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日本昭和时代著名女作家、直木文学奖得主向田邦子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和多元的叙事手法来呈现日本家庭伦理情境和个体伦理选择过程。向田晚期代表作《隔壁的女人》是从探讨大家庭家族伦理情境向关注小家庭个体伦理思考过渡的重要作品。小说把江户时代作家井原西鹤的《好色五人女》纳入叙事时间建构,实现历史和现实相同主题事件的共时性叙述,使得主人公幸子的思想自由穿越时空,在历史的关照下走上实现自身伦理意识成长的道路。小说在赋予空间无时性特征的同时,伴随精神和肉体在家宅空间、异托邦、"圣化"家宅空间的位移,幸子陷入妻子和情人伦
【基金项目】
: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近代文学中的南京形象研究”(16WWB007)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昭和时代著名女作家、直木文学奖得主向田邦子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和多元的叙事手法来呈现日本家庭伦理情境和个体伦理选择过程。向田晚期代表作《隔壁的女人》是从探讨大家庭家族伦理情境向关注小家庭个体伦理思考过渡的重要作品。小说把江户时代作家井原西鹤的《好色五人女》纳入叙事时间建构,实现历史和现实相同主题事件的共时性叙述,使得主人公幸子的思想自由穿越时空,在历史的关照下走上实现自身伦理意识成长的道路。小说在赋予空间无时性特征的同时,伴随精神和肉体在家宅空间、异托邦、"圣化"家宅空间的位移,幸子陷入妻子和情人伦理身份选择的伦理两难之中,幸子摆脱伦理困境的关键在于空间的生产、异化及"圣化",其伦理意识在此过程中逐渐觉醒。最终伴随异托邦的褪色和理性意志的强化,实现了伦理秩序的重构,最终回归家庭且找到自我认同的女性独立和幸福,作品的道德指引和教诲功能也得以实现。
其他文献
辛西娅·角畑的作品《漂浮的世界》,呈现了家、旅行与工作的主题与意象,这三个主题皆凸显了(不)流动的议题。小说呈现的旅行与工作之关联,两者皆具有流动意涵--前者是地域性的流动,而后者则是社会阶级的流动。然而,小说中的旅行与工作往往也意味着无法流动,与家的不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关联。换言之,藉由分析小说中的家、旅行与工作等主题与意象,本文希冀凸显隐藏在文本底层的另一根本议题,即20世纪中期、二次大战后日裔美国人所面临(不)流动的问题。
本刊来稿多。为了便于及时处理审稿流程,祈请作者将稿件通过编辑部邮箱
[email protected]. cn发送,并附上详细收取样刊地址和邮编。切勿寄给个人转。谢谢合作!
阿德里安娜·肯尼迪的《黑人的开心馆》将萨拉及其父亲之死转化为私刑的历史隐喻,以影射白人社会对非裔美国人持续施加的身体政治。该剧利用萨拉与其四个"自我",意指"私刑"在美国社会得以实施的多重深层原因,进而揭示私刑蕴含的荒谬性。而通过将萨拉及其父亲遭受"私刑"的创伤经历纳入整个非裔美国民族的创伤记忆,该剧的私刑书写表明,萨拉的疯癫和死亡表征了非裔美国身体的抵抗力量,能消解"凝视"机制下非裔美国人的自我仇恨及治愈历史的创伤,从而"打破美国身体政治的幻想",最终构建起全新的非裔美国主体。
《万有引力之虹》不仅是一本有如神助完成的大百科全书。它对这个世界深刻的预言性和未来感,让它的分量和价值历久弥新。数十年来,它已发酵成为文学界的第一奇书,不断撩拨着阅读的挑战者,激发着炫酷、前卫的灵感,也一直在等待着未来真正的读者去挑战它。
以阈限场域为切入点审视文本中处于中间状态的人物及其情节与环境的过渡性转换具有文化意味和审美价值。在《梦回古巴》中,加西亚聚焦于"革命"与"流亡",于四个层级上塑造了隐式和显式两种阈限空间,在跨国语境中将阈限动态刻入对异向政治文化领域的僭越,进而将分歧性的规范系统和代码凝聚在一起。通过再现一个交织着三代女性角色内外记忆的阈限空间,加西亚理解、过滤并重绘了一幅古巴历史的卷帙,寻求以新的话语权和可能的中间身份来弥合古巴与其流亡者间的政治裂痕和文化分歧。
被誉为"现当代重要作家"的帕特·巴克是当代英国为数不多以写战争创伤著称的女作家。通过对英国社会各阶层在一战、二战期间以及战后的心灵创伤的书写,巴克展现了一个独特的创伤世界,审视了战争蹂躏下的英国在文化、社会、家庭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她的作品暗示了个体创伤记忆将最终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创伤记忆,并且无法被历史所抹去。本文将从历史书写、创伤记忆以及创伤传递这几个视角来分析巴克战争小说中的战争创伤叙事。
当代英国著名作家珍妮特·温特森以其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举成名。作者将《圣经》作为基础文本纳入小说中,同时又对其作为权力话语的权威性进行挑战和颠覆,书写了"一部自己的《圣经》"。这部温特森"自己的《圣经》"通过童话、传说、梦幻等各种奇幻故事的插入与并置,形成奇幻叙事对现实叙事的多重干预和颠覆,冲击了我们对于"小说"这一概念的认知,并构建出一个包容差异和多样性的奇妙的另类异托邦。这是《橘子》从同时代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澳大利亚华裔作家中,布莱恩·卡斯特罗是得到广泛认可的跨国写作先行者。《候鸟》和《中国之后》是卡斯特罗早期最著名的两部作品,两部作品都聚焦不同时期澳大利亚中国移民的生活,揭示了主人公从民族身份向跨国身份过渡过程中的挣扎。在20世纪末以来的跨国转向和跨学科转向趋势下,两部作品中地理空间、心理空间变化和主人公身份转换之间的关系值得重新思考。本文采用人类学中研究身份过渡状态的阈限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社会学中的一个感官空间概念"嗅觉景观"(嗅景)入手,通过展现这两部作品中嗅景对种族与阶级、虚构与现实、性欲和创
法国作家让·吉奥诺笔下,水既是不可或缺的自然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学角色。无论具以何种性状的水,都奔腾着不息的生命张力,这种"物之力"施加于其他自然元素与人类,构成与自然、文化或社会的互动。该互动性正是对物质的本能性施事之力的诠释,复魅的自然以属人的性格特质潜在地对抗人类中心主义。由具有叙事能力的故事性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中,水具有言语表达力。吉奥诺以乡土小说谱就出一首意蕴深幽的生态赞歌,与物质生态批评强调的物质施事性和叙事性的理论倾向形成种种默契,可见吉奥诺生态思想的超前性。
《比利时的哀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借十一岁少年路易斯的视角,勾勒出社会动荡不安的生活画卷与复杂激进的岁月影像。雨果·克劳斯以率直与激情混融的强韧,借助讽谑的微妙,创造出光怪陆离的塞涅夫与伯塞茨两大家族及时代群像,笼罩在战时和战后的氛围下,家族及身边人因私利与欲望深陷修罗场,上演兴衰起落。堕落发酵,谎言滋生,背叛横行,哀伤的氛围漫入世态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