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作时,不少的人青睐散文写作;阅读时,更多的人喜欢品赏散文。的确,散文很美,语言美,意蕴美,美得足以让人陶醉。从这个层面上讲,散文教学的主要功能应是审美。然而,在当前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抱着强烈的愿望和过于明确的目的指导学生阅读散文,却往往忽略了自由愉悦的审美体验;没有了审美体验,散文阅读就会兴味索然。究其原因,导致散文教学偏离科学轨道的恰恰是理念上的急功近利。笔者通过呈现散文教学功利性倾向的三种典型表现,揭示支撑这种倾向的思想实质,以及产生的后果,以便同仁更好地认识散文教学的规律。
表现一:教师要求学生全文搜寻,说出中心,将“以文悟意”变成“以意析文”。
如在教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教师导入课文、疏通字词后,便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文章主旨所在——喜爱并留念百草园的生活,对内容艰深的三味书屋生活的厌恶,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然后由中心衍生出三个具体的问题:一、作者为什么喜欢百草园的生活?二、文章是如何写三味书屋生活的?三、全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情感?
这种“以意析文”式的散文教学思路在如今的课堂里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一种范例。因为这种阅读教学思路在中考和高考中有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理解题“命中率”的功能,对付应试教育尤为管用。然而它却在文本和读者之间构筑起一堵无形的高墙,堵塞了双方情感交流的通道:文本的感染力、震撼力无法激荡读者,读者的生命体验无法与文本碰撞。这样的阅读剥夺了学生披文入情、亲近文本的机会,再美的散文在学生心目中呈现的也只能是骨肉分离、支离破碎的形象。
教师要避免“以意析文”带来的阅读缺陷,必须重视“以文悟意”的过程。“以文悟意”和“以意析文”是散文阅读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以文悟意”是基础,“以意析文”是深化。只有深入文本,从字里行间感悟文意,才能实现物我交融,才能调动审美联想,引发创造激情,才能进入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和评价。
表现二:学生未动,帮扶在前,脱离文本,层层暗示。
如学习散文《往事依依》,在新课初始阶段的背景知识介绍中,教师出示了具有明确提示性和指向性的材料:全国特级教师于漪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的邀请,撰写了本文,突出强调了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的重要性。有了这几乎明朗化的暗示,“聪明”的学生很快懂得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在体会景中之情时,学生马上对号入座,根据以上提示解决问题,一路畅通无阻,即使作者品读《水浒》图像的想象再怎么奇特,自然风光描写再怎么充满诗情画意,文中诗句再怎么优美、空灵、旷远、奇特,学生也难以深入文本,因为他们的阅读思维早已被暗示和铺垫所左右,不需理解就可以“懂得文本”。于是,文本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这种做法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随着对教师综合素质考核要求的提高,上公开课成了不可缺少的一环,为了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不影响课堂进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少教师便采用如此方式顺利求得一个合乎教参的标准答案。这种急功近利的“聪明”做法剥夺了阅读者的独立思考的权利和提升阅读能力的机会,违背了散文阅读的规律,使阅读失去了意义。
如何回归正道?最好的办法是不借助其他文本,不借助他人的指导,学生以独立的姿态开始阅读,凭借自己的力量,独立地阅读文章,让阅读回归本真的状态。在遇到阅读困难的时候,教师再作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慎重选择作为“脚手架”的材料,切不可束缚学生的思维,干扰阅读的进程。
表现三:着眼于应试教育,阅读过程成为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过程。
如学习《幽径悲剧》一文,先回忆相关的散文知识:记叙描写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记叙描写的升华。然后提炼与知识点对应的记叙描写的内容,划出议论和抒情的关键句。思考两者的关系,得出结论:先叙写古藤萝前后的不同境遇,这是议论的基础;后议论抒情,这是记叙描写的升华。这种散文教学思路常常被美其名曰重视学法指导,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加快课堂节奏,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但这种以知识引路的教学,遏止了学生的感性渴望,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探究之路,泯灭了学生的阅读个性,将教学纳入机械、程式化的轨道,将经典文章降格为训练知识的工具,这种实用功利的阅读只能塑造平庸愚蠢的阅读者。
当然,技法本身没有错,错在运用技法的人陷入了技术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泥淖,将技法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事实上,阅读方法依存于阅读实践,只有教师在阅读实践的过程中灵活巧妙地运用方法,才能发挥技法的指导功能和创造性阅读的功能。另外,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的基本属性是审美,散文阅读强调审美体验和感悟,大多不以知识为先导,只有学生老老实实“潜入”文本,感触语言形态,感受形象,体察情感,碰撞智慧,才能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才能获得“语文”和“人文”的双收益。
散文教学的功利性倾向常为大家所忽视。因为实用,因为容易掌控,这种倾向性就名正言顺地存在,而且大有用武之地。但眼前的利益背后往往潜藏着一定的隐患,希望教师们在审慎地反思散文教学的功利性倾向(包括技术主义倾向和泛语文倾向)的同时,少一些“有为”的急躁冒进,多一些“无为”的纯粹淡定。惟有如此,我们的散文教学方能一路风景无限。
表现一:教师要求学生全文搜寻,说出中心,将“以文悟意”变成“以意析文”。
如在教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教师导入课文、疏通字词后,便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文章主旨所在——喜爱并留念百草园的生活,对内容艰深的三味书屋生活的厌恶,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然后由中心衍生出三个具体的问题:一、作者为什么喜欢百草园的生活?二、文章是如何写三味书屋生活的?三、全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情感?
这种“以意析文”式的散文教学思路在如今的课堂里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一种范例。因为这种阅读教学思路在中考和高考中有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理解题“命中率”的功能,对付应试教育尤为管用。然而它却在文本和读者之间构筑起一堵无形的高墙,堵塞了双方情感交流的通道:文本的感染力、震撼力无法激荡读者,读者的生命体验无法与文本碰撞。这样的阅读剥夺了学生披文入情、亲近文本的机会,再美的散文在学生心目中呈现的也只能是骨肉分离、支离破碎的形象。
教师要避免“以意析文”带来的阅读缺陷,必须重视“以文悟意”的过程。“以文悟意”和“以意析文”是散文阅读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以文悟意”是基础,“以意析文”是深化。只有深入文本,从字里行间感悟文意,才能实现物我交融,才能调动审美联想,引发创造激情,才能进入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和评价。
表现二:学生未动,帮扶在前,脱离文本,层层暗示。
如学习散文《往事依依》,在新课初始阶段的背景知识介绍中,教师出示了具有明确提示性和指向性的材料:全国特级教师于漪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的邀请,撰写了本文,突出强调了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的重要性。有了这几乎明朗化的暗示,“聪明”的学生很快懂得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在体会景中之情时,学生马上对号入座,根据以上提示解决问题,一路畅通无阻,即使作者品读《水浒》图像的想象再怎么奇特,自然风光描写再怎么充满诗情画意,文中诗句再怎么优美、空灵、旷远、奇特,学生也难以深入文本,因为他们的阅读思维早已被暗示和铺垫所左右,不需理解就可以“懂得文本”。于是,文本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这种做法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随着对教师综合素质考核要求的提高,上公开课成了不可缺少的一环,为了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不影响课堂进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少教师便采用如此方式顺利求得一个合乎教参的标准答案。这种急功近利的“聪明”做法剥夺了阅读者的独立思考的权利和提升阅读能力的机会,违背了散文阅读的规律,使阅读失去了意义。
如何回归正道?最好的办法是不借助其他文本,不借助他人的指导,学生以独立的姿态开始阅读,凭借自己的力量,独立地阅读文章,让阅读回归本真的状态。在遇到阅读困难的时候,教师再作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慎重选择作为“脚手架”的材料,切不可束缚学生的思维,干扰阅读的进程。
表现三:着眼于应试教育,阅读过程成为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过程。
如学习《幽径悲剧》一文,先回忆相关的散文知识:记叙描写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记叙描写的升华。然后提炼与知识点对应的记叙描写的内容,划出议论和抒情的关键句。思考两者的关系,得出结论:先叙写古藤萝前后的不同境遇,这是议论的基础;后议论抒情,这是记叙描写的升华。这种散文教学思路常常被美其名曰重视学法指导,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加快课堂节奏,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但这种以知识引路的教学,遏止了学生的感性渴望,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探究之路,泯灭了学生的阅读个性,将教学纳入机械、程式化的轨道,将经典文章降格为训练知识的工具,这种实用功利的阅读只能塑造平庸愚蠢的阅读者。
当然,技法本身没有错,错在运用技法的人陷入了技术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泥淖,将技法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事实上,阅读方法依存于阅读实践,只有教师在阅读实践的过程中灵活巧妙地运用方法,才能发挥技法的指导功能和创造性阅读的功能。另外,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的基本属性是审美,散文阅读强调审美体验和感悟,大多不以知识为先导,只有学生老老实实“潜入”文本,感触语言形态,感受形象,体察情感,碰撞智慧,才能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才能获得“语文”和“人文”的双收益。
散文教学的功利性倾向常为大家所忽视。因为实用,因为容易掌控,这种倾向性就名正言顺地存在,而且大有用武之地。但眼前的利益背后往往潜藏着一定的隐患,希望教师们在审慎地反思散文教学的功利性倾向(包括技术主义倾向和泛语文倾向)的同时,少一些“有为”的急躁冒进,多一些“无为”的纯粹淡定。惟有如此,我们的散文教学方能一路风景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