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性的用好教材,自然的揭示数学本质,有序的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格物;变式
【关键词】李翔(1983.09-),男,回族,湖北武汉人,武昌职业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基础数学。
最近一连十二天,每晚快到八时整,无论手头有何要事一律全部放下,毕恭毕敬的端坐在电视机前,准时观看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通过诵读习总书记语录,既实实在在的重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发思古之幽情明自身之得失。
古人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即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按照我的理解:广义来讲,所谓的”知”是知性,蕴含了理智与聪慧、感受与悟门,以及知识;狭义来说,所谓的”知”只包括知识。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收录了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其报告中的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先父的遗训曾说:“凡事都要问个究竟呢”。这句话言简意赅,至今仍然久久余音绕梁,犹言在耳。那些儿时的场景仍旧历历在目,念念不忘。家母亦常常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告诫我:“这做事啊,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在家庭的熏陶之下,我从小时候便养成了刨根问底的习惯:不仅在日常琐碎的取舍中敲打着我,尤其是在人生关头的抉择上更是指引着我。使我受益匪浅,渡过一个又一个的艰难与险阻。
古人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意即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要诵读。诵读在百度百科里的释义就是,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道耳道心道,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正所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看是记的前提,眼是心得前站;记是看的归途,心是眼得归宿。三到之中,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心到。
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
学生时代的我,最为爱好英文:非但是应试指挥棒下的亦步亦趋;绝对是缘分上天注定的因势利导。记得中学期间买过英文时尚杂志,也买过英文辅导材料。我是偏要把辅导材料拿来当成时尚杂志消遣,却要把时尚杂志当做辅导材料品味的。还自得其乐,学的不亦乐乎。之所以每天的阅读渐渐变成了悦读,是因为在别人那里最为头疼的背单词,在我这里则变为最为轻松的三个字母“l,r,w”:“look, read, write”,即是看,读,写。记忆单词的时候一边看一边读一边写,虽与古人的诵读跟鲁迅先生的博读不可同日而语,不过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的角度出发也似有异曲同工之处。
诚然,如今70后的家长所占比例有愈来愈大之权重,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孩子的潜移默化较之当初的我已然没有可比性;更有甚者,现如今的教学环境呈明显的愈来愈紧绷的趋势,学并快乐着亦渐渐变成愈来愈遥不可及的梦想。遂之,给高等教育从业者提出了兼具智商与情商的现实问题:抚慰成年以前饱受创伤的心灵;指引毕业以后荆棘密布的路途。拿什么?怎么办!
唯有格物,唯有心到。唯有变式教育。以我任教的高等数学课程做背景发表自己的愚见。
语文讲究修辞逻辑,英语讲究情景逻辑。其实都是思维逻辑。而函数——微分——积分,正所谓严谨的逻辑推理,深度的抽象思维。源于社会,高于社会的哲学看似遥不可及,高深莫测;始于自然,归于自然的数学实则近在咫尺,触手可得。归根到底,属于社会?抑或自然!诸如“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无时不刻都在阻挠着热爱思索的人。但擅于考量的人早已把这纷纷扰扰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即是“社会大自然,自然大社会”。多么的相得益彰高屋建瓴?多么的心驰神往醍醐灌顶!
简略以概述之,即是:创造性的用好教材,自然的揭示數学本质,有序的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充分运用、充分体验、充分消化、充分吸收,自觉运用、自觉消化、自觉吸收,运用自如、体验自如、消化自如、吸收自如。
详细以尽数之,即是:由现如今的教材(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级数),格为函数(初、高中等八大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及性质——导数(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导公式)——导数的应用(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微分(简要介绍微分公式)——积分(不定积分、定积分的直接法、凑法)——常微分方程(基本概念、可分离变量类型)。
(以导数与积分为例)由现如今的教材,格为(从导数到积分)看似过程相反,结果相反;实则道路相同,逻辑相同。(变式训练)由现如今的教材(一味过分无序堆砌劣质习题),格为一题多变(变符号、变数字、变函数;变形式、变手段、变思路;变区域、变体系、变观念)。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以为:既是谈的成就理想以实现社会价值;又是谈的追求抱负以实现个人价值。究其根本,在一个“格”字:探求真理查究真相。
参考文献:
[1][英]斯科特,侯德润,张兰,译.数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树禾.数学思想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格物;变式
【关键词】李翔(1983.09-),男,回族,湖北武汉人,武昌职业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基础数学。
最近一连十二天,每晚快到八时整,无论手头有何要事一律全部放下,毕恭毕敬的端坐在电视机前,准时观看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通过诵读习总书记语录,既实实在在的重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发思古之幽情明自身之得失。
古人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即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按照我的理解:广义来讲,所谓的”知”是知性,蕴含了理智与聪慧、感受与悟门,以及知识;狭义来说,所谓的”知”只包括知识。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收录了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其报告中的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先父的遗训曾说:“凡事都要问个究竟呢”。这句话言简意赅,至今仍然久久余音绕梁,犹言在耳。那些儿时的场景仍旧历历在目,念念不忘。家母亦常常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告诫我:“这做事啊,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在家庭的熏陶之下,我从小时候便养成了刨根问底的习惯:不仅在日常琐碎的取舍中敲打着我,尤其是在人生关头的抉择上更是指引着我。使我受益匪浅,渡过一个又一个的艰难与险阻。
古人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意即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要诵读。诵读在百度百科里的释义就是,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道耳道心道,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正所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看是记的前提,眼是心得前站;记是看的归途,心是眼得归宿。三到之中,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心到。
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
学生时代的我,最为爱好英文:非但是应试指挥棒下的亦步亦趋;绝对是缘分上天注定的因势利导。记得中学期间买过英文时尚杂志,也买过英文辅导材料。我是偏要把辅导材料拿来当成时尚杂志消遣,却要把时尚杂志当做辅导材料品味的。还自得其乐,学的不亦乐乎。之所以每天的阅读渐渐变成了悦读,是因为在别人那里最为头疼的背单词,在我这里则变为最为轻松的三个字母“l,r,w”:“look, read, write”,即是看,读,写。记忆单词的时候一边看一边读一边写,虽与古人的诵读跟鲁迅先生的博读不可同日而语,不过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的角度出发也似有异曲同工之处。
诚然,如今70后的家长所占比例有愈来愈大之权重,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孩子的潜移默化较之当初的我已然没有可比性;更有甚者,现如今的教学环境呈明显的愈来愈紧绷的趋势,学并快乐着亦渐渐变成愈来愈遥不可及的梦想。遂之,给高等教育从业者提出了兼具智商与情商的现实问题:抚慰成年以前饱受创伤的心灵;指引毕业以后荆棘密布的路途。拿什么?怎么办!
唯有格物,唯有心到。唯有变式教育。以我任教的高等数学课程做背景发表自己的愚见。
语文讲究修辞逻辑,英语讲究情景逻辑。其实都是思维逻辑。而函数——微分——积分,正所谓严谨的逻辑推理,深度的抽象思维。源于社会,高于社会的哲学看似遥不可及,高深莫测;始于自然,归于自然的数学实则近在咫尺,触手可得。归根到底,属于社会?抑或自然!诸如“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无时不刻都在阻挠着热爱思索的人。但擅于考量的人早已把这纷纷扰扰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即是“社会大自然,自然大社会”。多么的相得益彰高屋建瓴?多么的心驰神往醍醐灌顶!
简略以概述之,即是:创造性的用好教材,自然的揭示數学本质,有序的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充分运用、充分体验、充分消化、充分吸收,自觉运用、自觉消化、自觉吸收,运用自如、体验自如、消化自如、吸收自如。
详细以尽数之,即是:由现如今的教材(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级数),格为函数(初、高中等八大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及性质——导数(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导公式)——导数的应用(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微分(简要介绍微分公式)——积分(不定积分、定积分的直接法、凑法)——常微分方程(基本概念、可分离变量类型)。
(以导数与积分为例)由现如今的教材,格为(从导数到积分)看似过程相反,结果相反;实则道路相同,逻辑相同。(变式训练)由现如今的教材(一味过分无序堆砌劣质习题),格为一题多变(变符号、变数字、变函数;变形式、变手段、变思路;变区域、变体系、变观念)。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以为:既是谈的成就理想以实现社会价值;又是谈的追求抱负以实现个人价值。究其根本,在一个“格”字:探求真理查究真相。
参考文献:
[1][英]斯科特,侯德润,张兰,译.数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树禾.数学思想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