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窗外的雨更大了,砸在房顶上呯呯作响。
岳四雷皱着眉头看看外面,门缝和窗户缝里有呜呜的风声,好像千百只野兽拼命地扒着门窗,要钻进来寻仇一样。他从门后取出雨衣、铁锹,披上雨衣对老伴春兰说,把门关好,我去看看防洪点。
顺着府河向东走,岳四雷在空气中搜寻着危险气息,指导着他的脚步。这种感觉有点像当年西南剿匪时追击土匪头子刘大麻子,也是风雨交加的天气,他和秦红军在深山老林里追了半个月,一步步紧跟,愣是把他逼在悬崖边。刘大麻子语无伦次地说别过来,不然我就跳下去自杀,绝不让你们抓活的!岳四雷冷笑说,就你那 样还敢跳,跳啊。边说边拿着枪走上前,两个窝头就把你的枪换走了,还想反攻大陆? 货!后来团里开总结表彰大会,副排长秦红军进行了发言,说我们抓刘大麻子主要靠岳四海的鼻子,能闻到味。战士们哈哈大笑起来,起哄说讲讲,讲讲。秦红军也来了劲,说因为刘大麻子的脚气味大啊!战士们乐成一片,原来是脚臭啊。
其实大家都知道,主要原因是岳四雷看到一些不能吃的野果子树上有新鲜痕迹,就知道他没吃的了,于是重點留意山下村子里,果然堵了个正着。秦红军也就是兴致所致的一句玩笑,岳四雷心里却很不舒服,我们辛辛苦苦追了半个月,怎么就是闻着脚臭才抓到人?战友小高劝慰说,秦排长是一个玩笑话,看大家剿匪太紧张了,想放松一下,别往心里去啊。
三十多年了,从秦排长到秦副书记,从小高到高总,从岳四雷到岳书记,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把他们席卷其中,眨眼间恍如隔世。
岳四雷摇摇头,怎么又开始回忆了,果然是年龄大了喜欢怀旧,但怀旧的起点又往往飘忽不定。他骑车顺着府河向铁路方向去,感觉记忆和过往就像府河的水流,越来越远,越来越快,知道源头却看不见源头,知道去处又不甘心去处。河水中一个又一个漩涡,就是生命中高高低低的起伏转承,经常很突兀地跳出来,还没等人反应过来,又嗖的一声没了踪影。
1
岳四雷不喜欢打伞,会占着手,下雨的时候只穿雨衣,还要把头露在外面,他觉得只有自己看到的才是真实的,也始终认为离得越近才会看得越清。
要去的泽沟桥是个一级防洪点,前段时间听说改成了二级。从一级到二级是安全级别的下调,也是工作成绩的体现,这个成绩有没有水分?岳四雷对泽沟桥太了解了,铁路桥已经服役三十年了,此前一直想进行大修或者重建,因为各种情况没有落实,按理说应该是危险系数越来越高才对。
泽沟是府河的一个小支流,通过下穿涵洞越过铁路,雨水大的时候经常漫上来,甚至能淹了钢轨。这个地方,他和秦红军、小高都现场勘测过,不过结论却完全不一样。秦红军认为泽沟桥不是最危险的,说钢铁架构的承重力是客观科学的,只要洪水没有漫过一定高度,列车可以通过人工引导的方式缓慢通过,小高认为桥梁本身用料和工艺很好,加上经历过多次洪水冲击,已经提前完成了沉降,不会再有大的偏差。他们共同认为下辛坡那一段隐患最大,虽然没有桥涵,但土质稀软,地基酥松塌陷的概率很大,弄不好还会整体漂移。
岳四雷认为这是外行和内行的不对等讨论。自己在工务段工作二十年,历年防洪和受损情况已经印在脑子里,任何险情的发生一定是多种因素促成,他们两个就凭着一些纸上的资料和浮光掠影的现场考察下这个结论,明显有些仓促和草率。下辛坡怎么说也是一个高于地平面的道床,只要加强巡视,任何问题都会在第一时间发现,也能第一时间处置。而泽沟桥一旦遇上大水就会被泡被淹,钢轨都看不见了还怎么保安全?眼见为实,看不见的都不要去臆想。
至于秦红军说当领导要善于分析,不要经验主义。岳四雷很反感,经验是什么,就是长年劳作中得到的规律性验证,从领工员到科室主任,再到副段长、党委书记,段上二百多里线路,随便拉出来一个地方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这就是经验。什么叫经验是好的,经验主义要注意,到底是让按经验来,还是不要按经验来?他们又不是没去过府河。
府河从大洪山里流出,和铁路并行百里后汇入长江,越向东气势越盛,水流越急,像断奶的孩子急不可耐地冲向妈妈怀抱。平时还好,一旦到了暴雨季,断奶的妈妈立即显露出强势的一面,断然将它拒绝于外。河水上涨,江水也涨,而且涨得更快更猛,交汇口形成不可逾越的水幕高墙,铺天盖地,扑面而来,倒灌的江水把河水打得连连后退,水流碰撞声惊天动地,大江大河上漩涡滚滚,让人心惊胆战。
岳四雷不怕,反而很享受这样的厮杀搏斗,能勾起久违的战场记忆,也容易点燃沸腾的热血。他大手一挥,红卫,红卫!没有人响应,才想起来自己已经退二线好几年了,一直追随于侧的黄红卫不会再随叫随到了,在职副段长有他自己的一摊事。
好在黄红卫是个念旧的人,逢年过节从不忘过来看看老领导,陪着喝上几口。岳四雷家的墙上还挂着工务段管辖线路图,两人聊着聊着,话题就到了工作上,从路基路堑到桥梁涵洞,再到道床道砟、钢轨枕木,哪个地方应该多备点木桩,哪个地方得先储存点石料,甚至这活谁来干最靠谱,两个人高一声低一声比画争论,经常意犹未尽地掰扯到下半夜。
老伴春兰说,你退休了,就不要老掺和单位的事了,让现在的领导放不开手脚。岳四雷说你真是女人见识,我退休了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建言献策怎么不行?
工务段的同志也知道,每到雨季,老党委书记经常赶往现场,和民工们一起打桩扛沙袋,搬片石。大家就劝,老领导您别难为我们,这刮风下雨的夜里,要是有个闪失,黄段长还不剥了我们的皮?
岳四雷很不高兴,说我是自愿帮忙的,你们就把我当个民工,多一个人多一份力。
没几天,现任段长和书记专程到家来,很谦虚地汇报了一下近期段上的工作,说老领导德高望重,一路血与火的革命生涯为后来人打下了江山,现在虽然退位了但在我们心里还是和在位一样,还是要多关心和帮助我们,工作中哪里做得不到位一定要帮我们指出来,我们认真整改,认真落实。退管办主任老代也跟在一起,放下了一些米面油什么的,连连说我的工作没做好,岳书记大人不记小人过,我以后多来看您。 眼看着岳四雷的脸色青了又白,春兰赶紧伸手接过物品,打着圆场送走了他们。
岳四雷愤怒地把一桶麦乳精踢得飞了起来,撞在对面墙上彈回来,瘪下去的一块像委屈的嘴巴。他们认为我干活是为了讨救济?
春兰把麦乳精捡起来收拾好,说这个人都是外来的,年轻,跟你也不熟,怕你身体吃不消,没有别的意思。岳四雷瓮声瓮气地说,这都是老秦选的人,八二本要培养,可不能都是小书生吧,这铁路的活跟打仗一样,得能文能武,光说好听话不好使。
春兰说你是老办法,人家是新办法,不定就比你差,退休就安生下来吧,别老向前凑。岳四雷摇摇头,今年的雨水是五十年一遇,怕他们没经验架不住啊,要是黄红卫当段长就好了。
想到黄红卫,又是一阵闹心。前年他主动要求退二线,为年轻人腾地方,分局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秦红军专门征求了自己的意见,他推荐了黄红卫,可最后上来了个年轻大学生,说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要重用科技人才,科技兴企。他认为组织上考虑得对,同时建议秦红军把自己的意见反映上去,年轻人对现场的驾驭力需要一个过程,段长马上也要退休了,再配班子的时候最好有个经验丰富的。
当时秦副书记很认真地盯着他看,眼神里面内容丰富。岳四雷坦然对视,我推荐黄红卫没私心,他对段上情况了解,责任心也强,资历威望也够,班子里面老中青搭配也科学合理。
可结果让他格外郁闷,新上任的段长依然是个年轻大学生,上班不久就进了分局机关,然后空降下来的那种。岳四雷去分局问秦红军,你这是什么意思?秦红军说你的建议我汇报了,但这是组织的安排。岳四雷说少来这套,我没说一定要用黄红卫,但你要对这六百干部职工负责,工务段地势这么复杂,防洪压力那么大,真是要出了事,我们对不起组织,更对不起老百姓!
不等秦副书记再说什么,岳四雷摔门而出。
2
雨继续下着,好像没有那么紧了,力度轻一下重一下,像是透着一些诡异。岳四雷把自行车扎在泽沟桥边,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出门时春兰给他脖子围的毛巾也湿透了。春兰知道他的习惯,下雨天帽子里面会有积水,一不留神就倒灌到脖子,年轻时觉得很刺激,但现在有点怕受凉了。两名巡守人员跑了过来,大声喊着,原来是岳书记啊,这么大雨,您又亲自来了?岳四雷给他们上了一根烟,退休老头没事出来瞎溜达,你们该干啥干啥,我转着看看。
下到沟边,他蹲下仔细观察,泽沟的水还没涨起来,但水质有点犯浑,低头时一阵风吹过,雨衣帽子自然地扣到头上,浑身不由一激灵。他从巡道包里取出老花镜,吃力地弯腰向水面看去,风挟裹着雨滴打在河面上,一片一片的,忽东忽西。很多气泡慢慢浮上来,像不怀好意的笑。
天色更灰了,除了远处火车的鸣叫,大地上仿佛只剩下自己。他抽了抽鼻子,深深吸进熟悉的土腥味和河草气,扶着膝盖想站起来,却发现橡胶雨鞋仿佛焊在地上,原来不知不觉淤泥已经没过了脚脖。差一点泥足深陷啊,岳四雷感慨着,慢慢把雨鞋从淤泥里拔出来。想了想,又把鞋子脱掉,光脚踩在地上,湿润柔和的河泥慢慢挤进脚趾缝,有种被包裹的舒服感。对,就是这种感觉,脚板和土地融为一体,脚踏实地的感觉。
这种感觉还是指导员带来的。当年指导员讲过一个故事,说古代有个大力士,只要站在地上就力大无穷,谁也打不败他,我们革命战士也是大力士,只要站在劳苦大众的这块土地上就能生根,就有力气。当时岳四雷觉得大脑突然被打开了一扇窗户,听得眼睛都亮了,这比喻多形象啊,解放军就得永远和老百姓站在一起。
你们想想打临汾时,徐向前总指挥怎么说的,说我们不光是十万对三万的兵力优势,更重要的是还有几十万老百姓的支持,所以一定能胜利,最后,咱们是不是打赢了?指导员侃侃而谈的模样和这场战争一样,让他刻骨铭心。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中,为了挖坑道进行爆破,老百姓七天就贡献了十二万块门板,到最后临汾所有的人家都空着大门,真正的夜不闭户。凭着十二万块门板,部队从东关打进了临汾,晋南地区全部解放,吕梁、太岳两解放区连成一片。
依靠人民才能打胜仗,打了胜仗得为人民。这是参加革命后真正理解的第一个道理,是血与火的战斗教给他的,一直用了一辈子。在工务段,他每年都会用大量时间找职工们聊天,听他们粗门大嗓的意见建议,然后不断修订各种管理办法。有些党员干部认为他太折腾,不能职工说啥就是啥吧,不能听到点什么就要求干部改进作风、改进方式,这搞管理的,成了被管理的,工作还怎么干。老段长听到后脸一板,岳书记是拿命给我们打江山,对老百姓感情深怎么了?轮得着你们这帮小王八羔子来胡说八道?谁敢乱嚼舌头,看老子怎么收拾你!
偶尔也有班子成员委婉地说,个别职工的意见并不一定代表全体,咱们做决策时还是多斟酌吧。岳四雷说职工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不过夜,还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他向铁路分局包保领导秦红军汇报工作时说,工务段两百多里的管辖线路,不发动职工来想办法,光凭几个领导的脑袋怎么考虑得周全?越是干部越不能脱离群众,必须多听群众意见。
秦红军不以为然,至少岳四雷这么认为,他认为秦红军一直对老百姓的意见都不是太重视,最多是仅供参考。当年指导员的课讲完后,副排长秦红军还和大家说,咱们的群众路线不是一味迁就群众,而是批判地吸取好的建议,让群众跟着我们走。有战士问,到底是群众跟着我们走,还是我们跟着群众走。秦红军说,共产党员和劳苦大众的目标是一样的,人民群众只有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才有出路对不对?谁跟着谁走不是重点。
这和指导员的说法肯定不一样,但岳四雷分辨不出来哪里不对,只是明白秦红军即使知道职工的想法,也未必会改变主意,他还是会按自己的方法来“引导群众”。他总认为群众的觉悟不高。七十多年前,不少老百姓怕遭到国民党打击报复,参与土改积极性不高,甚至分了土地连夜主动还给地主,导致秦红军包片的几个乡拖了后腿,连队也挨了批评,他在会上发了脾气,说提高群众觉悟不光是嘴上说,还得有点办法,上点强度。 然后就气呼呼地说增加点人手,岳四雷积极请战,秦红军不耐烦地摆摆手,你就算了,容易一根筋,我安排小高了。
什么叫一根筋,明明就是偏見,岳四雷此后就听不得这个词,一提就恼火。但是老伴春兰说其实是你对他有成见,这么多年的老上级、老领导,只要说到秦红军你总愤愤不平。岳四雷想了想好像还真是,从一参军开始就是这样。
岳四雷一九四六年入伍到太岳部队,那时解放军面临着和国民党打大仗打恶仗的关键时期。父亲说咱们以前吃不饱饭,是共产党分了土地才有了活路,现在国民党要把我们的土地抢走,你得跟着共产党去打他们,回来我们就可以吃白面馍。秦红军听说后哼了一声,为了两个馒头来当兵的,能有啥出息。岳四雷心里顿时像扎了一根刺,脸红了很久,老革命怎么能这样对新战士说风凉话呢,太不地道了。
岳四雷的祖籍是河南汤阴的,听老人说是岳飞后人,老家有句话叫秦岳不同席,意思是记着祖上岳飞和秦桧的仇。现实就这么巧,偏偏遇到一个姓秦的上级,而且一开始就不那么融洽。秦红军这人除了打仗,对其他什么事都懒懒散散,而且喜欢用怀疑的眼神看人。岳四雷对什么都很认真,对那些分不清真假的玩笑和调侃很不习惯,战友们就觉得有趣,经常拿他逗乐,很长一段时间,岳四雷认为是秦红军带动大家欺负自己。
战友小高说班长那是在练你呢,教经验。岳四雷气鼓鼓地,他为啥不练别人。小高拍拍他肩膀,你是新兵啊,还会进步呢,等你当了班长就该练别人了。岳四雷梗着脖子说我不会欺负人。小高说你想多了,班长经常说你勇敢执着,以后会成大事。
小高很会说话,连秦红军都说他机灵,岳四雷更判断不出真假。私下悄悄打听秦红军什么来头,一打听才发现还真不一般,他居然在赫赫有名的皮旅参加过中原突围,后来受伤回家休养,痊愈后就地参加了太岳部队,直接当了班长。可也有战士神神秘秘地说,秦红军原来是国民党部队的呢,陕北横山的胡景铎手下,为了掩盖这段历史,他才改名字叫红军。他也问过小高是否知道这些,小高一幅很无辜的模样,咱们都是新兵蛋子,人家爱咋说咋说,打仗保命要紧。一个班就那么几个人,风言风语自然传到秦红军耳朵,可一点反应也没有,还是懒洋洋的,更显得神神秘秘。
好奇加上憋气,岳四雷就总想找个地方发泄,让人看看自己是块什么料。新兵训练结束后第一仗就赶上打临汾,团部任务是东关攻坚战,三连负责打火车站。侦察地形时发现车站里面还有一辆火车,连长安排秦红军带一个班去侦察,伺机夺取火车。岳四雷说我要打前阵,我对火车熟悉。秦红军怀疑地看着他,你啥时候见过火车?岳四雷鼓着腮帮子说,我哥哥带我见过!
秦红军知道岳四雷父亲是共产党员,在根据地当村主任,一直为部队做联络和后勤工作,大哥也是共产党员,当年打过鬼子,就不再吭声,说你还是跟着我,听命令!其实岳四雷没见过火车,只是从大哥嘴里面听说过。大哥当时受伤被俘,被日本兵拉到东北去挖煤矿,最后和几名战友偷偷钻进运煤的火车,九死一生地逃了出来,但是身子骨完全垮了,家人才把他又送上战场。哥哥关于火车的各种描述,岳四雷在心里温习了一遍又一遍,没想到参军第一仗就能打火车,要是能把火车打下来,开着火车冲进城里,那可是替哥哥圆了一个扬眉吐气的愿望。对,一定要把火车打下来,而且要第一个打下来。原本的紧张感突然就没了,不停哆嗦的腿肚子也好了,他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信心才是能力的根本,没有能打赢的信心,肯定没有向前冲的动力,更不会有能打赢的本事。打仗是这样,干工作也是这样,从作战部队到铁八师,再整体转业到铁路工作,他见过了太多突发情况和紧急事件,每次都能找到当初解放临汾时的兴奋劲,也就是这股兴奋劲,让他从来不认为自己老了,干不动了。
3
泽沟桥上有火车轰隆隆地通过,是韶山的内燃机车,和当年的蒸汽机不太一样。岳四雷还是喜欢那种大红轮子的蒸汽机车,第一次见到火车就觉得应该长这样,不冒烟不喷火的叫什么火车。
泽沟桥比自己的预计要结实,前几年还有些松动腐蚀的构件和螺栓显然被更换过,还多了些精巧的加固措施,让桥梁焕然一新。他刚才认真检查了桥墩和桥面,虽然有年头了,可修补后的桥梁筋骨更加硬朗,底气更加扎实,钢轨在汽灯的照耀下闪闪发亮,螺丝钉像一排眨着眼睛的星星。火车通过时,雨水被甩在枕木上又飞溅起来,像极了子弹打上去的样子。他好多次给春兰说这是宿命,第一仗打的是火车,最后干了铁路,到底还是有缘分啊。
岳四雷对打火车的日子记得很清楚,一九四八年三月,当时天气很冷,空中灰蒙蒙的,大红轮子火车孤零零地停在那里。他们趴在铁道边的排水沟里,小高对秦红军说,班长,这不是一头等着拉磨的驴吗,咱上吧。秦红军拿枪瞄着火车,很警惕地四下侦察,说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再看看,看好了再打。
岳四雷从看见火车那一刻起,就像骑手看到了骏马,迫不及待地想冲上去。他搓着手对秦红军说,火车上肯定没人,我先上。秦红军没听太清楚,回头嗯了一声,眼神里还是习惯性地怀疑,结果就见岳四雷忽地冲了出去,弯着腰向火车头方向跑去。秦红军一下急了,说了声掩护我们,快步追上岳四雷,一把将他按在地上,只听见周边叭叭的枪声响起来,原来阎老西的兵还真在角落里等着呢。
身后战友的枪声也响起来,机枪子弹冲着火力点扫了过去,压制了敌人的气焰。秦红军拉起岳四雷玩命冲锋,脚下的道砟被踩得哗啦啦乱响,两人三下两下猫到车厢下面,小心翼翼地爬进车厢向外点射,很快战友们也跟了上来,敌人的斗志显然有点散了,子弹打在车厢上、钢轨上和枕木上梆梆乱响,听上去很是无可奈何。
秦红军不止一次地说,四雷,你是党委书记,具体工作不需要亲自干,主要是思考谋划和统筹指挥。岳四雷说不到最前线怎么干工作?秦红军有些生气,从打东关开始你就这样,总喜欢当英雄向前冲,但我告诉你那不对,领导得站高一点看远一点。岳四雷说共产党员就得到最基层带领群众,指挥员说过,那是我们的土地,和他们在一起才有力气! 他当然知道群众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但群众的每件事都关系到个人利益,利益受损肯定不满意不高兴。对于党委书记来说,群众对党组织的不满意就是大事,天大的事,你秦红军一直当领导指挥人,咋说也不会明白。
他想,可能这也是两人经常意见相左的原因吧,不管是剿匪还是干铁路,岳四雷喜欢先到群众中去摸摸底,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征求他们的意见,而秦红军总是找来大量档案资料研究琢磨,和管理人员探讨座谈,进行所谓的深度分析。按说掌握资料和了解现场不冲突,可有了不同侧重,总会有意无意放大这种微妙,反而时时处处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岳四雷不止一次地对春兰说,秦红军那是闭门造车,不接地气。
雨季最大的问题是防洪,每年工务段都要出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应急,打木桩、加片石、填道砟,周而复始。作为包保领导,秦红军半年后得出结论,这是恶性循环,年年防洪年年忙,年年防在老地方,简单劳动的叠加就是浪费,也是怠政。他要求工务分处和工务段技术人员认真调研琢磨,对防洪点进行一次甄别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区别措施。
岳四雷觉得这完全是多此一举,这么多年,能想的办法早想过了试过了,哪年不是一样的。秦红军习惯了他的反对,说我们不能抱着老观念干活,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得有创新进取的精神。
秦红军的话再次勾起入伍时的尴尬,他很想说这条线路是建国初期建设的,当时的技术能力有限,加上江汉平原天然的土质松软,河流密布,每年道床被水浸水泡是一种常态。也想说自己走访了附近老乡,座谈过基层职工,谁都说这个问题是无解的,能顺着河道把铁路修起来已经不错了。还想说二十年来陪了好几任段长,每年都在完善方案,探索创新,已经制定出动态巡查、分段备料和就地用工、网络管理的整套响应机制,并得到过上级的肯定。但是所有的话最终没有吐出去,像是肺里没有吐出去的香烟,氤氲出一大团浑浊。上级就是上级,公私分开是他的基本原则,沉默了一会后,他闷声问了一句:那你说咋办?
秦红军没有犹豫,要不然叫小高过来看看吧。
岳四雷心里咯噔一下。
4
小高已经是老高了,大家都习惯叫他高总。部队整建制划归铁道工程兵时,三人分到了不同地方,小高去了宝成铁路,秦红军在封沙线。岳四雷和秦红军先后转业到同一个铁路分局,此时小高已经在某铁道工程局当上了项目部负责人。虽然是上下级,在他心里依然是并肩作戰的战友,可以拿命来相信的人,所以经常会在公共场合发表不同的意见,不少人说你这样顶撞领导不好啊。岳四雷说我们就事说事,有什么不好的。后来就传开了,只有工务段的岳书记敢和秦副书记叫板,也只有他能请秦书记到家里吃饭。
两家人在一起吃饭早不是秘密,哪怕白天在会上吵得急赤白脸,晚上依然可以一起坐在饭桌前吆三喝四。秦红军酒量不大,动辄就被岳四雷喝得摇摇晃晃,大着舌头说不清楚话。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小高在省会汉州新成立了公司,再聚会往往就是三个人,而且基本上都是小高买单。岳四雷有几次想掏钱,都被小高强行按了回去,秦红军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听任他们争执。
开办公司前小高和岳四雷联系过,他早早地响应号召下海经商,在南方有了自己的建设公司和劳务公司,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一副事业有成的模样。两人谈话期间,大哥大响个不停,高总操着全国各地方言接着全国各地电话。辞别时他说趁着你们两个老战友都在,我来长乐开个公司吧,给你们尽点力。
岳四雷客气地婉拒,高总是大老板,铁路上这些小活也入不了你的眼,我只是个基层干活的,工程发包当不了家。高总意味深长地笑笑,四雷书记见笑了,你在群众中可是有口皆碑的。
高总的动作很快,不光注册了公司,还在长乐铁路分局附近买了一幢楼,下面是酒店,上面是客房,顶层是科技研发部。高总告诉岳四雷,有需要我们干的活只管说,招标的活你按合同给钱,抢险救急的活不给钱也干。
岳四雷觉得没那么简单,小高到底是冲着谁来的?一直以来,秦红军对小高的欣赏是不加掩饰的,当年打完临汾后,小高和自己就在秦红军的介绍下火线入党,秦红军表扬小高是胸怀大局机智灵活,说岳四雷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都值得大家学习。开始岳四雷还挺高兴,后来越琢磨越不是味,战士打仗不就是要勇敢吗?临汾战役打了74天,大大小小的战斗场次已经记不清了,自己每次都是顶着枪林弹雨向前冲,小高总是躲在掩体后面四处观察,瞅准了机会再动。冲锋号响起的时候,自己总是从最短的距离冲向阵地,小高经常迂回地绕跑。虽然小高的缴获比自己多,但自己的歼敌人数比小高多,怎么还排名在后面了?
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打仗的时候都挑挑拣拣,经商的时候会慷慨大方吗?无商不奸,高总费劲到楚天省来干什么,来长乐干什么?秦红军是铁路分局主管政法协管人事的领导,自己是工务段管工程和防洪的副段长,现在横空来了个战友开公司,和铁路做生意,肯定会让职工们背后议论,做得好和做不好都是麻烦。
可高总还是在铁路上参与了不少工程,倒不是岳四雷的原因,而是分管工务的副分局长很满意高总的公司,特别是几座上跨铁路桥工程,是他们独立承揽并施工的。但在岳四雷的工务段,没有高远公司的任何投标,小高仿佛在回避他。岳四雷想,要是小高真来投标自己会干涉吗?他回答不上来。
确实,高远公司的能力和口碑是有的,资质高、技术力量强。听说高总要求公司接活不允许转包,哪怕不挣钱甚至赔钱。最开始,坊间传说是先进门再吃肉,有利益输送的长链条呢,明里暗里指向秦副书记;时间长了风向又变了,说钱不是问题,他是想为老战友捞政绩,好把副字去掉呢。还有一些人想方设法和高总亲近,或明或暗地提出,希望走通一条老战友搭桥的“秦式路线”。
岳四雷越听越害怕,人言可畏啊,哪怕心中坦荡荡,也免不了无风三尺浪。他庆幸没有让小高进入工务段。
他也不愿意看到秦红军这样,认为有必要提个醒,老班长你得注意点啊,有人在说闲话。秦红军说想干事哪能怕人说啊。岳四雷见他还是不以为然,咱们可是当兵打仗过来的,要为老百姓服务的,不能倒在糖衣炮弹下啊!秦红军很淡定,啥是糖衣炮弹?小高带着那么强的技术力量为铁路干活,不也是造福我们方便职工吗?总不能让人说几句就不干事了吧。 岳四雷说那不一样,我们是战友,瓜田李下的,会让职工戳脊梁骨。
秦红军笑笑,四雷啊,我知道你在意职工群众的评价,但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也是一种评价,务实的人不会受到空穴来风的影响。咱们这把年龄了,事业不等人啊!
岳四雷有点急了,老班长啊,就是因为咱们的时间不多了,更要保住晚节啊。
5
每年汛期来临前,岳四雷都会要求工务段成立三级党员突击队,按一二级防洪点的分布,指定对应的负责区段,到人到岗,形成了严防死守的网格化管理。党委书记和段长都亲自包一个点,岳四雷提出包泽沟桥,有一年曾经出现过洪水漫过桥面导致火车脱轨的事故,他对这个地方特别上心。
包保工务段的分局领导秦红军对岳四雷说,重点还是要盯住下辛坡,那是豆腐中的豆腐,雨水一大,铁路就像是泡散了架,枕木架着钢轨颤巍巍地趴在道床上,完全失去支撑力,全靠大量石料填充。岳四雷说我问过黄红卫,能不能把桩子打深一些,他说不可能打下去二十米吧,这和下到水里脚不沾地一样,没根。我的建议是增加一些防洪费用,先把泽沟桥这些地方大修一下,或者新建。
秦红军说泽沟桥不足为患,重要的是像下辛坡那样的地基,我们每年都在打基础,应该一年比一年好,可实际情况是不管投多少钱,第二年又重复,还是应该改进一下。
这是个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秦红军认为效果不好就不要重复投入,找一个好办法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岳四雷认为客观实际摆在那里,管不了长远还是先顾眼前,哪怕是个无底洞。不过横在眼前的事是钱不够,没钱就不能做事,事不到位就容易出毛病。资金和安全始终在拔河,谁先退缩谁吃亏。
领导不支持,只有自力更生了,岳四雷不怕吃苦,他成立党员突击队就是准备打人海战术,准备吃大苦的,只是心里多少有些悲戚,先天性的土质和河流分布都不是铁路可以说了算的事,何况还有江水倒灌,能招架住就不错了,还想去进攻?当领导的不切实际,无非想给自己捞政绩,哪管基层死活啊。
秦红军也很无奈,他理解岳四雷的谨慎稳重,但很多事情总得要试一试才知道不行,创新往往是被逼的。大家常说电饭锅、洗衣机都是懒人设计的,懒也是动力,可最怕的不是懒,而是顽固的经验。岳四雷兢兢业业地在这条线路上奔波,经历过多次尝试改变的失败,他变得更加稳健,也更坚定自己的想法。比如对部下和职工的过度信任,其实也是另外的一种不自信,对基层群众意见的过度采纳,其实并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可能是年龄大了吧,秦红军想,四雷总想多体恤职工,积极主动地向上级要钱要物,让职工的环境和条件更好一些,和护崽的老母鸡有什么分别。可他执着其中的行为到底是领导班子的共识,还是个别人的怂恿?党委书记是班长,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能被感情左右了判断。四雷在这个单位的时间太长了,他的威信和人品形成了不可撼动的话语权,也让他的身边失去应有的提醒和劝阻。
秦红军回想岳四雷到分局领导和相关部门要钱要计划的情形,以及向自己提出的用人要求。他相信岳四雷的原则性和公心,可是这些非常具体的事情是一名党委书记应当直接参与上手的吗?他当然不敢轻易接招。
他想打破这种格局,于是向分局党委提议,任用了创新担当的年轻段长和党委书记。
这一定会激怒岳四雷,因为他不止一次地推荐黄红卫了,黄红卫的确能干,然而在开拓进取上多少有些保守,完全可以再打磨一下,既是打磨黄红卫的进取力,也打磨岳四雷的思维。不想岳四雷负气退位,让他很自责。
的确对岳四雷的要求拒绝得太多了,一些具体事也没给予足够的肯定,特别是岳四雷很上心的防洪工作。只是秦红军认为工务段的方案没能走出旧有思维模式,尽管看上去很细致,依然停留于修修补补,没有不破不立的想法和斗志。他从暗示到明示,哪怕是指示,岳四雷固执己见不为所动,甚至反向怀疑自己夹带私货,想给小高搞利益输送。
这种偏执让人很沮丧,秦红军很想告诉他,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专业的人来干,而不是你自己认为的人才。他没法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有些防洪费用并没有完全用在防洪上,虽然大家认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是防洪的一部分,显然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辩解。他也没法告诉岳四雷,你为民请命的动机可能被人利用了,我们应该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好好聊聊。可他知道,自从岳四雷摔门而出后,战友间沿袭多年的传统,不知不觉中已经丢失了。
这个传统是小范围的民主生活会,也叫诸葛亮会,是当年徐向前对晋冀鲁豫军区的明确要求,每次战斗后各级单位都要进行碰头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分析得失,统一思想。他從当班长开始就最看重这个,一直到岳四雷退二线前,包括小高后来的加入,三人总是畅所欲言,也始终民主,哪怕争得面红耳赤,也是就事说事,拿事说理,不像现在这样相敬如宾,敬而远之。
秦红军有些迷茫,要说岳四雷退居二线没有和自己斗气的成分,他本人都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坚持的道理,只有弄透了这些道道,才能理顺情绪,自己显然没有理顺岳四雷的情绪。
其实把小高拉进来完全是无意,原本是战友们叙旧,说来说去扯到防洪中的倒灌难题,勾起了小高的兴趣。他说自己的公司和很多高校、研究所都有联系和合作,愿意过来参与一下,和老战友们再次并肩战斗。
对岳四雷的拒绝小高并不意外,哪怕说有新技术可以缓解土质松软问题,一时半会也难以让他改变主意,拿秦红军的话来说,四雷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万事过犹不及。还有一句,有时候贪名比贪财更可怕。
小高终究还是回到楚天省长乐市开设了公司,但是刻意避开了岳四雷。工务分处长有次酒后说,高总是高人啊,以你高远公司的实力完全可以不参与这些小活,结果个个都是样板工程,硬是把铁路建设质量给拉上了两个台阶。
他迷离的双眼不停眨巴着,不管人家咋说闲话,反正我不信,就冲为我们解决了这么多难题的份上,我,再敬您一个!
6
防洪可不光是工务段一家的事,这是个系统工程,要想彻底解决好,必须得多管齐下。高总伸出手指,防洪防汛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河道管理和规划,地基道床的土质处理,还有建设工程的预见性冗余。 工务段的会议室很大,却只坐了几个人,年轻的段长和党委书记翻阅着眼前的资料,认真地听着两鬓斑白的高总做讲解。
建设是前期的事,说了没用。河道管理和规划是重要的外部因素,最能体现系统性的特点。这个得找当地政府协商,主要是防止倒灌,大的方面说,河水还是要到江里去,小的方面说,铁路边的河流、鱼塘、暗渠不能太近,水位不能太高,得有一套完整的排涝泄洪系统,不然一下雨就漫,光靠抽水没太多用。最后才是地基道床的固化处理,咱段管内的土质太稀软,稍微一泡就酥成泥巴,根本撑不住道床,光靠抢险时打桩子、垒石头、填道砟,看上去热热闹闹,还是没从根本上解决好。
段长点头说没错,稀软的土质才是最要命的,那是先天性的问题。我们做过检测,这一片的土质不仅稀软得像豆腐,更要命的还很深,曾经下探十二米发现还是同样土质,技术人员保守估计这种土层得有十五米,也就是说一旦洪水太大或者时间太久,钢轨下面就是一块十五米深的大豆腐!
高总说,这些重点防洪地段的资料我们都研究过,也请来了最好的地质专家和工程专家,我们希望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对重点防洪点进行全面整理加固,详细的方案前期也呈送给了各位领导。
段长说这些方案我们研究过,确实很符合实际,为什么到了现在才提出来呢。高总说,为了更加保险可靠,我们对所有数据进行了五年的跟踪分析才做出的方案。
党委书记插了一句,恕我冒昧,有两个相对个人的问题能不能问一下?高总微微一笑,知道领导们想说什么,我主动坦露心迹吧。首先,到铁路上来做工程没想赚钱,钱对于我来说只是数字,如果能够解决这些有挑战性的难题,倒是件有趣的事。
但是除此之外,高总对长乐铁路分局的感情应该也有其他渊源吧。年轻的党委书记脸上带着笑,话里却暗藏机锋。
这不是秘密,分局的秦红军副书记和你们段原党委书记岳四雷都是我的战友,我们一起浴血奋战同生共死过,正因为这些问题困扰过他们,所以我才想过来搞定,我们这些老家伙从来不会知难而退,就是喜欢硬杠。
段长赶紧接上话题,据我所知,岳书记在职期间,高总并没有在工务段参与任何工程,是不是顾虑不成功的政治风险?何况这套方案预算不是小数目。
高总轻描淡写地说,我对收益不设定啊,只要领导们认可,垫资或者捐赠都不是问题,这种任性的价格高某还是能承担起的。提供的资料显示得很清楚,我们研发的土质固化技术已经完成了多次试验,也申请了专利,只是最近才通过了审核,时间上有点滞后而已,不存在为战友规避什么政治风险。当然,如果领导们觉得不合适或者不方便,高远公司将会全面退出长乐铁路分局的市场,不给彼此增加负担。
段长和党委书记不由对视一眼,迅速交流了眼神。段长率先站起身来伸出双手,非常感谢高总的坦诚和仗义,我们认可这个方案,也欢迎高远公司的支持,因为制度原因,目前只能说,方案中的维修部分您可以先行安排,这些属于段管资金,我们两个能拍板决定。更新改造和大修项目也会尽快向上反映,争取申请来资金,赶在雨季前多做一些工作。
党委书记也站起身来,高总的方案我们研究几次了,今天段长的态度也是段党委的意见,请高总放心,我们的合作是真诚的。我个人也对高总非常敬仰,如果高总还有什么要求,请只管提。
那就两个小要求吧,一是这些新兴技术涉及商业机密,请各位提醒参与施工人员不要外传核心数据,二是我们之间的商业行为和其他人无关,特别是两位战友已经退位,请不要告知。
7
火车终于远去,消失在茫茫雨雾里,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同眼下雨雾里的泽沟桥。岳四雷和两名巡守职工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这桥是啥时候维修加固的,水平真高。
老职工嘿嘿笑着,高远公司去年底干的啊,都说是看在您的面子上才来的,听说来了好几个科学家呢。
岳四雷脚下一软,软泥再一次裹住了脚踝,他想把脚拔出来,试了两下没成功。两名职工上来接过他的雨鞋,扶着走进工棚。老职工递上一支烟,老书记啊,您的腿有旧伤,千万得注意啊。
岳四雷低头看看挽起的裤腿,上面横斜着几道狰狞的疤痕,他说这算什么,我大腿上曾经被炮弹刮过,差一点要了命呢,现在还少一大块肉。老职工说,我们都知道您当年打过大仗,给我们讲讲吧。
岳四雷说真没什么可讲的,战友们倒下了那么多,剩下我们几个有啥资格说呢。现在日子这么好,他们都没享受到,我们活着的工作也没做好,想想很慚愧啊。
两名职工赶紧站起来,书记您可别这样,在工务段这些年做了那么多好事,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年轻职工也说,书记,我是刚上班的,也听说了您好多故事。
岳四雷饶有兴趣地问,听说我什么了?是不是又臭又倔?
年轻职工有些腼腆,大家都说您总是在线路上忙,和咱们职工一起干活,谁家有啥事您都上心帮忙解决,开始我还不相信,哪有这么好的官啊。
岳四雷哈哈大笑。
老职工指着泽沟桥说,我原来告诉这小子,修桥的人是书记的战友,他们可是深圳的大公司,专门为了我们来赔本做生意,都是和书记一样的好人。可这小子不相信,说他没见识还不服。这次下雨他长见识了,不光咱这,下辛坡也好多啦!
岳四雷原本就想避开这个嫌疑,现在更解释不清了。他不想把小高和自己扯一起,这些工程什么时候开始的还真是不知道。他不明白小高放下南方的大生意来到楚天干什么,以前可能是为秦红军捞政绩,现在秦红军也退了为什么还不走?这不像他的风格啊。
在他印象中,小高没有做过无目的的事。两人共同的入党介绍人秦红军说他很善于把握机会,做好配合。事实也证明这个判断没错,他和小高是一个战斗小组,岳四雷正面进攻,小高侧翼跟进,两个人配合默契步伐一致,按作战要求负责好自己面前,把侧翼和后背交给战友。小高不是贪生怕死的人,战场上也救过自己的命,当然自己也救过他的命,这些交织一团的不是账,是情,既不能提,更不能算,但不能忘。 打太原时自己负了伤,登城时炮弹炸的,要不是小高估计就光荣了,是他拼命背着自己找到卫生员,送到了后方医院。他哭着喊着守着自己,医生说这伤太重了,应该救不过来,赶紧去通知家人吧。小高不知道怎么弄到了一匹马,星夜跑到自己的老家平顺,把老爷子接到了部队。
那是一个冬天,外面白茫茫一片,岳四雷昏昏沉沉的,想自己大概会这样睡过去吧,没等到全中国解放就牺牲了,真遗憾。部队准备了一辆平板车,老父亲来了后说,四伢子咱回家吧。小高在旁边抹着眼泪说四雷,我和咱叔一起送你回家。
既然是死,埋哪里不一样。祖上岳飞墓前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还是老人家教的。再说冰天雪地的,太原正吃紧,老人家年龄大了,何苦折腾呢。小高也应该回到前线,阎锡山的队伍可不好打。他断然拒绝,说爸您回去吧,我不走,还没解放呢。等我伤好了还要去打仗,解放了开着火车回来看你们。
老人家抽了一袋烟,把娘亲手烙的馍放在枕头边,抿着嘴一声不吭,慢慢地扭头走了。送完老人回来,小高咬着牙说,四雷,我一定找到好医生来治你,一跺脚就冲进了风雪中。岳四雷笑了,他记得当时轻轻咬着娘烙的馍,闭上眼睛慢慢咀嚼,真香啊,身上也没那么疼了,迷迷糊糊想睡觉。那一刻的场景再次栩栩如生地回到眼前,岳四雷看着外面的雨雾,轻吁一口气,是啊,真好。
两名职工不知道书记刚才想的是什么,以为还是说下辛坡的工程,连连附和,说真是好,真是好,来了几个研究所的专家,还有地质大学的教授,真的让软土变硬了!
岳四雷心说这怎么可能?即使变硬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啊,整个地质是稀软的,也只是解决表面问题,治标不治本,完全是哗众取宠呢。这些话他没说出来,那是小高,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他的信心开始有点动摇了。
记得当年小高跑出去后,第三天真的带了一名苏联留学过的医生回来了,当时自己已经神志不清,听医院的人说手术非常顺利,就这样奇迹般地捡回来一条命。后来知道,医生是东野医院的专家,临时过来有任务,结果被小高愣是拉到了这里。他问过小高用的什么办法请来专家,战场上那么多受重伤的,怎么会轮着自己。小高说没什么,我告诉他你的伤很重,别人治不了,他就来了。岳四雷不相信,但也没有再问。
伤还没有完全痊愈,他就回到了部队,太原战役的后半程由彭总接替指挥,打下太原后,十八兵团就划归一野,秦红军已经升任副排长,小高接任了班长。因为伤在大腿,几个月的卧床休养,腿上肌肉严重萎缩,走路一瘸一拐,小高建议他和后勤人员一起行动,他坚决不同意,说我一定能跟上部队。没多久接到紧急命令,西北二马妄图进攻西安,全师必须在八天之内赶到西安城外布防,秦红军和小高找他谈话,怕他腿上有伤跟不上,命令他跟着辎重部队一起走。岳四雷死活不肯,说我就是倒在路上也不会拖队伍的后腿。最后小高只好流着泪向秦红军保证,请排长放心,我就是背也会把四雷哥背到西安。秦红军说听好了,你们一个都不能少,都好好地跟着老子到西安,完了一起吃羊肉泡!
那个初夏是岳四雷最难忘的季节,部队先是坐着火车赶到潼关,然后过河急行军布防咸阳,愣是抢在了马家军的前面,把不可一世的马继援打得人仰马翻,狼狈逃窜。算来这是第一次坐火车上战场,岳四雷心里压抑许久的激情不可遏制地迸发出来,东关火车站的抢夺战瞬间又闪回到眼前。那次打完临汾后,他向秦红军请求再去东关火车站看看火车,想摸摸那个大红轮子。不提还好,一提让秦红军想起来他擅自行动的事,勃然大怒,为了个火车就可以战场不听指挥?有沒有点纪律性!有本事好好打仗,新中国成立后转业开火车去!岳四雷梗着脖子说为啥要等到新中国成立后,我要在战斗中缴获一辆火车,开给你看看!
原以为坐火车直接进西安,结果部队在风陵渡下车换船,有人说是黄河水涨了,火车过不去了,还有人说是阎锡山的火车轮子小进不了陕西。队伍上岸后就开始了急行军,该扔的都扔完了,只剩下枪支弹药,旁边都是呼哧呼哧的喘气声,还有不小心摔倒的动静,大家不吭声,都咬着牙跟着跑。岳四雷是放羊娃出身,根本不怕跑,可架不住腿上有伤,慢慢有些跟不上了。小高回头抢过了他的枪,用绑腿布拴在手上,说咱哥俩谁也别撒手,一定能到西安。
那个夜里,他没看见黄河涨水的模样,也一直无法和长江对比,他无数次回想,如果没有洪水,是不是队伍就可以坐着火车直接到西安,也就不会让马继援那么轻松地跑掉了。
记得当时秦红军也很疑惑地说,涨点水怎么就过不了火车了?以后解放了,咱们去修一个冲不坏的铁路桥吧。
世间很多事情冥冥中有天意,秦红军从皮旅负伤离队,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皮旅改编的181师;潼关发的牢骚,在部队整体划转为铁八师时再次成真。三人去了不同的铁路建设单位,几十年后,居然相会于小小的泽沟桥。
岳四雷再次围着泽沟桥巡视,桥上的修复痕迹很明显,却没有改变主要结构和部件。经验告诉他,这些貌似简单的修补,其实大有讲究,整个桥的稳定性和耐受性被提升了一个档次。他好像慢慢理解了小高,当年风陵渡的一句诺言,他真的没忘记啊。
雨基本停了下来,岳四雷骑车回到大路上,在路口踌躇起来。向西是回家的路,向东是下辛坡方向。该去哪里?
此时,岳四雷家门口来了一辆越野车,一名精干小伙子客气地问春兰,大妈,这是岳书记家吗?春兰说他出去了,你是哪里的?小伙子说我是高远公司的,高总想请岳书记指导一下下辛坡的防洪。
春兰说,他说去泽沟桥了,你过去找找看吧,指不定路上能遇着。
8
下辛坡车站外两公里的地方是个大弯道,路基高出地面很多,铁路两边有不少池塘,鱼虾戏水,荷花飘香,一片和谐景象。
车刚刚停稳,年轻的司机还没有来得及下车过来开门,岳四雷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直奔路基,他看见道床两边堆满密密麻麻的加固沙袋,以前紧挨着铁路的水池鱼塘也被高大的混凝土水沟进行了隔离,用脚踢了踢,坚固厚实。他想起老职工说的土质问题,想看看是不是真的硬化了,但两层沙袋挡住了试探,根本看不见土。 小高说,四雷啊,刚刚干好的活,等着这场雨和你一起来检验呢。段长紧走几步伸出双手,老领导您亲自来了。
岳四雷说我是按高总的要求来学习的,这不专门找车接我了嘛,好让我现场学习,转变思想啊。
小高哈哈一笑,四雷今天的情绪,肯定适合作指导。他招招手,一名技术人员跑过来,来,给岳书记好好汇报一下。
别,岳四雷伸手指向人群中的黄红卫,高总的高科技你听懂了吗,来给我讲讲?
黄红卫有点尴尬,还是大步走上前,报告岳书记,这段时间我一直跟着学习,除了核心技术,基本原理和操作也明白了,我汇报一下吧。
黄红卫的表述很准确,不光岳四雷,周边的职工们也都听懂了。对于这段稀软泥土地,高远公司首先在土质上加入了自行研发的凝固成分,强化了土质硬度,然后在道床外侧用沙袋加压,进行压迫性固定,在外侧修建凹槽式混凝土排水沟,一边挡住道床的水土不滑坡,一边挡住外围的池塘不渗水,中间的排水沟承接道中的排水管,将挤压出来的水及时排放出去。更重要的是这个凹槽下沉较深,并在地下进行了勾连,进一步加强了包裹性。也就是说,哪怕地下二十米都是豆腐,但铁路道床这一部分却是被层层绑扎包裹的冻豆腐,即使出现整体沉降,也不会坍塌散架。
黄红卫毕竟是技术人员,对高远公司的研究得很透,一些施工的步骤、原理、结构讲得深入浅出,关键地方的尺寸和顺序、时间也都牢牢记下了,连植被的品种都进行了说明。
岳四雷脸色慢慢凝重起来,一声不吭地听着。天色阴暗下来,乌云黑压压地笼罩在头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现场安静得只有风声,些许零星的碎雨悄悄地落在地面,不敢有一点声响。黄红卫介绍完后,后退了一步,忐忑地看着岳四雷。
岳四雷环视着周围,仔细打量这段困扰工务段多年的豆腐路,慢慢走上去,这里摸摸,那里踩踩,黄红卫依然和当初一样紧紧跟在身后,不时搀扶一把。下到路面时已经有点喘气,他看见迎面过来的小高也有了许多白发,心里像是一只吹饱的气球突然松了手,有点忽忽悠悠地找不到方向。
这么大的工程量,资金成本能保证吗?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问出了这个。
年轻段长的脸就像盛开的鲜花,当然能,高总和我们有个战略意向,高远公司和学校共同研发一些铁路课题,我们提供闲置弃用的专用线作为试验场地。课题结合我们的需求开展,优先为我们施工,我们的技术人员可以进入课题组,现场人员也可以配合施工,长远来看已经很节约了。小高说,我们做了个五年计划和十年计划,前期迫在眉睫的技术问题已经开始推进了,后期还想请你来当个顾问,把一些我们不知道的问题也列出来,让专家们一揽子研究,弄个时间表和线路图。
岳四雷皱起眉头,我一个退休老头子当什么顾问?你们的事我不掺和。
小高说,放心吧四雷,这个顾问不会给你钱的,就是让你把肚子那点货倒出来,带着我们跑跑腿,看看现场。你成天说职工不容易,现在让你给职工们尽点义务还不乐意了?
我要不要钱是一方面,问题你照样在铁路上挣钱,我这算怎么回事。你们想咋干我不管,也管不了。岳四雷一边说,一边向汽车走过去,对接他的年轻司机说,麻烦师傅,现在送我回去吧。
下辛坡工区的工长老孔抢上前帮着拉开车门,岳书记您慢点。岳四雷看着这个皮肤黝黑,老实得有些木讷的工长,忍不住问了一句,小孔啊,你觉得这样好不好?孔工长憨厚地笑,当然好啊,这下省好多劲了,咱也不成天防贼一样守在这里,这么多年了啊。
岳四雷对着小高笑了笑,听到了吧,职工们说好当然就是好,我一个退休老头,啥意见也没有。
小高猛地一把拉住了他,四雷先别走,今天请你来是有个事要给你说的。他的眼泪突然流了出来,我拼命地想把这个防洪点做好,就是想让你们知道,咱们这帮打过仗的人从来不会 ,也不服输!这是你的牵挂,也是老班长的心病,咱们必须得做好,他的时间不多了!
一列火车轰隆隆地驶过,长长地鸣叫了一声。岳四雷像是被火车吓住了,大张着嘴巴发不出声,雨水飘进喉咙,涩苦涩苦。
9
秦红军让儿子把病床摇起来一点,抬起头,干瘦的身体努力坐直。鸡汤散发着热气,他笑眯瞇地用调羹搅动,说真香,真香啊。儿子眼神飘忽不定,您看还缺点什么,我下午过来时再送。
秦红军说不用送,你们都在上班,该忙什么就忙什么,我这还有不少书没看完。
那您想吃点啥?做啥吃啥,都行。
药吃了吗?吃了,护士拿过来就吃了。
儿子翻了翻床头的《犯罪心理学》,说这书还在看啊。秦红军说那当然,多亏了这些书,不然咋破案啊。
儿子说我记得你还有本外国的,专门研究破案的。秦红军指一指抽屉,在呢,汉斯·罗格斯的《犯罪侦查》,比我还大,百年老书啦。
儿子把椅子向着挪了挪,爸,您是侦查专家,不会不知道当年谁把你弄走的吧。
秦红军满脸狐疑,多少年了还说这个干啥,想干啥?当时黑更半夜的,谁晓得。
但是他们下手那么重,要奔着整死你去的啊,要不是发现得及时,您,您就被他们打死了!
所以说嘛,我们这些打过仗的人命硬,阎王爷不敢收呢。打仗,破案,死在你爸手上的人少了?
爸,这是两回事。我和大姐还有老三、老四都打听过了,当年那事是有原因的,上面有人点头,说你参加革命历史不清白。不然,公安处的政委,谁敢到家里来抓人?
秦红军笑了,你们长能耐了,还去调查老子了?
儿子腮帮子一鼓一鼓的。爸,您别见怪,我们连当年的一些批件都看了,有人举报您是胡景铎手下,说是国民党特务。即使是胡景铎的部队,也是杨虎城将军的人,也是毛主席指示过的横山起义,他们怎么就这么诬陷人呢?
那最后呢?组织上还不是证明了我就是皮旅的人,历史清清楚楚的。
儿子喘着粗气,但是您受大罪了啊,留下这么多毛病。了解您老历史的一共也没几个人,猜也能猜个差不多。
秦红军转回头,气定神闲地重新坐直,像是自言自语。猜个啥子呢?我老秦这辈子不爱吃药,不进医院,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你们让我吃饭我就吃饭,让我住院我就住院,给啥药吃啥药,对不?
生病了当然要住院,年龄大了,不能像年轻的时候那样硬扛。
秦红军慢悠悠地说,我有没有问过你们得了啥病,还能活多久?
儿子的脸瞬间通红,爸,您说什么呢,就是肠胃有点炎症,过段时间就出院了。
秦红军说,所以我不问啊,也不猜啊,知道那么多有啥用?
儿子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爸,我们真的不会去报复,只是心里过不去,几十年了啊,跟刺一样扎着。
这时,岳四雷和小高正好推开病房门,吱呀的一声响,像极了火车汽笛声。
秦红军低着头专心地喝了一口鸡汤,嗯,味道真不错。
作者简介:黄灯,本名章金辉,系中国铁路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郑州铁路局集团公司作协副主席。著有散文集《为有暗香来》《第八天时光》,在《中国青年》《中国铁路文艺》《青年文摘》等发表小说、散文多篇。现就职于郑州铁路局集团公司。
(责任编辑 徐文)
岳四雷皱着眉头看看外面,门缝和窗户缝里有呜呜的风声,好像千百只野兽拼命地扒着门窗,要钻进来寻仇一样。他从门后取出雨衣、铁锹,披上雨衣对老伴春兰说,把门关好,我去看看防洪点。
顺着府河向东走,岳四雷在空气中搜寻着危险气息,指导着他的脚步。这种感觉有点像当年西南剿匪时追击土匪头子刘大麻子,也是风雨交加的天气,他和秦红军在深山老林里追了半个月,一步步紧跟,愣是把他逼在悬崖边。刘大麻子语无伦次地说别过来,不然我就跳下去自杀,绝不让你们抓活的!岳四雷冷笑说,就你那 样还敢跳,跳啊。边说边拿着枪走上前,两个窝头就把你的枪换走了,还想反攻大陆? 货!后来团里开总结表彰大会,副排长秦红军进行了发言,说我们抓刘大麻子主要靠岳四海的鼻子,能闻到味。战士们哈哈大笑起来,起哄说讲讲,讲讲。秦红军也来了劲,说因为刘大麻子的脚气味大啊!战士们乐成一片,原来是脚臭啊。
其实大家都知道,主要原因是岳四雷看到一些不能吃的野果子树上有新鲜痕迹,就知道他没吃的了,于是重點留意山下村子里,果然堵了个正着。秦红军也就是兴致所致的一句玩笑,岳四雷心里却很不舒服,我们辛辛苦苦追了半个月,怎么就是闻着脚臭才抓到人?战友小高劝慰说,秦排长是一个玩笑话,看大家剿匪太紧张了,想放松一下,别往心里去啊。
三十多年了,从秦排长到秦副书记,从小高到高总,从岳四雷到岳书记,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把他们席卷其中,眨眼间恍如隔世。
岳四雷摇摇头,怎么又开始回忆了,果然是年龄大了喜欢怀旧,但怀旧的起点又往往飘忽不定。他骑车顺着府河向铁路方向去,感觉记忆和过往就像府河的水流,越来越远,越来越快,知道源头却看不见源头,知道去处又不甘心去处。河水中一个又一个漩涡,就是生命中高高低低的起伏转承,经常很突兀地跳出来,还没等人反应过来,又嗖的一声没了踪影。
1
岳四雷不喜欢打伞,会占着手,下雨的时候只穿雨衣,还要把头露在外面,他觉得只有自己看到的才是真实的,也始终认为离得越近才会看得越清。
要去的泽沟桥是个一级防洪点,前段时间听说改成了二级。从一级到二级是安全级别的下调,也是工作成绩的体现,这个成绩有没有水分?岳四雷对泽沟桥太了解了,铁路桥已经服役三十年了,此前一直想进行大修或者重建,因为各种情况没有落实,按理说应该是危险系数越来越高才对。
泽沟是府河的一个小支流,通过下穿涵洞越过铁路,雨水大的时候经常漫上来,甚至能淹了钢轨。这个地方,他和秦红军、小高都现场勘测过,不过结论却完全不一样。秦红军认为泽沟桥不是最危险的,说钢铁架构的承重力是客观科学的,只要洪水没有漫过一定高度,列车可以通过人工引导的方式缓慢通过,小高认为桥梁本身用料和工艺很好,加上经历过多次洪水冲击,已经提前完成了沉降,不会再有大的偏差。他们共同认为下辛坡那一段隐患最大,虽然没有桥涵,但土质稀软,地基酥松塌陷的概率很大,弄不好还会整体漂移。
岳四雷认为这是外行和内行的不对等讨论。自己在工务段工作二十年,历年防洪和受损情况已经印在脑子里,任何险情的发生一定是多种因素促成,他们两个就凭着一些纸上的资料和浮光掠影的现场考察下这个结论,明显有些仓促和草率。下辛坡怎么说也是一个高于地平面的道床,只要加强巡视,任何问题都会在第一时间发现,也能第一时间处置。而泽沟桥一旦遇上大水就会被泡被淹,钢轨都看不见了还怎么保安全?眼见为实,看不见的都不要去臆想。
至于秦红军说当领导要善于分析,不要经验主义。岳四雷很反感,经验是什么,就是长年劳作中得到的规律性验证,从领工员到科室主任,再到副段长、党委书记,段上二百多里线路,随便拉出来一个地方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这就是经验。什么叫经验是好的,经验主义要注意,到底是让按经验来,还是不要按经验来?他们又不是没去过府河。
府河从大洪山里流出,和铁路并行百里后汇入长江,越向东气势越盛,水流越急,像断奶的孩子急不可耐地冲向妈妈怀抱。平时还好,一旦到了暴雨季,断奶的妈妈立即显露出强势的一面,断然将它拒绝于外。河水上涨,江水也涨,而且涨得更快更猛,交汇口形成不可逾越的水幕高墙,铺天盖地,扑面而来,倒灌的江水把河水打得连连后退,水流碰撞声惊天动地,大江大河上漩涡滚滚,让人心惊胆战。
岳四雷不怕,反而很享受这样的厮杀搏斗,能勾起久违的战场记忆,也容易点燃沸腾的热血。他大手一挥,红卫,红卫!没有人响应,才想起来自己已经退二线好几年了,一直追随于侧的黄红卫不会再随叫随到了,在职副段长有他自己的一摊事。
好在黄红卫是个念旧的人,逢年过节从不忘过来看看老领导,陪着喝上几口。岳四雷家的墙上还挂着工务段管辖线路图,两人聊着聊着,话题就到了工作上,从路基路堑到桥梁涵洞,再到道床道砟、钢轨枕木,哪个地方应该多备点木桩,哪个地方得先储存点石料,甚至这活谁来干最靠谱,两个人高一声低一声比画争论,经常意犹未尽地掰扯到下半夜。
老伴春兰说,你退休了,就不要老掺和单位的事了,让现在的领导放不开手脚。岳四雷说你真是女人见识,我退休了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建言献策怎么不行?
工务段的同志也知道,每到雨季,老党委书记经常赶往现场,和民工们一起打桩扛沙袋,搬片石。大家就劝,老领导您别难为我们,这刮风下雨的夜里,要是有个闪失,黄段长还不剥了我们的皮?
岳四雷很不高兴,说我是自愿帮忙的,你们就把我当个民工,多一个人多一份力。
没几天,现任段长和书记专程到家来,很谦虚地汇报了一下近期段上的工作,说老领导德高望重,一路血与火的革命生涯为后来人打下了江山,现在虽然退位了但在我们心里还是和在位一样,还是要多关心和帮助我们,工作中哪里做得不到位一定要帮我们指出来,我们认真整改,认真落实。退管办主任老代也跟在一起,放下了一些米面油什么的,连连说我的工作没做好,岳书记大人不记小人过,我以后多来看您。 眼看着岳四雷的脸色青了又白,春兰赶紧伸手接过物品,打着圆场送走了他们。
岳四雷愤怒地把一桶麦乳精踢得飞了起来,撞在对面墙上彈回来,瘪下去的一块像委屈的嘴巴。他们认为我干活是为了讨救济?
春兰把麦乳精捡起来收拾好,说这个人都是外来的,年轻,跟你也不熟,怕你身体吃不消,没有别的意思。岳四雷瓮声瓮气地说,这都是老秦选的人,八二本要培养,可不能都是小书生吧,这铁路的活跟打仗一样,得能文能武,光说好听话不好使。
春兰说你是老办法,人家是新办法,不定就比你差,退休就安生下来吧,别老向前凑。岳四雷摇摇头,今年的雨水是五十年一遇,怕他们没经验架不住啊,要是黄红卫当段长就好了。
想到黄红卫,又是一阵闹心。前年他主动要求退二线,为年轻人腾地方,分局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秦红军专门征求了自己的意见,他推荐了黄红卫,可最后上来了个年轻大学生,说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要重用科技人才,科技兴企。他认为组织上考虑得对,同时建议秦红军把自己的意见反映上去,年轻人对现场的驾驭力需要一个过程,段长马上也要退休了,再配班子的时候最好有个经验丰富的。
当时秦副书记很认真地盯着他看,眼神里面内容丰富。岳四雷坦然对视,我推荐黄红卫没私心,他对段上情况了解,责任心也强,资历威望也够,班子里面老中青搭配也科学合理。
可结果让他格外郁闷,新上任的段长依然是个年轻大学生,上班不久就进了分局机关,然后空降下来的那种。岳四雷去分局问秦红军,你这是什么意思?秦红军说你的建议我汇报了,但这是组织的安排。岳四雷说少来这套,我没说一定要用黄红卫,但你要对这六百干部职工负责,工务段地势这么复杂,防洪压力那么大,真是要出了事,我们对不起组织,更对不起老百姓!
不等秦副书记再说什么,岳四雷摔门而出。
2
雨继续下着,好像没有那么紧了,力度轻一下重一下,像是透着一些诡异。岳四雷把自行车扎在泽沟桥边,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出门时春兰给他脖子围的毛巾也湿透了。春兰知道他的习惯,下雨天帽子里面会有积水,一不留神就倒灌到脖子,年轻时觉得很刺激,但现在有点怕受凉了。两名巡守人员跑了过来,大声喊着,原来是岳书记啊,这么大雨,您又亲自来了?岳四雷给他们上了一根烟,退休老头没事出来瞎溜达,你们该干啥干啥,我转着看看。
下到沟边,他蹲下仔细观察,泽沟的水还没涨起来,但水质有点犯浑,低头时一阵风吹过,雨衣帽子自然地扣到头上,浑身不由一激灵。他从巡道包里取出老花镜,吃力地弯腰向水面看去,风挟裹着雨滴打在河面上,一片一片的,忽东忽西。很多气泡慢慢浮上来,像不怀好意的笑。
天色更灰了,除了远处火车的鸣叫,大地上仿佛只剩下自己。他抽了抽鼻子,深深吸进熟悉的土腥味和河草气,扶着膝盖想站起来,却发现橡胶雨鞋仿佛焊在地上,原来不知不觉淤泥已经没过了脚脖。差一点泥足深陷啊,岳四雷感慨着,慢慢把雨鞋从淤泥里拔出来。想了想,又把鞋子脱掉,光脚踩在地上,湿润柔和的河泥慢慢挤进脚趾缝,有种被包裹的舒服感。对,就是这种感觉,脚板和土地融为一体,脚踏实地的感觉。
这种感觉还是指导员带来的。当年指导员讲过一个故事,说古代有个大力士,只要站在地上就力大无穷,谁也打不败他,我们革命战士也是大力士,只要站在劳苦大众的这块土地上就能生根,就有力气。当时岳四雷觉得大脑突然被打开了一扇窗户,听得眼睛都亮了,这比喻多形象啊,解放军就得永远和老百姓站在一起。
你们想想打临汾时,徐向前总指挥怎么说的,说我们不光是十万对三万的兵力优势,更重要的是还有几十万老百姓的支持,所以一定能胜利,最后,咱们是不是打赢了?指导员侃侃而谈的模样和这场战争一样,让他刻骨铭心。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中,为了挖坑道进行爆破,老百姓七天就贡献了十二万块门板,到最后临汾所有的人家都空着大门,真正的夜不闭户。凭着十二万块门板,部队从东关打进了临汾,晋南地区全部解放,吕梁、太岳两解放区连成一片。
依靠人民才能打胜仗,打了胜仗得为人民。这是参加革命后真正理解的第一个道理,是血与火的战斗教给他的,一直用了一辈子。在工务段,他每年都会用大量时间找职工们聊天,听他们粗门大嗓的意见建议,然后不断修订各种管理办法。有些党员干部认为他太折腾,不能职工说啥就是啥吧,不能听到点什么就要求干部改进作风、改进方式,这搞管理的,成了被管理的,工作还怎么干。老段长听到后脸一板,岳书记是拿命给我们打江山,对老百姓感情深怎么了?轮得着你们这帮小王八羔子来胡说八道?谁敢乱嚼舌头,看老子怎么收拾你!
偶尔也有班子成员委婉地说,个别职工的意见并不一定代表全体,咱们做决策时还是多斟酌吧。岳四雷说职工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不过夜,还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他向铁路分局包保领导秦红军汇报工作时说,工务段两百多里的管辖线路,不发动职工来想办法,光凭几个领导的脑袋怎么考虑得周全?越是干部越不能脱离群众,必须多听群众意见。
秦红军不以为然,至少岳四雷这么认为,他认为秦红军一直对老百姓的意见都不是太重视,最多是仅供参考。当年指导员的课讲完后,副排长秦红军还和大家说,咱们的群众路线不是一味迁就群众,而是批判地吸取好的建议,让群众跟着我们走。有战士问,到底是群众跟着我们走,还是我们跟着群众走。秦红军说,共产党员和劳苦大众的目标是一样的,人民群众只有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才有出路对不对?谁跟着谁走不是重点。
这和指导员的说法肯定不一样,但岳四雷分辨不出来哪里不对,只是明白秦红军即使知道职工的想法,也未必会改变主意,他还是会按自己的方法来“引导群众”。他总认为群众的觉悟不高。七十多年前,不少老百姓怕遭到国民党打击报复,参与土改积极性不高,甚至分了土地连夜主动还给地主,导致秦红军包片的几个乡拖了后腿,连队也挨了批评,他在会上发了脾气,说提高群众觉悟不光是嘴上说,还得有点办法,上点强度。 然后就气呼呼地说增加点人手,岳四雷积极请战,秦红军不耐烦地摆摆手,你就算了,容易一根筋,我安排小高了。
什么叫一根筋,明明就是偏見,岳四雷此后就听不得这个词,一提就恼火。但是老伴春兰说其实是你对他有成见,这么多年的老上级、老领导,只要说到秦红军你总愤愤不平。岳四雷想了想好像还真是,从一参军开始就是这样。
岳四雷一九四六年入伍到太岳部队,那时解放军面临着和国民党打大仗打恶仗的关键时期。父亲说咱们以前吃不饱饭,是共产党分了土地才有了活路,现在国民党要把我们的土地抢走,你得跟着共产党去打他们,回来我们就可以吃白面馍。秦红军听说后哼了一声,为了两个馒头来当兵的,能有啥出息。岳四雷心里顿时像扎了一根刺,脸红了很久,老革命怎么能这样对新战士说风凉话呢,太不地道了。
岳四雷的祖籍是河南汤阴的,听老人说是岳飞后人,老家有句话叫秦岳不同席,意思是记着祖上岳飞和秦桧的仇。现实就这么巧,偏偏遇到一个姓秦的上级,而且一开始就不那么融洽。秦红军这人除了打仗,对其他什么事都懒懒散散,而且喜欢用怀疑的眼神看人。岳四雷对什么都很认真,对那些分不清真假的玩笑和调侃很不习惯,战友们就觉得有趣,经常拿他逗乐,很长一段时间,岳四雷认为是秦红军带动大家欺负自己。
战友小高说班长那是在练你呢,教经验。岳四雷气鼓鼓地,他为啥不练别人。小高拍拍他肩膀,你是新兵啊,还会进步呢,等你当了班长就该练别人了。岳四雷梗着脖子说我不会欺负人。小高说你想多了,班长经常说你勇敢执着,以后会成大事。
小高很会说话,连秦红军都说他机灵,岳四雷更判断不出真假。私下悄悄打听秦红军什么来头,一打听才发现还真不一般,他居然在赫赫有名的皮旅参加过中原突围,后来受伤回家休养,痊愈后就地参加了太岳部队,直接当了班长。可也有战士神神秘秘地说,秦红军原来是国民党部队的呢,陕北横山的胡景铎手下,为了掩盖这段历史,他才改名字叫红军。他也问过小高是否知道这些,小高一幅很无辜的模样,咱们都是新兵蛋子,人家爱咋说咋说,打仗保命要紧。一个班就那么几个人,风言风语自然传到秦红军耳朵,可一点反应也没有,还是懒洋洋的,更显得神神秘秘。
好奇加上憋气,岳四雷就总想找个地方发泄,让人看看自己是块什么料。新兵训练结束后第一仗就赶上打临汾,团部任务是东关攻坚战,三连负责打火车站。侦察地形时发现车站里面还有一辆火车,连长安排秦红军带一个班去侦察,伺机夺取火车。岳四雷说我要打前阵,我对火车熟悉。秦红军怀疑地看着他,你啥时候见过火车?岳四雷鼓着腮帮子说,我哥哥带我见过!
秦红军知道岳四雷父亲是共产党员,在根据地当村主任,一直为部队做联络和后勤工作,大哥也是共产党员,当年打过鬼子,就不再吭声,说你还是跟着我,听命令!其实岳四雷没见过火车,只是从大哥嘴里面听说过。大哥当时受伤被俘,被日本兵拉到东北去挖煤矿,最后和几名战友偷偷钻进运煤的火车,九死一生地逃了出来,但是身子骨完全垮了,家人才把他又送上战场。哥哥关于火车的各种描述,岳四雷在心里温习了一遍又一遍,没想到参军第一仗就能打火车,要是能把火车打下来,开着火车冲进城里,那可是替哥哥圆了一个扬眉吐气的愿望。对,一定要把火车打下来,而且要第一个打下来。原本的紧张感突然就没了,不停哆嗦的腿肚子也好了,他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信心才是能力的根本,没有能打赢的信心,肯定没有向前冲的动力,更不会有能打赢的本事。打仗是这样,干工作也是这样,从作战部队到铁八师,再整体转业到铁路工作,他见过了太多突发情况和紧急事件,每次都能找到当初解放临汾时的兴奋劲,也就是这股兴奋劲,让他从来不认为自己老了,干不动了。
3
泽沟桥上有火车轰隆隆地通过,是韶山的内燃机车,和当年的蒸汽机不太一样。岳四雷还是喜欢那种大红轮子的蒸汽机车,第一次见到火车就觉得应该长这样,不冒烟不喷火的叫什么火车。
泽沟桥比自己的预计要结实,前几年还有些松动腐蚀的构件和螺栓显然被更换过,还多了些精巧的加固措施,让桥梁焕然一新。他刚才认真检查了桥墩和桥面,虽然有年头了,可修补后的桥梁筋骨更加硬朗,底气更加扎实,钢轨在汽灯的照耀下闪闪发亮,螺丝钉像一排眨着眼睛的星星。火车通过时,雨水被甩在枕木上又飞溅起来,像极了子弹打上去的样子。他好多次给春兰说这是宿命,第一仗打的是火车,最后干了铁路,到底还是有缘分啊。
岳四雷对打火车的日子记得很清楚,一九四八年三月,当时天气很冷,空中灰蒙蒙的,大红轮子火车孤零零地停在那里。他们趴在铁道边的排水沟里,小高对秦红军说,班长,这不是一头等着拉磨的驴吗,咱上吧。秦红军拿枪瞄着火车,很警惕地四下侦察,说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再看看,看好了再打。
岳四雷从看见火车那一刻起,就像骑手看到了骏马,迫不及待地想冲上去。他搓着手对秦红军说,火车上肯定没人,我先上。秦红军没听太清楚,回头嗯了一声,眼神里还是习惯性地怀疑,结果就见岳四雷忽地冲了出去,弯着腰向火车头方向跑去。秦红军一下急了,说了声掩护我们,快步追上岳四雷,一把将他按在地上,只听见周边叭叭的枪声响起来,原来阎老西的兵还真在角落里等着呢。
身后战友的枪声也响起来,机枪子弹冲着火力点扫了过去,压制了敌人的气焰。秦红军拉起岳四雷玩命冲锋,脚下的道砟被踩得哗啦啦乱响,两人三下两下猫到车厢下面,小心翼翼地爬进车厢向外点射,很快战友们也跟了上来,敌人的斗志显然有点散了,子弹打在车厢上、钢轨上和枕木上梆梆乱响,听上去很是无可奈何。
秦红军不止一次地说,四雷,你是党委书记,具体工作不需要亲自干,主要是思考谋划和统筹指挥。岳四雷说不到最前线怎么干工作?秦红军有些生气,从打东关开始你就这样,总喜欢当英雄向前冲,但我告诉你那不对,领导得站高一点看远一点。岳四雷说共产党员就得到最基层带领群众,指挥员说过,那是我们的土地,和他们在一起才有力气! 他当然知道群众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但群众的每件事都关系到个人利益,利益受损肯定不满意不高兴。对于党委书记来说,群众对党组织的不满意就是大事,天大的事,你秦红军一直当领导指挥人,咋说也不会明白。
他想,可能这也是两人经常意见相左的原因吧,不管是剿匪还是干铁路,岳四雷喜欢先到群众中去摸摸底,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征求他们的意见,而秦红军总是找来大量档案资料研究琢磨,和管理人员探讨座谈,进行所谓的深度分析。按说掌握资料和了解现场不冲突,可有了不同侧重,总会有意无意放大这种微妙,反而时时处处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岳四雷不止一次地对春兰说,秦红军那是闭门造车,不接地气。
雨季最大的问题是防洪,每年工务段都要出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应急,打木桩、加片石、填道砟,周而复始。作为包保领导,秦红军半年后得出结论,这是恶性循环,年年防洪年年忙,年年防在老地方,简单劳动的叠加就是浪费,也是怠政。他要求工务分处和工务段技术人员认真调研琢磨,对防洪点进行一次甄别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区别措施。
岳四雷觉得这完全是多此一举,这么多年,能想的办法早想过了试过了,哪年不是一样的。秦红军习惯了他的反对,说我们不能抱着老观念干活,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得有创新进取的精神。
秦红军的话再次勾起入伍时的尴尬,他很想说这条线路是建国初期建设的,当时的技术能力有限,加上江汉平原天然的土质松软,河流密布,每年道床被水浸水泡是一种常态。也想说自己走访了附近老乡,座谈过基层职工,谁都说这个问题是无解的,能顺着河道把铁路修起来已经不错了。还想说二十年来陪了好几任段长,每年都在完善方案,探索创新,已经制定出动态巡查、分段备料和就地用工、网络管理的整套响应机制,并得到过上级的肯定。但是所有的话最终没有吐出去,像是肺里没有吐出去的香烟,氤氲出一大团浑浊。上级就是上级,公私分开是他的基本原则,沉默了一会后,他闷声问了一句:那你说咋办?
秦红军没有犹豫,要不然叫小高过来看看吧。
岳四雷心里咯噔一下。
4
小高已经是老高了,大家都习惯叫他高总。部队整建制划归铁道工程兵时,三人分到了不同地方,小高去了宝成铁路,秦红军在封沙线。岳四雷和秦红军先后转业到同一个铁路分局,此时小高已经在某铁道工程局当上了项目部负责人。虽然是上下级,在他心里依然是并肩作戰的战友,可以拿命来相信的人,所以经常会在公共场合发表不同的意见,不少人说你这样顶撞领导不好啊。岳四雷说我们就事说事,有什么不好的。后来就传开了,只有工务段的岳书记敢和秦副书记叫板,也只有他能请秦书记到家里吃饭。
两家人在一起吃饭早不是秘密,哪怕白天在会上吵得急赤白脸,晚上依然可以一起坐在饭桌前吆三喝四。秦红军酒量不大,动辄就被岳四雷喝得摇摇晃晃,大着舌头说不清楚话。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小高在省会汉州新成立了公司,再聚会往往就是三个人,而且基本上都是小高买单。岳四雷有几次想掏钱,都被小高强行按了回去,秦红军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听任他们争执。
开办公司前小高和岳四雷联系过,他早早地响应号召下海经商,在南方有了自己的建设公司和劳务公司,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一副事业有成的模样。两人谈话期间,大哥大响个不停,高总操着全国各地方言接着全国各地电话。辞别时他说趁着你们两个老战友都在,我来长乐开个公司吧,给你们尽点力。
岳四雷客气地婉拒,高总是大老板,铁路上这些小活也入不了你的眼,我只是个基层干活的,工程发包当不了家。高总意味深长地笑笑,四雷书记见笑了,你在群众中可是有口皆碑的。
高总的动作很快,不光注册了公司,还在长乐铁路分局附近买了一幢楼,下面是酒店,上面是客房,顶层是科技研发部。高总告诉岳四雷,有需要我们干的活只管说,招标的活你按合同给钱,抢险救急的活不给钱也干。
岳四雷觉得没那么简单,小高到底是冲着谁来的?一直以来,秦红军对小高的欣赏是不加掩饰的,当年打完临汾后,小高和自己就在秦红军的介绍下火线入党,秦红军表扬小高是胸怀大局机智灵活,说岳四雷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都值得大家学习。开始岳四雷还挺高兴,后来越琢磨越不是味,战士打仗不就是要勇敢吗?临汾战役打了74天,大大小小的战斗场次已经记不清了,自己每次都是顶着枪林弹雨向前冲,小高总是躲在掩体后面四处观察,瞅准了机会再动。冲锋号响起的时候,自己总是从最短的距离冲向阵地,小高经常迂回地绕跑。虽然小高的缴获比自己多,但自己的歼敌人数比小高多,怎么还排名在后面了?
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打仗的时候都挑挑拣拣,经商的时候会慷慨大方吗?无商不奸,高总费劲到楚天省来干什么,来长乐干什么?秦红军是铁路分局主管政法协管人事的领导,自己是工务段管工程和防洪的副段长,现在横空来了个战友开公司,和铁路做生意,肯定会让职工们背后议论,做得好和做不好都是麻烦。
可高总还是在铁路上参与了不少工程,倒不是岳四雷的原因,而是分管工务的副分局长很满意高总的公司,特别是几座上跨铁路桥工程,是他们独立承揽并施工的。但在岳四雷的工务段,没有高远公司的任何投标,小高仿佛在回避他。岳四雷想,要是小高真来投标自己会干涉吗?他回答不上来。
确实,高远公司的能力和口碑是有的,资质高、技术力量强。听说高总要求公司接活不允许转包,哪怕不挣钱甚至赔钱。最开始,坊间传说是先进门再吃肉,有利益输送的长链条呢,明里暗里指向秦副书记;时间长了风向又变了,说钱不是问题,他是想为老战友捞政绩,好把副字去掉呢。还有一些人想方设法和高总亲近,或明或暗地提出,希望走通一条老战友搭桥的“秦式路线”。
岳四雷越听越害怕,人言可畏啊,哪怕心中坦荡荡,也免不了无风三尺浪。他庆幸没有让小高进入工务段。
他也不愿意看到秦红军这样,认为有必要提个醒,老班长你得注意点啊,有人在说闲话。秦红军说想干事哪能怕人说啊。岳四雷见他还是不以为然,咱们可是当兵打仗过来的,要为老百姓服务的,不能倒在糖衣炮弹下啊!秦红军很淡定,啥是糖衣炮弹?小高带着那么强的技术力量为铁路干活,不也是造福我们方便职工吗?总不能让人说几句就不干事了吧。 岳四雷说那不一样,我们是战友,瓜田李下的,会让职工戳脊梁骨。
秦红军笑笑,四雷啊,我知道你在意职工群众的评价,但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也是一种评价,务实的人不会受到空穴来风的影响。咱们这把年龄了,事业不等人啊!
岳四雷有点急了,老班长啊,就是因为咱们的时间不多了,更要保住晚节啊。
5
每年汛期来临前,岳四雷都会要求工务段成立三级党员突击队,按一二级防洪点的分布,指定对应的负责区段,到人到岗,形成了严防死守的网格化管理。党委书记和段长都亲自包一个点,岳四雷提出包泽沟桥,有一年曾经出现过洪水漫过桥面导致火车脱轨的事故,他对这个地方特别上心。
包保工务段的分局领导秦红军对岳四雷说,重点还是要盯住下辛坡,那是豆腐中的豆腐,雨水一大,铁路就像是泡散了架,枕木架着钢轨颤巍巍地趴在道床上,完全失去支撑力,全靠大量石料填充。岳四雷说我问过黄红卫,能不能把桩子打深一些,他说不可能打下去二十米吧,这和下到水里脚不沾地一样,没根。我的建议是增加一些防洪费用,先把泽沟桥这些地方大修一下,或者新建。
秦红军说泽沟桥不足为患,重要的是像下辛坡那样的地基,我们每年都在打基础,应该一年比一年好,可实际情况是不管投多少钱,第二年又重复,还是应该改进一下。
这是个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秦红军认为效果不好就不要重复投入,找一个好办法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岳四雷认为客观实际摆在那里,管不了长远还是先顾眼前,哪怕是个无底洞。不过横在眼前的事是钱不够,没钱就不能做事,事不到位就容易出毛病。资金和安全始终在拔河,谁先退缩谁吃亏。
领导不支持,只有自力更生了,岳四雷不怕吃苦,他成立党员突击队就是准备打人海战术,准备吃大苦的,只是心里多少有些悲戚,先天性的土质和河流分布都不是铁路可以说了算的事,何况还有江水倒灌,能招架住就不错了,还想去进攻?当领导的不切实际,无非想给自己捞政绩,哪管基层死活啊。
秦红军也很无奈,他理解岳四雷的谨慎稳重,但很多事情总得要试一试才知道不行,创新往往是被逼的。大家常说电饭锅、洗衣机都是懒人设计的,懒也是动力,可最怕的不是懒,而是顽固的经验。岳四雷兢兢业业地在这条线路上奔波,经历过多次尝试改变的失败,他变得更加稳健,也更坚定自己的想法。比如对部下和职工的过度信任,其实也是另外的一种不自信,对基层群众意见的过度采纳,其实并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可能是年龄大了吧,秦红军想,四雷总想多体恤职工,积极主动地向上级要钱要物,让职工的环境和条件更好一些,和护崽的老母鸡有什么分别。可他执着其中的行为到底是领导班子的共识,还是个别人的怂恿?党委书记是班长,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能被感情左右了判断。四雷在这个单位的时间太长了,他的威信和人品形成了不可撼动的话语权,也让他的身边失去应有的提醒和劝阻。
秦红军回想岳四雷到分局领导和相关部门要钱要计划的情形,以及向自己提出的用人要求。他相信岳四雷的原则性和公心,可是这些非常具体的事情是一名党委书记应当直接参与上手的吗?他当然不敢轻易接招。
他想打破这种格局,于是向分局党委提议,任用了创新担当的年轻段长和党委书记。
这一定会激怒岳四雷,因为他不止一次地推荐黄红卫了,黄红卫的确能干,然而在开拓进取上多少有些保守,完全可以再打磨一下,既是打磨黄红卫的进取力,也打磨岳四雷的思维。不想岳四雷负气退位,让他很自责。
的确对岳四雷的要求拒绝得太多了,一些具体事也没给予足够的肯定,特别是岳四雷很上心的防洪工作。只是秦红军认为工务段的方案没能走出旧有思维模式,尽管看上去很细致,依然停留于修修补补,没有不破不立的想法和斗志。他从暗示到明示,哪怕是指示,岳四雷固执己见不为所动,甚至反向怀疑自己夹带私货,想给小高搞利益输送。
这种偏执让人很沮丧,秦红军很想告诉他,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专业的人来干,而不是你自己认为的人才。他没法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有些防洪费用并没有完全用在防洪上,虽然大家认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是防洪的一部分,显然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辩解。他也没法告诉岳四雷,你为民请命的动机可能被人利用了,我们应该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好好聊聊。可他知道,自从岳四雷摔门而出后,战友间沿袭多年的传统,不知不觉中已经丢失了。
这个传统是小范围的民主生活会,也叫诸葛亮会,是当年徐向前对晋冀鲁豫军区的明确要求,每次战斗后各级单位都要进行碰头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分析得失,统一思想。他從当班长开始就最看重这个,一直到岳四雷退二线前,包括小高后来的加入,三人总是畅所欲言,也始终民主,哪怕争得面红耳赤,也是就事说事,拿事说理,不像现在这样相敬如宾,敬而远之。
秦红军有些迷茫,要说岳四雷退居二线没有和自己斗气的成分,他本人都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坚持的道理,只有弄透了这些道道,才能理顺情绪,自己显然没有理顺岳四雷的情绪。
其实把小高拉进来完全是无意,原本是战友们叙旧,说来说去扯到防洪中的倒灌难题,勾起了小高的兴趣。他说自己的公司和很多高校、研究所都有联系和合作,愿意过来参与一下,和老战友们再次并肩战斗。
对岳四雷的拒绝小高并不意外,哪怕说有新技术可以缓解土质松软问题,一时半会也难以让他改变主意,拿秦红军的话来说,四雷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万事过犹不及。还有一句,有时候贪名比贪财更可怕。
小高终究还是回到楚天省长乐市开设了公司,但是刻意避开了岳四雷。工务分处长有次酒后说,高总是高人啊,以你高远公司的实力完全可以不参与这些小活,结果个个都是样板工程,硬是把铁路建设质量给拉上了两个台阶。
他迷离的双眼不停眨巴着,不管人家咋说闲话,反正我不信,就冲为我们解决了这么多难题的份上,我,再敬您一个!
6
防洪可不光是工务段一家的事,这是个系统工程,要想彻底解决好,必须得多管齐下。高总伸出手指,防洪防汛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河道管理和规划,地基道床的土质处理,还有建设工程的预见性冗余。 工务段的会议室很大,却只坐了几个人,年轻的段长和党委书记翻阅着眼前的资料,认真地听着两鬓斑白的高总做讲解。
建设是前期的事,说了没用。河道管理和规划是重要的外部因素,最能体现系统性的特点。这个得找当地政府协商,主要是防止倒灌,大的方面说,河水还是要到江里去,小的方面说,铁路边的河流、鱼塘、暗渠不能太近,水位不能太高,得有一套完整的排涝泄洪系统,不然一下雨就漫,光靠抽水没太多用。最后才是地基道床的固化处理,咱段管内的土质太稀软,稍微一泡就酥成泥巴,根本撑不住道床,光靠抢险时打桩子、垒石头、填道砟,看上去热热闹闹,还是没从根本上解决好。
段长点头说没错,稀软的土质才是最要命的,那是先天性的问题。我们做过检测,这一片的土质不仅稀软得像豆腐,更要命的还很深,曾经下探十二米发现还是同样土质,技术人员保守估计这种土层得有十五米,也就是说一旦洪水太大或者时间太久,钢轨下面就是一块十五米深的大豆腐!
高总说,这些重点防洪地段的资料我们都研究过,也请来了最好的地质专家和工程专家,我们希望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对重点防洪点进行全面整理加固,详细的方案前期也呈送给了各位领导。
段长说这些方案我们研究过,确实很符合实际,为什么到了现在才提出来呢。高总说,为了更加保险可靠,我们对所有数据进行了五年的跟踪分析才做出的方案。
党委书记插了一句,恕我冒昧,有两个相对个人的问题能不能问一下?高总微微一笑,知道领导们想说什么,我主动坦露心迹吧。首先,到铁路上来做工程没想赚钱,钱对于我来说只是数字,如果能够解决这些有挑战性的难题,倒是件有趣的事。
但是除此之外,高总对长乐铁路分局的感情应该也有其他渊源吧。年轻的党委书记脸上带着笑,话里却暗藏机锋。
这不是秘密,分局的秦红军副书记和你们段原党委书记岳四雷都是我的战友,我们一起浴血奋战同生共死过,正因为这些问题困扰过他们,所以我才想过来搞定,我们这些老家伙从来不会知难而退,就是喜欢硬杠。
段长赶紧接上话题,据我所知,岳书记在职期间,高总并没有在工务段参与任何工程,是不是顾虑不成功的政治风险?何况这套方案预算不是小数目。
高总轻描淡写地说,我对收益不设定啊,只要领导们认可,垫资或者捐赠都不是问题,这种任性的价格高某还是能承担起的。提供的资料显示得很清楚,我们研发的土质固化技术已经完成了多次试验,也申请了专利,只是最近才通过了审核,时间上有点滞后而已,不存在为战友规避什么政治风险。当然,如果领导们觉得不合适或者不方便,高远公司将会全面退出长乐铁路分局的市场,不给彼此增加负担。
段长和党委书记不由对视一眼,迅速交流了眼神。段长率先站起身来伸出双手,非常感谢高总的坦诚和仗义,我们认可这个方案,也欢迎高远公司的支持,因为制度原因,目前只能说,方案中的维修部分您可以先行安排,这些属于段管资金,我们两个能拍板决定。更新改造和大修项目也会尽快向上反映,争取申请来资金,赶在雨季前多做一些工作。
党委书记也站起身来,高总的方案我们研究几次了,今天段长的态度也是段党委的意见,请高总放心,我们的合作是真诚的。我个人也对高总非常敬仰,如果高总还有什么要求,请只管提。
那就两个小要求吧,一是这些新兴技术涉及商业机密,请各位提醒参与施工人员不要外传核心数据,二是我们之间的商业行为和其他人无关,特别是两位战友已经退位,请不要告知。
7
火车终于远去,消失在茫茫雨雾里,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同眼下雨雾里的泽沟桥。岳四雷和两名巡守职工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这桥是啥时候维修加固的,水平真高。
老职工嘿嘿笑着,高远公司去年底干的啊,都说是看在您的面子上才来的,听说来了好几个科学家呢。
岳四雷脚下一软,软泥再一次裹住了脚踝,他想把脚拔出来,试了两下没成功。两名职工上来接过他的雨鞋,扶着走进工棚。老职工递上一支烟,老书记啊,您的腿有旧伤,千万得注意啊。
岳四雷低头看看挽起的裤腿,上面横斜着几道狰狞的疤痕,他说这算什么,我大腿上曾经被炮弹刮过,差一点要了命呢,现在还少一大块肉。老职工说,我们都知道您当年打过大仗,给我们讲讲吧。
岳四雷说真没什么可讲的,战友们倒下了那么多,剩下我们几个有啥资格说呢。现在日子这么好,他们都没享受到,我们活着的工作也没做好,想想很慚愧啊。
两名职工赶紧站起来,书记您可别这样,在工务段这些年做了那么多好事,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年轻职工也说,书记,我是刚上班的,也听说了您好多故事。
岳四雷饶有兴趣地问,听说我什么了?是不是又臭又倔?
年轻职工有些腼腆,大家都说您总是在线路上忙,和咱们职工一起干活,谁家有啥事您都上心帮忙解决,开始我还不相信,哪有这么好的官啊。
岳四雷哈哈大笑。
老职工指着泽沟桥说,我原来告诉这小子,修桥的人是书记的战友,他们可是深圳的大公司,专门为了我们来赔本做生意,都是和书记一样的好人。可这小子不相信,说他没见识还不服。这次下雨他长见识了,不光咱这,下辛坡也好多啦!
岳四雷原本就想避开这个嫌疑,现在更解释不清了。他不想把小高和自己扯一起,这些工程什么时候开始的还真是不知道。他不明白小高放下南方的大生意来到楚天干什么,以前可能是为秦红军捞政绩,现在秦红军也退了为什么还不走?这不像他的风格啊。
在他印象中,小高没有做过无目的的事。两人共同的入党介绍人秦红军说他很善于把握机会,做好配合。事实也证明这个判断没错,他和小高是一个战斗小组,岳四雷正面进攻,小高侧翼跟进,两个人配合默契步伐一致,按作战要求负责好自己面前,把侧翼和后背交给战友。小高不是贪生怕死的人,战场上也救过自己的命,当然自己也救过他的命,这些交织一团的不是账,是情,既不能提,更不能算,但不能忘。 打太原时自己负了伤,登城时炮弹炸的,要不是小高估计就光荣了,是他拼命背着自己找到卫生员,送到了后方医院。他哭着喊着守着自己,医生说这伤太重了,应该救不过来,赶紧去通知家人吧。小高不知道怎么弄到了一匹马,星夜跑到自己的老家平顺,把老爷子接到了部队。
那是一个冬天,外面白茫茫一片,岳四雷昏昏沉沉的,想自己大概会这样睡过去吧,没等到全中国解放就牺牲了,真遗憾。部队准备了一辆平板车,老父亲来了后说,四伢子咱回家吧。小高在旁边抹着眼泪说四雷,我和咱叔一起送你回家。
既然是死,埋哪里不一样。祖上岳飞墓前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还是老人家教的。再说冰天雪地的,太原正吃紧,老人家年龄大了,何苦折腾呢。小高也应该回到前线,阎锡山的队伍可不好打。他断然拒绝,说爸您回去吧,我不走,还没解放呢。等我伤好了还要去打仗,解放了开着火车回来看你们。
老人家抽了一袋烟,把娘亲手烙的馍放在枕头边,抿着嘴一声不吭,慢慢地扭头走了。送完老人回来,小高咬着牙说,四雷,我一定找到好医生来治你,一跺脚就冲进了风雪中。岳四雷笑了,他记得当时轻轻咬着娘烙的馍,闭上眼睛慢慢咀嚼,真香啊,身上也没那么疼了,迷迷糊糊想睡觉。那一刻的场景再次栩栩如生地回到眼前,岳四雷看着外面的雨雾,轻吁一口气,是啊,真好。
两名职工不知道书记刚才想的是什么,以为还是说下辛坡的工程,连连附和,说真是好,真是好,来了几个研究所的专家,还有地质大学的教授,真的让软土变硬了!
岳四雷心说这怎么可能?即使变硬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啊,整个地质是稀软的,也只是解决表面问题,治标不治本,完全是哗众取宠呢。这些话他没说出来,那是小高,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他的信心开始有点动摇了。
记得当年小高跑出去后,第三天真的带了一名苏联留学过的医生回来了,当时自己已经神志不清,听医院的人说手术非常顺利,就这样奇迹般地捡回来一条命。后来知道,医生是东野医院的专家,临时过来有任务,结果被小高愣是拉到了这里。他问过小高用的什么办法请来专家,战场上那么多受重伤的,怎么会轮着自己。小高说没什么,我告诉他你的伤很重,别人治不了,他就来了。岳四雷不相信,但也没有再问。
伤还没有完全痊愈,他就回到了部队,太原战役的后半程由彭总接替指挥,打下太原后,十八兵团就划归一野,秦红军已经升任副排长,小高接任了班长。因为伤在大腿,几个月的卧床休养,腿上肌肉严重萎缩,走路一瘸一拐,小高建议他和后勤人员一起行动,他坚决不同意,说我一定能跟上部队。没多久接到紧急命令,西北二马妄图进攻西安,全师必须在八天之内赶到西安城外布防,秦红军和小高找他谈话,怕他腿上有伤跟不上,命令他跟着辎重部队一起走。岳四雷死活不肯,说我就是倒在路上也不会拖队伍的后腿。最后小高只好流着泪向秦红军保证,请排长放心,我就是背也会把四雷哥背到西安。秦红军说听好了,你们一个都不能少,都好好地跟着老子到西安,完了一起吃羊肉泡!
那个初夏是岳四雷最难忘的季节,部队先是坐着火车赶到潼关,然后过河急行军布防咸阳,愣是抢在了马家军的前面,把不可一世的马继援打得人仰马翻,狼狈逃窜。算来这是第一次坐火车上战场,岳四雷心里压抑许久的激情不可遏制地迸发出来,东关火车站的抢夺战瞬间又闪回到眼前。那次打完临汾后,他向秦红军请求再去东关火车站看看火车,想摸摸那个大红轮子。不提还好,一提让秦红军想起来他擅自行动的事,勃然大怒,为了个火车就可以战场不听指挥?有沒有点纪律性!有本事好好打仗,新中国成立后转业开火车去!岳四雷梗着脖子说为啥要等到新中国成立后,我要在战斗中缴获一辆火车,开给你看看!
原以为坐火车直接进西安,结果部队在风陵渡下车换船,有人说是黄河水涨了,火车过不去了,还有人说是阎锡山的火车轮子小进不了陕西。队伍上岸后就开始了急行军,该扔的都扔完了,只剩下枪支弹药,旁边都是呼哧呼哧的喘气声,还有不小心摔倒的动静,大家不吭声,都咬着牙跟着跑。岳四雷是放羊娃出身,根本不怕跑,可架不住腿上有伤,慢慢有些跟不上了。小高回头抢过了他的枪,用绑腿布拴在手上,说咱哥俩谁也别撒手,一定能到西安。
那个夜里,他没看见黄河涨水的模样,也一直无法和长江对比,他无数次回想,如果没有洪水,是不是队伍就可以坐着火车直接到西安,也就不会让马继援那么轻松地跑掉了。
记得当时秦红军也很疑惑地说,涨点水怎么就过不了火车了?以后解放了,咱们去修一个冲不坏的铁路桥吧。
世间很多事情冥冥中有天意,秦红军从皮旅负伤离队,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皮旅改编的181师;潼关发的牢骚,在部队整体划转为铁八师时再次成真。三人去了不同的铁路建设单位,几十年后,居然相会于小小的泽沟桥。
岳四雷再次围着泽沟桥巡视,桥上的修复痕迹很明显,却没有改变主要结构和部件。经验告诉他,这些貌似简单的修补,其实大有讲究,整个桥的稳定性和耐受性被提升了一个档次。他好像慢慢理解了小高,当年风陵渡的一句诺言,他真的没忘记啊。
雨基本停了下来,岳四雷骑车回到大路上,在路口踌躇起来。向西是回家的路,向东是下辛坡方向。该去哪里?
此时,岳四雷家门口来了一辆越野车,一名精干小伙子客气地问春兰,大妈,这是岳书记家吗?春兰说他出去了,你是哪里的?小伙子说我是高远公司的,高总想请岳书记指导一下下辛坡的防洪。
春兰说,他说去泽沟桥了,你过去找找看吧,指不定路上能遇着。
8
下辛坡车站外两公里的地方是个大弯道,路基高出地面很多,铁路两边有不少池塘,鱼虾戏水,荷花飘香,一片和谐景象。
车刚刚停稳,年轻的司机还没有来得及下车过来开门,岳四雷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直奔路基,他看见道床两边堆满密密麻麻的加固沙袋,以前紧挨着铁路的水池鱼塘也被高大的混凝土水沟进行了隔离,用脚踢了踢,坚固厚实。他想起老职工说的土质问题,想看看是不是真的硬化了,但两层沙袋挡住了试探,根本看不见土。 小高说,四雷啊,刚刚干好的活,等着这场雨和你一起来检验呢。段长紧走几步伸出双手,老领导您亲自来了。
岳四雷说我是按高总的要求来学习的,这不专门找车接我了嘛,好让我现场学习,转变思想啊。
小高哈哈一笑,四雷今天的情绪,肯定适合作指导。他招招手,一名技术人员跑过来,来,给岳书记好好汇报一下。
别,岳四雷伸手指向人群中的黄红卫,高总的高科技你听懂了吗,来给我讲讲?
黄红卫有点尴尬,还是大步走上前,报告岳书记,这段时间我一直跟着学习,除了核心技术,基本原理和操作也明白了,我汇报一下吧。
黄红卫的表述很准确,不光岳四雷,周边的职工们也都听懂了。对于这段稀软泥土地,高远公司首先在土质上加入了自行研发的凝固成分,强化了土质硬度,然后在道床外侧用沙袋加压,进行压迫性固定,在外侧修建凹槽式混凝土排水沟,一边挡住道床的水土不滑坡,一边挡住外围的池塘不渗水,中间的排水沟承接道中的排水管,将挤压出来的水及时排放出去。更重要的是这个凹槽下沉较深,并在地下进行了勾连,进一步加强了包裹性。也就是说,哪怕地下二十米都是豆腐,但铁路道床这一部分却是被层层绑扎包裹的冻豆腐,即使出现整体沉降,也不会坍塌散架。
黄红卫毕竟是技术人员,对高远公司的研究得很透,一些施工的步骤、原理、结构讲得深入浅出,关键地方的尺寸和顺序、时间也都牢牢记下了,连植被的品种都进行了说明。
岳四雷脸色慢慢凝重起来,一声不吭地听着。天色阴暗下来,乌云黑压压地笼罩在头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现场安静得只有风声,些许零星的碎雨悄悄地落在地面,不敢有一点声响。黄红卫介绍完后,后退了一步,忐忑地看着岳四雷。
岳四雷环视着周围,仔细打量这段困扰工务段多年的豆腐路,慢慢走上去,这里摸摸,那里踩踩,黄红卫依然和当初一样紧紧跟在身后,不时搀扶一把。下到路面时已经有点喘气,他看见迎面过来的小高也有了许多白发,心里像是一只吹饱的气球突然松了手,有点忽忽悠悠地找不到方向。
这么大的工程量,资金成本能保证吗?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问出了这个。
年轻段长的脸就像盛开的鲜花,当然能,高总和我们有个战略意向,高远公司和学校共同研发一些铁路课题,我们提供闲置弃用的专用线作为试验场地。课题结合我们的需求开展,优先为我们施工,我们的技术人员可以进入课题组,现场人员也可以配合施工,长远来看已经很节约了。小高说,我们做了个五年计划和十年计划,前期迫在眉睫的技术问题已经开始推进了,后期还想请你来当个顾问,把一些我们不知道的问题也列出来,让专家们一揽子研究,弄个时间表和线路图。
岳四雷皱起眉头,我一个退休老头子当什么顾问?你们的事我不掺和。
小高说,放心吧四雷,这个顾问不会给你钱的,就是让你把肚子那点货倒出来,带着我们跑跑腿,看看现场。你成天说职工不容易,现在让你给职工们尽点义务还不乐意了?
我要不要钱是一方面,问题你照样在铁路上挣钱,我这算怎么回事。你们想咋干我不管,也管不了。岳四雷一边说,一边向汽车走过去,对接他的年轻司机说,麻烦师傅,现在送我回去吧。
下辛坡工区的工长老孔抢上前帮着拉开车门,岳书记您慢点。岳四雷看着这个皮肤黝黑,老实得有些木讷的工长,忍不住问了一句,小孔啊,你觉得这样好不好?孔工长憨厚地笑,当然好啊,这下省好多劲了,咱也不成天防贼一样守在这里,这么多年了啊。
岳四雷对着小高笑了笑,听到了吧,职工们说好当然就是好,我一个退休老头,啥意见也没有。
小高猛地一把拉住了他,四雷先别走,今天请你来是有个事要给你说的。他的眼泪突然流了出来,我拼命地想把这个防洪点做好,就是想让你们知道,咱们这帮打过仗的人从来不会 ,也不服输!这是你的牵挂,也是老班长的心病,咱们必须得做好,他的时间不多了!
一列火车轰隆隆地驶过,长长地鸣叫了一声。岳四雷像是被火车吓住了,大张着嘴巴发不出声,雨水飘进喉咙,涩苦涩苦。
9
秦红军让儿子把病床摇起来一点,抬起头,干瘦的身体努力坐直。鸡汤散发着热气,他笑眯瞇地用调羹搅动,说真香,真香啊。儿子眼神飘忽不定,您看还缺点什么,我下午过来时再送。
秦红军说不用送,你们都在上班,该忙什么就忙什么,我这还有不少书没看完。
那您想吃点啥?做啥吃啥,都行。
药吃了吗?吃了,护士拿过来就吃了。
儿子翻了翻床头的《犯罪心理学》,说这书还在看啊。秦红军说那当然,多亏了这些书,不然咋破案啊。
儿子说我记得你还有本外国的,专门研究破案的。秦红军指一指抽屉,在呢,汉斯·罗格斯的《犯罪侦查》,比我还大,百年老书啦。
儿子把椅子向着挪了挪,爸,您是侦查专家,不会不知道当年谁把你弄走的吧。
秦红军满脸狐疑,多少年了还说这个干啥,想干啥?当时黑更半夜的,谁晓得。
但是他们下手那么重,要奔着整死你去的啊,要不是发现得及时,您,您就被他们打死了!
所以说嘛,我们这些打过仗的人命硬,阎王爷不敢收呢。打仗,破案,死在你爸手上的人少了?
爸,这是两回事。我和大姐还有老三、老四都打听过了,当年那事是有原因的,上面有人点头,说你参加革命历史不清白。不然,公安处的政委,谁敢到家里来抓人?
秦红军笑了,你们长能耐了,还去调查老子了?
儿子腮帮子一鼓一鼓的。爸,您别见怪,我们连当年的一些批件都看了,有人举报您是胡景铎手下,说是国民党特务。即使是胡景铎的部队,也是杨虎城将军的人,也是毛主席指示过的横山起义,他们怎么就这么诬陷人呢?
那最后呢?组织上还不是证明了我就是皮旅的人,历史清清楚楚的。
儿子喘着粗气,但是您受大罪了啊,留下这么多毛病。了解您老历史的一共也没几个人,猜也能猜个差不多。
秦红军转回头,气定神闲地重新坐直,像是自言自语。猜个啥子呢?我老秦这辈子不爱吃药,不进医院,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你们让我吃饭我就吃饭,让我住院我就住院,给啥药吃啥药,对不?
生病了当然要住院,年龄大了,不能像年轻的时候那样硬扛。
秦红军慢悠悠地说,我有没有问过你们得了啥病,还能活多久?
儿子的脸瞬间通红,爸,您说什么呢,就是肠胃有点炎症,过段时间就出院了。
秦红军说,所以我不问啊,也不猜啊,知道那么多有啥用?
儿子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爸,我们真的不会去报复,只是心里过不去,几十年了啊,跟刺一样扎着。
这时,岳四雷和小高正好推开病房门,吱呀的一声响,像极了火车汽笛声。
秦红军低着头专心地喝了一口鸡汤,嗯,味道真不错。
作者简介:黄灯,本名章金辉,系中国铁路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郑州铁路局集团公司作协副主席。著有散文集《为有暗香来》《第八天时光》,在《中国青年》《中国铁路文艺》《青年文摘》等发表小说、散文多篇。现就职于郑州铁路局集团公司。
(责任编辑 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