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中结构改造与加固技术及应用

来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建筑业的发展已由大规模的拆建转到新建与维护改造并重,一些既有建筑物都面临提升与改造加固问题。既有建筑结构改造与加固方法很多,应综合考虑结构现状、建筑类型、政策条件、改造后的使用功能及改造施工环境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改造加固技术措施与工艺。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老旧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结构改造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方法。工程实践表明,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和设计处理方法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施工操作简便,可为同类改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针对跨铁路桥梁顶推横向偏位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偏位纠正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围绕桥梁顶推横向偏位问题的产生原因,从跨铁路桥梁受到的重力作用、光照和温度变化以及桥梁自身条件水平三个角度进行了成因分析。在偏位产生原因基础上,针对性设计纠偏工作的监测点位置选取和监测装置安装工作,分层次地对偏位桥体进行整体和局部的监控测量。对于不同类型的偏位选用适当的纠偏方式,通过刚性纠偏技术、柔性纠偏技术和支座约束纠偏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综合性的跨铁路桥梁顶推横向偏位纠偏工作。
为明晰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在高烈度区的抗震性能,以及变形-能量双参数模型对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评估的适用性。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为1∶6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桥墩(RC),灌浆套筒连接节段拼装式桥墩(SP)和预应力-灌浆套筒连接节段拼装式桥墩(PSP)试件,分别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从试验现象、滞回耗能性能、骨架曲线、刚度特性等方面对三个试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变形-能量双参数模型对三个试件在不同荷载水平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SP试件和PSP试件的墩底塑性铰区上移了约一个套筒的高度,二者的损伤位
为研究高度与根开之比大于6的窄基角钢塔风振系数的计算方法,以昆北换流站接地极线路工程鸡街极址附近一直线塔为研究对象.基于谐波叠加法模拟风荷载时程,在ANSYS中建立输电
为研究摇摆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利用Open Sees建立8层3跨钢筋混凝土框架(RCF)、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BRBF)与摇摆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RBRBF)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从层间位移角、最大顶层位移、最大基底剪力和最大底柱轴力等结构响应角度,研究二维和三维模型分析间关系、BRB和摇摆柱脚单向与双向布置方式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给出二维模型分析代替三维模型分析转化系数建议值。结果表明:双向布置时框架层间位移角沿楼层均匀分布,避免了层屈服破坏;RBRBF对BRBF
针对目前粘钢加固门式刚架Γ型梁柱节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种锚固方法。为验证其锚固效果,基于三个足尺门式刚架Γ型梁柱节点试件,进行了静载试验,其中包括一个对比试件和两个粘钢加固之后的试验试件(采用锚固方法分别为MG1:全焊透的对接焊缝连接锚固、MG2:加劲板锚固)。对各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塑性铰截面应变和加固区段应变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G1、MG2锚固方法之后,试件在刚度、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钢梁的塑性铰截
建筑隔震的概念是清晰的,通过建筑的隔震层使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延长,减少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建筑所采用的隔震装置基本都是由天然橡胶隔震垫构成的隔震层,大都采用直径400mm、500mm及以上的天然橡胶隔震垫。由于大直径的天然橡胶隔震垫造价高,多用在办公、医院等公共建筑中。而对于体量小、层数少的村镇建筑则显得造价过高,不适用。近些年高校和科研单位针对村镇房屋体量小、造价低的特点,提出了多种隔震措施,但满足造价低、有效、简单易行的实用隔震措施却很少见到。本文对现有的村镇房屋隔震措施作了简单归纳和
采用CCPG500型铺轨机组通过单枕铺设法进行有砟轨道无缝线路铺设,具有设计标准高、施工工艺新、施工速度快、施工精度高等特点。以该型铺轨机组在新建大冶北至阳新铁路的应用为例,介绍了CCPG500型长轨铺轨机组的构成、作业特点以及施工工艺。
高承载力隔震支座具有低压应力相关性和优异的摩擦性能,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分离式隔震装置的核心承载力构件,使分离式隔震支座具有低相对刚度和高阻尼的优点,在墩高差距大的连续梁桥中应用,经过隔震优化布置研究,取得良好的隔震效果。本文选择西昭高速典型高低墩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隔震布置方案下结构在Ⅷ度和Ⅸ度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发现布置可分离式隔震装置后,结构周期大幅延长,地震能量输入降低,桥墩墩底剪力和弯矩有效降低,且在高低墩之间分布更均匀,墩底曲率大幅下降,结构阻尼耗能降低,非弹性耗能大幅增加,说明可
当前国内学者多用单自由度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即对隔震层的等效线性来模拟计算多层隔震建筑的受力和变形,不能准确全面反映隔震上部结构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近断层地震动中包含动态长周期脉冲型地震动会对隔震结构这类长周期结构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破坏,为此,本文研究基于反应谱法计算的多自由度结构等效线性化分析不同方法的计算精度,首先根据现行规范设计了两个RC框架隔震结构算例,并选取59条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输入,采用了不同隔震层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对比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反应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包括隔震层位移、底部剪力比
农村生土墙结构房屋存在墙体材料强度很低、纵横向构件连接不牢固、干缩裂缝多、抗震防灾能力弱等缺陷。本文简述通过采取新增设木柱、木梁和木斜撑等措施,在不改变原房屋外观风貌的原则下及便于操作和造价相对低廉的前提下,做到了明显改善原结构受力体系不合理、生土墙承载能力低、构造措施不完备等缺陷问题。达到了国家对农村危房改造加固后“农房的正常使用安全及建筑风貌和室内外环境改善”的基本安全和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