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五千年。”黄河波涛阵阵,奔腾而下,见证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也激荡着教育的力量。 新时代,甘肃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的教育发展,以“教育者受教育、教育者谈教育、教育者抓教育”为基本思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实施“省级同享大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五千年。”黄河波涛阵阵,奔腾而下,见证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也激荡着教育的力量。
新时代,甘肃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的教育发展,以“教育者受教育、教育者谈教育、教育者抓教育”为基本思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实施“省级同享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项目”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在贫困地区实现了教學资源共享、优质师资共享、教研成果共享的愿景。将控辍保学作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以“一带一路”倡议为重要契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教育领域的全面交流与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赋予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出实招解决教师待遇,强化保障,培育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提升教育品质。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胸怀大局,甘肃教育事业持续蓬勃发展,于高原之上奏响雄浑乐章。
其他文献
天津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来就有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第一套完整的私立教育体系——南开系列学校、第一所工业技术学校——北洋电报学堂、第一所法政专科学院——北洋法政学堂、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北洋女师学堂等均诞生在天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加大教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我市认真学习、统一思想,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两年行动方案(2019—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持之以恒,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久久为功,夯实学前教
天津市以“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实施办法和指导意见为指南,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要求,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加快资源建设、补足配齐短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努力构建与国家重大战略相结合、与天津城市定位相匹配、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 顶层设计统领建设“双一流” 2017年9月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获批国家
天津大学自“双一流”建设以来,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一流大学建设总体发展目标,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以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不断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推动学校“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 改革科研体制机制,产出一流创新成果。天津大学以重大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
近年来,南开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以质量和特色为基准的内涵式发展战略,围绕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学科为牵引的人才、教学、科研、开放等相互贯通衔接的一流大学建设。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内涵建设。围绕“双一流”建设中心任务,推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南开40条”。按照“聚力登峰、集群发展、前沿交叉”的学科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化学、数学、统计、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这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启了新的征程,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新定位,即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推动教育深层次变革的内生变量。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 天津市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于2019年2月发布了《天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2.
“千秋伟业,始于教育;教育之本,在于教师。”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兴国必先强师”。山东省潍坊市积极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他们实行文化引领,关注教师成长需求,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建立教师激励评价机制,搭建立体化的教研平台,构建多层次的保障体系,让教师充分体验到职业价值感,促进教师
家校关系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现实中老师“用书本体罚逃课学生”而受到“双重处罚”、老师因课堂劝架遭家长索赔后跳河自杀等悲剧事件,虽然只是个例,但反映了当下家长的焦虑给学校带来的冲击。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无法忽视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校关系的共建也应与时俱进。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天然的生力军、决策者和资源库,让家长参与学校变革,与孩子们一起成长,这是学校推进家校共建、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武汉市汉阳区郭茨口小学,今秋华丽转身,正式启用高品质新校区,并与高校联合办学挂牌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郭茨口小学。在新一任校委会的带领下,运用“舞台教育理念”和CMC教育模式,构建“定位、关联、融合”的教育思维系统,推行“发现-实现-呈现”的3X课程改革,呈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在悠悠汉江水的孕育下,一颗教育明珠正在焕发其独有的光彩。 历史定位其文化基因 走进郭茨口小学,迎面看到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长期以来,甘肃省教育厅以“甘肃省陇原名师工作室”为抓手,以培养“四有”好教师为目标,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着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发挥专业引领,精准帮扶基层 2011年以来,全省已评选出陇原名师185名。所有名师均成立了一级名师工作室,同时积极鼓励名师在异地成立二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