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广泛,各大中小学校都已认识到“双语”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我们对外语教学研究不够深入,以致出现了盲目追求双语教学的“热门”现象。本文就“双语”教学展开了探讨,并对开展“双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 现状 对策
1.引言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双语教学日渐被很多中小学提到教学计划中。但有的学校所谓的“双语”仅仅是强化英语教学,有的则是旨在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更有的学校将“双语”变为其“尖子”班的代名词。社会上出现了滥用“双语”作为争取生源、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倾向,使得双语教学法收效甚微,而由于其局限性及特定的条件,双语教学只能在少数几个大城市中展开,如北京、上海,而在其他地区,根本行不通,这究竟是何原因,双语教学又指的是什么呢?
2.什么是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源自于双语现象(bilingualism)。双语现象指个人或某个语言社区使用两种语言现象。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用两种语言上课。这两种语言一种是学生的本族语(母语),另一种是学生所在地区的通用语言(第二语言)或学生所学习的目的语(外语)。双语教育是通过双语教学去实施的。[1]《郎文应用语言学字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对bilingual education词条的解释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可见,正如有时外语教学也泛指外语教育一样,双语教学就是实施双语教育的手段,也泛指双语教育。
3.国内双语教学的现状
中国目前所谓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用两种语言(英语和汉语)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科目知识(例如,地理、数学、历史等)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从学校教育来看,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已经开始在中小学学科教育中进行双语教学的试点工作。20世纪末,双语教学在上海逐渐起步,目前,上海约有近百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在积极尝试“双语教学”。2001年的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更提出了建立100所双语实验学校的未来发展计划。新世纪伊始,北京市一些条件好的中小学也开始了双语教学的实验工作,出现了一些双语学校、双语幼儿园或双语班、双语科目,如海淀区外语学校等。但是由于其对教学条件的高要求,在许多条件较差的地区,双语教学法根本无法得以实施。
4.双语教学的不足
4.1语言环境的欠缺
任何学习都必须存在于某一具体的环境中,是通过和他人互动来完成的,没有适当的语言和文化环境是很难学会一门外语的。这里说的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不少学校学习英语限制在英语课的课堂内。而在家庭环境方面,父母精通英语的并不多,甚至很多父母都不会说英文,更不用说在家里与孩子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了。
4.2师资力量的匮乏
师资匮乏也许是影响双语教育发展的最为突出的原因。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有英语的基本知识和交际能力,又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这样才能做到语言得体、理解正确,在课堂上才能以流利的英语讲解学科知识。但目前具有两种语言能力的教师不懂专业学科,懂专业学科的教师第二语言能力又过不了关,真正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可谓凤毛麟角。
4.3教学缺少合适的教材
至今,我国还没有双语统编教材。目前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有的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有的采用自编的讲义,他们各有特点,但都不尽理想。引进的原版教材价格较高,其讲授的体系与我国现行教材有很大不同;而国内人员编写的,尽管可以保证教材的知识体系与中文教材完全一致,但它使用的毕竟不是地道的英语,许多表述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汉文化的痕迹,这对于培养外语思考技能不利。
5.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
尽管双语教学在我国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改变,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更新,双语教学必定会迈开大步,为提高国民的双语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当然,要使双语教学能顺利进行并最终推广,我们还有必要采取一些相关措施。
5.1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学习一门非母语的语言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要求拥有所学那种语言的环境,为此,我们建议家庭与学校尽量营造语言环境。首先,家庭语言环境:(1)家长或其他人若懂些英语,可与孩子进行简单对话,若家长不懂英语,经常问问孩子这个英语怎么说,那个英语怎么讲,这相当于给孩子复习,即使孩子不知道,下次看见了这个词的英语说法就会特别惊喜,也就较容易记住。(2)常看些英文原声影视(附有中文字幕),使孩子“耳濡”。(3)可以在家中物品上贴上其相应的英文,使其“目染”。其次,学校语言环境:(1)每日英语角,让学生有开口锻炼的机会。(2)规定学生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交流。(3)经常举办英语演讲、英语听力、英语单词、英语歌曲演唱和英语朗读等各种形式的比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4)经常邀请一些外籍教师和大学、高年级的师生来进行英语学习讲座,英语学习经验交流,给学生一种模范或表率作用。[2]
5.2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第一,通过高等学校培养。采取长期培养和短期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开设培养双语师资的专业,这样,在若干年后,双语师资专业毕业生能源源不断充实中小学双语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鼓励和选拔一批即将毕业的、有志于双语教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经过相对集中的培养,毕业后充实双语师资。
第二,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双语教师。过去,我国主要聘请担任英语教学的外籍教师。现在,我们应该有计划地聘请担任学科教学的外籍教师。当然,在聘请外籍教师时,必须依据学校的实际需要,认真审查外籍教师的教学资格,防止滥竽充数。
第三,培训转岗教师。一方面把愿意从事双语教学的英语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另一方面把英语基础扎实、发音准确的学科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
5.3双语教材的配置。
我们必须按照双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和现有的条件,本着积极开拓、求同存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选择和确定教学材料,力求原汁原味。其做法可以是:①根据国内教学实际需要,对引进原版的相关学科教材进行改编或选编,主要是删减一些不适合教学以及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但在体系结构和内容特色方面都保持原版教材的风貌。使教材既保持学术上的完整性,又贴近中国实际;既方便教师教学,又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②重视教材的立体性,注意直观教学媒体的引进和积累,增加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视听教材的使用频度和幅度,以降低语言理解的难度。③合理利用现已面世的双语教学参考书籍和学科教材,以现有的双语教材为基础,抓紧编写和出版可供不同层面学校选择使用的双语教材。④组织人员进行教材翻译。翻译教材指的是“把母语教材译成外语教材”。使用这种教材的最大优势是,既能避免学科损伤,又能满足教学、升学的要求。[3]
5.4根据自身条件提出双语教学计划,不盲从。
确实具有双语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用学生所学的外语教授部分科目。在选择实行双语教学的科目上,也是有讲究的。目前世界各国的普遍趋势是,首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学科实施双语教育。这种安排理由有三:第一,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涉及较多的本土文化、本族文化、民间传说,甚至宗教文化,用外语讲授比较困难。第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学科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其表述、词义、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诠释比较一致。第三,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学科实施双语教学,便于学生日后进入全球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
但是如果不具备双语教学条件的学校也要盲目追求搞双语教育,学校则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反而会分散搞好外语教学的力量,甚至会走弯路。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家长和学生快速学好外语的心理而搞欺世盗名的“双语教学”,那将会误人子弟。
参考文献:
[1]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张正东.论双语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8).
[3]成文辉.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第9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 现状 对策
1.引言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双语教学日渐被很多中小学提到教学计划中。但有的学校所谓的“双语”仅仅是强化英语教学,有的则是旨在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更有的学校将“双语”变为其“尖子”班的代名词。社会上出现了滥用“双语”作为争取生源、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倾向,使得双语教学法收效甚微,而由于其局限性及特定的条件,双语教学只能在少数几个大城市中展开,如北京、上海,而在其他地区,根本行不通,这究竟是何原因,双语教学又指的是什么呢?
2.什么是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源自于双语现象(bilingualism)。双语现象指个人或某个语言社区使用两种语言现象。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用两种语言上课。这两种语言一种是学生的本族语(母语),另一种是学生所在地区的通用语言(第二语言)或学生所学习的目的语(外语)。双语教育是通过双语教学去实施的。[1]《郎文应用语言学字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对bilingual education词条的解释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可见,正如有时外语教学也泛指外语教育一样,双语教学就是实施双语教育的手段,也泛指双语教育。
3.国内双语教学的现状
中国目前所谓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用两种语言(英语和汉语)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科目知识(例如,地理、数学、历史等)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从学校教育来看,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已经开始在中小学学科教育中进行双语教学的试点工作。20世纪末,双语教学在上海逐渐起步,目前,上海约有近百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在积极尝试“双语教学”。2001年的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更提出了建立100所双语实验学校的未来发展计划。新世纪伊始,北京市一些条件好的中小学也开始了双语教学的实验工作,出现了一些双语学校、双语幼儿园或双语班、双语科目,如海淀区外语学校等。但是由于其对教学条件的高要求,在许多条件较差的地区,双语教学法根本无法得以实施。
4.双语教学的不足
4.1语言环境的欠缺
任何学习都必须存在于某一具体的环境中,是通过和他人互动来完成的,没有适当的语言和文化环境是很难学会一门外语的。这里说的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不少学校学习英语限制在英语课的课堂内。而在家庭环境方面,父母精通英语的并不多,甚至很多父母都不会说英文,更不用说在家里与孩子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了。
4.2师资力量的匮乏
师资匮乏也许是影响双语教育发展的最为突出的原因。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有英语的基本知识和交际能力,又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这样才能做到语言得体、理解正确,在课堂上才能以流利的英语讲解学科知识。但目前具有两种语言能力的教师不懂专业学科,懂专业学科的教师第二语言能力又过不了关,真正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可谓凤毛麟角。
4.3教学缺少合适的教材
至今,我国还没有双语统编教材。目前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有的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有的采用自编的讲义,他们各有特点,但都不尽理想。引进的原版教材价格较高,其讲授的体系与我国现行教材有很大不同;而国内人员编写的,尽管可以保证教材的知识体系与中文教材完全一致,但它使用的毕竟不是地道的英语,许多表述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汉文化的痕迹,这对于培养外语思考技能不利。
5.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
尽管双语教学在我国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改变,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更新,双语教学必定会迈开大步,为提高国民的双语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当然,要使双语教学能顺利进行并最终推广,我们还有必要采取一些相关措施。
5.1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学习一门非母语的语言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要求拥有所学那种语言的环境,为此,我们建议家庭与学校尽量营造语言环境。首先,家庭语言环境:(1)家长或其他人若懂些英语,可与孩子进行简单对话,若家长不懂英语,经常问问孩子这个英语怎么说,那个英语怎么讲,这相当于给孩子复习,即使孩子不知道,下次看见了这个词的英语说法就会特别惊喜,也就较容易记住。(2)常看些英文原声影视(附有中文字幕),使孩子“耳濡”。(3)可以在家中物品上贴上其相应的英文,使其“目染”。其次,学校语言环境:(1)每日英语角,让学生有开口锻炼的机会。(2)规定学生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交流。(3)经常举办英语演讲、英语听力、英语单词、英语歌曲演唱和英语朗读等各种形式的比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4)经常邀请一些外籍教师和大学、高年级的师生来进行英语学习讲座,英语学习经验交流,给学生一种模范或表率作用。[2]
5.2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第一,通过高等学校培养。采取长期培养和短期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开设培养双语师资的专业,这样,在若干年后,双语师资专业毕业生能源源不断充实中小学双语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鼓励和选拔一批即将毕业的、有志于双语教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经过相对集中的培养,毕业后充实双语师资。
第二,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双语教师。过去,我国主要聘请担任英语教学的外籍教师。现在,我们应该有计划地聘请担任学科教学的外籍教师。当然,在聘请外籍教师时,必须依据学校的实际需要,认真审查外籍教师的教学资格,防止滥竽充数。
第三,培训转岗教师。一方面把愿意从事双语教学的英语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另一方面把英语基础扎实、发音准确的学科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
5.3双语教材的配置。
我们必须按照双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和现有的条件,本着积极开拓、求同存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选择和确定教学材料,力求原汁原味。其做法可以是:①根据国内教学实际需要,对引进原版的相关学科教材进行改编或选编,主要是删减一些不适合教学以及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但在体系结构和内容特色方面都保持原版教材的风貌。使教材既保持学术上的完整性,又贴近中国实际;既方便教师教学,又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②重视教材的立体性,注意直观教学媒体的引进和积累,增加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视听教材的使用频度和幅度,以降低语言理解的难度。③合理利用现已面世的双语教学参考书籍和学科教材,以现有的双语教材为基础,抓紧编写和出版可供不同层面学校选择使用的双语教材。④组织人员进行教材翻译。翻译教材指的是“把母语教材译成外语教材”。使用这种教材的最大优势是,既能避免学科损伤,又能满足教学、升学的要求。[3]
5.4根据自身条件提出双语教学计划,不盲从。
确实具有双语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用学生所学的外语教授部分科目。在选择实行双语教学的科目上,也是有讲究的。目前世界各国的普遍趋势是,首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学科实施双语教育。这种安排理由有三:第一,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涉及较多的本土文化、本族文化、民间传说,甚至宗教文化,用外语讲授比较困难。第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学科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其表述、词义、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诠释比较一致。第三,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学科实施双语教学,便于学生日后进入全球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
但是如果不具备双语教学条件的学校也要盲目追求搞双语教育,学校则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反而会分散搞好外语教学的力量,甚至会走弯路。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家长和学生快速学好外语的心理而搞欺世盗名的“双语教学”,那将会误人子弟。
参考文献:
[1]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张正东.论双语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8).
[3]成文辉.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