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张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问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完成技术的表现,教师也习惯于发号施令,而学生的心理活动往往被忽略了,致使体育教学过程中难以将“学生为主体,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穿。
如何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是中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出发点,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来采取教育措施,安排教材,选择教法加速学生的身心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体育教师应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下面是我在长期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积累得出的几点看法:
一、有良好的“师德”和“师爱”
良好的“师德”和“师爱”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前提,“亲其师,信其道”,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必须使学生喜欢教师,而使学生喜欢教师,教师就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1、不歧视体育差生。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差生往往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动作,老师则应用适当性言语鼓励他们,而不能无情地剥夺他们练习的权利,更不能挖苦、讽刺、贬低他们。体育差生也是一个有自尊的人,其内心深处同样充满着对教师称赞和表扬的憧憬与期盼。
2、对体育差生的进步、成功要给予肯定性的表扬。体育教师应该重视体育差生的成功和进步,抓住时机,给予他们肯定性的表扬,让他们的心中充满自信心,以便面对下一项目的学习和挑战,而不能对他们的成功、进步持怀疑与否定态度,抹杀他们的自信,重伤他们的自尊。
3、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体育教师应当重视自己的一切行为及言语,在教学中不排除、贬抑体育差生,应该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4、对体育差生要适当的帮助、奖励。对体育差生要提供必要的帮助,进行适当的表扬,承认肯定他们优点、正确的动作等等。无疑,这种帮助、奖励都会让他们的自我心象、期望、学习动机受到深刻与持久的积极影响。“师德”“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它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没有它,其它素质将失去原有的价值。
二、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忽视中等水平学生
体育教学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整体素质。表面上看体育教师对中等生,既不赞扬,也不批评;既不鼓励、也不贬低,似乎并无任何伤害,但实际上,这种冷落与忽视却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1、学生天生有许多问题需要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得不到相关的解答与帮助,难以与老师建立感情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应急性反应,设法避开教师,以避免因不受教师欢迎所引起的失望,同时还会产生无助感和孤独感。
2、中学生正是处在人生的第二个生长高峰:体态突变,神经系统成熟,而体育各器官也将健全发展,但心理还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状态。中学生往往会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想法,对教师崇拜备至。若在学习中得不到教师的指导、肯定,他们就会感到无所适应,失去自我体验的机会,由此也失去了产生愉悦感的依托。要知道中学生的尊严感来自于自己的活动和由活动取得的成绩,体育中等学生由于缺少体育教师的关怀照顾、表扬和赞美等,因而失去了对自己潜能的自信、导致容易迷失发展方向。
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的“健康第一”的思想,在全、动、导、趣的教学思路中,应突出一个“全”字,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各水平阶段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正确对待体育尖子生、期望不能过高
体育尖子生是最受体育老师欢迎的,因而体育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也更高。得到的表扬、奖励最多,受教师的关照也最多,应该说他们的发展空间应该最宽松,但是,他们同样充满着焦虑、痛苦与无奈。
1、体育教师不能有过高的期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为体育尖子生设置诸多的“清规戒律”,这样使其时时处于“备战状态”,不自由感也由此而产生。
2、体育教师必须端正对尖子生的态度。当体育尖子生达到自己的期望时,教师总是和颜悦色,当学生达不到时,就转移目标,因此学生非常害怕失败,害怕自己不再是教师心目中的“尖子生”,害怕遭到同学们的耻笑,由此而产生的心理焦虑大大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端正对尖子生的教态。
3、教师期望过高,会使学生自己抱负过重,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焦虑、不安。
4、不能过分重视体育尖子生。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浓厚的体育兴趣和娴熟的动作技能,往往会被一些急功近利的教师所利用。为了使学生出成绩,教师往往强化训练,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剥夺了他们全面发展的机会。
初中生的心理是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的信赖性很强,心理矛盾多、变化大、教育难度大,是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在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增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把对学生的心理帮助,心理辅导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
如何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是中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出发点,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来采取教育措施,安排教材,选择教法加速学生的身心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体育教师应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下面是我在长期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积累得出的几点看法:
一、有良好的“师德”和“师爱”
良好的“师德”和“师爱”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前提,“亲其师,信其道”,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必须使学生喜欢教师,而使学生喜欢教师,教师就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1、不歧视体育差生。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差生往往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动作,老师则应用适当性言语鼓励他们,而不能无情地剥夺他们练习的权利,更不能挖苦、讽刺、贬低他们。体育差生也是一个有自尊的人,其内心深处同样充满着对教师称赞和表扬的憧憬与期盼。
2、对体育差生的进步、成功要给予肯定性的表扬。体育教师应该重视体育差生的成功和进步,抓住时机,给予他们肯定性的表扬,让他们的心中充满自信心,以便面对下一项目的学习和挑战,而不能对他们的成功、进步持怀疑与否定态度,抹杀他们的自信,重伤他们的自尊。
3、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体育教师应当重视自己的一切行为及言语,在教学中不排除、贬抑体育差生,应该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4、对体育差生要适当的帮助、奖励。对体育差生要提供必要的帮助,进行适当的表扬,承认肯定他们优点、正确的动作等等。无疑,这种帮助、奖励都会让他们的自我心象、期望、学习动机受到深刻与持久的积极影响。“师德”“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它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没有它,其它素质将失去原有的价值。
二、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忽视中等水平学生
体育教学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整体素质。表面上看体育教师对中等生,既不赞扬,也不批评;既不鼓励、也不贬低,似乎并无任何伤害,但实际上,这种冷落与忽视却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1、学生天生有许多问题需要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得不到相关的解答与帮助,难以与老师建立感情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应急性反应,设法避开教师,以避免因不受教师欢迎所引起的失望,同时还会产生无助感和孤独感。
2、中学生正是处在人生的第二个生长高峰:体态突变,神经系统成熟,而体育各器官也将健全发展,但心理还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状态。中学生往往会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想法,对教师崇拜备至。若在学习中得不到教师的指导、肯定,他们就会感到无所适应,失去自我体验的机会,由此也失去了产生愉悦感的依托。要知道中学生的尊严感来自于自己的活动和由活动取得的成绩,体育中等学生由于缺少体育教师的关怀照顾、表扬和赞美等,因而失去了对自己潜能的自信、导致容易迷失发展方向。
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的“健康第一”的思想,在全、动、导、趣的教学思路中,应突出一个“全”字,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各水平阶段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正确对待体育尖子生、期望不能过高
体育尖子生是最受体育老师欢迎的,因而体育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也更高。得到的表扬、奖励最多,受教师的关照也最多,应该说他们的发展空间应该最宽松,但是,他们同样充满着焦虑、痛苦与无奈。
1、体育教师不能有过高的期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为体育尖子生设置诸多的“清规戒律”,这样使其时时处于“备战状态”,不自由感也由此而产生。
2、体育教师必须端正对尖子生的态度。当体育尖子生达到自己的期望时,教师总是和颜悦色,当学生达不到时,就转移目标,因此学生非常害怕失败,害怕自己不再是教师心目中的“尖子生”,害怕遭到同学们的耻笑,由此而产生的心理焦虑大大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端正对尖子生的教态。
3、教师期望过高,会使学生自己抱负过重,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焦虑、不安。
4、不能过分重视体育尖子生。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浓厚的体育兴趣和娴熟的动作技能,往往会被一些急功近利的教师所利用。为了使学生出成绩,教师往往强化训练,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剥夺了他们全面发展的机会。
初中生的心理是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的信赖性很强,心理矛盾多、变化大、教育难度大,是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在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增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把对学生的心理帮助,心理辅导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