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尝试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以上海高校志愿者为典型,梳理国际志愿者传播中华文化行为的概况与模式。鸟瞰国际视野下中华文化传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生态状况,并以传播主体——上海高校志愿者为中心。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科学的评分标准、客观的数据分析。从志愿者培训、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等环节逐个寻查与梳理,尝试建构国际志愿者传播中华文化行为的培养模式。洞察以志愿者为能量点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现状,发现志愿者传播中华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清晰认识近年来志愿者传播中华文化的较大成就,同时指出存在问题与提升空间,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志愿者 文化传播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236-03
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地位不断提高,中华文化逐渐走进国际视野,成为各国想要了解,甚至学习的对象。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中华文化的光芒更加引人注目。因此如何正确并高效地传播中华文化,已然成为我国跨文化交流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志愿者并构建一个规范的志愿者培养模式成为了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上海地区高校志愿者为例,通过对上海高校孔子学院志愿者的采访和问卷调查,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国际志愿者文化传播的活动载体、受众群体、传播方式和影响力,分析志愿者服务的出国动机、跨文化适应情况以及心理情况,最终尝试构建国际志愿者传播中华文化行为的培养模式。感谢六68位志愿者无偿参与本次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
1 国际志愿者文化传播现状
1.1 国际志愿者信息分析
1.1.1 志愿者资质
对68位志愿者的调查问卷得出的个人信息分析显示:性别特征上,女性多于男性;职业特征上,学生人数超过一半;学历特征上,硕士研究生九成以上;专业背景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数达到了七成,一些志愿者有小语种的学习背景。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志愿者队伍总体的文化素质较高这一特征。
1.1.2 志愿者相关经历
大多数志愿者都曾经参加过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对文化传播与汉语教学有着足够热情。具有海外教学经历的志愿者不多,但这些经历对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弥足珍贵。有较多对外汉语工作和海外经历的志愿者在文化传播中驾轻就熟、一帆风顺。
1.1.3 志愿者出国动机
根据Schram的七项志愿服务理论,其中“利他主义”“需要满足理论”和“社会化理论”这三项最能够反映志愿者的动机。本次问卷调查中,出国动机分为两大类:个人原因和社会发展原因。
在个人原因方面,想要“体验不同生活”的出国动机排在第一位。志愿者的出国动机比较积极,这对志愿者在国外期间的跨文化适应有着积极的影响;感受外国文化和体验不同生活这两个出发点,说明赴外志愿者在潜意识里已经认识到国外在习惯、风俗人情、日常生活方面,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当志愿者在跨文化适应中遭遇到这些方面挫折或者困难时,更容易接受对象国的处理方式,其抗压性也相对较强。
在社会发展原因方面,“传播汉语的热情”以4.59排在第一位,紧接着是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意愿、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和提升中华国际影响力。说明志愿者本身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责任或者对本土文化的热爱,而对外教授汉语并传播中华文化也是对自己国家与对自我的肯定。
1.2 志愿者的培训
1.2.1 国内培训
志愿者在经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后,汉办会组织培训,除了培养汉语教学、中国国情、国际形势、跨文化适应等方面的知识,还会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的才艺培训、安全培训等。集中培训不仅给了外派志愿者们学习文化传播技能的机会,还提供给他们出国前心里缓冲和预备的时间。
1.2.2 国外培训
除国内的培训外,出国后,当地的孔子学院会对所有志愿者进行相应的培训、分工与管理。除了培训与管理,汉办还会对回国的志愿者进行追踪调查。志愿者会被要求写一封信给下一位志愿者,给出自己的资料、经验与建議。
1.3 跨文化适应
在国际志愿者跨文化适应进程中,根据派出对象国特征(饮食文化与我国差异)和个人情况不同(年龄、饮食习惯),志愿者的适应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上1~3个月内能适应饮食。而在住宿、出行、人际交往等方面,志愿者也都能以较好的心态和方法融入当地环境。
1.4 跨文化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国际志愿者根据不同年龄和文化阶段学生情况,以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提供的教材为主,因地制宜的发展一些适合的教学内容(拼音汉字、语句对话、风俗文化等);以传统教授教学为主,灵活主动创新出了一些趣味且有效的教学方式(歌谣、卡片、游戏等)。并且举办文化传播活动,以太极、书法、舞蹈、篆刻、京剧等为原材料,创新出“街头艺人”——行为艺术宣传京剧,“文化大篷车”等文化推广活动,并在邀请外国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中与他们共同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情感。
从2007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创办开始,志愿者赴外参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事业就未曾间断,本次采访的志愿者个人访谈记录表示:从宏观角度看,国际志愿者对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当地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在少数传播困难地区,如中东等有较保守和宗教信仰的国家和地区,也逐渐取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信任。比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扩大更重要的是,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前来学习中华文化的同时,改变了青少年对中国一直以来的偏见。从微观角度看,一些当地群众被中国精彩绚丽的文化所震撼,孩子们学会了使用中国元素来表达心中的爱,当地的青年学子还因为在孔院的学习经历取得了来中国大学交流、接触真实中国的机会。传播的受众面也从青年学生扩展到了当地民众。他们渐渐熟悉中国人性格,了解中国人思维方式,与以国际志愿者为代表的中国青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 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2.1 尚待解决的问题
本报告不仅尝试构建国际志愿者传播中华文化的行为模式,还希望发现志愿者传播过程中面临和出现的一些限制因素。从68名上海地区高校所属的孔院志愿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信息中可以看出,跨国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出現了较多的问题。
2.1.1 国家汉办
志愿者在国内的前期培训,存在着细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在斯洛文尼亚首都的孔子学院任教的王老师指出,“由国家汉办组织的出国前培训只精确到了各大洲层面,对不同文化性格的具体国家区分培训不足。”在奥克兰孔子学院任教的金同学表示,“前期培训应当按小学生和成年人的教授对象区分进行培训。”另外,前期跨文化传播理论教学中存在跨文化理论更新不足的问题,希望相关组织和领域专家予以重视。
2.1.2 孔子学院与大使馆
存在有经验的国际志愿者人才流失的问题。来自匈牙利塞格德大学孔子学院的肖同学表示,像他一样的很多优秀志愿者取得了丰富实效的汉语教学经验。但是由于派出时间限制,想要再去却没有机会。在志愿者的选拔上也希望更加公平合理。
当地的政府机构和对口学校的助教存在着不配合的现象,我们孔子学院和大使馆与他们的沟通与合作信任度不足。
另外,我们自己的各孔子学院之间,由于所属院校不同,虽在同一地区,但是之间的互动、配合、借鉴却并不多,在对外文化传播时不能打出合力。
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不足,有时候我们认为的文化精粹,当地人并不一定感兴趣。另外,孔子学院教授中国文化课程主要以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为主,效果十分有限。有时候采取一些接地气的宣传,如行为艺术“粉墨登场”,或是体现中国特色的电影,更能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
2.1.3 志愿者个人
国际志愿者个人也存在着对中华文化认识不足的问题,一些志愿者出国交流之前只是抱着传播中华文化的热情以及对异国生活的向往,而对所要传播的中华文化知识体系缺乏深入的认识。此外,大多数志愿者们对外派对象国的语言能力有所欠缺,无法用当地语言传播中华文化,而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2.2 对策与展望
针对以上在调查和访谈中国际志愿者提出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依据针对性、具体行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原则,分别给出对策和建议如下所述。
2.2.1 国家汉办
建议前期培训时加强地区的区分培训并安排相应地区的志愿者前辈来给新一批志愿者分享经验、心得与感悟,将当地最真实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生活状况进行分析和分享。例如在访谈调查中获知:有些地区的民众热爱舞蹈,乐于交流,但是对中华文化有抵触感。与中国文化相近国家对中华文化接受度和接受能力也较高,但不善于热情与外来志愿者沟通。建议针对这种情况,在志愿者外派前因地制宜地安排更细的相关培训和学习。
围绕外国民众对于当代中国兴趣较大,以及语言学习对环境的要求,汉办可与国内的高等院校或中学院校加强沟通合作,多提供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优秀学生前往中国交流和学习的名额机会。
对于国际志愿者更新换代过快、人才流失的问题。建议孔子学院和汉办可设置同地区孔院新老志愿者对口支援制度。发挥前辈志愿者在文化传播经验,地区文化熟悉程度,困难解决思路的能力和智慧。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经济补贴和荣誉奖励,例如加大投入,划拨专项资金设立持续服务津贴和卓越贡献奖项。国家汉办还可以采取:(1)组织新老志愿者交流。(2)定期给已结束服务志愿者发送当地孔院文化传播相关内容成果的简报。(3)节日发送问候与祝福的形式。加强与一些志愿者的良好联系,发挥他们无尽的传播余热与支援热情。
关于跨文化理论的更新,因为笔者并不是此领域专业人员,因此还希望相关领域专家在注意到我们的建议后,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指导。
2.2.2 孔子学院与大使馆
面对当地的政府机构和对口学校的助教存在着不配合行为的情况,建议孔院和大使馆要加强与相关学院的友好沟通,可以通过当地学校对相关助教加大补助和管理力度,提升其配合国际志愿者的积极性。
对于各孔子学院之间互动合作配合明显不足这一情况。同一地区尤其是同一国家的孔院之间,应本着以提高中华文化传播效力的最终目标为旨归,打破归属学校的藩篱。建立和梳理良好的组织脉络,加强在志愿者人员培训、软硬件资源共享、文化传播活动创新等方面的合作。
另外,孔子学院可以组织国际志愿者成立专业的线上运营团队来解决线上宣传效力较低的问题。加强线上宣传、线上授课、线上传播等灵活创新形式的文化传播方法。汲取一些志愿者的优良经验,在社交网络编辑孔子学院宣传和活动信息。采取当地学员转发、集赞换取中华文化体验课程或精美文化纪念品的线上运营形式。
2.2.3 志愿者个人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最终要依靠志愿者来展开,国际志愿者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按照志愿者工作派出前、派出中、派出后三个阶段提出建议。
派出前:围绕志愿者个人层面的文化传播对策,志愿者可以在派出前加强与当地志愿者前辈的交流和学习。应当做好以下三点准备:(1)在外派前学习好相应国家语言,至少需要掌握日常交流的语言能力,用当地语言传播中华文化的效果会有明显提升。(2)准备好增强跨文化适应能力的物品(如赴热带地区国家准备蚊帐)并做好面对文化传播、个人生活中意外困难的心理准备。(3)加强身体锻炼,尤其是体能和力量的训练,在国外一定强度工作和碰到意外危险时能较好的自救。
派出时:在派出进行传播中华文化的实践时。(1)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敢于独立思考,根据具体案例创新文化传播方法(如制作汉语知识卡片、街头行为艺术“粉墨登场”等)。(2)注重孔院课堂外的线上和线下的传播工作,有当地学员和群众共同参与和创造的文化传播形式效果会更加明显、意义更加深远(如鼓励学员用汉语翻译当地民谣、创造汉语民谣,发动学员制作文化手工艺品等)。(3)与当地华人、华侨加强联系,建立友谊。摒弃华人之间交流少、无互助的行为,外派期间主动尽可能的获取相关团体和个人的帮助(如与当地中餐馆合作,通过中餐宣传中国饮食文化并能扩大中餐馆的知名度)。 派出后:(1)做好对志愿者后辈的引导与帮助整理志愿服务期间的工作经验和感悟,可以为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工作建言献策。(2)与当地居民與学生保持联系、维持友谊,为国际志愿者树立良好的形象,保存两国人民情谊。
此外,无论是文化传播志愿者、孔子学院还是国家汉办。在文化传播中都应该注意一些长效的原则和机制:(1)更关注当下中国: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动力大多来自于对当下中国的全新面貌带来的巨大吸引力。因此我们在对外汉语传播的过程中,要着眼于他们的兴趣点来设置课程,并立足于中国文化传播创新授课模式。(2)以提高兴趣作为提高文化传播效力的途径和目的,用兴趣来作为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动力。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相应的学习机会让他们主动来中国实际体验,比被动的灌输汉语知识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力和持续效应要大的多。(3)多交流而非教授,用平等、善意乃至谦逊的姿态与当地居民和学生探讨当下中国与中华文化。以文字和文化为途径,传递中国人的善意、友情和爱,这应当成为国际志愿者传播中华文化时更有价值的一部分。
3 结语
随着国家、社会、高校、志愿者个人越来越重视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传播这一命题。相应的国家和社会资源投入也与日剧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这一命题和国际志愿者团体将持续壮大。各高校同德一心,发挥智力和人力资源效力。志愿者同学们的良好形象也在广大学生中得到羡慕与认可,越来越多的高素质青年学生投入到了志愿者服务中。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孔子学院和国际志愿者群体的文化传播效能将会大放光彩。笔者期待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其他高校看到更多优秀青年志愿者走出去、更多国际友人走进来,中国青年和中国人和中华文化的良好形象在国际世界进一步确立。
参考文献
[1] 高原.2016年赴匈牙利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赴任初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2] 李翠英,孙倚那.大型国际会议中学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6(5):21-23,67.
[3] 杨蕾.大学生参与国际志愿服务的动机与引导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16-17.
[4] 倪树干,亓华.赴澳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研究[J].国际汉语教育,2012(1):71-81,209-210.
[5] 王瑛,吴瞳.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和对策[J].国际汉语教师素质与能力,2014(7):106-107.
[6] 朱莉玲,王媛媛,谭建光.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志愿组织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31(5):72-76.
[7] 杨红,高静,刘媛.加强跨文化交流意识,提升英语志愿者教师在汉语国际推广中胜任力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
关键词:志愿者 文化传播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236-03
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地位不断提高,中华文化逐渐走进国际视野,成为各国想要了解,甚至学习的对象。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中华文化的光芒更加引人注目。因此如何正确并高效地传播中华文化,已然成为我国跨文化交流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志愿者并构建一个规范的志愿者培养模式成为了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上海地区高校志愿者为例,通过对上海高校孔子学院志愿者的采访和问卷调查,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国际志愿者文化传播的活动载体、受众群体、传播方式和影响力,分析志愿者服务的出国动机、跨文化适应情况以及心理情况,最终尝试构建国际志愿者传播中华文化行为的培养模式。感谢六68位志愿者无偿参与本次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
1 国际志愿者文化传播现状
1.1 国际志愿者信息分析
1.1.1 志愿者资质
对68位志愿者的调查问卷得出的个人信息分析显示:性别特征上,女性多于男性;职业特征上,学生人数超过一半;学历特征上,硕士研究生九成以上;专业背景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数达到了七成,一些志愿者有小语种的学习背景。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志愿者队伍总体的文化素质较高这一特征。
1.1.2 志愿者相关经历
大多数志愿者都曾经参加过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对文化传播与汉语教学有着足够热情。具有海外教学经历的志愿者不多,但这些经历对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弥足珍贵。有较多对外汉语工作和海外经历的志愿者在文化传播中驾轻就熟、一帆风顺。
1.1.3 志愿者出国动机
根据Schram的七项志愿服务理论,其中“利他主义”“需要满足理论”和“社会化理论”这三项最能够反映志愿者的动机。本次问卷调查中,出国动机分为两大类:个人原因和社会发展原因。
在个人原因方面,想要“体验不同生活”的出国动机排在第一位。志愿者的出国动机比较积极,这对志愿者在国外期间的跨文化适应有着积极的影响;感受外国文化和体验不同生活这两个出发点,说明赴外志愿者在潜意识里已经认识到国外在习惯、风俗人情、日常生活方面,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当志愿者在跨文化适应中遭遇到这些方面挫折或者困难时,更容易接受对象国的处理方式,其抗压性也相对较强。
在社会发展原因方面,“传播汉语的热情”以4.59排在第一位,紧接着是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意愿、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和提升中华国际影响力。说明志愿者本身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责任或者对本土文化的热爱,而对外教授汉语并传播中华文化也是对自己国家与对自我的肯定。
1.2 志愿者的培训
1.2.1 国内培训
志愿者在经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后,汉办会组织培训,除了培养汉语教学、中国国情、国际形势、跨文化适应等方面的知识,还会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的才艺培训、安全培训等。集中培训不仅给了外派志愿者们学习文化传播技能的机会,还提供给他们出国前心里缓冲和预备的时间。
1.2.2 国外培训
除国内的培训外,出国后,当地的孔子学院会对所有志愿者进行相应的培训、分工与管理。除了培训与管理,汉办还会对回国的志愿者进行追踪调查。志愿者会被要求写一封信给下一位志愿者,给出自己的资料、经验与建議。
1.3 跨文化适应
在国际志愿者跨文化适应进程中,根据派出对象国特征(饮食文化与我国差异)和个人情况不同(年龄、饮食习惯),志愿者的适应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上1~3个月内能适应饮食。而在住宿、出行、人际交往等方面,志愿者也都能以较好的心态和方法融入当地环境。
1.4 跨文化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国际志愿者根据不同年龄和文化阶段学生情况,以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提供的教材为主,因地制宜的发展一些适合的教学内容(拼音汉字、语句对话、风俗文化等);以传统教授教学为主,灵活主动创新出了一些趣味且有效的教学方式(歌谣、卡片、游戏等)。并且举办文化传播活动,以太极、书法、舞蹈、篆刻、京剧等为原材料,创新出“街头艺人”——行为艺术宣传京剧,“文化大篷车”等文化推广活动,并在邀请外国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中与他们共同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情感。
从2007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创办开始,志愿者赴外参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事业就未曾间断,本次采访的志愿者个人访谈记录表示:从宏观角度看,国际志愿者对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当地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在少数传播困难地区,如中东等有较保守和宗教信仰的国家和地区,也逐渐取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信任。比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扩大更重要的是,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前来学习中华文化的同时,改变了青少年对中国一直以来的偏见。从微观角度看,一些当地群众被中国精彩绚丽的文化所震撼,孩子们学会了使用中国元素来表达心中的爱,当地的青年学子还因为在孔院的学习经历取得了来中国大学交流、接触真实中国的机会。传播的受众面也从青年学生扩展到了当地民众。他们渐渐熟悉中国人性格,了解中国人思维方式,与以国际志愿者为代表的中国青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 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2.1 尚待解决的问题
本报告不仅尝试构建国际志愿者传播中华文化的行为模式,还希望发现志愿者传播过程中面临和出现的一些限制因素。从68名上海地区高校所属的孔院志愿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信息中可以看出,跨国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出現了较多的问题。
2.1.1 国家汉办
志愿者在国内的前期培训,存在着细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在斯洛文尼亚首都的孔子学院任教的王老师指出,“由国家汉办组织的出国前培训只精确到了各大洲层面,对不同文化性格的具体国家区分培训不足。”在奥克兰孔子学院任教的金同学表示,“前期培训应当按小学生和成年人的教授对象区分进行培训。”另外,前期跨文化传播理论教学中存在跨文化理论更新不足的问题,希望相关组织和领域专家予以重视。
2.1.2 孔子学院与大使馆
存在有经验的国际志愿者人才流失的问题。来自匈牙利塞格德大学孔子学院的肖同学表示,像他一样的很多优秀志愿者取得了丰富实效的汉语教学经验。但是由于派出时间限制,想要再去却没有机会。在志愿者的选拔上也希望更加公平合理。
当地的政府机构和对口学校的助教存在着不配合的现象,我们孔子学院和大使馆与他们的沟通与合作信任度不足。
另外,我们自己的各孔子学院之间,由于所属院校不同,虽在同一地区,但是之间的互动、配合、借鉴却并不多,在对外文化传播时不能打出合力。
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不足,有时候我们认为的文化精粹,当地人并不一定感兴趣。另外,孔子学院教授中国文化课程主要以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为主,效果十分有限。有时候采取一些接地气的宣传,如行为艺术“粉墨登场”,或是体现中国特色的电影,更能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
2.1.3 志愿者个人
国际志愿者个人也存在着对中华文化认识不足的问题,一些志愿者出国交流之前只是抱着传播中华文化的热情以及对异国生活的向往,而对所要传播的中华文化知识体系缺乏深入的认识。此外,大多数志愿者们对外派对象国的语言能力有所欠缺,无法用当地语言传播中华文化,而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2.2 对策与展望
针对以上在调查和访谈中国际志愿者提出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依据针对性、具体行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原则,分别给出对策和建议如下所述。
2.2.1 国家汉办
建议前期培训时加强地区的区分培训并安排相应地区的志愿者前辈来给新一批志愿者分享经验、心得与感悟,将当地最真实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生活状况进行分析和分享。例如在访谈调查中获知:有些地区的民众热爱舞蹈,乐于交流,但是对中华文化有抵触感。与中国文化相近国家对中华文化接受度和接受能力也较高,但不善于热情与外来志愿者沟通。建议针对这种情况,在志愿者外派前因地制宜地安排更细的相关培训和学习。
围绕外国民众对于当代中国兴趣较大,以及语言学习对环境的要求,汉办可与国内的高等院校或中学院校加强沟通合作,多提供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优秀学生前往中国交流和学习的名额机会。
对于国际志愿者更新换代过快、人才流失的问题。建议孔子学院和汉办可设置同地区孔院新老志愿者对口支援制度。发挥前辈志愿者在文化传播经验,地区文化熟悉程度,困难解决思路的能力和智慧。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经济补贴和荣誉奖励,例如加大投入,划拨专项资金设立持续服务津贴和卓越贡献奖项。国家汉办还可以采取:(1)组织新老志愿者交流。(2)定期给已结束服务志愿者发送当地孔院文化传播相关内容成果的简报。(3)节日发送问候与祝福的形式。加强与一些志愿者的良好联系,发挥他们无尽的传播余热与支援热情。
关于跨文化理论的更新,因为笔者并不是此领域专业人员,因此还希望相关领域专家在注意到我们的建议后,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指导。
2.2.2 孔子学院与大使馆
面对当地的政府机构和对口学校的助教存在着不配合行为的情况,建议孔院和大使馆要加强与相关学院的友好沟通,可以通过当地学校对相关助教加大补助和管理力度,提升其配合国际志愿者的积极性。
对于各孔子学院之间互动合作配合明显不足这一情况。同一地区尤其是同一国家的孔院之间,应本着以提高中华文化传播效力的最终目标为旨归,打破归属学校的藩篱。建立和梳理良好的组织脉络,加强在志愿者人员培训、软硬件资源共享、文化传播活动创新等方面的合作。
另外,孔子学院可以组织国际志愿者成立专业的线上运营团队来解决线上宣传效力较低的问题。加强线上宣传、线上授课、线上传播等灵活创新形式的文化传播方法。汲取一些志愿者的优良经验,在社交网络编辑孔子学院宣传和活动信息。采取当地学员转发、集赞换取中华文化体验课程或精美文化纪念品的线上运营形式。
2.2.3 志愿者个人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最终要依靠志愿者来展开,国际志愿者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按照志愿者工作派出前、派出中、派出后三个阶段提出建议。
派出前:围绕志愿者个人层面的文化传播对策,志愿者可以在派出前加强与当地志愿者前辈的交流和学习。应当做好以下三点准备:(1)在外派前学习好相应国家语言,至少需要掌握日常交流的语言能力,用当地语言传播中华文化的效果会有明显提升。(2)准备好增强跨文化适应能力的物品(如赴热带地区国家准备蚊帐)并做好面对文化传播、个人生活中意外困难的心理准备。(3)加强身体锻炼,尤其是体能和力量的训练,在国外一定强度工作和碰到意外危险时能较好的自救。
派出时:在派出进行传播中华文化的实践时。(1)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敢于独立思考,根据具体案例创新文化传播方法(如制作汉语知识卡片、街头行为艺术“粉墨登场”等)。(2)注重孔院课堂外的线上和线下的传播工作,有当地学员和群众共同参与和创造的文化传播形式效果会更加明显、意义更加深远(如鼓励学员用汉语翻译当地民谣、创造汉语民谣,发动学员制作文化手工艺品等)。(3)与当地华人、华侨加强联系,建立友谊。摒弃华人之间交流少、无互助的行为,外派期间主动尽可能的获取相关团体和个人的帮助(如与当地中餐馆合作,通过中餐宣传中国饮食文化并能扩大中餐馆的知名度)。 派出后:(1)做好对志愿者后辈的引导与帮助整理志愿服务期间的工作经验和感悟,可以为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工作建言献策。(2)与当地居民與学生保持联系、维持友谊,为国际志愿者树立良好的形象,保存两国人民情谊。
此外,无论是文化传播志愿者、孔子学院还是国家汉办。在文化传播中都应该注意一些长效的原则和机制:(1)更关注当下中国: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动力大多来自于对当下中国的全新面貌带来的巨大吸引力。因此我们在对外汉语传播的过程中,要着眼于他们的兴趣点来设置课程,并立足于中国文化传播创新授课模式。(2)以提高兴趣作为提高文化传播效力的途径和目的,用兴趣来作为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动力。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相应的学习机会让他们主动来中国实际体验,比被动的灌输汉语知识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力和持续效应要大的多。(3)多交流而非教授,用平等、善意乃至谦逊的姿态与当地居民和学生探讨当下中国与中华文化。以文字和文化为途径,传递中国人的善意、友情和爱,这应当成为国际志愿者传播中华文化时更有价值的一部分。
3 结语
随着国家、社会、高校、志愿者个人越来越重视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传播这一命题。相应的国家和社会资源投入也与日剧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这一命题和国际志愿者团体将持续壮大。各高校同德一心,发挥智力和人力资源效力。志愿者同学们的良好形象也在广大学生中得到羡慕与认可,越来越多的高素质青年学生投入到了志愿者服务中。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孔子学院和国际志愿者群体的文化传播效能将会大放光彩。笔者期待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其他高校看到更多优秀青年志愿者走出去、更多国际友人走进来,中国青年和中国人和中华文化的良好形象在国际世界进一步确立。
参考文献
[1] 高原.2016年赴匈牙利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赴任初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2] 李翠英,孙倚那.大型国际会议中学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6(5):21-23,67.
[3] 杨蕾.大学生参与国际志愿服务的动机与引导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16-17.
[4] 倪树干,亓华.赴澳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研究[J].国际汉语教育,2012(1):71-81,209-210.
[5] 王瑛,吴瞳.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和对策[J].国际汉语教师素质与能力,2014(7):106-107.
[6] 朱莉玲,王媛媛,谭建光.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志愿组织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31(5):72-76.
[7] 杨红,高静,刘媛.加强跨文化交流意识,提升英语志愿者教师在汉语国际推广中胜任力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