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月底的天气依然寒冷,灰色的天空,阴冷的空气,心情也莫明地像揉皱的纸巾始终舒展不开。按照离开杂志社时临时抄在便利条上的地址,按响了要拍摄的17楼一户的门铃。不到三秒,门被打开,很抱歉这样说,在还未来得及看清主人家的样子,却被屋子里的苏杭气息撞个满怀:摇椅、花草、鸟鸣、竹帘,还有语侬词软的苏州评弹,视野刹时觉得疏朗开阔,空气也变地和煦起来。心里疑惑,这哪里是摩登世界烦闹浮躁的城市一环一隅,明明就是山明水秀的苏州河边呀?
进到屋子,美丽的女主人煮水、泡茶,再从里间的卧室柜中捧出一叠自己做的物件。锦缎白布棉被、锦缎及棉布宽袖对襟男女式上衣、机压荷花黑色棉布包、蓝花靠垫…衬着温糯绵长的吴侬软语评弹、细水流声,喝着西湖龙井,细细用微凉的手触摸着棉布的软,锦缎的滑,感受着凹凸起伏的织物纹理和缜密的针脚,心底那张揉皱的纸慢慢舒展、打开,最终回复到它原应有的光滑平整,整个人也彻底地柔软起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呼吸着这些织物所散发的氤氲气息,仿佛是穿透时光隧道投射到的灿烂阳光,是眼波流转外的每时每天的平实生活沉淀,她与环境无关,是沾染着时间恰如如其分的“地气”,是踏实、平和、而又温暖的。
小旗袍的缝纫活儿
母亲是裁缝,父亲是中医,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地,女主人小旗袍从骨子里喜欢传统的物件。“买不到好的,就自己做。”就这样,从最初选择自己喜欢的面料做简单的棉布靠垫到缝纫锦锻被套在到剪裁上衣,小旗袍做的缝纫活儿多了起来,家里自己的味道也日渐饱满充盈。自己发自内心的欢喜,做了什么小旗袍也喜欢放在BLOG上与朋友们一起分享。渐渐地,朋友们看到喜欢的,就试探得问小旗袍做了自己买下来,到后来,也有更远的网上的朋友看到喜欢的了不得也开始问她定做。逶迤不过朋友们的热情,也因为自己对缝纫活的原始喜爱,家里的缝活儿开始变成了有求必应的私房活儿,三天两头做好那么一两件后,再通过邮局或快递送到那些远方喜欢它们的人手里。缝纫活儿也变渐渐成为本是在家SOHO做设计的小旗袍的工作之一,与生计无关,只因喜爱。
那些与缝纫有关的岁月痕迹
在中国漫长上五千年时光所产生的文化积淀中,我们始终不应该忽视却又常常忘记的莫非往往是与我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朝夕记忆,比如日常的一日三餐,再比如普通的缝纫活儿。寻常百姓家锅边灶眼打转以食裹腹的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演绎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黄豆丁大小的油灯映照下慈母手中拿捏的针头线脑纵横出了精秒无比的服饰文明,一切,因为岁月的雕琢有了值得玩味的细节,因为有了对美的喜欢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投入而有了泛着体温的温暖记忆。
面料 砰然心动的旧人容颜
古老的先祖们从直立行走再到经过漫长的群居和原始社会化的生活后,慢慢懂得了男女有别,产生了作为人的羞耻感。因此,他们开始想办法最开始以植物遮羞,到了原始社会时期,恶劣的气候的变化,逼迫着他们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粗糙的纺织工具,至此,广泛用作生活的织物及它所制作成的物品就这样产生了。
从黄道婆发明织布机还要再向上再数四千年,中国的新石器时期,用做纺织的纺轮和腰机产生,由此仅能遮体挡寒衣服之用的用粗陋麻布到相继出现后产生的棉布甚至丝绸锦缎服装,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棉花、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相继产生,到了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终于日趋完善。重温织布机的历史,前尘往事,烟波浩淼,摇曳的烛光中,莫不铺垫着着一张张旧人的容颜,一匹匹氤氲着手温的面料也就出现了…
TIPS:传统手工活儿的面料以棉麻、丝绸为主,当然也有古代官宦权贵才有资格和财力享受的皮格。棉麻属于柔软型面料,棉布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缺点则是易缩、易皱,使用时必须时常熨烫;麻布,是以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古时多是穷人家常做使用,到了现代,它强度极高、吸湿、导热、透气性的优点被人所喜爱,常常被用来制作夏装,不过麻布面料较为粗糙,生硬,贴身穿着的舒适感较差;和棉麻的寻常不同,丝绸面料由于它的轻薄、柔软、滑爽、透气、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著舒适,历来也为有钱阶层所专享。
衣 写意的中国画卷
小旗袍制作的男女上衣属于传统的中国服装,身上穿的男女服采用玄色提花锻面配紫色真丝作为面料,镶滚裹边,男服用白色绵麻缝制而成,清爽大气。平面直线裁剪方法,外形强调纵向感觉,自衣领部位开始自然下垂,不夸张肩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纵向的装饰都是中式服装的特色;男服以白色压花面为面料,剪裁和女服相似,适宜夏季穿着。
传统的中国服装,服装外形的修长感弥补了东方人较为娇小的身材,在感官上产生视错觉,达到比例的完美、和谐,自然修长的服式使男性显得清秀,使女性显得窈窕。同时,平顺的服装外形也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的轮廓线条相称,也因此小旗袍在穿着自己缝制的衣时,中国女性的柔媚在眉眼间自然流传,整个人也多了几分古代女子的沉静和温婉。
有人说中式服装像平面的中国绘画,西洋服装像立体的雕塑。传统的平面直线裁剪方法,无论袍、衫、襦、褂,通常只有袖底缝和侧摆相连的一条结构线,无起肩和袖窿部分,整件衣服可以平铺于地,结构简单舒朗。由于装是平面直线裁剪,表现二维效果,所以中式服装的装饰也以二维效果为主,强调平面装饰。装饰手段是中国传统的镶、嵌、滚、盘、绣几大工艺。这些工艺的巧妙运用,使中式服装虽造型简练,但纹样色彩却斑斓璀璨,美不胜收。 也因此发展到后来,甚至“衣必锦绣”。运用平面刺绣方法装饰服装表面空间,是中式服装设计的惯用手法,沿用至今。尤其是精妙绝伦的刺绣工艺与丝绸面料配合,值得细细品味和赏玩。除刺绣外,镶、滚工艺在中式服装上运用也很多。例如清末,市井流行在衣缘处镶、滚装饰,女子衣缘也越来越阔,从三镶三滚,五镶五滚,发展到“十八镶滚”。
TIPS:
色彩: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青、红、黑、白、黄色被视为正色,其余颜色则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在民间,正色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
配色:高艳度、强对比是中国传统的配色方法。强烈的对比色在金、银、黑、白等中性色的缓冲配合下,服装洋溢着富丽堂皇、浑朴大方的气氛。中国民间对蓝色有传统喜爱,如蓝印花布、靛蓝蜡染布等,与黄种人的肤色相配;
图案纹样:飞禽走兽、四季花卉、山峦亭阁、几何纹样等,抽象、具象、夸张、写实等风格俱全;
中式女服:一般分对襟和偏襟两种款式,女式偏襟罩衫的款式特征是立领,偏襟,6料直角纽,连袖无肩缝,摆缝插袋,开摆衩;女式偏襟罩衫的挖襟步骤是定襟位、偏襟、拔襟、寨襟。
小旗袍的BLOG:http://xiaoqipao.yculblog.com/
进到屋子,美丽的女主人煮水、泡茶,再从里间的卧室柜中捧出一叠自己做的物件。锦缎白布棉被、锦缎及棉布宽袖对襟男女式上衣、机压荷花黑色棉布包、蓝花靠垫…衬着温糯绵长的吴侬软语评弹、细水流声,喝着西湖龙井,细细用微凉的手触摸着棉布的软,锦缎的滑,感受着凹凸起伏的织物纹理和缜密的针脚,心底那张揉皱的纸慢慢舒展、打开,最终回复到它原应有的光滑平整,整个人也彻底地柔软起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呼吸着这些织物所散发的氤氲气息,仿佛是穿透时光隧道投射到的灿烂阳光,是眼波流转外的每时每天的平实生活沉淀,她与环境无关,是沾染着时间恰如如其分的“地气”,是踏实、平和、而又温暖的。
小旗袍的缝纫活儿
母亲是裁缝,父亲是中医,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地,女主人小旗袍从骨子里喜欢传统的物件。“买不到好的,就自己做。”就这样,从最初选择自己喜欢的面料做简单的棉布靠垫到缝纫锦锻被套在到剪裁上衣,小旗袍做的缝纫活儿多了起来,家里自己的味道也日渐饱满充盈。自己发自内心的欢喜,做了什么小旗袍也喜欢放在BLOG上与朋友们一起分享。渐渐地,朋友们看到喜欢的,就试探得问小旗袍做了自己买下来,到后来,也有更远的网上的朋友看到喜欢的了不得也开始问她定做。逶迤不过朋友们的热情,也因为自己对缝纫活的原始喜爱,家里的缝活儿开始变成了有求必应的私房活儿,三天两头做好那么一两件后,再通过邮局或快递送到那些远方喜欢它们的人手里。缝纫活儿也变渐渐成为本是在家SOHO做设计的小旗袍的工作之一,与生计无关,只因喜爱。
那些与缝纫有关的岁月痕迹
在中国漫长上五千年时光所产生的文化积淀中,我们始终不应该忽视却又常常忘记的莫非往往是与我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朝夕记忆,比如日常的一日三餐,再比如普通的缝纫活儿。寻常百姓家锅边灶眼打转以食裹腹的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演绎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黄豆丁大小的油灯映照下慈母手中拿捏的针头线脑纵横出了精秒无比的服饰文明,一切,因为岁月的雕琢有了值得玩味的细节,因为有了对美的喜欢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投入而有了泛着体温的温暖记忆。
面料 砰然心动的旧人容颜
古老的先祖们从直立行走再到经过漫长的群居和原始社会化的生活后,慢慢懂得了男女有别,产生了作为人的羞耻感。因此,他们开始想办法最开始以植物遮羞,到了原始社会时期,恶劣的气候的变化,逼迫着他们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粗糙的纺织工具,至此,广泛用作生活的织物及它所制作成的物品就这样产生了。
从黄道婆发明织布机还要再向上再数四千年,中国的新石器时期,用做纺织的纺轮和腰机产生,由此仅能遮体挡寒衣服之用的用粗陋麻布到相继出现后产生的棉布甚至丝绸锦缎服装,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棉花、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相继产生,到了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终于日趋完善。重温织布机的历史,前尘往事,烟波浩淼,摇曳的烛光中,莫不铺垫着着一张张旧人的容颜,一匹匹氤氲着手温的面料也就出现了…
TIPS:传统手工活儿的面料以棉麻、丝绸为主,当然也有古代官宦权贵才有资格和财力享受的皮格。棉麻属于柔软型面料,棉布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缺点则是易缩、易皱,使用时必须时常熨烫;麻布,是以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古时多是穷人家常做使用,到了现代,它强度极高、吸湿、导热、透气性的优点被人所喜爱,常常被用来制作夏装,不过麻布面料较为粗糙,生硬,贴身穿着的舒适感较差;和棉麻的寻常不同,丝绸面料由于它的轻薄、柔软、滑爽、透气、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著舒适,历来也为有钱阶层所专享。
衣 写意的中国画卷
小旗袍制作的男女上衣属于传统的中国服装,身上穿的男女服采用玄色提花锻面配紫色真丝作为面料,镶滚裹边,男服用白色绵麻缝制而成,清爽大气。平面直线裁剪方法,外形强调纵向感觉,自衣领部位开始自然下垂,不夸张肩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纵向的装饰都是中式服装的特色;男服以白色压花面为面料,剪裁和女服相似,适宜夏季穿着。
传统的中国服装,服装外形的修长感弥补了东方人较为娇小的身材,在感官上产生视错觉,达到比例的完美、和谐,自然修长的服式使男性显得清秀,使女性显得窈窕。同时,平顺的服装外形也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的轮廓线条相称,也因此小旗袍在穿着自己缝制的衣时,中国女性的柔媚在眉眼间自然流传,整个人也多了几分古代女子的沉静和温婉。
有人说中式服装像平面的中国绘画,西洋服装像立体的雕塑。传统的平面直线裁剪方法,无论袍、衫、襦、褂,通常只有袖底缝和侧摆相连的一条结构线,无起肩和袖窿部分,整件衣服可以平铺于地,结构简单舒朗。由于装是平面直线裁剪,表现二维效果,所以中式服装的装饰也以二维效果为主,强调平面装饰。装饰手段是中国传统的镶、嵌、滚、盘、绣几大工艺。这些工艺的巧妙运用,使中式服装虽造型简练,但纹样色彩却斑斓璀璨,美不胜收。 也因此发展到后来,甚至“衣必锦绣”。运用平面刺绣方法装饰服装表面空间,是中式服装设计的惯用手法,沿用至今。尤其是精妙绝伦的刺绣工艺与丝绸面料配合,值得细细品味和赏玩。除刺绣外,镶、滚工艺在中式服装上运用也很多。例如清末,市井流行在衣缘处镶、滚装饰,女子衣缘也越来越阔,从三镶三滚,五镶五滚,发展到“十八镶滚”。
TIPS:
色彩: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青、红、黑、白、黄色被视为正色,其余颜色则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在民间,正色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
配色:高艳度、强对比是中国传统的配色方法。强烈的对比色在金、银、黑、白等中性色的缓冲配合下,服装洋溢着富丽堂皇、浑朴大方的气氛。中国民间对蓝色有传统喜爱,如蓝印花布、靛蓝蜡染布等,与黄种人的肤色相配;
图案纹样:飞禽走兽、四季花卉、山峦亭阁、几何纹样等,抽象、具象、夸张、写实等风格俱全;
中式女服:一般分对襟和偏襟两种款式,女式偏襟罩衫的款式特征是立领,偏襟,6料直角纽,连袖无肩缝,摆缝插袋,开摆衩;女式偏襟罩衫的挖襟步骤是定襟位、偏襟、拔襟、寨襟。
小旗袍的BLOG:http://xiaoqipao.yculblo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