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视角下看传媒对城市雕塑发展的影响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763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当今传媒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目共睹。对于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的城市雕塑艺术来讲,传媒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然而传媒是如何影响城市雕塑艺术的发展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三个视角探讨传媒对城市雕塑的影响。
  关键词:传媒;城市雕塑;艺术品
  传媒从诞生之日起,就当仁不让地担负起大众“心灵窗口”的角色。大众的心声通过传媒得以表达。而传媒也在不断影响大众的认知,包括大众的社会心理状态、文化、审美倾向等方面。
  现代城市雕塑是以开放、交流、共享的方式存在于公共环境中的,在公共环境中起到了视觉焦点和标志的作用。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它影响了人们生活的空间领域。城市雕塑具有艺术性、环境性、公共性、引导性等特征。雕塑对于城市的建设风貌、气质以及个性形象的识别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或区域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文化发展的里程碑,被誉为“城市的灵魂”,是我们了解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我们可以看到城市雕塑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城市雕塑是人类文化进步的物质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城市雕塑由雕塑本体与周围环境要素以及城市的文化背景协调配合,从而产生出相互之间所隐藏的空间联系。城市雕塑不仅是通过形体的塑造来感染人们的视觉,而且更主要是通过造型中蕴含的意味、体现的思想来影响人们的心灵世界,从而对社会进步产生影响,营造内蕴历史文脉的艺术与文化氛围,使环境更好地为人服务,满足现代人对精神享受的更高需求。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对城市雕塑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对于思想和文化的研究。
  在当今时代,传媒的大发展大家有目共睹。而媒体的发展也影响着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雕塑也不例外,在其发展历程中同样收到了传媒发展的浸润。但是困扰我们的是:传媒影响城市雕塑的机理是什么呢?传媒和城市雕塑这两个概念属于不同的范畴,它们又是通过什么而相互联系的呢?本文把社会心理、文化和市场作为三个连接这两个概念的介质,进而将其提取出来,探究传媒如何通过这三个介质对城市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社会心理视角
  社会心理是民族、阶级、阶层中的群体或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不稳定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状况。它表现在人们的情绪、愿望、风俗、时尚、兴趣、传统和社会风气之中。由于社会心理生成于人们的具体社会实践活动,而传媒对人们的具体社会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所以,它对传媒与艺术的互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并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从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中,从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的变迁历史中,从艺术思潮的兴衰和演变中,都可以看到社会心理的感染。
  城市雕塑艺术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向前发展、延伸的。它给人类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艺术遗产。人们在各自生活的城市中创造了大量的城市雕塑来装点城市空间,以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城市雕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与城市大众的欣赏水平、审美趣味、文化特征和精神追求。从根本上说,城雕所直接反映的是与传媒表达的社会经济状况相联系的社会心理。在城市雕塑刚刚进入我国的时候,传媒所宣扬的更多的是一种盲目的“崇洋”和对中国灿烂文化的一种肤浅的理解。在这样的传媒背景下,形成了浮躁和跟风的社会心理状态,进而导致我国早期的城雕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对本土的城雕传统人文内涵表现为一种表层的复古。一些雕塑家为了弥补艺术创造力的不足和艺术理解力的欠缺,常常肢解一些中国民间艺术的片段,然后糅合到西方现代艺术中,从而制作出一些自称是具有民间情趣和现代韵味但实际上是缺乏内在艺术生命力的作品。
  第二,对外来城市雕塑艺术不理解的简单复制和模仿。引进吸收西方先进的科技以及艺术理念并没有错,但在传媒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进入一个凡事西方、欧美的东西就是先进的、现代的这样一个误区。城市雕塑艺术的创作是要讲文脉和传承的。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的重大主题性城雕反映的是这个国家、这个城市的社会心理状态,有强烈民族情结和深刻的本土社会意识基础。如果生搬硬套西方著名的雕塑作品,简单地复制到我们的国家和城市当中,不能说它不好,但至少无法反映出我国更广泛的一种社会心理和审美风尚。
  第三,现代城市雕塑艺术设计缺乏对新时代人文内涵的独立思考。就整个社会背景而言,我们的传媒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表现得十分僵化和保守,很难容纳艺术家们的独特探索,艺术个性很难得到充分发挥,这样难免会导致艺术表现的直白化和概念化。在传媒所表达和制定的条条框框中,雕塑家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太广,反而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使得城雕鲜有优秀作品出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城雕的发展。而传媒是引导和培养大众社会心理的重要路径。所以只有传媒正确地引导雕塑家以及大众,使得他们拥有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和审美风尚,同时又具备独立的艺术创作能力。让雕塑家们意识到社会心理对城市雕塑不可低估的影响力,但又不能让城雕停留在被动适应社会心理的水平上,更不能让城雕去迎合社会上某些庸俗的审美趣味。让城雕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意识形态,既受社会心理的影响,又能反作用于社会心理,才能最终使我国城雕艺术具有源源不断的艺术生命力。
  二、文化视角
  文化传播活动始终是与社会发展相伴随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渗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和人类的每一项活动中,成为贯穿人类社会结构体系的一股无形而巨大的力量。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的过渡与媒介自身的成长几乎是同步的。约翰·汤林森在他的《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说:“在现代社会中,生活日渐分裂而片段,此时,大众媒介的巨大身形无所不在,已经使得其他更为悠久的文化传播工具徒具边缘的身份……人们尚且能够保持一个社会的整体感觉,察觉他们与社会的关系尚且存在的主要渠道也就只剩下了大众媒介了”。
  从本质上说,人类的发展史既是文化发展史,也是文化传播史。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正是文化传播把共时态和历时态上分散着的众多个人凝聚为一体,从而产生社会、形成历史。而文化传播又立足于文化传播的媒介,有什么样态的传媒就有什么样态的传播,传媒在进行着文化传播的同时,又塑造了文化、塑造了传播。从这个角度看,文化传播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传媒不断产生和完善的历史。   传媒的高速发展实质上是文化传播方式的高速发展和文化内容品质的高速发展。而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也从最开始的跟随西方文化、仿造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病态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依靠中华传统优质文化进行独立创作的良性发展模式。中国城市雕塑正在不断改变从前那种只为小众群体提供艺术享受和服务的发展形态,不断将艺术的创作和国内文化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创造出迎合大众口味的雕塑作品。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意义不失为探讨传媒和中国城市雕塑的契合点。正是因为两者都具备强烈的文化符号形态,才使得两者的发展如此迅速和协调。
  第一,传媒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新型传媒的不断涌现,大大拓展了雕塑艺术文化的传播时空,极大改变了雕塑艺术文化的交流方式。雕塑艺术家们不再只是小规模、小范围内的进行有限的口头媒介形式的交流。雕塑艺术原本是小众艺术形式,所以有限的参与人群在相对有限的交流时空和模式当中很难对雕塑艺术进行更优质的创新和更大范围内的推广,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创意的火花难以擦出。而传媒通过自身的特点,自然而然地承担了“感官的延伸”的使命,它给广大雕塑艺术工作者以及雕塑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消解了面对面交流的直接性,交流的符号也变得稳定,同时使得雕塑文化艺术在相对广的范围内实现了向大众文化的靠拢,这样的趋势从长期来看对雕塑艺术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第二,传媒的不断进步也推动、普及了雕塑文化教育,迅速传播了雕塑专业知识。传媒作为某种“存储器”随时都在向受众传递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知识,开启民智,提高人力资源的科技素质,帮助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掌握自己行业的现代化技术。现代雕塑艺术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以至于有关雕塑艺术的相关知识和概念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情况不甚乐观,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而传媒的宣传和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比如各类雕塑期刊杂志都在很多方面深入剖析当下流行雕塑文化,并设置专栏为不同层次的雕塑爱好者提供系统的雕塑知识,使更多的雕塑爱好者变成了真正懂雕塑的“专业”人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传媒的发展正在不断夯实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的基础。
  第三,传媒的快速发展为及时地沟通社会各界意见搭建了不同的平台,进而充分协调了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管是纸质传媒还是日新月异的电子传媒,都成为了中国城市雕塑业内人士发表意见的平台和中国雕塑界各个阵营互动的桥梁。这样不仅能够使中国城市雕塑业界人士及时、广泛地了解社会群体的不同意见,为日后的雕塑创作提供需求依据,而且能够使各种潜在的艺术观点摩擦在适度碰撞中得到微调和释放。在开放的艺术氛围当中使好的、受大众群体喜欢的中国城市雕塑艺术风格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城市雕塑作品的创作更有归属感。
  第四,传媒生来就能够广泛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产生深刻的示范效应。尤其是专业的雕塑类杂志,可以使得中国城市雕塑业内的个人、团体、作品、活动和问题等在一定时间内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呈现“明星效应”。无论是优秀的雕塑家、优秀的雕塑作品或是成功的雕塑活动,这类杂志期刊在把他们推向前台的同时,充分地将他们美好的形象展现在公众的面前。于是正面的、有价值的、先进的雕塑观念和创意就都可以成为大众学习或是效法的典范,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短时间内集中提升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水平和品位。
  我国城雕之殇,源自于文化感悟之殇。国内城雕的发展往往难以达到与文化的完美契合,这就需要传媒的引导。传媒当仁不让地需要肩负起构建和谐雕塑艺术氛围的使命,为我国城雕发展打造良好的软环境。
  三、市场视角
  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预言:20世纪艺术投资将取代股票、房地产投资,成为人类主要的投资方式和内容。近年来,中国收藏之风日益炽盛,艺术品市场红红火火,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纷纷开辟专版、专栏,为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摇旗呐喊,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出谋划策。艺术投资如春燕飞出象牙塔,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热门话题,成为新闻媒体竞相传播,争取读者的重要手段。
  我国艺术品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改革开放后,艺术品市场才逐渐发展起来。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需求,民间收藏馆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各地,为发展艺术品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闻媒体不断传播海内外艺术品市场的动态、发展趋势,促使更多收藏者以极高的热情投身到艺术品市场中去,寻找理想的投资目标,于是各类艺术品市场纷纷登台亮相,展示其独特魅力。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艺术品市场日趋繁荣,各类艺术品的鉴赏、培训、讲座应运而生,颇受市场的欢迎。艺术品投资热这一现象,逃不过新闻媒体的新闻眼,于是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纷纷开辟专版、专栏、专题节目,大量艺术品鉴赏和艺术投资的信息登上版面和荧屏,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从而扩大了报刊发行量和电视台收视率。如上海博物馆出版的《鉴赏家》杂志, 开辟了《欣赏与鉴别》《文物精华》《藏家故事》《珍品掌故》等专栏;南京出版的《收藏家》杂志;解放日报的《文博》专版;华东信息日报《艺术市场专刊》,辟有《投资燎望台》《艺市前瞻》《一周综述》《一周热点》《行家看后市》等专栏。
  这类艺术市场专业媒体作为窗口,给大众传播了艺术市场的状况,对大众投资心理、欣赏心理和趋众心理进行引导,进而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艺术家的创作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城雕艺术也不例外,它面对着市场的选择。雕塑家们在用心进行雕塑创作的同时,也面对着市场的选择。这些或多或少会对他们的创作产生积极或是消极的影响。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传媒体系在传播市场引导的同时,尽可能地留其精华,在保证艺术家们创作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促进城雕艺术的发展。
  传媒对于城市雕塑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直接给予的,而是通过其他的介质或者因素来对城市雕塑产生了间接性的影响。本文正是通过三个视角分析了传媒对城市雕塑的影响因素。当然,这三个视角不尽全面,而且在传媒和城市雕塑均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断会有新的分支产生。本文更希望为大众带来认识两者之间新的视角和切入点,进而更好地把握传媒对城市雕塑以及其他艺术的影响作用。
  (李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明.架上雕塑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分析[J].美与时代,2007(10)
  2 段炼.世纪末的艺术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美术的文化比较[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
  4 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于要求高导电,高导热,高强度的技术指标越来越高,普通的Cu合金已不能满足需求。以第二相颗粒弥散强化的铜基复合材料不仅强度高,导电性和导热性与纯铜相近,而且还
高炉炉缸内衬结构的选择直接影响着高炉的寿命,该文以传热学有关理论为基础,推导出炉缸炉底内衬传热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程计算,得到本钢3号高炉所采用
当镍铁作为不可缺少的合金元素使用时,其中杂质的含量会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及质量水平。欲得到高质量的镍铁,则须采用精炼。S元素与部分元素反应的生成物在镍铁水之中能够稳定
该文以山西铝厂气态悬浮焙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的调研,对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确立以优质、高产、低耗、低污染为焙烧工艺整体优
该文针对空气下区域熔炼因区熔温度高而使样品的Nd422含量高、X值大等缺点,提出了在低氧分压下区域熔炼NdBaCuO超导体的工艺.由于超导体中Nd422含量、X值以及样品的晶体结构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模式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当前,我国中学的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
体视化(VolumeVisualization)技术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了.在这二十多年中,它从概念、原理、方法到硬件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作为一门独
该课题采用定量超声检测技术用特殊设计的超声波探头测量人体胫骨中皮质骨的超声传播速度(SOS),根据超声速度值所反映的骨密度信息诊断骨质疏松症.超声诊断系统中,超声波探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