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一种学习方案,小学语文学案的设计都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有效地把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文本内容、思维拓展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案的研究是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案;主体地位;自主学习
一、小学语文学案研究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而传统教学没能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受压抑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这样做的结果既不利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限制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然而在落实的过程中一些老师过于放手。针对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我们一定要结合教育对象,将自主探索和学案导学功能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消极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掌握学习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小学语文学案研究的价值
1.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和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共同设计学案、制作学案。当学生拿到学案后,则开始有针对性地主动学习。学生通过学案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重点,并按照要求自觉地进入预习状态,做好了课前准备。课上,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学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思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讨论问题,学案的运用深入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这里没有教师平铺直叙的讲解,课堂成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学生乐于读文、思考、交流、展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
学案是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高速路的“导航仪”,学案是无声而有形的老师,通过“回顾旧知、自主学习、方法指导迁移”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知识为学方法、用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習的效率,内化为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学案的帮助,学生是有方向、有目的、有策略、有方法、操作性极强的有效学习,学习完全自主,效率自然很高。学案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预习准备开始,“读通文章,课前预习,我能行”,到提出问题、研讨学习,“读懂课文,课堂交流,我快乐”,然后训练巩固、监测评估,“回顾课文,仔细回答,我最棒。”环环相扣,知识生成、能力提升自然蕴含其中。“教是为了不教”,学案的引导是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的,自然也成了学生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然就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案能指导学生以本课学习的内容为中心,在课前预习和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让课堂教学成为学习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学案将学习的重点前移,规定了预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上学习采用的问题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疑解困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主动参与成了学生的一大特征。学案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时时吸引着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排除课堂上教师随机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干扰,也能让学生在学案的问题上发散思维。
4.因材施教,事半功倍
学案导学有利于教师量化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检查学生的学案,根据他们学案的完成情况,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学生有学案,每个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学习速度,教师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或集体点拨或个别指导,这时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身上,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独立钻研,或请教老师,请教同学,按需索取,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学案虽然明确了学习要求和具体的方法指导,但它不是固定的条条框框,而是根据不同文本内容的方法指导,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设计和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则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因势利导,从而因材施教,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且随着学案的实施,学案的设计由最初教师设计到师生合作设计,继而最后学生也能依据教材独立完成学案设计。鼓励学生参与学案设计,也能激发他们设计学案的积极性,这也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一个新高度。
基础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预学、交流、训练是高效自主课堂教学的三部曲,更是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案更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系统、全面、深入地学习知识。所以,我们拟定在课堂教学中研究和落实学案的设计,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翟永新.小学语文导学案课堂教学初探[J].学子:教材教法研究,2012(2).
编辑 赵飞飞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案;主体地位;自主学习
一、小学语文学案研究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而传统教学没能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受压抑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这样做的结果既不利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限制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然而在落实的过程中一些老师过于放手。针对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我们一定要结合教育对象,将自主探索和学案导学功能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消极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掌握学习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小学语文学案研究的价值
1.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和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共同设计学案、制作学案。当学生拿到学案后,则开始有针对性地主动学习。学生通过学案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重点,并按照要求自觉地进入预习状态,做好了课前准备。课上,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学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思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讨论问题,学案的运用深入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这里没有教师平铺直叙的讲解,课堂成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学生乐于读文、思考、交流、展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
学案是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高速路的“导航仪”,学案是无声而有形的老师,通过“回顾旧知、自主学习、方法指导迁移”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知识为学方法、用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習的效率,内化为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学案的帮助,学生是有方向、有目的、有策略、有方法、操作性极强的有效学习,学习完全自主,效率自然很高。学案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预习准备开始,“读通文章,课前预习,我能行”,到提出问题、研讨学习,“读懂课文,课堂交流,我快乐”,然后训练巩固、监测评估,“回顾课文,仔细回答,我最棒。”环环相扣,知识生成、能力提升自然蕴含其中。“教是为了不教”,学案的引导是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的,自然也成了学生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然就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案能指导学生以本课学习的内容为中心,在课前预习和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让课堂教学成为学习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学案将学习的重点前移,规定了预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上学习采用的问题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疑解困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主动参与成了学生的一大特征。学案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时时吸引着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排除课堂上教师随机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干扰,也能让学生在学案的问题上发散思维。
4.因材施教,事半功倍
学案导学有利于教师量化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检查学生的学案,根据他们学案的完成情况,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学生有学案,每个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学习速度,教师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或集体点拨或个别指导,这时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身上,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独立钻研,或请教老师,请教同学,按需索取,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学案虽然明确了学习要求和具体的方法指导,但它不是固定的条条框框,而是根据不同文本内容的方法指导,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设计和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则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因势利导,从而因材施教,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且随着学案的实施,学案的设计由最初教师设计到师生合作设计,继而最后学生也能依据教材独立完成学案设计。鼓励学生参与学案设计,也能激发他们设计学案的积极性,这也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一个新高度。
基础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预学、交流、训练是高效自主课堂教学的三部曲,更是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案更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系统、全面、深入地学习知识。所以,我们拟定在课堂教学中研究和落实学案的设计,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翟永新.小学语文导学案课堂教学初探[J].学子:教材教法研究,2012(2).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