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碰地呆,打习子,麦呢妞梯脑呆番,利喽来,老利来,利利来来老利来……”
提起白族唢呐,大理白族人总会想起这个调子,大意是吹唢呐,弹三弦,明天妹子要出嫁了。的确,白族唢呐,与人们生活中的大事息息相关,婚丧嫁娶自不必说,栽秧、收割、接本主等农事民俗宗教活动,也离不开唢呐营造的氛围,在农村寂寥的生活中添加浓郁的色彩。而提起唢呐艺人,很多人都会想到洱源大松甸。
在万亩梅花竞放的时节,李家福披着白色的绵羊皮大褂,背着唢呐,带着徒弟,便用脚步去丈量白州的山水了。水瘦山寒的隆冬,也是一年中的农闲时节,人们总会选择在这个季节办喜事、盖房子,在欢庆气氛中慰藉一年的辛劳,而“吹吹打打”就将这种喜庆气氛推到了高潮。但凡办事,人们总会先请唢呐师傅,总会想起大松甸的李家福,他们会说,吹吹打打么,还是请家福吧!好像家福就是他们的邻居。洱源村村寨寨的人们,可能不晓得县长是谁,但肯定不能不晓得“家福”是谁,若是谁不晓得李家福,那就真的“OUT”了。
要说李家福,不得不说大松甸。其实大松甸只是松鹤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其他还有溪登和石照壁两村。由来已久,在清代的洱源就读于国子监的施甘霖曾有美文《游大松甸记》:“治西十五里,有大松甸焉。相传有古松十二株,大可数十围。荫广百亩,蔽日干霄,如游龙攫空,潜龙出壑,殆千年遗物也。甸以此得名。”又说“山巅有瀑布如练,横空飞下,跳珠漱玉,琮琮诤诤。万松中,因树为屋,筑土为墙,日影沈圆,炊烟缕直,若隐若现,此所居之土民也。”由此可知,大松甸历史久远,而清代仍是生态优美的所在。而今,代替古松的是万亩梅园,种梅子,吹唢呐,成了松鹤村的特色产业,梅子、唢呐,成了松鹤村的名片。而在梅园中吹唢呐,几乎就是摄影师的常用镜像。
早在2003年,洱源即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白族唢呐民间艺术之乡”,更早,1988年,洱源县已经组织了全县范围内的白族唢呐队,代表洱源参加省、州各级活动,比如云南省首届艺术节、中国第三届昆明艺术节、99世博会和历届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开幕式等等。洱源县的唢呐艺人大约有300多人,主要分布在白族聚居的乡镇,比如邓川、右所、凤羽、茈碧湖镇等,这些乡镇虽然都有唢呐艺人,但没有固定的唢呐乐队,一般都是临时组建的“草台班子”,西湖边的温水村有个唢呐艺人杨士才,培养出了一双儿女都是民乐好手,儿子张亮山现在是大理州歌舞剧院的唢呐演奏员,演奏水平极佳,并有音像专辑出版,女儿张亮和是二胡演奏员,也是大理二胡演奏的翘楚。而茈碧湖镇的松鹤村,则以唢呐手集中而闻名全滇,处于罗坪山麓的松鹤村由大松甸、溪登村和石照壁三村组成,其中尤以大松甸为盛。松鹤村海拔2500多米,全村788户,总人口3344人,全村有林地36106亩,清亮的小溪从林间流过,汇入茈碧湖,成为洱海的源头活水。松鹤是个彝族村,是土著的“腊罗”支系,这与洱源以赛马出名的陆家队不同,陆家队迁自四川省大凉山,是诺苏支系。松鹤人除了会彝语,白语是主要的对外交流语言。
关于大松甸的唢呐,不了解的人常以彝族唢呐称之,有些媒体也以讹传讹。对此,身为彝族“腊罗巴”的李家福颇有微词。他说人不能忘本,自己吹的是白族唢呐,这是与汉族唢呐、彝族唢呐都有区别的,无论是曲牌还是演奏方法都有差异。事实也是如此,据村党总支书记罗学义整理的资料,大松甸第一代唢呐艺人罗匡保生于1860年左右,那已是晚清。罗匡保身材、肚才、口才俱佳,常戏弄那些傲慢的雇主或官员,让他们难堪。村里还传说他戏弄官员的“古本”。至于罗匡保的唢呐传承自何人,已无从可考。李家福说是跟凤羽的白族唢呐师傅学的,洱源县文化旅游局非遗负责人杨盈川则说来自右所腊坪师傅。第二代传承人罗凤银生于1881年,比罗匡保小了20多岁,其母亲罗匡姑是罗匡保的妹妹。另一个传承人罗鸿发生于1894年,是罗学义的祖父,其前妻是罗匡保的三女儿,罗匡保将技艺传给外甥和女婿,也在情理之中。罗凤银去世于1957年,享年77岁,罗凤银的唢呐不仅传承于罗匡保,还另有师承。为了将唢呐艺术发扬光大,他又拜师于腊坪村“唢呐世家”李照明门下。李照明的儿子李杰盛年长罗凤银八岁,他俩便以师兄弟相称,罗凤银夜里住李照明家,与师傅学艺,与师兄切磋,白日里帮别家放羊,日复一日用漫山遍野的唢呐调招呼羊群。跟着李照明学习,使罗凤银技艺大增,他不仅学会了红白二事的诸多曲牌,还学会了“吹吹腔”的大多唢呐曲牌。出师后,罗凤银名声大噪,常被邀请至凤羽、炼铁、漾濞等地吹奏,他的唢呐声还赢得炼铁大叶坪女子赵氏的芳心暗许。在一个艳阳高照梅花绽放的日子,罗凤银将赵氏迎娶入家门。赵氏终身不育,罗凤银也不嫌弃糟糠之妻,30多岁时,他收了本村罗灿庭为养子。养子罗灿庭1899年生,1990年去世,享年92岁,也是高寿有福之人。罗凤银一生热爱唢呐艺术,直到50多岁时,自觉年事渐高,须将技艺传承下去,便收村里的年轻人毛玉保、毛厚银、罗生祥、毛香明为徒,口传心授。罗凤银57岁时,组建了“吹打班”,带领师兄李杰盛的儿子李学昌、腊坪村的毕定登、炼铁大地坪村的尹玉清、本村的毛玉保、毛厚银等人,走村串寨,打出了洱源唢呐的名声。当时,李杰盛的孙子李雄标也在“吹打班”里当过鼓师(李雄标任洱源县长,那是后话)。李雄标还记得“吹打班”1946年到漾濞县金脉镇(现漾江镇)唱“吹腔戏”,戏台对联是:“四季奔波趁此阳春落得几日宽闲几日热闹;中华胜利超显武艺何妨显你本事显我威风”。横批:“庆祝胜利”。又有一年,腊坪村里唱戏,戏台对联是“天下事真真假假无非是戏;在世间是是非非何必认真。”颇显文学功底,还有讽喻之意。羅凤银65岁时,溪登村的罗润登还跟随他学艺。罗凤银带出的高徒毛玉保、毛厚银后来成了享誉白州的唢呐大师,在洱源县炼铁一带,但凡红、白二事,即便大雪封山,都要请“二毛”去吹唢呐才算把事办妥。关于毛玉保,还有段掌故,说是炼铁有家办客请他吹唢呐,其间有客人听得如醉如痴,便趋前恭维道,师傅吹得好,即便大松甸的毛玉保来吹,恐怕也不过如此。由此可见,毛玉保的名声早已不胫而走。李家福能做毛玉保的徒弟,自然也是有福的。 1958年5月20日,在杜鹃花开遍罗坪山麓的时节,李家福出生在大松甸,在那个彝族小村,应算是殷实的家庭。其实在那个饥饿的三年间,出生人口少,出生后能养活的人也少。大松甸人有玩乐器的传统,李家福耳濡目染,自小便吹箫弄笛,却对读书兴趣不大。好不容易挨到小学四年级,说什么他也不想回校,于是便辍学,成了半文盲。父母商量,让他学吹唢呐,那是1974年的春天。李家福的母亲到洱源街上买了只大红公鸡,约了日子宴请毛玉保、毛厚银、罗万金、罗生祥这四个村里德高望重的唢呐大师,让李家福磕头拜师。这四位响当当的唢呐手齐聚李家,收李家福为徒,这在当时的大松甸,可是件轰动的大事。由此看来,李家福的父母在大松甸也算是有份量的人。四位大师是大松甸唢呐的第三代传承人,传至李家福已是第四代。毛玉保,省级非遗传承人,生于1919年,2006年去世,享年88岁,他精通红白二事的唢呐调,红事曲牌欢快明亮,白事曲牌吹得如泣如诉,“吹吹腔”曲牌也吹得有味道,打击乐器样样皆能,特别在炼铁坝享有盛名,以前炼铁人有句话说“办事请不到毛玉保就不吹唢呐”,可见毛玉保的唢呐技艺深入人心。毛玉保还擅长纸扎,扎出狮、象、鹿、马等栩栩如生,倍受欢迎,以前洱源县文化馆到三月街演出,比如“白鹤舞”中的鹤,火把节中火把上的升斗,大多都有他的手艺。他带出的徒弟有毛才发、罗六芳、毛桂芬、罗寿桃、毛正歧、毛运昌、毛开太、李位芳、罗锡荣等。毛厚银,生于1918年,1996年去世,享年79岁,一生喜爱唢呐,即便在“十年浩劫”时期,唢呐被列为“四旧”时,他也偷偷地躲到罗坪山里吹,或是在放羊的间隙,看四下无人时吹。大松甸、溪登村、石照壁都有他的徒弟,他的三个孙子都会吹奏唢呐,他帶出的徒弟有李家福、毛六凡、毛连佑、毛香仁、罗佑凡、罗代凡、罗代兴、罗威雄、罗先凡、罗林芳等,其中李家福和毛六凡现已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罗生祥,生于1914年,1988年去世,享年75岁,与毛玉保、毛厚银、毛香明为同门师兄弟,后为专职鼓师。罗万金,生于1918年,1990年去世,享年83岁,他生性活泼,多才多艺,36岁才学吹唢呐,开始便有模有样,他不投师,却向小他一岁的毛玉保请教。为了便于学习,他在毛玉保的蜂房旁也养起了蜜蜂,利用劳动间隙及夜晚向毛玉保学吹唢呐。罗万金还擅长阉割禽畜,他去帮人阉割家禽家畜时,人们常以麦面、大米、米粉面回报,主人与他讨价还价时,他常以“真利打、哞利打、休利打、积利打”回应,意为“有也行、没也行、少也行、多也行”,体现了机智与幽默,主人反而不好意思,往往给得比他想要的还多。
跟着四位唢呐大师,李家福可谓受益良多。这四位师傅性情各异,敦厚善良者有之,诙谐幽默者有之,足智多谋者有之,沉默寡言者有之。从1974年到1978年,学了四年时间,李家福已可以独自外出到红、白事的人家中吹奏,但大多时间还是跟着师傅们应邀外出。直到1982年,他才真正出师。学的年份足,师傅多且技艺精,使得李家福学的唢呐基本功练得扎实。李家福不识谱,也不是天赋异秉的神童,更不是饱读诗书之士,他就是个对唢呐痴迷的半文盲,除了会彝话和白语外,汉活也说不清楚。但华罗庚教授说得好:“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他凭着自己的痴迷与执着,成为了白族唢呐的集大成者。
八年时间里,李家福轮流跟着四位大师学习唢呐曲牌的吹奏方法,尽管四位大师带徒的方式各异,但是基本方法大致相同。学会了发声和换气之后,接着便是准确地吹奏一个音节,一句乐谱,直到整个曲牌。将整首曲子吹得准确到位之后,再去把握其情绪,欢喜、热烈、轻快、奔放、高亢,还是忧伤、哀思、抑郁、乃至悲痛欲绝,这些曲牌创设的氛围需要乐手自己领悟,吹奏出味道,直至自身风格的形成,这需要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年少轻狂者学了几首曲子,就以为自己可以出师了,轻率自立门户,往往没折腾几年便偃旗息鼓。在学艺这条路上,投机取巧者往往走不远。汪曾祺老师曾说过,写作这门手艺,太笨不行,肯定写不好。太聪明也不行,往往走不下去。吹唢呐这门手艺大致也差不多。李家福的优点就是对师傅们的口传心授全盘接受,师傅不说好,他不敢说自己好。师傅不让他出师,他不敢出师。他有自己的见解,师傅们能够赢得“唢呐大师”的称号,能在绵延千里的乡野中立住脚,不是政府封的,不是哪个领导喝醉了酒随口一说的,而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老百姓认可的,他服就服在这点。几十年的成功经验,决非毛头小子能够在短时期超越。因此师傅教授的,他不折不扣照单全收。每一个音符,每一节乐谱,都要练到师傅们满意为止。他在放羊的山谷里练,爬到梅树上练,爬上村后的罗坪山腰去练,爬到山顶的积雪里去练,在院子里练,练得嘴唇酸痛,练得满嘴燎泡,不论是在从事田间劳动还是放牧,他都随身带着唢呐,工余小憩,他都吹上几曲。有闲暇时间,他就整日整日地练,早上起来练,夜里,他都要偷偷跑到村后的山坡上练,吵得那些睡眠不好的老人心烦。发现哪里不对,立即跑去找师傅指教。好在他有四个师傅,毛师傅不在,罗师傅在,他总能得到悉心指点,而且四位师傅擅长的曲牌全在他这里得到了传承。遇到红、白二事,或是县里、州里举办盛大活动,又或者哪里要唱“吹吹腔”戏,他都能跟着师傅们去学习,有时充当鼓师,有时又练“大小镲”,有时师傅吹累了,他也可以顶上吹奏几曲。他觉得外出参加省州县的活动,是极好的学习机会,各地的唢呐手可以互相交流,推陈出新。这样的机会,就是倒贴钱也要干。渐渐地,他也就能单独外出演奏或是应酬。但在出师之前,他只是在推脱不掉时才独自应事,否则还是老老实实跟着师傅学。
唢呐手,在中国传统中地位低下,有人甚至将之等同于“下九流”,这是极为不公的。好在大松甸人不这样以为,他们将吹唢呐当成既可养家糊口又不失尊严的正事。李家福学吹唢呐,是他父母支持的,他妻子也不反对,这么几十年一路走来,与他父母妻子的鼓励密不可分。他外出学艺谋生的日子,总有他妻子默默撑持家务,使他能得以坚持自己的追求。松鹤三村学吹唢呐的人也多,他们总能互相支撑、互相包容、共同提高,终至组成庞大的阵容,仅仅松鹤村委会便能拉出100多人唢呐手队伍,代表洱源县、大理州参与省州各种大型活动,这在全国也是极为稀有的。李家福的成长,与这个良好氛围分不开。 毛玉宝、毛厚银、罗万金、罗生祥四位师傅的口传心授,使得李家福拥有宝贵的八年时光。其间,他靠自己死记硬练,学会了106个曲牌,而且吹得出神入化,喜庆的曲调吹得人心花怒放,哀伤的调子令人听得悲痛欲绝,有些地方他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原洱源县文化馆馆长杨光辉在唢呐手们吹奏时,将这些唢呐曲谱全记录并将之出版,他曾感慨地说,我以自己的专业水平听奏记录都颇费周折,何况那些死记硬练的唢呐手,他们真不简单。李家福却说,杨光辉老师记的那些谱子我一曲也看不懂,还是得靠口传心授,他现在带徒,依然是用这个老祖宗传下的法子。或许,文化馆记录的谱子与口传心授之间,还是有差别,那种神韵,那种味道,恐怕是音乐家们无法记录的。
李家福熟稔的106个曲牌,主要分红事唢呐调、白事唢呐调、“吹吹腔”唢呐调,还有民俗曲牌等。在红事中,主要演奏“大摆队伍、将军令、迎亲调、小开门、起堂、一摆酒、四梅花、二龙过江、蜜蜂过江、龙上天、三天曲、三天酒、剪蝶花”等,比如待客就有“迎客调”“送客调”,上梁要吹“龙上天”。在白事中,就有“北海乐、离别歌、哑子哭娘、绕灵曲、西方调、阴阳板、大哭、小哭、净哭腔”等,比如头鸡叫时孝男孝女们要哭丧,唢呐手也要起来吹“大哭、小哭、哭五更”等曲子。有时,李家福吹的白事唢呐,真可谓一哭三叹,把孝子孝女、左邻右舍,吹得泪流满面,失声痛哭,他自己吹奏之时,也忍不住潸然泪下。都说好作品先感动自己,再打动别人,吹唢呐何尝不是如此。在民俗节日中,都需要有唢呐的助阵,比如“栽秧会”时要吹“栽秧调”等。在“吹吹腔”戏中,其伴奏均是吹打乐,以唢呐为主,声腔唱完后进行唢呐为主奏的吹打,之后再唱,再吹打。这种来自于江西的“弋阳腔”,流入大理之后,融合白族本土的音乐元素,便成了白族的戏种,只是其内容仍是以汉族剧本为主,李家福也对戏文半懂,好在伴奏的唢呐仍是以小开门、耍龙调、哑子哭娘等曲牌為主,唢呐师可以根据唱戏者的情绪和节奏来相应调整曲牌与吹奏的韵味。
说到“哑子哭娘”,是白族地区流行的重要唢呐曲目,传说白族唢呐的诞生与此有关。相传洱源炼铁山村一贫寒人家的老母去世,留下三兄弟,老大、老二在灵前痛哭,诉说母亲的养育之恩。老三是个哑巴,虽很伤心,却只能黯然垂泪。安葬母亲后,三兄弟分家,哑巴要了母亲的坟地盖了茅草房,以此守孝。他时常在母亲坟前落泪。某日他下山购物,见沟边有农妇在浣洗麻皮,麻秆放置一边。他便要了根麻秆,回家掏空并在上面烙了几个洞,在上端插上平日爱吹的芦苇哨,来到母亲坟前如箫管般吹起来。想起与母亲阴阳两隔,悲痛万分,忍不住将这份忧伤郁积之气转化为曲调吹奏。此调如泣如诉,哀思绵绵,情绪高昂时如嚎啕大哭。过路的人都被调子感动得泣不成声,树上的鸟雀都寂寂无声。这曲子传开,便被称为“哑子哭娘”。据传观音老母听到调子后,变成哑巴母亲的模样托梦给他,在梦里领着他来到一眼泉边,告诉他将山崖上的草药以泉水泡喝,即可开口说话。哑巴梦醒后按观音的指点找到草药,依观音菩萨吩咐泡泉水喝,喝后果然能说话了。开口的哑巴将“哑子哭娘”吹得更为动人。每逢人家办丧事,都要去请哑巴吹奏,还有些许工钱。哑巴日子渐好,便到罗坪山上砍了根木质坚硬却又细密的黄杨木,又请铜匠打了个空心的铜钵,安放在木管下方,起到扬声器的作用,将苇哨插在与口相接处,便成了如今的唢呐。
“哑子哭娘”的传说将唢呐曲牌的形成和唢呐的制作大致说清,也说明白族地区吹奏唢呐由来已久。其实白族唢呐与汉族唢呐还是有诸多不同,比如白族唢呐有七孔,全在正面。而汉族唢呐有八孔,还有背孔。汉族唢呐乐句之间有明显的停顿,而白族唢呐主要运用循环换气法,曲调绵延不绝。汉族唢呐花哨复杂,白族唢呐质朴简洁,这也与高原人的性格有关。
李家福出师后,足迹踏遍了白州。他在继承几位师傅的传统唢呐技法基础之上,融入了自身的理解,将传统唢呐的演奏融会贯通,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原汁原味的白族唢呐吹奏深入人心。红事的热烈与喜悦,白事的忧伤和哀痛,节日的欢快与奔放,都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在他的身上,老人们似乎看到了已故大师毛玉保的祥和、毛厚银的仁厚、罗万金的智慧、罗生祥的诙谐。他为人处世谦和低调,遇到事情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人家对他礼遇有加,他不会傲慢,无非就是个吹唢呐的,再强也强不到哪去。人家对他刁难,他不会卑躬屈膝,咱靠的是手艺吃饭,不巴结谁。他自豪地说,洱源县的每一个村庄他都吹过。洱源县仅村委会便有110个,每个村委会又有好几个自然村,应当以上千村落计。此外,漾濞、弥渡、大理、丽江的九河,都有他吹唢呐的身影。每年至少都要去四五十家红白事,收入高的时候每年一两万块钱,收入少时每年七八千。此外,就是公益活动,村里唱“吹吹腔”,他去;县里火把节文艺汇演,他去;迎新春文艺演出,他去;州上的“三月街”演出,他去;省上的旅游节,他去。一年到头,总在外边忙碌,穿羊皮、吹唢呐,吃千家饭,似乎成了李家福的生活方式。
长年在外奔走,上养父母、下养儿女的事情自然落到妻子身上。妻子是个明白事理的彝家女子,对李家福千依百顺,毫无怨言操持着家务。多才多艺而又谦和幽默的李家福在外,自然也会得到很多女子的青眼。在山村,女子对这些“手艺人”以身相许也是常有的事,前辈大师罗凤银就从大叶坪带了个女子回家为妻。可李家福知道,凡事有尺度,打情骂俏可以,玩玩闹闹也可以,互赠礼品也可以,底线须守住,否则对不起在家劳碌的妻子,关键是自己的招牌不能毁了砸了。即便好喝口酒,他也是适可而止,不会酩酊大醉,自毁形象,也让主人家担心。如此,好手艺再有好人品,他的好名声传遍白州大地,如今虽然年过花甲,但他的日程排得满满的。记者采访,都要提前几天预约,否则他真的是忙不过来。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他获得的荣誉也令人刮目相看。具有代表性的有“大理州三月街民族节”首届民间唢呐手演奏比赛银奖(2006),“大理州三月街第二届民间唢呐手演奏比赛二等奖(2007),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云南民族民间歌舞》晚会中,担任《里格高》演奏员(1992),器乐节目《欢庆》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彩云奖“银奖”(2015)。2016年,他参加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庆典《乡愁大理》民族歌舞精品晚会演出;2017年,在云南民族村“火把节”系列活动和白族“绕三灵”民俗大会中,他分别荣获优秀表演奖。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昆明国际旅游节,剑川县祭孔节等活动开幕式的唢呐演奏,以及电影《奇情侠侣》和《中国白族百村百人唢呐》的拍摄,都有李家福的身影。此外,他还参加了大量的民俗节日和宗教祭祀活动,专家对他的演奏评价是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这正如他的性格,刚柔相济,绵里藏针。2010年,他被大理州人民政府认定为大理州第一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民间音乐)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他又被认定为省级非遗传承人。 如今李家福已年逾六旬,虽然他依然忙碌如梅花丛中的蜜蜂,但仍分身带徒授艺。大松甸的唢呐,都是口耳相传,代代绵延,如果没有师傅的传授,靠那些干巴巴的曲谱是无法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再说,白族唢呐与汉族唢呐,或是音乐学院里教授的唢呐课有明显区别。李家福知道唢呐必须传下去,于是他先后带徒36名,比如炼铁大叶坪的杨茂其、杨茂春、杨茂年、余福寿、余福多,还有本村的罗八奇、罗康仁、毛德全、罗灿雄、毛德利等人,经他指点的唢呐手更多。这些徒弟有的已经自立门户,有的已经开门授徒,白族唢呐的精气神,靠的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去。
李家福身为远近闻名的唢呐手,现已是省级非遗传承人,但他并不以此自傲。他说,他就是地道的庄稼人,种地、养猪、侍弄果树样样亲历亲为。他吹了40多年的唢呐,经常四处奔走,但他不离土、不离乡、不离农。他吹唢呐,帮助了乡亲,婚、丧、嫁、娶、竖柱、立碑、庆寿、学成名就,只要请到他,不管报酬多少,他都去吹奏。吹唢呐,能快乐自己,高兴的时候吹一曲,提神壮气;难过的时候也吹一曲,烦恼烟消云散。如今他有了文化传承的意识,明白了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要传承弘扬,他更以授徒为乐。他的收入不菲,吹唢呐、养猪养羊、种梅子,仅梅果年收入就是4万多元。他的儿子儿媳都打工去了,儿子在北京做厨师,儿媳配菜,每年寄回十多万元。他家的院子宽敞明亮,新盖的砖混楼房高大气派,在村里也算是大户人家。他指着开满鲜花的园子说,那里边,还有块地。看来,李家福不光是唢呐高手,经营也很在行,日子过得像园子里的木瓜花般如火如荼。
春天里,满坡梨树株株赛雪,罗坪山消融的雪水潺潺从门前走过,李家福又要动身去上龙门吹唢呐,他身着白色的羊皮褂、背着澄黄的铜唢呐,疾步走在山路间,古铜色的脸在阳光照耀下泛着幸福的光芒。
编辑手记:
唢呐是我国很多民族以及西亚、东南亚一些地区常用的一种民间乐器,但各民族唢呐的构造和演奏风格各不相同。唢呐是白族人民十分珍爱的民间吹奏乐器,不但有自己特殊的构造、独特的演奏方法,而且在白族生產生活中还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白族由于有本主崇拜、敬天地、祭祖等宗教信仰,随之产生了一系列传统节日的祭祀和带有自娱自乐的民俗活动。历代民间唢呐艺人扎根于群众之中,一方面,民俗生活和民俗活动是孕育产生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的土壤,唢呐音乐也正是依附于这种民俗活动土壤而生存下来,并经民间唢呐艺人不断加以创造、发展、流传而经久不衰;另一方面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高亢激昂的唢呐音乐又反过来给民俗活动以渲染,使其更加热烈、庄重,它们之间具有水乳交融的密切联系。洱源县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白族唢呐之乡”,全县有上百支唢呐队伍,唢呐艺术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审美时尚化的趋势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唢呐艺术的传播严重受限,做好唢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在这种趋势下,使得唢呐艺术在原有的自然与文化空间仍能熠熠生辉,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家福年轻时吹唢呐更多考虑的是帮助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而现在吹唢呐是一种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他在坚持传承梦想的同时,也在努力用梦想点亮生活,而且数十年来雷打不动地默默做着一件事,用手中的唢呐吹奏幸福的生活。
提起白族唢呐,大理白族人总会想起这个调子,大意是吹唢呐,弹三弦,明天妹子要出嫁了。的确,白族唢呐,与人们生活中的大事息息相关,婚丧嫁娶自不必说,栽秧、收割、接本主等农事民俗宗教活动,也离不开唢呐营造的氛围,在农村寂寥的生活中添加浓郁的色彩。而提起唢呐艺人,很多人都会想到洱源大松甸。
在万亩梅花竞放的时节,李家福披着白色的绵羊皮大褂,背着唢呐,带着徒弟,便用脚步去丈量白州的山水了。水瘦山寒的隆冬,也是一年中的农闲时节,人们总会选择在这个季节办喜事、盖房子,在欢庆气氛中慰藉一年的辛劳,而“吹吹打打”就将这种喜庆气氛推到了高潮。但凡办事,人们总会先请唢呐师傅,总会想起大松甸的李家福,他们会说,吹吹打打么,还是请家福吧!好像家福就是他们的邻居。洱源村村寨寨的人们,可能不晓得县长是谁,但肯定不能不晓得“家福”是谁,若是谁不晓得李家福,那就真的“OUT”了。
要说李家福,不得不说大松甸。其实大松甸只是松鹤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其他还有溪登和石照壁两村。由来已久,在清代的洱源就读于国子监的施甘霖曾有美文《游大松甸记》:“治西十五里,有大松甸焉。相传有古松十二株,大可数十围。荫广百亩,蔽日干霄,如游龙攫空,潜龙出壑,殆千年遗物也。甸以此得名。”又说“山巅有瀑布如练,横空飞下,跳珠漱玉,琮琮诤诤。万松中,因树为屋,筑土为墙,日影沈圆,炊烟缕直,若隐若现,此所居之土民也。”由此可知,大松甸历史久远,而清代仍是生态优美的所在。而今,代替古松的是万亩梅园,种梅子,吹唢呐,成了松鹤村的特色产业,梅子、唢呐,成了松鹤村的名片。而在梅园中吹唢呐,几乎就是摄影师的常用镜像。
早在2003年,洱源即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白族唢呐民间艺术之乡”,更早,1988年,洱源县已经组织了全县范围内的白族唢呐队,代表洱源参加省、州各级活动,比如云南省首届艺术节、中国第三届昆明艺术节、99世博会和历届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开幕式等等。洱源县的唢呐艺人大约有300多人,主要分布在白族聚居的乡镇,比如邓川、右所、凤羽、茈碧湖镇等,这些乡镇虽然都有唢呐艺人,但没有固定的唢呐乐队,一般都是临时组建的“草台班子”,西湖边的温水村有个唢呐艺人杨士才,培养出了一双儿女都是民乐好手,儿子张亮山现在是大理州歌舞剧院的唢呐演奏员,演奏水平极佳,并有音像专辑出版,女儿张亮和是二胡演奏员,也是大理二胡演奏的翘楚。而茈碧湖镇的松鹤村,则以唢呐手集中而闻名全滇,处于罗坪山麓的松鹤村由大松甸、溪登村和石照壁三村组成,其中尤以大松甸为盛。松鹤村海拔2500多米,全村788户,总人口3344人,全村有林地36106亩,清亮的小溪从林间流过,汇入茈碧湖,成为洱海的源头活水。松鹤是个彝族村,是土著的“腊罗”支系,这与洱源以赛马出名的陆家队不同,陆家队迁自四川省大凉山,是诺苏支系。松鹤人除了会彝语,白语是主要的对外交流语言。
关于大松甸的唢呐,不了解的人常以彝族唢呐称之,有些媒体也以讹传讹。对此,身为彝族“腊罗巴”的李家福颇有微词。他说人不能忘本,自己吹的是白族唢呐,这是与汉族唢呐、彝族唢呐都有区别的,无论是曲牌还是演奏方法都有差异。事实也是如此,据村党总支书记罗学义整理的资料,大松甸第一代唢呐艺人罗匡保生于1860年左右,那已是晚清。罗匡保身材、肚才、口才俱佳,常戏弄那些傲慢的雇主或官员,让他们难堪。村里还传说他戏弄官员的“古本”。至于罗匡保的唢呐传承自何人,已无从可考。李家福说是跟凤羽的白族唢呐师傅学的,洱源县文化旅游局非遗负责人杨盈川则说来自右所腊坪师傅。第二代传承人罗凤银生于1881年,比罗匡保小了20多岁,其母亲罗匡姑是罗匡保的妹妹。另一个传承人罗鸿发生于1894年,是罗学义的祖父,其前妻是罗匡保的三女儿,罗匡保将技艺传给外甥和女婿,也在情理之中。罗凤银去世于1957年,享年77岁,罗凤银的唢呐不仅传承于罗匡保,还另有师承。为了将唢呐艺术发扬光大,他又拜师于腊坪村“唢呐世家”李照明门下。李照明的儿子李杰盛年长罗凤银八岁,他俩便以师兄弟相称,罗凤银夜里住李照明家,与师傅学艺,与师兄切磋,白日里帮别家放羊,日复一日用漫山遍野的唢呐调招呼羊群。跟着李照明学习,使罗凤银技艺大增,他不仅学会了红白二事的诸多曲牌,还学会了“吹吹腔”的大多唢呐曲牌。出师后,罗凤银名声大噪,常被邀请至凤羽、炼铁、漾濞等地吹奏,他的唢呐声还赢得炼铁大叶坪女子赵氏的芳心暗许。在一个艳阳高照梅花绽放的日子,罗凤银将赵氏迎娶入家门。赵氏终身不育,罗凤银也不嫌弃糟糠之妻,30多岁时,他收了本村罗灿庭为养子。养子罗灿庭1899年生,1990年去世,享年92岁,也是高寿有福之人。罗凤银一生热爱唢呐艺术,直到50多岁时,自觉年事渐高,须将技艺传承下去,便收村里的年轻人毛玉保、毛厚银、罗生祥、毛香明为徒,口传心授。罗凤银57岁时,组建了“吹打班”,带领师兄李杰盛的儿子李学昌、腊坪村的毕定登、炼铁大地坪村的尹玉清、本村的毛玉保、毛厚银等人,走村串寨,打出了洱源唢呐的名声。当时,李杰盛的孙子李雄标也在“吹打班”里当过鼓师(李雄标任洱源县长,那是后话)。李雄标还记得“吹打班”1946年到漾濞县金脉镇(现漾江镇)唱“吹腔戏”,戏台对联是:“四季奔波趁此阳春落得几日宽闲几日热闹;中华胜利超显武艺何妨显你本事显我威风”。横批:“庆祝胜利”。又有一年,腊坪村里唱戏,戏台对联是“天下事真真假假无非是戏;在世间是是非非何必认真。”颇显文学功底,还有讽喻之意。羅凤银65岁时,溪登村的罗润登还跟随他学艺。罗凤银带出的高徒毛玉保、毛厚银后来成了享誉白州的唢呐大师,在洱源县炼铁一带,但凡红、白二事,即便大雪封山,都要请“二毛”去吹唢呐才算把事办妥。关于毛玉保,还有段掌故,说是炼铁有家办客请他吹唢呐,其间有客人听得如醉如痴,便趋前恭维道,师傅吹得好,即便大松甸的毛玉保来吹,恐怕也不过如此。由此可见,毛玉保的名声早已不胫而走。李家福能做毛玉保的徒弟,自然也是有福的。 1958年5月20日,在杜鹃花开遍罗坪山麓的时节,李家福出生在大松甸,在那个彝族小村,应算是殷实的家庭。其实在那个饥饿的三年间,出生人口少,出生后能养活的人也少。大松甸人有玩乐器的传统,李家福耳濡目染,自小便吹箫弄笛,却对读书兴趣不大。好不容易挨到小学四年级,说什么他也不想回校,于是便辍学,成了半文盲。父母商量,让他学吹唢呐,那是1974年的春天。李家福的母亲到洱源街上买了只大红公鸡,约了日子宴请毛玉保、毛厚银、罗万金、罗生祥这四个村里德高望重的唢呐大师,让李家福磕头拜师。这四位响当当的唢呐手齐聚李家,收李家福为徒,这在当时的大松甸,可是件轰动的大事。由此看来,李家福的父母在大松甸也算是有份量的人。四位大师是大松甸唢呐的第三代传承人,传至李家福已是第四代。毛玉保,省级非遗传承人,生于1919年,2006年去世,享年88岁,他精通红白二事的唢呐调,红事曲牌欢快明亮,白事曲牌吹得如泣如诉,“吹吹腔”曲牌也吹得有味道,打击乐器样样皆能,特别在炼铁坝享有盛名,以前炼铁人有句话说“办事请不到毛玉保就不吹唢呐”,可见毛玉保的唢呐技艺深入人心。毛玉保还擅长纸扎,扎出狮、象、鹿、马等栩栩如生,倍受欢迎,以前洱源县文化馆到三月街演出,比如“白鹤舞”中的鹤,火把节中火把上的升斗,大多都有他的手艺。他带出的徒弟有毛才发、罗六芳、毛桂芬、罗寿桃、毛正歧、毛运昌、毛开太、李位芳、罗锡荣等。毛厚银,生于1918年,1996年去世,享年79岁,一生喜爱唢呐,即便在“十年浩劫”时期,唢呐被列为“四旧”时,他也偷偷地躲到罗坪山里吹,或是在放羊的间隙,看四下无人时吹。大松甸、溪登村、石照壁都有他的徒弟,他的三个孙子都会吹奏唢呐,他帶出的徒弟有李家福、毛六凡、毛连佑、毛香仁、罗佑凡、罗代凡、罗代兴、罗威雄、罗先凡、罗林芳等,其中李家福和毛六凡现已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罗生祥,生于1914年,1988年去世,享年75岁,与毛玉保、毛厚银、毛香明为同门师兄弟,后为专职鼓师。罗万金,生于1918年,1990年去世,享年83岁,他生性活泼,多才多艺,36岁才学吹唢呐,开始便有模有样,他不投师,却向小他一岁的毛玉保请教。为了便于学习,他在毛玉保的蜂房旁也养起了蜜蜂,利用劳动间隙及夜晚向毛玉保学吹唢呐。罗万金还擅长阉割禽畜,他去帮人阉割家禽家畜时,人们常以麦面、大米、米粉面回报,主人与他讨价还价时,他常以“真利打、哞利打、休利打、积利打”回应,意为“有也行、没也行、少也行、多也行”,体现了机智与幽默,主人反而不好意思,往往给得比他想要的还多。
跟着四位唢呐大师,李家福可谓受益良多。这四位师傅性情各异,敦厚善良者有之,诙谐幽默者有之,足智多谋者有之,沉默寡言者有之。从1974年到1978年,学了四年时间,李家福已可以独自外出到红、白事的人家中吹奏,但大多时间还是跟着师傅们应邀外出。直到1982年,他才真正出师。学的年份足,师傅多且技艺精,使得李家福学的唢呐基本功练得扎实。李家福不识谱,也不是天赋异秉的神童,更不是饱读诗书之士,他就是个对唢呐痴迷的半文盲,除了会彝话和白语外,汉活也说不清楚。但华罗庚教授说得好:“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他凭着自己的痴迷与执着,成为了白族唢呐的集大成者。
八年时间里,李家福轮流跟着四位大师学习唢呐曲牌的吹奏方法,尽管四位大师带徒的方式各异,但是基本方法大致相同。学会了发声和换气之后,接着便是准确地吹奏一个音节,一句乐谱,直到整个曲牌。将整首曲子吹得准确到位之后,再去把握其情绪,欢喜、热烈、轻快、奔放、高亢,还是忧伤、哀思、抑郁、乃至悲痛欲绝,这些曲牌创设的氛围需要乐手自己领悟,吹奏出味道,直至自身风格的形成,这需要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年少轻狂者学了几首曲子,就以为自己可以出师了,轻率自立门户,往往没折腾几年便偃旗息鼓。在学艺这条路上,投机取巧者往往走不远。汪曾祺老师曾说过,写作这门手艺,太笨不行,肯定写不好。太聪明也不行,往往走不下去。吹唢呐这门手艺大致也差不多。李家福的优点就是对师傅们的口传心授全盘接受,师傅不说好,他不敢说自己好。师傅不让他出师,他不敢出师。他有自己的见解,师傅们能够赢得“唢呐大师”的称号,能在绵延千里的乡野中立住脚,不是政府封的,不是哪个领导喝醉了酒随口一说的,而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老百姓认可的,他服就服在这点。几十年的成功经验,决非毛头小子能够在短时期超越。因此师傅教授的,他不折不扣照单全收。每一个音符,每一节乐谱,都要练到师傅们满意为止。他在放羊的山谷里练,爬到梅树上练,爬上村后的罗坪山腰去练,爬到山顶的积雪里去练,在院子里练,练得嘴唇酸痛,练得满嘴燎泡,不论是在从事田间劳动还是放牧,他都随身带着唢呐,工余小憩,他都吹上几曲。有闲暇时间,他就整日整日地练,早上起来练,夜里,他都要偷偷跑到村后的山坡上练,吵得那些睡眠不好的老人心烦。发现哪里不对,立即跑去找师傅指教。好在他有四个师傅,毛师傅不在,罗师傅在,他总能得到悉心指点,而且四位师傅擅长的曲牌全在他这里得到了传承。遇到红、白二事,或是县里、州里举办盛大活动,又或者哪里要唱“吹吹腔”戏,他都能跟着师傅们去学习,有时充当鼓师,有时又练“大小镲”,有时师傅吹累了,他也可以顶上吹奏几曲。他觉得外出参加省州县的活动,是极好的学习机会,各地的唢呐手可以互相交流,推陈出新。这样的机会,就是倒贴钱也要干。渐渐地,他也就能单独外出演奏或是应酬。但在出师之前,他只是在推脱不掉时才独自应事,否则还是老老实实跟着师傅学。
唢呐手,在中国传统中地位低下,有人甚至将之等同于“下九流”,这是极为不公的。好在大松甸人不这样以为,他们将吹唢呐当成既可养家糊口又不失尊严的正事。李家福学吹唢呐,是他父母支持的,他妻子也不反对,这么几十年一路走来,与他父母妻子的鼓励密不可分。他外出学艺谋生的日子,总有他妻子默默撑持家务,使他能得以坚持自己的追求。松鹤三村学吹唢呐的人也多,他们总能互相支撑、互相包容、共同提高,终至组成庞大的阵容,仅仅松鹤村委会便能拉出100多人唢呐手队伍,代表洱源县、大理州参与省州各种大型活动,这在全国也是极为稀有的。李家福的成长,与这个良好氛围分不开。 毛玉宝、毛厚银、罗万金、罗生祥四位师傅的口传心授,使得李家福拥有宝贵的八年时光。其间,他靠自己死记硬练,学会了106个曲牌,而且吹得出神入化,喜庆的曲调吹得人心花怒放,哀伤的调子令人听得悲痛欲绝,有些地方他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原洱源县文化馆馆长杨光辉在唢呐手们吹奏时,将这些唢呐曲谱全记录并将之出版,他曾感慨地说,我以自己的专业水平听奏记录都颇费周折,何况那些死记硬练的唢呐手,他们真不简单。李家福却说,杨光辉老师记的那些谱子我一曲也看不懂,还是得靠口传心授,他现在带徒,依然是用这个老祖宗传下的法子。或许,文化馆记录的谱子与口传心授之间,还是有差别,那种神韵,那种味道,恐怕是音乐家们无法记录的。
李家福熟稔的106个曲牌,主要分红事唢呐调、白事唢呐调、“吹吹腔”唢呐调,还有民俗曲牌等。在红事中,主要演奏“大摆队伍、将军令、迎亲调、小开门、起堂、一摆酒、四梅花、二龙过江、蜜蜂过江、龙上天、三天曲、三天酒、剪蝶花”等,比如待客就有“迎客调”“送客调”,上梁要吹“龙上天”。在白事中,就有“北海乐、离别歌、哑子哭娘、绕灵曲、西方调、阴阳板、大哭、小哭、净哭腔”等,比如头鸡叫时孝男孝女们要哭丧,唢呐手也要起来吹“大哭、小哭、哭五更”等曲子。有时,李家福吹的白事唢呐,真可谓一哭三叹,把孝子孝女、左邻右舍,吹得泪流满面,失声痛哭,他自己吹奏之时,也忍不住潸然泪下。都说好作品先感动自己,再打动别人,吹唢呐何尝不是如此。在民俗节日中,都需要有唢呐的助阵,比如“栽秧会”时要吹“栽秧调”等。在“吹吹腔”戏中,其伴奏均是吹打乐,以唢呐为主,声腔唱完后进行唢呐为主奏的吹打,之后再唱,再吹打。这种来自于江西的“弋阳腔”,流入大理之后,融合白族本土的音乐元素,便成了白族的戏种,只是其内容仍是以汉族剧本为主,李家福也对戏文半懂,好在伴奏的唢呐仍是以小开门、耍龙调、哑子哭娘等曲牌為主,唢呐师可以根据唱戏者的情绪和节奏来相应调整曲牌与吹奏的韵味。
说到“哑子哭娘”,是白族地区流行的重要唢呐曲目,传说白族唢呐的诞生与此有关。相传洱源炼铁山村一贫寒人家的老母去世,留下三兄弟,老大、老二在灵前痛哭,诉说母亲的养育之恩。老三是个哑巴,虽很伤心,却只能黯然垂泪。安葬母亲后,三兄弟分家,哑巴要了母亲的坟地盖了茅草房,以此守孝。他时常在母亲坟前落泪。某日他下山购物,见沟边有农妇在浣洗麻皮,麻秆放置一边。他便要了根麻秆,回家掏空并在上面烙了几个洞,在上端插上平日爱吹的芦苇哨,来到母亲坟前如箫管般吹起来。想起与母亲阴阳两隔,悲痛万分,忍不住将这份忧伤郁积之气转化为曲调吹奏。此调如泣如诉,哀思绵绵,情绪高昂时如嚎啕大哭。过路的人都被调子感动得泣不成声,树上的鸟雀都寂寂无声。这曲子传开,便被称为“哑子哭娘”。据传观音老母听到调子后,变成哑巴母亲的模样托梦给他,在梦里领着他来到一眼泉边,告诉他将山崖上的草药以泉水泡喝,即可开口说话。哑巴梦醒后按观音的指点找到草药,依观音菩萨吩咐泡泉水喝,喝后果然能说话了。开口的哑巴将“哑子哭娘”吹得更为动人。每逢人家办丧事,都要去请哑巴吹奏,还有些许工钱。哑巴日子渐好,便到罗坪山上砍了根木质坚硬却又细密的黄杨木,又请铜匠打了个空心的铜钵,安放在木管下方,起到扬声器的作用,将苇哨插在与口相接处,便成了如今的唢呐。
“哑子哭娘”的传说将唢呐曲牌的形成和唢呐的制作大致说清,也说明白族地区吹奏唢呐由来已久。其实白族唢呐与汉族唢呐还是有诸多不同,比如白族唢呐有七孔,全在正面。而汉族唢呐有八孔,还有背孔。汉族唢呐乐句之间有明显的停顿,而白族唢呐主要运用循环换气法,曲调绵延不绝。汉族唢呐花哨复杂,白族唢呐质朴简洁,这也与高原人的性格有关。
李家福出师后,足迹踏遍了白州。他在继承几位师傅的传统唢呐技法基础之上,融入了自身的理解,将传统唢呐的演奏融会贯通,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原汁原味的白族唢呐吹奏深入人心。红事的热烈与喜悦,白事的忧伤和哀痛,节日的欢快与奔放,都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在他的身上,老人们似乎看到了已故大师毛玉保的祥和、毛厚银的仁厚、罗万金的智慧、罗生祥的诙谐。他为人处世谦和低调,遇到事情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人家对他礼遇有加,他不会傲慢,无非就是个吹唢呐的,再强也强不到哪去。人家对他刁难,他不会卑躬屈膝,咱靠的是手艺吃饭,不巴结谁。他自豪地说,洱源县的每一个村庄他都吹过。洱源县仅村委会便有110个,每个村委会又有好几个自然村,应当以上千村落计。此外,漾濞、弥渡、大理、丽江的九河,都有他吹唢呐的身影。每年至少都要去四五十家红白事,收入高的时候每年一两万块钱,收入少时每年七八千。此外,就是公益活动,村里唱“吹吹腔”,他去;县里火把节文艺汇演,他去;迎新春文艺演出,他去;州上的“三月街”演出,他去;省上的旅游节,他去。一年到头,总在外边忙碌,穿羊皮、吹唢呐,吃千家饭,似乎成了李家福的生活方式。
长年在外奔走,上养父母、下养儿女的事情自然落到妻子身上。妻子是个明白事理的彝家女子,对李家福千依百顺,毫无怨言操持着家务。多才多艺而又谦和幽默的李家福在外,自然也会得到很多女子的青眼。在山村,女子对这些“手艺人”以身相许也是常有的事,前辈大师罗凤银就从大叶坪带了个女子回家为妻。可李家福知道,凡事有尺度,打情骂俏可以,玩玩闹闹也可以,互赠礼品也可以,底线须守住,否则对不起在家劳碌的妻子,关键是自己的招牌不能毁了砸了。即便好喝口酒,他也是适可而止,不会酩酊大醉,自毁形象,也让主人家担心。如此,好手艺再有好人品,他的好名声传遍白州大地,如今虽然年过花甲,但他的日程排得满满的。记者采访,都要提前几天预约,否则他真的是忙不过来。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他获得的荣誉也令人刮目相看。具有代表性的有“大理州三月街民族节”首届民间唢呐手演奏比赛银奖(2006),“大理州三月街第二届民间唢呐手演奏比赛二等奖(2007),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云南民族民间歌舞》晚会中,担任《里格高》演奏员(1992),器乐节目《欢庆》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彩云奖“银奖”(2015)。2016年,他参加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庆典《乡愁大理》民族歌舞精品晚会演出;2017年,在云南民族村“火把节”系列活动和白族“绕三灵”民俗大会中,他分别荣获优秀表演奖。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昆明国际旅游节,剑川县祭孔节等活动开幕式的唢呐演奏,以及电影《奇情侠侣》和《中国白族百村百人唢呐》的拍摄,都有李家福的身影。此外,他还参加了大量的民俗节日和宗教祭祀活动,专家对他的演奏评价是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这正如他的性格,刚柔相济,绵里藏针。2010年,他被大理州人民政府认定为大理州第一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民间音乐)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他又被认定为省级非遗传承人。 如今李家福已年逾六旬,虽然他依然忙碌如梅花丛中的蜜蜂,但仍分身带徒授艺。大松甸的唢呐,都是口耳相传,代代绵延,如果没有师傅的传授,靠那些干巴巴的曲谱是无法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再说,白族唢呐与汉族唢呐,或是音乐学院里教授的唢呐课有明显区别。李家福知道唢呐必须传下去,于是他先后带徒36名,比如炼铁大叶坪的杨茂其、杨茂春、杨茂年、余福寿、余福多,还有本村的罗八奇、罗康仁、毛德全、罗灿雄、毛德利等人,经他指点的唢呐手更多。这些徒弟有的已经自立门户,有的已经开门授徒,白族唢呐的精气神,靠的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去。
李家福身为远近闻名的唢呐手,现已是省级非遗传承人,但他并不以此自傲。他说,他就是地道的庄稼人,种地、养猪、侍弄果树样样亲历亲为。他吹了40多年的唢呐,经常四处奔走,但他不离土、不离乡、不离农。他吹唢呐,帮助了乡亲,婚、丧、嫁、娶、竖柱、立碑、庆寿、学成名就,只要请到他,不管报酬多少,他都去吹奏。吹唢呐,能快乐自己,高兴的时候吹一曲,提神壮气;难过的时候也吹一曲,烦恼烟消云散。如今他有了文化传承的意识,明白了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要传承弘扬,他更以授徒为乐。他的收入不菲,吹唢呐、养猪养羊、种梅子,仅梅果年收入就是4万多元。他的儿子儿媳都打工去了,儿子在北京做厨师,儿媳配菜,每年寄回十多万元。他家的院子宽敞明亮,新盖的砖混楼房高大气派,在村里也算是大户人家。他指着开满鲜花的园子说,那里边,还有块地。看来,李家福不光是唢呐高手,经营也很在行,日子过得像园子里的木瓜花般如火如荼。
春天里,满坡梨树株株赛雪,罗坪山消融的雪水潺潺从门前走过,李家福又要动身去上龙门吹唢呐,他身着白色的羊皮褂、背着澄黄的铜唢呐,疾步走在山路间,古铜色的脸在阳光照耀下泛着幸福的光芒。
编辑手记:
唢呐是我国很多民族以及西亚、东南亚一些地区常用的一种民间乐器,但各民族唢呐的构造和演奏风格各不相同。唢呐是白族人民十分珍爱的民间吹奏乐器,不但有自己特殊的构造、独特的演奏方法,而且在白族生產生活中还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白族由于有本主崇拜、敬天地、祭祖等宗教信仰,随之产生了一系列传统节日的祭祀和带有自娱自乐的民俗活动。历代民间唢呐艺人扎根于群众之中,一方面,民俗生活和民俗活动是孕育产生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的土壤,唢呐音乐也正是依附于这种民俗活动土壤而生存下来,并经民间唢呐艺人不断加以创造、发展、流传而经久不衰;另一方面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高亢激昂的唢呐音乐又反过来给民俗活动以渲染,使其更加热烈、庄重,它们之间具有水乳交融的密切联系。洱源县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白族唢呐之乡”,全县有上百支唢呐队伍,唢呐艺术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审美时尚化的趋势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唢呐艺术的传播严重受限,做好唢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在这种趋势下,使得唢呐艺术在原有的自然与文化空间仍能熠熠生辉,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家福年轻时吹唢呐更多考虑的是帮助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而现在吹唢呐是一种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他在坚持传承梦想的同时,也在努力用梦想点亮生活,而且数十年来雷打不动地默默做着一件事,用手中的唢呐吹奏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