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新课改倡导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自由表达意识,多角度和全方位进行评价和质疑。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质疑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语言学习素养。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呢?
【关键词】求解;释难;释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65-01
一、读前质疑 主动求解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窗口”,它在文章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因此,我们教每篇课文时,应紧紧扣住题眼,指导质疑。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出示课题后,教师可先进行启发性的提问:這个题目中哪个词是关键词?围绕这个词你想知道些什么?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有价值的问题:(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2)它向谁借尾巴?(3)他有没有借到尾巴?又如《跳水》一文,教师可这样启发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就把问题提出来。结果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谁跳水了?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的?结果如何?如此有机地引导,学生慢慢便会找到规律:针对课题一般可以问个“怎么样”“为什么”或“结果怎样”。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他认为“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课前大胆提出问题,并以此调控教学目标,使之成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线索,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将学生的主体性引向朗读训练、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这样的教学,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教学有的放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读中引思 质疑释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是个关键的环节。要使学生“有疑”,首先教师必须创设质疑问难的宽松环境,令其“愿疑”。并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会提出问题,于无疑处见有疑,这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教《雨后》时,有一位学生忽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老师,明明小哥哥玩得很开心,可他为什么却说‘糟糕——糟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这位同学的启发,其他同学开始窃窃私语。我当即肯定了他的发现,提出要求:“如果你是小哥哥,你会怎么说糟糕呢?”学生们跃跃欲试,几个学生朗读之后,我随即提问:“你听出来了吗?这个小哥哥此时什么样的心情?”许多学生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说:“我听出来了,小哥哥很后悔,刚提醒了小妹妹要小心,自己却滑了一跤。”有的说:“说糟糕,是因为他裤子摔脏了,回家妈妈要骂他的。”有的说:“小哥哥一不小心,摔了个四脚朝天,成了一个泥娃娃,太有趣了!”……学生读中感悟,思中质疑,自主领悟,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读后问难 因文释道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智力的后天发展,体现在能否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阅读也不例外。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出问题来”这源自两种教育思想,是学习方式的变革。
如在学习《歌声》时,学生在充分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课件的演示再现茫茫大海中,小姑娘坐在圆木上大声唱歌,人们从四面八方向她聚拢的场景。体会了小姑娘的乐观、镇定。快下课了,这时,我发现一只小手举了起来又放下。哦!是我们班上的一个内向的孩子。我想了想,还是给了她一个机会。他说:“刚才我从您放的片断中看见马金纳是一个大人,他都绝望了,为什么一个小姑娘却不害怕?”顿时,教室开了锅,学生们议论纷纷。我想,何不把这个“皮球”推给他们?于是我问:谁能帮助老师回答她提出的问题?没想到十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生1:我知道,几个抱圆木游着的女生中有一个是她妈妈,所以他不害怕。
生2:救生船会来救他们的。
生3:我猜想,可能是小姑娘的爸爸是个船员,爸爸一定告诉过她,在海上遇到危险时,千万不要惊慌,不能哭,哭是没用的。
生4:小姑娘一定是他们班上的“百灵鸟”,她喜欢唱歌,她才想到用歌声来让自己不害怕,战胜困难。
……
宋代诗人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需教疑”,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利用学生的阅读敏感性主动地去认知,自主地带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从文中感悟,从文中入情,真正实现个性化自主阅读。
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但能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强烈需要,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主动求解的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求解;释难;释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65-01
一、读前质疑 主动求解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窗口”,它在文章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因此,我们教每篇课文时,应紧紧扣住题眼,指导质疑。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出示课题后,教师可先进行启发性的提问:這个题目中哪个词是关键词?围绕这个词你想知道些什么?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有价值的问题:(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2)它向谁借尾巴?(3)他有没有借到尾巴?又如《跳水》一文,教师可这样启发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就把问题提出来。结果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谁跳水了?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的?结果如何?如此有机地引导,学生慢慢便会找到规律:针对课题一般可以问个“怎么样”“为什么”或“结果怎样”。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他认为“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课前大胆提出问题,并以此调控教学目标,使之成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线索,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将学生的主体性引向朗读训练、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这样的教学,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教学有的放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读中引思 质疑释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是个关键的环节。要使学生“有疑”,首先教师必须创设质疑问难的宽松环境,令其“愿疑”。并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会提出问题,于无疑处见有疑,这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教《雨后》时,有一位学生忽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老师,明明小哥哥玩得很开心,可他为什么却说‘糟糕——糟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这位同学的启发,其他同学开始窃窃私语。我当即肯定了他的发现,提出要求:“如果你是小哥哥,你会怎么说糟糕呢?”学生们跃跃欲试,几个学生朗读之后,我随即提问:“你听出来了吗?这个小哥哥此时什么样的心情?”许多学生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说:“我听出来了,小哥哥很后悔,刚提醒了小妹妹要小心,自己却滑了一跤。”有的说:“说糟糕,是因为他裤子摔脏了,回家妈妈要骂他的。”有的说:“小哥哥一不小心,摔了个四脚朝天,成了一个泥娃娃,太有趣了!”……学生读中感悟,思中质疑,自主领悟,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读后问难 因文释道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智力的后天发展,体现在能否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阅读也不例外。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出问题来”这源自两种教育思想,是学习方式的变革。
如在学习《歌声》时,学生在充分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课件的演示再现茫茫大海中,小姑娘坐在圆木上大声唱歌,人们从四面八方向她聚拢的场景。体会了小姑娘的乐观、镇定。快下课了,这时,我发现一只小手举了起来又放下。哦!是我们班上的一个内向的孩子。我想了想,还是给了她一个机会。他说:“刚才我从您放的片断中看见马金纳是一个大人,他都绝望了,为什么一个小姑娘却不害怕?”顿时,教室开了锅,学生们议论纷纷。我想,何不把这个“皮球”推给他们?于是我问:谁能帮助老师回答她提出的问题?没想到十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生1:我知道,几个抱圆木游着的女生中有一个是她妈妈,所以他不害怕。
生2:救生船会来救他们的。
生3:我猜想,可能是小姑娘的爸爸是个船员,爸爸一定告诉过她,在海上遇到危险时,千万不要惊慌,不能哭,哭是没用的。
生4:小姑娘一定是他们班上的“百灵鸟”,她喜欢唱歌,她才想到用歌声来让自己不害怕,战胜困难。
……
宋代诗人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需教疑”,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利用学生的阅读敏感性主动地去认知,自主地带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从文中感悟,从文中入情,真正实现个性化自主阅读。
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但能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强烈需要,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主动求解的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