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留守学生的现状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u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留守学生”,是指在我国农村因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务工,留给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的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这一现象也成为各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因之一。但在这支庞大的进城务工队伍的后面,有一支数量不小的农村留守学生群体。最近,我校对镇留守小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学生数量众多。小学学生总人数为1242人,留守学生就有260人,占学生总数的21%,父亲或母亲单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学生有78人,占学生总数的30%,双亲同时外出的留守学生有182人,占留守学生学生总数的70%。
  我们对260名留守学生进行了访谈,并走访了部分老师和几个留守学生的家庭。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就留守学生的行为表现和监护情况进行了分析,深感留守學生的问题不容忽视。
  1 学习问题
  一方面,父母都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其文盲率高,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辅导。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从数据分析结果看,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这也说明,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与城市相比,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辅导要少得多。在我们调查的260名留守学生中,学习成绩差的占30%,成绩中等偏下的39%,学习成绩较好的19%,成绩很好的只占12%。由此可见,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多数不佳。
  2 生活问题
  留守学生成长期间缺乏的是亲情的抚慰和关怀。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孩子得到的关爱减少,生活上出现了种种问题:一些留守学生的生活习惯较差,个人卫生状况不好;有的留守学生饮食无规律,导致营养不良;有些年龄较小的留守学生上学和放学走路没有家长护送感到紧张、害怕。很多留守学生反映父母不在家,家里没有温馨感。调查数据显示:有63.9%的留守学生“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30.9%的留守学生回答“不好说”。只有5.2%的留守学生回答“希望”。由于父母(尤其是母亲)外出务工,给留守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
  3 心理问题
  留守学生与同伴交流内心烦恼的比例要低于非留守学生。另外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留守学生常常表现为两种倾向:要么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做出一些特别的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自己。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父亲或母亲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变化,使得留守学生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人格发展。缺乏正确判断能力的留守学生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越轨行为的影响。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畸形心理,进行矫正型教育要比教育更难。
  4 监护质量问题
  在调查的260名留守学生中,与父亲或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有72人,占留守学生总数的27.69%,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的180人,占留守学生人数的69.2%,还有8名留守学生托付给其他亲朋好友。留守学生的监护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父亲外出或母亲外出的“单亲家庭”,由于家务劳动和田间劳作任务的加重,致使在家的父亲或母亲家庭教育精力不够,对子女的成长非常不利;二是双亲都外出的家庭,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教育能力低,祖辈教育孩子存在明显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学习、安全、行为习惯的引导和教育。
  5 教育方式问题
  调查显示,在外务工的家长们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也呈现一些问题:一是只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和学费,定期或不定期地邮寄给孩子的现时抚养人;二是自己在外挣钱较多,偶尔回家时,以给孩子较多的零花钱或以买礼物等方式来平衡对孩子的内疚感。从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几个方面看,用这两种方式对留守学生进行补偿,往往容易导致孩子学业失败、人格不健全。
其他文献
导学案是“121”高效课堂模式不可或缺的载体。它与语文课堂契合的探索路,我们经历了从生搬硬套的模式化初期到现在试着将教学内容、学生学情与教师风格合为一体的个性化摸索期。  1简谈导学案的编写历程  前两年,我参加了好几轮课堂改革培训,从理论学习到去昌乐二中和杜郎口中学实地学习,原本以后自己可以较为轻松地适应这种课堂模式,没想到,导学案的编写竟成了我和我们语文组的头号难题。一张B4纸的单面导学案要呈
期刊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成为一种无法避免的事实,对知识的不理解困扰着孩子,这种现象也同时困扰着教师,本文主要阐述一下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学困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1帮助弱势群体增强学习信心  在低年级儿童中,信心不足的人很少,他们大都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学好数学没有问题,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逐渐发现自己的解题水平总是不如别人,课堂上别人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 目前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提问艺术质疑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
期刊
【摘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不育人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小学语文课不仅要通过听、说、读、写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还必须通过听、说、读、写完成育人任务。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深深懂得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充满生机,充满趣味性,是学生在快乐的语文学习中即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德育教学  1课前序导法
期刊
【摘要】 中学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性是长期困扰着作文教学改革的问题。教师作文训练随意性大,没有系统;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普遍厌烦作文。但作文教学又不可等闲视之,仅从中考角度而言,作文分数就几乎占据了语文试卷分数的“半壁江山”,更何况学生的作文水平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现有的语文写作教学课堂常常出现“空、泛、寡”等现象,写作教学无法真正切实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 初中
期刊
【摘要】 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本文从指点迷津,强化动机;随堂批改,及时反馈;保护自尊,改“×”为“△”;人文关怀,激励为主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 评语 批改作业  1 指点迷津,强化动机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计算、分析、判断等错误时,老师可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即通过评语的形式,
期刊
【摘要】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新课程标准把这样的课程理念置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足见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音乐学习的动力,也将影响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上的表现与发展。正如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尔和格连所说“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音乐的一种强烈的热忱,他将
期刊
【摘 要】 体育教学中学生交往型学习的意义,实施交往型学习同伴关系的建设,如何建立交往型学习以及交往型学习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交往 交往型学习 同伴关系建设 策略  1 问题的提出  在体育活动中,特别是学习集体项目、在互相讨论问题时,常常有好多位学生在那里呆若木鸡,不参与活动,不参与问题讨论。究其原因,不是他们的心理有问题,不是他们不愿和人交往,是他们根本不懂得怎样与人交往。如,一名11
期刊
【摘要】 要突破英语教学瓶颈,我们依据《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寻找到方法:培养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其方法有:英语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利用英文歌曲,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利用英文影视,调动学生对英文口语的学习兴趣;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英文读物,使阅读成为有源之水;鼓励学生做课外阅读理解题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英语读书笔记促进学生积累。  【关键词】 英语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初中英语新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