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家在审美创造中自觉或不自觉、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带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性。中国绘画与西方审美在各自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两种艺术虽然在基于各自文化积淀上传承发展,却在历史的交汇点上,走向了结合,探究中国绘画和西方审美相结合,有利于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中国;绘画;西方审美;传承;创新
中国绘画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底蕴的积淀。中国绘画之所以能够屹立在世界文明之林,经久不衰,与其能够与时俱进,有着密切的联系。探索中国绘画和西方审美相结合的传承与创新,探索钩沉稽玄、探幽发微、考镜源流、传承文明,展现中国绘画这一领域滥觞、形式、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探索中国绘画与西方审美之间的结合,融入现代社会的进程,加深对中国绘画和西方审美之间的深刻研究,有利于传承与创新。
一、中国绘画艺术追求与审美
中国绘画的艺术追求,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有着鲜明的特征。中国古代绘画中,极重神韵。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出“六法论”,追求“气韵生动”,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中国古代绘画自此进入理论自觉的时期,以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中国模式的审美观,中国画平面色彩的文化特点在于造型与语言。中国传统绘画以线为主的造型方式。古代绘画大家在线的运用上,也是各有创新。
中国绘画的语言,有笔有墨之分。在元代绘画中,画家们重视主观情趣和笔墨风格的表现,诗、书、画进一步渗透结合。黄宾虹“五笔七墨”赋色用毛笔,毛笔的软性与水份的作用,赋色与运墨一样同样有了浓淡枯湿的效果。
二、西方审美的特征发展
西方审美,讲究的是理性之美。透视画法显示出的是客观世界会怎样呈现:一个近大远小的三维空间,最主要的是,这近大远小是按科学的比例给出的,使绘画成为整个时代的示范学科。
焦点透视形成了西方人取景框式的审美视线,在这样的审视下,出现了:美的比例,三维深度,色彩变化。这样以来,绘画既是一个绘画行为,又是一个文化行为。
西方审美这一客体形成的是一种西方所认为的方式:形,以几何美的方式被突出;色,以最多彩的样式,一色自身明暗层次的细微变化,色与色的奇妙的相互影响,客与背景的关系,可独立可移动的立体深度,呈现了出来。
西方审美的现代变化,从印象派,到新印象派,点彩派,用科学引导的绘画,是对科技和社会高度发展下人的存在处境的新思考,又是对现代社会高扬人对自然的胜利而造成人自身环境大破坏而发出的悲哀。西方的审美发展也是基于西方传统文化,在发展逻辑上,也是现代西方审美对古典西方审美的传承与发展。
三、中国绘画和西方审美相交汇
美术家在审美创造中使用的艺术语言无论多么惊人,他所创造的视觉艺术形式无论多么独特,都或自觉或不自觉、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带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性,即形式中积淀着历史文化的内容,积淀着人类普遍的审美意识。艺术土壤中本源的东西就是民间艺术。
西方审美,后印象派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物象,要以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达出艺术家自身的情感。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西方后印象派的发展,也是基于印象派的文化基础。
扬州画派与海派对中国画的革新都具有时代的烙印。扬州画派,即“扬州八怪”,他们也是在传统中国书画的基础上,以标新立异的精神给画坛注入生机,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艺术潮流,并对后世水墨写意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海派指的是活动在上海、江浙地区的画家群体,属文人画派。海派文人善于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巧和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在近现代的美术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就是徐悲鸿先生引入的“一切以素描造型为基础”的造型方法。西方的绘画语言是建立在建筑结构基础之上的、以科学的透视和精确的黄金分割为基础形式的绘画表现形式,而这种严谨的绘画精神正是中国画的画法中缺少的东西。所以中国近现代的美术发展,正是基于这种绘画理念形式下的国画图式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画应具有时代精神。在新时代绘画发展的今天,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如万家灯火,但是真正在绘画中找到绘画的纯粹精神理念,找到绘画的本质属性的人还是很少的。新时代的中国画与西方审美在各自发展的新高度上,在两者的共同点上,达到了融合。两者都是传统艺术逻辑上的传承,在发展上都有着创新。两者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四、结语
审美艺术语言在发展中无论多么惊人,他所创造的视觉艺术形式无论多么独特,都或自觉或不自觉、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带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性,即形式中积淀着历史文化的内容,积淀着人类普遍的审美意识。中国绘画与西方审美在各自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两种艺术虽然在基于各自文化积淀上传承发展,却在历史的交汇点上,走向了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泽厚.美的历程[M].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7.
[3]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史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关键词:中国;绘画;西方审美;传承;创新
中国绘画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底蕴的积淀。中国绘画之所以能够屹立在世界文明之林,经久不衰,与其能够与时俱进,有着密切的联系。探索中国绘画和西方审美相结合的传承与创新,探索钩沉稽玄、探幽发微、考镜源流、传承文明,展现中国绘画这一领域滥觞、形式、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探索中国绘画与西方审美之间的结合,融入现代社会的进程,加深对中国绘画和西方审美之间的深刻研究,有利于传承与创新。
一、中国绘画艺术追求与审美
中国绘画的艺术追求,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有着鲜明的特征。中国古代绘画中,极重神韵。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出“六法论”,追求“气韵生动”,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中国古代绘画自此进入理论自觉的时期,以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中国模式的审美观,中国画平面色彩的文化特点在于造型与语言。中国传统绘画以线为主的造型方式。古代绘画大家在线的运用上,也是各有创新。
中国绘画的语言,有笔有墨之分。在元代绘画中,画家们重视主观情趣和笔墨风格的表现,诗、书、画进一步渗透结合。黄宾虹“五笔七墨”赋色用毛笔,毛笔的软性与水份的作用,赋色与运墨一样同样有了浓淡枯湿的效果。
二、西方审美的特征发展
西方审美,讲究的是理性之美。透视画法显示出的是客观世界会怎样呈现:一个近大远小的三维空间,最主要的是,这近大远小是按科学的比例给出的,使绘画成为整个时代的示范学科。
焦点透视形成了西方人取景框式的审美视线,在这样的审视下,出现了:美的比例,三维深度,色彩变化。这样以来,绘画既是一个绘画行为,又是一个文化行为。
西方审美这一客体形成的是一种西方所认为的方式:形,以几何美的方式被突出;色,以最多彩的样式,一色自身明暗层次的细微变化,色与色的奇妙的相互影响,客与背景的关系,可独立可移动的立体深度,呈现了出来。
西方审美的现代变化,从印象派,到新印象派,点彩派,用科学引导的绘画,是对科技和社会高度发展下人的存在处境的新思考,又是对现代社会高扬人对自然的胜利而造成人自身环境大破坏而发出的悲哀。西方的审美发展也是基于西方传统文化,在发展逻辑上,也是现代西方审美对古典西方审美的传承与发展。
三、中国绘画和西方审美相交汇
美术家在审美创造中使用的艺术语言无论多么惊人,他所创造的视觉艺术形式无论多么独特,都或自觉或不自觉、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带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性,即形式中积淀着历史文化的内容,积淀着人类普遍的审美意识。艺术土壤中本源的东西就是民间艺术。
西方审美,后印象派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物象,要以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达出艺术家自身的情感。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西方后印象派的发展,也是基于印象派的文化基础。
扬州画派与海派对中国画的革新都具有时代的烙印。扬州画派,即“扬州八怪”,他们也是在传统中国书画的基础上,以标新立异的精神给画坛注入生机,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艺术潮流,并对后世水墨写意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海派指的是活动在上海、江浙地区的画家群体,属文人画派。海派文人善于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巧和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在近现代的美术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就是徐悲鸿先生引入的“一切以素描造型为基础”的造型方法。西方的绘画语言是建立在建筑结构基础之上的、以科学的透视和精确的黄金分割为基础形式的绘画表现形式,而这种严谨的绘画精神正是中国画的画法中缺少的东西。所以中国近现代的美术发展,正是基于这种绘画理念形式下的国画图式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画应具有时代精神。在新时代绘画发展的今天,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如万家灯火,但是真正在绘画中找到绘画的纯粹精神理念,找到绘画的本质属性的人还是很少的。新时代的中国画与西方审美在各自发展的新高度上,在两者的共同点上,达到了融合。两者都是传统艺术逻辑上的传承,在发展上都有着创新。两者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四、结语
审美艺术语言在发展中无论多么惊人,他所创造的视觉艺术形式无论多么独特,都或自觉或不自觉、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带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性,即形式中积淀着历史文化的内容,积淀着人类普遍的审美意识。中国绘画与西方审美在各自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两种艺术虽然在基于各自文化积淀上传承发展,却在历史的交汇点上,走向了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泽厚.美的历程[M].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7.
[3]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史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