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洋快餐店里设置有儿童游乐区,各色孩子流连在区里,各色家长陪伴在区外。孩子有乐趣,有磕碰;家长们有呵护,有纵溺,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所谓“严厉”。小小的餐店一角俨然教育面面观。
某天一堆孩子在区内玩耍正欢,猛听得一位妈妈暴喝: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你拿了哪个小朋友的玩具?”
“赶紧还回去,不准拿别人的东西!”
一连三句劈头盖脸,区内区外顿时安静下来。孩子跟家长们都被她叫得一激灵,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一个小男孩,三四岁的样子。周围的小朋友全闪开了,他孤零零地站在滑梯上方,手里拿着一把光头强的塑料电锯。
那位妈妈神情激愤,继续严厉地喝阻批评:“赶紧下来还给别人,听到没有?你喜欢妈妈可以给你买,但是不能拿别人的。你听到没有?”
小男孩有点倔,他继续站在高处,对妈妈的叫声不置可否。
也许本来是想标榜严格,却换来了尴尬。很多双目光盯着,那位妈妈的脸涨红了,言辞更加激烈,以“不要你了”做最后的威胁,终于将小男孩唬住。小男孩虽然一脸的不情愿,但慑于被抛弃的巨大恐惧,他走下滑梯,将玩具交出。
看上去妈妈胜利了,她扬起那把塑料电锯,连声问是哪位小朋友的。一位家长接过来,说是她儿子的。雨过天晴,游乐区恢复了之前的热闹,孩子们开心地继续玩。而那个小男孩却再没有笑过,其他小朋友也离他远远的。
“未经许可,不准拿别人的东西“,我想这是所有家长的必备告诫,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那位妈妈当时的方法。当孩子犯了错,我们该不该在大庭广众将孩子立即揪出来示众,让孩子接受各种目光的鞭笞?
很悲哀,类似的“示众”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很有市场。尊重孩子,往往不过是口头过场。我们常常在新闻里看到,某地学校给差生带绿领巾;某地老师将学生的缺点短信群发给家长们;更有小到迟到被罚站,大到早恋被公开的种种,不胜枚举。作为家长,千万不要一个不经意,让自己沦为伤害孩子的一员。
看过电影《孔雀》,女主角的弟弟在青春的萌动里,藏了一张女体图片在书页间,结果被父亲发现。父亲立刻一顿老拳,大骂儿子是“流氓”。他真的是“流氓”吗?我想大荧幕下的观众心里都会有答案。这种亲手给孩子贴上标签的做法,何其不妥。
古语说,“知耻而后勇”。但“示众”并非让孩子知耻的好路径,而是一种危险的手段。毁掉他的清白,让他游离于别的孩子,让别人对他嘲讽、戒备……够了,没有比这样的方法更能打击孩子、制造叛逆了。当父母无视事物发展的过程,迫使孩子跨越成长规律,来就范于自己的完美设定,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另类的“家庭暴力”?
当时并没有任何孩子哭诉玩具不见了,妈妈发现儿子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如果能和悦地将他叫到一边,平和地跟他交流,即便孩子真的不问自取了别人的玩具,也要相信他的无意。三四岁的孩子决没有“偷”的主观想法,不要轻易用过激的话语来定性他的行为,可以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再帮助他找到解决的方法。还可以找到玩具的小主人,让两个孩子成为朋友,互相分享和交换玩具……
当孩子出了问题,别急别躁别抓狂,维护他的自尊,静静地把他的行为向明亮的地方引导,效果会不会好点呢?
编辑 王淑娟 [email protected]
某天一堆孩子在区内玩耍正欢,猛听得一位妈妈暴喝: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你拿了哪个小朋友的玩具?”
“赶紧还回去,不准拿别人的东西!”
一连三句劈头盖脸,区内区外顿时安静下来。孩子跟家长们都被她叫得一激灵,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一个小男孩,三四岁的样子。周围的小朋友全闪开了,他孤零零地站在滑梯上方,手里拿着一把光头强的塑料电锯。
那位妈妈神情激愤,继续严厉地喝阻批评:“赶紧下来还给别人,听到没有?你喜欢妈妈可以给你买,但是不能拿别人的。你听到没有?”
小男孩有点倔,他继续站在高处,对妈妈的叫声不置可否。
也许本来是想标榜严格,却换来了尴尬。很多双目光盯着,那位妈妈的脸涨红了,言辞更加激烈,以“不要你了”做最后的威胁,终于将小男孩唬住。小男孩虽然一脸的不情愿,但慑于被抛弃的巨大恐惧,他走下滑梯,将玩具交出。
看上去妈妈胜利了,她扬起那把塑料电锯,连声问是哪位小朋友的。一位家长接过来,说是她儿子的。雨过天晴,游乐区恢复了之前的热闹,孩子们开心地继续玩。而那个小男孩却再没有笑过,其他小朋友也离他远远的。
“未经许可,不准拿别人的东西“,我想这是所有家长的必备告诫,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那位妈妈当时的方法。当孩子犯了错,我们该不该在大庭广众将孩子立即揪出来示众,让孩子接受各种目光的鞭笞?
很悲哀,类似的“示众”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很有市场。尊重孩子,往往不过是口头过场。我们常常在新闻里看到,某地学校给差生带绿领巾;某地老师将学生的缺点短信群发给家长们;更有小到迟到被罚站,大到早恋被公开的种种,不胜枚举。作为家长,千万不要一个不经意,让自己沦为伤害孩子的一员。
看过电影《孔雀》,女主角的弟弟在青春的萌动里,藏了一张女体图片在书页间,结果被父亲发现。父亲立刻一顿老拳,大骂儿子是“流氓”。他真的是“流氓”吗?我想大荧幕下的观众心里都会有答案。这种亲手给孩子贴上标签的做法,何其不妥。
古语说,“知耻而后勇”。但“示众”并非让孩子知耻的好路径,而是一种危险的手段。毁掉他的清白,让他游离于别的孩子,让别人对他嘲讽、戒备……够了,没有比这样的方法更能打击孩子、制造叛逆了。当父母无视事物发展的过程,迫使孩子跨越成长规律,来就范于自己的完美设定,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另类的“家庭暴力”?
当时并没有任何孩子哭诉玩具不见了,妈妈发现儿子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如果能和悦地将他叫到一边,平和地跟他交流,即便孩子真的不问自取了别人的玩具,也要相信他的无意。三四岁的孩子决没有“偷”的主观想法,不要轻易用过激的话语来定性他的行为,可以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再帮助他找到解决的方法。还可以找到玩具的小主人,让两个孩子成为朋友,互相分享和交换玩具……
当孩子出了问题,别急别躁别抓狂,维护他的自尊,静静地把他的行为向明亮的地方引导,效果会不会好点呢?
编辑 王淑娟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