,它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政府投资兴办或社会投资创立的单位,它的财务特性是耗费,社会特性是以自己的技术和人力为公众服务。根据事业单位的本质特性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容应该是单一的和可操作的,即应该把属于事业单位主体营运的资金和派生的非主体性收支严格区分,在运作上有侧重、有不同。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
1.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普遍性。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无视国家政策法规,受利益驱动指使财会人员做假账、报假报表;还有些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在账务核算中未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账目设置较随意,账务处理不严谨。这些现象的存在都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既不利于单位内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科学管理和决策,也不利于单位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监督、评价。
2.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有的单位长期以来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和盘点,没有按照会计凭证进行登记,或者是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致使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相符
3.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1)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超标购买小汽车、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款进行高档消费,致使单位的会议费、招待费、车辆燃修费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2)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4.大额使用现金结算和白条子开支情况较为普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执行会计法和财务制度,许多费用支出没有取得合法票据,按财务制度规定要通过转账结算的大额开支也没有通过银行结算而采用大额现金支付,其资金用途也十分糊涂,有的时候一个人经手开支,漏洞很大,有的利用白头单开支套取现金设立小钱柜,白头单和大额现金开支掩盖了许多财务活动的真实情况,由于缺乏监督,也容易滋生腐败。
5.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运行有效的重要保证。但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项资金和往来账项的管理不到位。目前,事业单位对专项资金把关不严,资金分配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施行。(2)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式不恰当。现行单位会计制度与部门预算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内容上的编报口径不一致;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与事业单位科目不一致,在编制决算时,预算单位必须将会计科目合并或拆分后才能得出预算科目,导致会计科目容易出现混乱性。
6.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的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财理念,重拨款而轻管理,重预算审核而轻实际效果,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地监督和考核。(2)往来款项的管理。据调查,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的50%以上,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呆账、坏账。(3)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年度终了,对全部会计核算进行清理结算和账务结账是编报年度决算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单位决算报表准确、真实、完整的一项基础工作。。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各主管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之全面掌握政策法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培训方法要得当,讲求实效与应用。要加快财政、财务、会计信息的传递,使之跟上形势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各单位财务主管领导也应学习、掌握一般的相应的管理知识。
2.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内部会计控制是指运用会计程序、方法对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控制的一种方法。即为了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实施的一系列內部控制方法。
3.积极推行民主理财。(1)公开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必须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办法、财务收支范围、标准、审批程序等向群众公开。(2)公开财务执行结果。规定必须将单位报告期末综合财务收支及有关经费明细开支情况向全体干部职工公开。(3)接受民主监督。各事业单位要成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负责对本单位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关情况进行监督,对重大收支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本单位财务公开的有关内容进行审核、分析、评价,听取群众意见,提出改进措施。
4.加强会计基础制度建设。(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和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本部门的财务管理制度,这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2)建立会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事业单位应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会计监督应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
5.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1)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6.转变观念,增强财务管理意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应当树立起新的现代理财观念,要有忧患意识,注重资金预算管理、资金使用管理和资金结算管理,尽可能降低事业支出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形成经济效益最大化理念。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充分、最优化的利用,各项支出要做好立项分析评价,项目的经济评价建立在全面、客观、可比的基础上,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者也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有防范风险的意识和措施,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风险予以识别、衡量、分析和控制,尽最大努力回避风险,减少损失,增大收益。
参考文献:
[1]白 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9,1:57~58
[2]樊汝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9,6:54~55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事业单位,从国际的认同到国内认识均定义为:不以生产经营和创利为目的,保障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公益性福利和服务机构,它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政府投资兴办或社会投资创立的单位,它的财务特性是耗费,社会特性是以自己的技术和人力为公众服务。根据事业单位的本质特性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容应该是单一的和可操作的,即应该把属于事业单位主体营运的资金和派生的非主体性收支严格区分,在运作上有侧重、有不同。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
1.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普遍性。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无视国家政策法规,受利益驱动指使财会人员做假账、报假报表;还有些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在账务核算中未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账目设置较随意,账务处理不严谨。这些现象的存在都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既不利于单位内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科学管理和决策,也不利于单位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监督、评价。
2.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有的单位长期以来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和盘点,没有按照会计凭证进行登记,或者是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致使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相符
3.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1)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超标购买小汽车、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款进行高档消费,致使单位的会议费、招待费、车辆燃修费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2)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4.大额使用现金结算和白条子开支情况较为普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执行会计法和财务制度,许多费用支出没有取得合法票据,按财务制度规定要通过转账结算的大额开支也没有通过银行结算而采用大额现金支付,其资金用途也十分糊涂,有的时候一个人经手开支,漏洞很大,有的利用白头单开支套取现金设立小钱柜,白头单和大额现金开支掩盖了许多财务活动的真实情况,由于缺乏监督,也容易滋生腐败。
5.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运行有效的重要保证。但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项资金和往来账项的管理不到位。目前,事业单位对专项资金把关不严,资金分配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施行。(2)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式不恰当。现行单位会计制度与部门预算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内容上的编报口径不一致;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与事业单位科目不一致,在编制决算时,预算单位必须将会计科目合并或拆分后才能得出预算科目,导致会计科目容易出现混乱性。
6.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的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财理念,重拨款而轻管理,重预算审核而轻实际效果,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地监督和考核。(2)往来款项的管理。据调查,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的50%以上,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呆账、坏账。(3)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年度终了,对全部会计核算进行清理结算和账务结账是编报年度决算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单位决算报表准确、真实、完整的一项基础工作。。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各主管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之全面掌握政策法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培训方法要得当,讲求实效与应用。要加快财政、财务、会计信息的传递,使之跟上形势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各单位财务主管领导也应学习、掌握一般的相应的管理知识。
2.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内部会计控制是指运用会计程序、方法对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控制的一种方法。即为了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实施的一系列內部控制方法。
3.积极推行民主理财。(1)公开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必须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办法、财务收支范围、标准、审批程序等向群众公开。(2)公开财务执行结果。规定必须将单位报告期末综合财务收支及有关经费明细开支情况向全体干部职工公开。(3)接受民主监督。各事业单位要成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负责对本单位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关情况进行监督,对重大收支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本单位财务公开的有关内容进行审核、分析、评价,听取群众意见,提出改进措施。
4.加强会计基础制度建设。(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和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本部门的财务管理制度,这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2)建立会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事业单位应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会计监督应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
5.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1)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6.转变观念,增强财务管理意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应当树立起新的现代理财观念,要有忧患意识,注重资金预算管理、资金使用管理和资金结算管理,尽可能降低事业支出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形成经济效益最大化理念。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充分、最优化的利用,各项支出要做好立项分析评价,项目的经济评价建立在全面、客观、可比的基础上,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者也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有防范风险的意识和措施,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风险予以识别、衡量、分析和控制,尽最大努力回避风险,减少损失,增大收益。
参考文献:
[1]白 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9,1:57~58
[2]樊汝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9,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