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数据表明,矿井地质工作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来说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矿井地质工作水平及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安全水平。文章通过细致分析矿井地质工作和煤矿安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抓好矿井地质工作对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关键词:煤矿;矿井地质;安全生产
1、引言
实践表明,抓好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地质工作和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抓好矿井地质工作,对于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有效预防瓦斯、顶板、水害等重大安全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矿井地质工作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其建设和生产都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和行业规范等标准,这既是煤矿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确保煤矿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的内在要求。矿井地质工作对煤田层产状、结构、性质、瓦斯情况、水文特征、火区及岩浆岩侵入等地质情况的勘探与资料收集,是制定上述国家政策和行业规范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只有准确了解和掌握这些数据与资料,并通过资料分析找寻其内在规律,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而又合理的设计,从而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与有序发展。一家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与该企业地质资料的完善程度与准确程度有相当大的关系。特别是对于落后地区的小型民营煤矿企业,很多企业经营者对矿井地质工作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从而使得这些企业因地质因素而导致的事故频发。因此,不管是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还是小型民营煤炭企业,都要认清矿井地质工作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密切关系。
3、矿井地质工作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分析
3.1抓好矿井地质工作,能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在煤矿各类事故中,瓦斯事故一直被视为重大恶性事故。因为瓦斯爆炸、瓦斯突发等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务损失。该类事故具有突发性强、危害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等特點。无论是国家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还是煤炭企业自身,都将瓦斯安全视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重视。但在煤矿实际生产中,由于受传统管理方式和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瓦斯地质工作不够重视,甚至忽略,往往仅将瓦斯安全管理放在“一通三防”的范围内进行预防。而这种瓦斯管理模式,不能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因为地质构造、沼气聚集和煤体破坏等地质因素都会形成构造应力,使地质构造集中区常常发生瓦斯突出等现象。做好瓦斯地质工作,可以对采矿区域中断层构造带、褶曲、火成岩侵入等情况,以及瓦斯含量和存在状态、涌出量等有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形成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和规划。所以结合矿井地质工作进行的瓦斯预防,能从根本上掌握瓦斯涌出的规律,做到及时有效的预防。
3.2抓好矿井地质工作,能有效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作为煤矿事故中较为常见的顶板事故,其发生的诱因比较多,如技术工艺落后,无法适应生产需要,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不到位,以及受特殊的地质构造因素等影响。其中因地质因素所造成的顶板事故占据着相当的比例。而由地质因素影响而导致的顶板事故一般有以下几种:①由矿井地质资料不全面、不准确,且没有相应的技术措施而导致的顶板事故;②在煤层松散的断层区放炮,产生冒顶而导致的顶板事故;③由地质复杂区域的支护不当或维护不及时而导致的顶板事故;④在进行挖掘作业时,因陷落柱柱体松散,且由下陷活动而导致煤岩产状发生变化,岩体碎裂,而引发的冒顶事故;⑤在褶皱发育地段挖掘,由节理面形成“草帽”和“倒草帽”现象,易导致煤墙破碎,巷顶冒落,并造成的冒顶事故。
关于因地质构造而引发的顶板事故主要是在一些小型煤矿,特别是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民营小煤矿,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顶板事故则时有发生,并且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因地质因素而导致的顶板事故就成为很多小型煤矿企业必须要迈过去的一道槛。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提高地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外,还要进一步强化矿井地质工作,将地质勘探、调研工作做好、做实,提高各项地质资料的准确度,为煤矿工程实施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在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做好对顶板事故的有效预防。
3.3抓好矿井地质工作,能防止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
煤矿水灾事故,也被称为透水事故。煤矿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造成矿井水灾。作为矿井五大灾害之一,透水事故一旦发生可以在短时间内给矿井造成毁灭性的灾害,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要预防透水事故的发生,除了增加各种放排水设备外,还要加强矿井地质工作,特别是做好各项水文资料的整理工作,对矿区的主要含水岩和水文情况,按照月份、季度、年份等进行详细记录,掌握其规律。从而据此来开展设计和生产工作。对于煤矿生产中出现的“可疑”区域或情况不明的老塘、旧巷等可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施工原则,运用超前打钻探放水的方法进行开采生产。通过对水文数据进行科学化地梳理和总结,找寻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将规律运用到煤矿实际生产中,从而掌控处置水患的主动权,降低透水事故的发生率,减轻其危害程度。所以做好矿井防水工作,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3.4抓好矿井地质工作,能防止因设计不合理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由于煤矿生产过程十分复杂,须遵从既定程序和规范,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运行和开展。而矿井地质工作所获取的有关煤(岩)层产状、结构、性质、厚度及其横向变化、瓦斯情况、水文特征、火区及岩浆岩侵入等矿井地质资料,是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的重要参考和依据。煤矿设计的成败,以及投产后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在相当大程度上都源于矿井地质工作获取的这些资料的准确性。以拟施工区域的地质结构勘探为例,若该区域局部存有含水层,而地质人员因经验不足等原因没能准确地勘测出来,从而使得设计人员没能从地质人员提交的地质资料中及时获知这一问题,就冒然加以设计,那么在未来的施工与生产过程中,发生透水、淹井等事故的概率就会加大。另外,因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常常需要设计和安装一些大型构造,而这些大型构造会对周围地质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较为常见的情况是:煤层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从而易造成其附近煤层松软,易出现滴水、淋水的现象,易导致片帮、抽冒顶的问题等,同时也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因此,要构筑煤矿安全生产牢固的防线,抓好矿井地质工作,提高地质资料准确性是关键因素。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要抓好矿井地质工作,必须将矿井地质工作与煤矿企业的生产实际进行有效结合,依照煤矿企业的切实需要加以决策和管理,切实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系数,减少和杜绝各类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和秋,卢昕,石玉山.影响煤矿采掘生产安全的地质因素分析[J].地球,2012.05.
[2]解海.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万年矿掘进区)
关键词:煤矿;矿井地质;安全生产
1、引言
实践表明,抓好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地质工作和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抓好矿井地质工作,对于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有效预防瓦斯、顶板、水害等重大安全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矿井地质工作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其建设和生产都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和行业规范等标准,这既是煤矿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确保煤矿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的内在要求。矿井地质工作对煤田层产状、结构、性质、瓦斯情况、水文特征、火区及岩浆岩侵入等地质情况的勘探与资料收集,是制定上述国家政策和行业规范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只有准确了解和掌握这些数据与资料,并通过资料分析找寻其内在规律,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而又合理的设计,从而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与有序发展。一家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与该企业地质资料的完善程度与准确程度有相当大的关系。特别是对于落后地区的小型民营煤矿企业,很多企业经营者对矿井地质工作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从而使得这些企业因地质因素而导致的事故频发。因此,不管是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还是小型民营煤炭企业,都要认清矿井地质工作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密切关系。
3、矿井地质工作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分析
3.1抓好矿井地质工作,能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在煤矿各类事故中,瓦斯事故一直被视为重大恶性事故。因为瓦斯爆炸、瓦斯突发等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务损失。该类事故具有突发性强、危害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等特點。无论是国家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还是煤炭企业自身,都将瓦斯安全视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重视。但在煤矿实际生产中,由于受传统管理方式和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瓦斯地质工作不够重视,甚至忽略,往往仅将瓦斯安全管理放在“一通三防”的范围内进行预防。而这种瓦斯管理模式,不能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因为地质构造、沼气聚集和煤体破坏等地质因素都会形成构造应力,使地质构造集中区常常发生瓦斯突出等现象。做好瓦斯地质工作,可以对采矿区域中断层构造带、褶曲、火成岩侵入等情况,以及瓦斯含量和存在状态、涌出量等有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形成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和规划。所以结合矿井地质工作进行的瓦斯预防,能从根本上掌握瓦斯涌出的规律,做到及时有效的预防。
3.2抓好矿井地质工作,能有效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作为煤矿事故中较为常见的顶板事故,其发生的诱因比较多,如技术工艺落后,无法适应生产需要,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不到位,以及受特殊的地质构造因素等影响。其中因地质因素所造成的顶板事故占据着相当的比例。而由地质因素影响而导致的顶板事故一般有以下几种:①由矿井地质资料不全面、不准确,且没有相应的技术措施而导致的顶板事故;②在煤层松散的断层区放炮,产生冒顶而导致的顶板事故;③由地质复杂区域的支护不当或维护不及时而导致的顶板事故;④在进行挖掘作业时,因陷落柱柱体松散,且由下陷活动而导致煤岩产状发生变化,岩体碎裂,而引发的冒顶事故;⑤在褶皱发育地段挖掘,由节理面形成“草帽”和“倒草帽”现象,易导致煤墙破碎,巷顶冒落,并造成的冒顶事故。
关于因地质构造而引发的顶板事故主要是在一些小型煤矿,特别是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民营小煤矿,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顶板事故则时有发生,并且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因地质因素而导致的顶板事故就成为很多小型煤矿企业必须要迈过去的一道槛。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提高地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外,还要进一步强化矿井地质工作,将地质勘探、调研工作做好、做实,提高各项地质资料的准确度,为煤矿工程实施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在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做好对顶板事故的有效预防。
3.3抓好矿井地质工作,能防止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
煤矿水灾事故,也被称为透水事故。煤矿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造成矿井水灾。作为矿井五大灾害之一,透水事故一旦发生可以在短时间内给矿井造成毁灭性的灾害,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要预防透水事故的发生,除了增加各种放排水设备外,还要加强矿井地质工作,特别是做好各项水文资料的整理工作,对矿区的主要含水岩和水文情况,按照月份、季度、年份等进行详细记录,掌握其规律。从而据此来开展设计和生产工作。对于煤矿生产中出现的“可疑”区域或情况不明的老塘、旧巷等可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施工原则,运用超前打钻探放水的方法进行开采生产。通过对水文数据进行科学化地梳理和总结,找寻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将规律运用到煤矿实际生产中,从而掌控处置水患的主动权,降低透水事故的发生率,减轻其危害程度。所以做好矿井防水工作,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3.4抓好矿井地质工作,能防止因设计不合理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由于煤矿生产过程十分复杂,须遵从既定程序和规范,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运行和开展。而矿井地质工作所获取的有关煤(岩)层产状、结构、性质、厚度及其横向变化、瓦斯情况、水文特征、火区及岩浆岩侵入等矿井地质资料,是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的重要参考和依据。煤矿设计的成败,以及投产后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在相当大程度上都源于矿井地质工作获取的这些资料的准确性。以拟施工区域的地质结构勘探为例,若该区域局部存有含水层,而地质人员因经验不足等原因没能准确地勘测出来,从而使得设计人员没能从地质人员提交的地质资料中及时获知这一问题,就冒然加以设计,那么在未来的施工与生产过程中,发生透水、淹井等事故的概率就会加大。另外,因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常常需要设计和安装一些大型构造,而这些大型构造会对周围地质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较为常见的情况是:煤层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从而易造成其附近煤层松软,易出现滴水、淋水的现象,易导致片帮、抽冒顶的问题等,同时也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因此,要构筑煤矿安全生产牢固的防线,抓好矿井地质工作,提高地质资料准确性是关键因素。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要抓好矿井地质工作,必须将矿井地质工作与煤矿企业的生产实际进行有效结合,依照煤矿企业的切实需要加以决策和管理,切实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系数,减少和杜绝各类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和秋,卢昕,石玉山.影响煤矿采掘生产安全的地质因素分析[J].地球,2012.05.
[2]解海.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万年矿掘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