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在调整,传统利益格局被打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一、社会转型的科学内涵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改变原先的样子,即社会较之以前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它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以前没有发生变化或变化很小的常规社会发展而言的。在常规社会发展中,社会各种矛盾是相对缓和、可调节的,但在转型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各种矛盾是严重冲突的,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可调和的。
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
1.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经济体制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方式。计划经济体制曾经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历史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扬弃,它继承了计划经济体制宏观调控的积极因素,克服了政府“大小一起抓,四面出击”的消极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人们思想观念,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使传统的一元价值观走向多元。
2.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就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核心内容。从就业结构看,改革开放前就业基本上就两种方式:务农和务工。改革开放后出现农民、农民工、工人等。2013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3.7%。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缓解了我国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也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的民主化建设。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由“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演变为“十大阶层”。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几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化对活跃经济、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和冲突,其中一个就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3.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改革开放前,我国完全的公有制经济使社会全体成员在政府有计划的调配下共享劳动成果。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放权让利”改革,使农民和工人成为初期的受益者。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权力、资本为代表的党政官员和企业主成为利益受益,甚至成为特殊受益群体。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在分配领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新的利益格局必然会损害到旧的利益群体,但我们要做的是在利益格局调整中使更多人受益,不是使更多人受损。
4.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改革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些思想观念代表了社会不同群体的想法,这些群体由于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利益不同,思想观念也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非常简单,由此带来的思想观念也是单一的。改革开放后,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逐步出现了多种思想,其中一些思想与主流思想相悖。
三、社会转型中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当代堅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管理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学生之心,外化于学生之行。
(2)始终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大学生还处于“三观”未成熟时期,这就需要不断地向学生传输正确的理论知识和价值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同时,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在实践中磨炼自己,在实践中践行价值观,在实践中检验价值观。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始终坚持榜样的示范效应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表彰各战线上的英雄模范人物。”国家要通过法律的形式保护英雄模范的权益。学校要多宣传在学习、生活中为学生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员工,并给予表彰。在家庭中父母要以身作则,言必行、行必果,给孩子做好榜样。通过榜样的典型示范效应使青年学生经常对比,发现差距,弥补不足,以修正自己的言行,逐渐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一、社会转型的科学内涵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改变原先的样子,即社会较之以前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它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以前没有发生变化或变化很小的常规社会发展而言的。在常规社会发展中,社会各种矛盾是相对缓和、可调节的,但在转型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各种矛盾是严重冲突的,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可调和的。
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
1.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经济体制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方式。计划经济体制曾经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历史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扬弃,它继承了计划经济体制宏观调控的积极因素,克服了政府“大小一起抓,四面出击”的消极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人们思想观念,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使传统的一元价值观走向多元。
2.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就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核心内容。从就业结构看,改革开放前就业基本上就两种方式:务农和务工。改革开放后出现农民、农民工、工人等。2013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3.7%。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缓解了我国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也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的民主化建设。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由“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演变为“十大阶层”。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几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化对活跃经济、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和冲突,其中一个就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3.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改革开放前,我国完全的公有制经济使社会全体成员在政府有计划的调配下共享劳动成果。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放权让利”改革,使农民和工人成为初期的受益者。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权力、资本为代表的党政官员和企业主成为利益受益,甚至成为特殊受益群体。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在分配领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新的利益格局必然会损害到旧的利益群体,但我们要做的是在利益格局调整中使更多人受益,不是使更多人受损。
4.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改革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些思想观念代表了社会不同群体的想法,这些群体由于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利益不同,思想观念也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非常简单,由此带来的思想观念也是单一的。改革开放后,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逐步出现了多种思想,其中一些思想与主流思想相悖。
三、社会转型中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当代堅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管理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学生之心,外化于学生之行。
(2)始终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大学生还处于“三观”未成熟时期,这就需要不断地向学生传输正确的理论知识和价值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同时,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在实践中磨炼自己,在实践中践行价值观,在实践中检验价值观。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始终坚持榜样的示范效应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表彰各战线上的英雄模范人物。”国家要通过法律的形式保护英雄模范的权益。学校要多宣传在学习、生活中为学生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员工,并给予表彰。在家庭中父母要以身作则,言必行、行必果,给孩子做好榜样。通过榜样的典型示范效应使青年学生经常对比,发现差距,弥补不足,以修正自己的言行,逐渐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