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口里的寂寞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enw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像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子,在夏日午后的长廊上,一个人枯坐了许久。有书卷在侧,却不曾读。有香茗在几,也不曾啜饮。半晌,慵懒地站起来,旋即,便又深深地坐下了。蹙眉中,隐约紧锁着一些东西,也不好讀出来,痕迹淡淡的。
  远看那背影,清清浅浅的,空旷辽阔。有一些心思,像正当时节的柳絮,漫天地飘来,忽上忽下,在她的内心深处低回盘旋。
  有一个人,路过此地,看到了这个女子的情状,略有些淡然地说,你看那女子的袖口。但见那袖管,垂放在藤椅两侧的背上,空落落的,什么也不曾掩藏。袖口里到底会有什么呢?那人接着说,那是一袖口的寂寞啊。
  绝妙。
  这是我所见到的关于寂寞的文字中,最空灵蕴藉的一种。是啊,原本阔大而撩人心魄的寂寞,竟也可从这小小的袖口中,延宕出来,就像荒原的背风处逸出一枝新绿,就像大漠的褶皱里冒出一处泉源,给人一种莫名惊诧的喜悦。
  我曾看到过一个老人的寂寞。这位老人晚景并不好,老伴早已先他而去了,儿女们闲暇时也来得很少。于是,更多的时候,便只剩下孤独的一个自己。他每天只在自己的院落里转转,或晒晒太阳,或侍弄侍弄花草,很少走出去。寂寞让他困在了一片方寸的天地中,像一道道扎紧的篱笆,让他走不出自己。
  一个人年岁大了之后,是容易寂寞的。本来岁月像地上的雀子,一路上活泼泼跳跃着陪伴着你的,等你老了之后,它忽地跟了别人,只剩下枯燥的一地光阴,萦绕在你的左右。所以,一个人老景凄凉,都是寂寞生出的凄凉,像春韭,一茬茬割不完,而且越割越苍凉。
  年轻人是不容易寂寞的。他们青春朝气正浓,不识多少愁滋味,心里直通通的,像一眼看到尽头的巷子。年轻人害相思的时候,容易寂寞,然而这样的寂寞却也容易短暂,时间的风一吹,便远了。
  寂寞的滋味,是深秋的午后树阴下的感觉,清凉,又有些彻骨,让人抵挡不住。害过寂寞的人,都知道,寂寞是让人心底空落落的一种滋味,像是在相思谁。
  却又不全是。寂寞的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便转而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寂寞的人也总在不断地排遣和打发着这寂寞,却像空谷里喊话,话还未曾让听者听到,便先有层层叠叠的回音回荡回来。寂寞是不好挣脱的。
  一般说来,没有牵挂的人,是难有寂寞的。一个人对一件事或另一个人牵挂得越深,再加上所牵挂的人或事又遥遥没有音信或者早已逝去,于是在漫长难挨的时光流逝中,便会生出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的寂寞来。
  寂寞初来的时候,也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刚开始,疏疏落落的,我们并不知晓,当真正感受到的时候,像阳光跳进院子,想要遮挡住,却已经来不及了。就这样,它温温婉婉地,带着它清凉的,有些彻骨的味道来了。
  这一驻,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其他文献
1.可以没有电视,但一定要有微波炉。电视基本不看,但微波炉除了解决吃的问题,还有神奇用途:冬天洗热水脸,湿毛巾“叮”一分钟,搞定。  2.尽量使用自助办理业务。不想排队,不想被人叫号,不想浪费时间,不想隔着玻璃扯嗓子说话,不想看人的嘴脸。  3.使用最多的称呼是同学。称呼断层的一代,只有同学才能有效地拉近陌生人的距离,近可攻退可守。  4.可能有兩个手机,但没有一个座机。座机有什么用?不要告诉我你
期刊
我的几个朋友是资深网民,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2小时的日子屈指也有七八年了。和他们聚会,常常听他们说,谁谁谁最近真红啊。我总是一头雾水,像我这样上网就只收发工作邮件的人从来不会瞎逛到误人藕花深处,听他们谈得那么兴起,我于是开始做事后功课,把他们嘴里的大红人名字记着,回家搜索。渐渐地,我开始流连于各大论坛。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凌晨时分,论坛上总是那么热闹,这情景有点像荷马史诗中的场面:众神狂欢。  一大
期刊
人与人不同。因为一部《智人》的电影,话题就从我们的祖先说起。  16万年前,地球上出現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即“智人”,那时,人都很傻,很单纯,思想、语言、情感、微笑、悲伤——一点都不复杂,大家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是啊,有什么能比成为人更让人激动的呢?大家和睦相处,共同抵御野兽和残酷的自然环境,日子清苦,却也悠哉。  但是,总有个别人会有其他的一些想法,在大家都茫然若失的情况下,某个人有一些、哪
期刊
平民没有历史。在历史这个舞台能“走几步”的都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在我涉猎的学问中,最势利的以我之见就是“历史”。它宁愿把江洋大盗、土匪流氓请进自己的殿堂,也不会为平民百姓在旮旯里放一个马扎。  就连古代的文学作品也如“历史”一样势利,多情的媚眼总是抛给帝王和英豪,其次便是才子佳人。偶尔有人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也都被打入“小说”之类。小说在清朝前乃下里巴人之作,是市井俗人看的闲书,算不上“主流文化
期刊
休眠的“国粹”就要复苏了。一名交警面对壅塞的路口“扑通”一声跪下,一位记者对采访对象“扑通”一声跪下,还有一个年轻人摸了一下狗,狗主人说把狗吓着了,逼着年轻人当街下跪。这后一项跪是活该的,摸狗排在偷鸡之后,为人所不齿,况且那小子只知道前人在洋鬼子面前尚能混个与狗齐肩,不知比洋鬼子还可怕的是同胞中的新贵。而前两项下跪是工作跪,是公务人员对“国粹”的创新。  下跪并不全是人类的发明,一些动物在同类争斗
期刊
美国人似乎特别喜欢网络调查,政治大事咱就不说,许多在我们中国人看来鸡零狗碎的事情,也堂而皇之地在网站搞专门调查。我朋友对此的评价是:吃饱了,撑的。说时,他拍了拍自己日渐腆起的肚子。  与朋友身体的中部开花不同,他头部的中间地带头发凋谢得差不多了,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同我一样为生活焦头烂额的人。我拂了拂自己稀疏的头发,说:且慢——吃饱了撑着,那只是温饱水平;吃饱了不撑,讲营养、口味,这是小康。人家美国人
期刊
儿子十分顽皮,在家时,除了吃饭、睡觉、写作业,其余空闲时间都在外面和一帮小孩玩耍,时不时给我惹出些不大不小的麻烦。  一天,我下班回家,见妻子正在训斥儿子,便问何故。妻子没好气地说:“看看你儿子的杰作吧,气死我了!”说着把一团碎布绳索和几根竹竿扔到我面前。原来,儿子和小伙伴玩打仗游戏,缺少做红旗的布,就把妻子的一条红纱巾剪成了几面小旗。我听后也很来气:这不是一个小败家子吗?现在把一条纱巾剪了,明天
期刊
这个明目皓齿的少年是吉野的儿子,他给我鞠躬,也会说“请多多关照”,中文比他的父亲还要好。吉野在中国开设公司已经十多年了,他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有属于他的别墅、汽车;在这座城市里,吉野的生活如日中天。  “这是我的儿子,前天中午刚到中国,过了这个暑假,就要在这里读书了。我先看一下这些文件,你给我儿子当半个小时的中文老师,完了,我请你吃味干拉面。”  “不了。”吉野有数的两次请客,到席
期刊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露天游泳池作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故意安排不同的人溺水,然后观察有多少人去营救他们。結果耐人寻味。在长达一年的试验中,当白发苍苍的老人溺水时,累计有20人进行了营救;当孩子溺水时,累计有32人进行了营救;当妙龄女子溺水时,营救人员的数字上升到50人。心理学家称,这个试验证明人性中有自私的倾向。虽然同样是救人,但他们在跳下水的那一刻,我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这个试验让我想起一个发生在身
期刊
青鸣的家在北方一个小镇上,上世纪80年代初,他父亲在镇子上开了第一家澡堂。以后,同学都叫青鸣澡堂老板家的儿子。  家里的澡堂地方不大,可是因为是惟一的一家,生意很兴隆。只是从澡堂开业那天,父亲就做了一个规定:镇上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来洗澡,全部免费。  镇上60岁以上的人并不少,这样一来,每天几乎都会有十几个老人来洗免费的澡,这样澡堂每天就白白地少收入几十块钱。  对此,母亲心里有些不满,青鸣也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