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开窗户,迎面吹来丝丝凉意,微风中夹杂着细雨,如柳絮般飘落在太原的街头。4月10日,《科学导报》记者见到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赵晓军。见到记者的到来,他诚恳地说道:“作为科技工作者,用植保科学战胜农作物病虫害,是我们的责任。”
1996年,赵晓军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从事植物保护的研究及技术推广工作。工作之初,每每在田间地头看到农民因庄稼病虫害而遭受损失,他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精准治疗农作物的疑难杂症,让农作物健康生长。
二十余载的历练与奋斗,赵晓军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并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植保事业。每当看到自己和团队的研究成果使庄稼免遭病虫的危害,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他经常鼓励团队中的年轻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只有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才可以做得更好,因为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所有的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
藜麦原产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区,是喜冷凉和高海拔作物,具有适应恶劣环境的特性,在美洲、欧洲、亚洲、澳洲等地都有种植。由于其全面的营养成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藜麦为适宜人類食用的“全营养”食品。中国的藜麦产业起步比较晚,2008年藜麦在山西试种成功,2012年山西开始规模化种植藜麦,截至2018年,山西省藜麦面积约5万亩,其中忻州市静乐县种植面积约3万亩,被誉为“中国藜麦之乡”。“藜麦适应能力强,且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是山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植结构调整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赵晓军对记者说。
随着山西藜麦种植面积的扩大及连年栽培,在藜麦种植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山西省西北地区藜麦产业的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品种混杂,育种技术尚未突破;缺乏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栽培技术粗放,缺乏科学化的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严重,严重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深加工技术落后,主要为原粮加工。
以病虫害为例,2015~2017年,静乐县藜麦种植区病虫害发生面积均在1万亩以上,农户对藜麦病虫害认识不清,防治不及时,从而导致损失巨大,绝收地块比比皆是。鉴于此,由赵晓军为负责人的“藜麦病虫害”项目组,从2015年开始对山西省晋西北藜麦主发病虫害开展研究并最终形成防治方案,为山西省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山西省藜麦种植区多为晋西北的山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使得藜麦“两虫”(根蛆、筒喙象)发生严重,同时由于种植时间长、区域内重茬严重,使得“两病”(霜霉病、叶斑病)也呈高发态势。“两虫两病”造成晋西北藜麦产量损失严重,许多藜麦田在苗期或穗期就全部枯黄绝产,当年的“致富洋庄家”已面临消失,许多农户又改种玉米和高粱。赵晓军带领着团队,以重灾区静乐县娑婆乡为根据地,治理顽固的藜麦病虫害,历经数年研究,基本摸清了“两虫两病”的发生规律,并出台了防治措施,组织了示范和培训,最终推广到全县各乡镇,使藜麦病虫害发生率由2015~2017年的70%以上降到2018年的20%以下,再降到2019年的10%以下,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自参加工作以来,赵晓军共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院级项目30余项,并获得了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山西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还在国内外等多个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国家专利6项,编写或参与编写省级地方标准8项,获农业部主推技术1项。由他主持的获奖和推广项目累计产生近亿元的经济效益。2017年,赵晓军被评为“山西省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
谈及从事植保工作的感想,赵晓军对记者说道:“我热爱植保事业,付出多少我都不后悔,我很享受成功后的喜悦。科研工作需要情怀、创新和艰苦的付出,我希望所有科技工作者们能放眼世界、展望未来,把个人的小梦想融入到强国的大梦想中去。”
1996年,赵晓军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从事植物保护的研究及技术推广工作。工作之初,每每在田间地头看到农民因庄稼病虫害而遭受损失,他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精准治疗农作物的疑难杂症,让农作物健康生长。
二十余载的历练与奋斗,赵晓军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并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植保事业。每当看到自己和团队的研究成果使庄稼免遭病虫的危害,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他经常鼓励团队中的年轻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只有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才可以做得更好,因为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所有的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
藜麦原产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区,是喜冷凉和高海拔作物,具有适应恶劣环境的特性,在美洲、欧洲、亚洲、澳洲等地都有种植。由于其全面的营养成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藜麦为适宜人類食用的“全营养”食品。中国的藜麦产业起步比较晚,2008年藜麦在山西试种成功,2012年山西开始规模化种植藜麦,截至2018年,山西省藜麦面积约5万亩,其中忻州市静乐县种植面积约3万亩,被誉为“中国藜麦之乡”。“藜麦适应能力强,且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是山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植结构调整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赵晓军对记者说。
随着山西藜麦种植面积的扩大及连年栽培,在藜麦种植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山西省西北地区藜麦产业的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品种混杂,育种技术尚未突破;缺乏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栽培技术粗放,缺乏科学化的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严重,严重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深加工技术落后,主要为原粮加工。
以病虫害为例,2015~2017年,静乐县藜麦种植区病虫害发生面积均在1万亩以上,农户对藜麦病虫害认识不清,防治不及时,从而导致损失巨大,绝收地块比比皆是。鉴于此,由赵晓军为负责人的“藜麦病虫害”项目组,从2015年开始对山西省晋西北藜麦主发病虫害开展研究并最终形成防治方案,为山西省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山西省藜麦种植区多为晋西北的山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使得藜麦“两虫”(根蛆、筒喙象)发生严重,同时由于种植时间长、区域内重茬严重,使得“两病”(霜霉病、叶斑病)也呈高发态势。“两虫两病”造成晋西北藜麦产量损失严重,许多藜麦田在苗期或穗期就全部枯黄绝产,当年的“致富洋庄家”已面临消失,许多农户又改种玉米和高粱。赵晓军带领着团队,以重灾区静乐县娑婆乡为根据地,治理顽固的藜麦病虫害,历经数年研究,基本摸清了“两虫两病”的发生规律,并出台了防治措施,组织了示范和培训,最终推广到全县各乡镇,使藜麦病虫害发生率由2015~2017年的70%以上降到2018年的20%以下,再降到2019年的10%以下,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自参加工作以来,赵晓军共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院级项目30余项,并获得了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山西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还在国内外等多个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国家专利6项,编写或参与编写省级地方标准8项,获农业部主推技术1项。由他主持的获奖和推广项目累计产生近亿元的经济效益。2017年,赵晓军被评为“山西省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
谈及从事植保工作的感想,赵晓军对记者说道:“我热爱植保事业,付出多少我都不后悔,我很享受成功后的喜悦。科研工作需要情怀、创新和艰苦的付出,我希望所有科技工作者们能放眼世界、展望未来,把个人的小梦想融入到强国的大梦想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