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思品与社会》是小学生必须接触的一门学科,现如今呆板、乏味的教学不仅使这门学科失去其本身的意义,也使小学生失去了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思考的机会。如何使这门学科回归生活并且发挥出其原有的价值?本文從多个角度提出了多种方法让这门学科回归生活。
关键词:《思品与社会》;《思品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本文先对《思品与社会》这门课进行介绍,再分析这门学科的教育情况。通过举符合小学生特点、经常发生在小学生身边的、小学生了解的事情案例,让《思品与社会》教学的内容社会化;接着通过老师给小学生布置特殊任务,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最后通过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不仅让该学科回归生活,同时也让小学生体验什么是课本上的集体主义。
一、《思品与社会》科目介绍以及教育现状
《思品与社会》是一门从小学生思想品德地形成和对社会的认识角度出发,综合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历史与教育等的学科。该学科的特点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倡导小学生主动参与,重在教育小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以及热爱生活、乐于思考的品质。由于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学校设施等方面的不足,大多数小学的这门学科仅限于教授小学生知识,并未带动小学生将这门学科带进社会生活。
二、如何让《思品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一)让《思品与社会》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某些生活场景作为教学内容,营造气氛,找到适当时机,向小学生提出问题,能激发小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小学生对该内容的联想、分析和归纳,使每节课小学生都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从而消除教学中的空洞乏味,使该学科教学回归生活。例如在《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节,老师举了一个有关钉子的故事。老师说到:“有一个小男孩,脾气很坏,总爱欺负别人,每次犯错误后小男孩都会跑到爸爸的面前。如果你是这个小男孩的爸爸,你会怎么办?”这时课堂上就会有小学生举手说:“我会打他一顿,叫他以后不要欺负别人。”又有小学生举手回答说:“我会给他说,你看你们班上的那些孩子,都那么乖,你怎么这么淘气。”这时老师笑着对小学生说:“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但是小男孩的爸爸不是那么做的。”此时小学生就会对小男孩的爸爸采取各种方式教育小男孩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继续说:“小男孩的父亲给了一男孩一袋钉子。”此时小学生会对小男孩的父亲给他这些钉子的意图进行猜测。老师又说:“爸爸告诉这个小男孩,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要在后院的围栏上订下一颗钉子。这样过了几天。”此时小学生会对这几天发生了什么进行猜测。老师接着说:“第一天,小男孩在围栏上订了37颗钉子。第二天,第三天,小男孩在围栏上订下的钉子的数量在减少。这时候小男孩发现自己不会再乱发脾气了。他高兴得告诉了爸爸,爸爸又对他说了很多话。请问爸爸对小男孩说了什么?”有小学生举手说:“爸爸会说,小男孩做的不错。然后带他去买吃的。”老师接着说,“小男孩的爸爸并不是这么做的。他把小男孩带进后院对他说,“你做的很好。但是你看围栏上钉子,即使你现在能控制你的情绪,拔掉钉子。但是留下的洞,是不能消除的。这就好比你说话伤害了别人,这个伤口将永远存在。””小学生变得很安静。老师最后说:“同学们,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要给别人带来伤害。”这堂课,不仅贴近于小学生的生活,也让从小男孩的故事中更能体验到控制自己的情绪的重要性。
(二)让小学生体验生活化的实践
教育小学生思想品德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小学生感受身边的生活,学会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老师可通过给小学生布置特殊任务,既能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小学生将这门课的知识带进生活。这种“有效教学”,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再获得大量有效知识的同时,培养和锻炼了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观看《相亲相爱一家人》时,老师可让小学生收集自己家的全家福,如果小学生同意的话,小学生还可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家庭以及几件发生在自己家的趣事。这可以拉近同学和同学之间、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在学习《难报三春晖》这首诗时,老师可布置一个让同学们给家长洗脚的任务,并要求同学们把感受写出来。这不仅会增进小学生和家长的亲情,同时家长和小学生沟通时,小学生也会对生活有新的感触,甚至有小学生会主动帮家长做家务。
(三)组织全班性的活动,进行课外延伸
《思品与社会》这门学科的重点是小学生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行为的指导。这门课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行,因而在模拟化的实践中,塑造小學生。学校可组织大型的文艺活动,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中,小学生可在活动中扮演白雪公主、小矮人、王子、魔镜和王后。老师可让小学生对所需的道具进行整理,引导小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并不时得给小学生以鼓励。这不仅让小学生学到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分清什么是善和恶,还会让小学生乐于助人,让小学生体验到班级这个集体应该要有凝聚力。在教学《平安回家》这课中,老师可将小学生带出校园,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体验。老师可一边走,一面向小学生介绍沿途中的交通标志名称、作用和意义,介绍在马路上行走时应该注意的规则,并要求小学生记下来。在小学生汇报这次活动时,老师能够发现小学生懂得了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并且生活能力有所提高。
三、《思品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的注意事项
《思品与社会》只能回归生活才能发现这门课的真正意义,但回归生活的过程中有许多注意事项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在选择案例时,尽量选择小学生身边的事。进行案例讲解时,尽可能地采用提问的方式,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尽可能地绘声绘色,能让小学生对这个案例更加感兴趣。开展班上的活动时,例如收集小学生的全家福时,注意照顾某些单亲家庭等的孩子的心理。在全班大型活动的时候,应注意小学生的安全,同时也要防止小学生之间出现口角等不愉快的事。
结语:
本文简略地说明《思品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的过程与需注意的问题,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晏明桥.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J].速读(上旬),2014(07).
[2]王艳.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浅论拓展品德教学内容应坚持的基本原则[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08).
[3]赵连龙.让课堂回归生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3).
[4]罗顺和.思品课教学需要回归生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2).
关键词:《思品与社会》;《思品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本文先对《思品与社会》这门课进行介绍,再分析这门学科的教育情况。通过举符合小学生特点、经常发生在小学生身边的、小学生了解的事情案例,让《思品与社会》教学的内容社会化;接着通过老师给小学生布置特殊任务,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最后通过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不仅让该学科回归生活,同时也让小学生体验什么是课本上的集体主义。
一、《思品与社会》科目介绍以及教育现状
《思品与社会》是一门从小学生思想品德地形成和对社会的认识角度出发,综合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历史与教育等的学科。该学科的特点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倡导小学生主动参与,重在教育小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以及热爱生活、乐于思考的品质。由于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学校设施等方面的不足,大多数小学的这门学科仅限于教授小学生知识,并未带动小学生将这门学科带进社会生活。
二、如何让《思品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一)让《思品与社会》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某些生活场景作为教学内容,营造气氛,找到适当时机,向小学生提出问题,能激发小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小学生对该内容的联想、分析和归纳,使每节课小学生都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从而消除教学中的空洞乏味,使该学科教学回归生活。例如在《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节,老师举了一个有关钉子的故事。老师说到:“有一个小男孩,脾气很坏,总爱欺负别人,每次犯错误后小男孩都会跑到爸爸的面前。如果你是这个小男孩的爸爸,你会怎么办?”这时课堂上就会有小学生举手说:“我会打他一顿,叫他以后不要欺负别人。”又有小学生举手回答说:“我会给他说,你看你们班上的那些孩子,都那么乖,你怎么这么淘气。”这时老师笑着对小学生说:“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但是小男孩的爸爸不是那么做的。”此时小学生就会对小男孩的爸爸采取各种方式教育小男孩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继续说:“小男孩的父亲给了一男孩一袋钉子。”此时小学生会对小男孩的父亲给他这些钉子的意图进行猜测。老师又说:“爸爸告诉这个小男孩,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要在后院的围栏上订下一颗钉子。这样过了几天。”此时小学生会对这几天发生了什么进行猜测。老师接着说:“第一天,小男孩在围栏上订了37颗钉子。第二天,第三天,小男孩在围栏上订下的钉子的数量在减少。这时候小男孩发现自己不会再乱发脾气了。他高兴得告诉了爸爸,爸爸又对他说了很多话。请问爸爸对小男孩说了什么?”有小学生举手说:“爸爸会说,小男孩做的不错。然后带他去买吃的。”老师接着说,“小男孩的爸爸并不是这么做的。他把小男孩带进后院对他说,“你做的很好。但是你看围栏上钉子,即使你现在能控制你的情绪,拔掉钉子。但是留下的洞,是不能消除的。这就好比你说话伤害了别人,这个伤口将永远存在。””小学生变得很安静。老师最后说:“同学们,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要给别人带来伤害。”这堂课,不仅贴近于小学生的生活,也让从小男孩的故事中更能体验到控制自己的情绪的重要性。
(二)让小学生体验生活化的实践
教育小学生思想品德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小学生感受身边的生活,学会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老师可通过给小学生布置特殊任务,既能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小学生将这门课的知识带进生活。这种“有效教学”,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再获得大量有效知识的同时,培养和锻炼了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观看《相亲相爱一家人》时,老师可让小学生收集自己家的全家福,如果小学生同意的话,小学生还可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家庭以及几件发生在自己家的趣事。这可以拉近同学和同学之间、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在学习《难报三春晖》这首诗时,老师可布置一个让同学们给家长洗脚的任务,并要求同学们把感受写出来。这不仅会增进小学生和家长的亲情,同时家长和小学生沟通时,小学生也会对生活有新的感触,甚至有小学生会主动帮家长做家务。
(三)组织全班性的活动,进行课外延伸
《思品与社会》这门学科的重点是小学生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行为的指导。这门课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行,因而在模拟化的实践中,塑造小學生。学校可组织大型的文艺活动,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中,小学生可在活动中扮演白雪公主、小矮人、王子、魔镜和王后。老师可让小学生对所需的道具进行整理,引导小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并不时得给小学生以鼓励。这不仅让小学生学到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分清什么是善和恶,还会让小学生乐于助人,让小学生体验到班级这个集体应该要有凝聚力。在教学《平安回家》这课中,老师可将小学生带出校园,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体验。老师可一边走,一面向小学生介绍沿途中的交通标志名称、作用和意义,介绍在马路上行走时应该注意的规则,并要求小学生记下来。在小学生汇报这次活动时,老师能够发现小学生懂得了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并且生活能力有所提高。
三、《思品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的注意事项
《思品与社会》只能回归生活才能发现这门课的真正意义,但回归生活的过程中有许多注意事项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在选择案例时,尽量选择小学生身边的事。进行案例讲解时,尽可能地采用提问的方式,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尽可能地绘声绘色,能让小学生对这个案例更加感兴趣。开展班上的活动时,例如收集小学生的全家福时,注意照顾某些单亲家庭等的孩子的心理。在全班大型活动的时候,应注意小学生的安全,同时也要防止小学生之间出现口角等不愉快的事。
结语:
本文简略地说明《思品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的过程与需注意的问题,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晏明桥.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J].速读(上旬),2014(07).
[2]王艳.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浅论拓展品德教学内容应坚持的基本原则[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08).
[3]赵连龙.让课堂回归生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3).
[4]罗顺和.思品课教学需要回归生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