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行突然决定扩大存款准备金基数,将一些本来可以通过变通方法给中小企业得到贷款的路也堵住了,相当于一次性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过去的三次)的准备金率,一下子回收了5000亿左右的资金(市场普遍认为是回收了九千亿资金,没有那么多),对中国宏观经济有明显冷却作用,这将使很多中小企业在资金贷款问题上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
一、货币政策绝不能重蹈日本覆辙
据说一位央行副行长在北京大学做报告曾说过:“通胀是央行的天敌,一定要全力控制通胀。”另一个学者主张对待通胀要:“不心软,不手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还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官员学者说:“我向总理建议了,宁可经济速度降下来,也要控制住通胀和房价。”
在这种主题思潮下,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越来越紧,利率虽是负的(6.5%通胀,一年期存款为3.5%利率),但准备金率高达21.5%,存贷比为75%,商业银行活钱很少,可谓头寸极紧,捉襟见肘。
这次央行竟突然扩大准备金基数,对中小企业的打击可谓是要赶尽杀绝了。让他们怎么办?只有民间借高利贷,20%—50%的高利率非常普遍,企业怎么维持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多万家,对中国经济贡献巨大。由于“所有制歧视”很难从商业银行借到款,银行也怕闯祸,借给中石化、中石油这些大公司一旦亏损成为呆帐、坏账,无人去重视与追究,反正“公对公”;但借给中小企业,则总有拿“回扣”之嫌,明明可贷也不敢贷。中小企业无处借钱,只好到社会上募资,利率很高,造成了一批“食利者”阶层。
现在央行的货币政策并不成功,成本高了,产品价格也会居高不下,使成本推进型通胀恶性循环地发展。加上美国、欧洲、日本经济都很不景气,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为1.7%,失业率为9.5%;欧元区GDP增长为1.7%,失业率为10%;日本GDP增长1.5%,失业率为5.3%;他们必定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QE3出来可能性也很大,进一步造成中国的输入型通胀,使央行只能与欧、美、日相反,紧缩再紧缩。最后导致中国经济被强制性冷却,最终失业率大幅提高,再被迫实行放松货币政策。
再次正告央行,这是在走日本1990年的道路,打下房价、通胀与股市,结果日本经济大萧条21年。经济、生活一片大萧条和没落景象!中国绝不能走日本的老路!
二、货币政策不能照抄德国,只盯通胀
全世界央行都在学德国,货币政策目标只是牢牢盯住通胀。过去的经验证明,盯住通胀,稳住币值,其他目标也达到了。
但是中国与德国不同,主要是人口增长仍是世界最快的,加之原先工资较低,加工资、成本上涨不可抗拒。
中国的货币政策必须兼顾三大目标:即控制通胀、充分就业、经济充分发展。因为德国仅8000万人口,人口增长极慢,有一些年几乎是零增长(俄罗斯多年人口负增长);中国一年生800万人口,减掉自然死亡率,还有600-700万人口在自然增长。
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增长必须维持在8%以上,这样一种局面下,央行的货币政策怎能仅仅盯住通胀呢?必须兼顾“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否则造成几千万——一亿农民工回农村,社会稳定大受影响。建议国务院尽快协调各部门,不能“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央行反通胀、紧货币;银监会不允许借新债还旧债;发改委管经济发展,干着急。目前绝不能走只压通胀,不管经济、不管失业的日本道路。一旦走成日本道路,将是万劫不复、悔之晚矣!“治大国如烹小鲜”啊!切切!
三、货币从紧,也压不下通胀,应容忍适度通胀,放开二三线房价,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
这次通胀与九十年代不同,那时高达24%,需求拉动型通胀,提高利率及保值贴补率,通胀来得快也去得快,很快就下去了。加上人民币当时在贬值,没有外资热钱进入,好对付。这次是输入型通胀加推进型通胀,加息、提高准备金率都效果甚少;加上人民币在升值,每天进20多亿美元,外汇占款达23万亿;这么多的钱,硬压,也压不下去。
因此,建议应容忍一定的适度通胀(我国通胀在“金砖四国”中是最低的),即正视通胀,容忍5%-6%的长期通胀,工资指数化,加工资。现在银根不能再紧了。此外,停止再搞二三线城市房产限买的限购令,不要再压中小城市的房价了。这次通胀就是去年10月正式严打房价时上去的,原来仅3%多,一下子上了6.5%。“压下葫芦起了瓢”,再对二三线房产限购,通胀还会上去。本人早在10月已预见此点了。“两弊相权取其轻”,通胀伤害是13.3亿人民,比大中城市房价上涨更可怕,还是控物价重要。此外,一定要保证中国经济有较快增长。
(作者系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一、货币政策绝不能重蹈日本覆辙
据说一位央行副行长在北京大学做报告曾说过:“通胀是央行的天敌,一定要全力控制通胀。”另一个学者主张对待通胀要:“不心软,不手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还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官员学者说:“我向总理建议了,宁可经济速度降下来,也要控制住通胀和房价。”
在这种主题思潮下,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越来越紧,利率虽是负的(6.5%通胀,一年期存款为3.5%利率),但准备金率高达21.5%,存贷比为75%,商业银行活钱很少,可谓头寸极紧,捉襟见肘。
这次央行竟突然扩大准备金基数,对中小企业的打击可谓是要赶尽杀绝了。让他们怎么办?只有民间借高利贷,20%—50%的高利率非常普遍,企业怎么维持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多万家,对中国经济贡献巨大。由于“所有制歧视”很难从商业银行借到款,银行也怕闯祸,借给中石化、中石油这些大公司一旦亏损成为呆帐、坏账,无人去重视与追究,反正“公对公”;但借给中小企业,则总有拿“回扣”之嫌,明明可贷也不敢贷。中小企业无处借钱,只好到社会上募资,利率很高,造成了一批“食利者”阶层。
现在央行的货币政策并不成功,成本高了,产品价格也会居高不下,使成本推进型通胀恶性循环地发展。加上美国、欧洲、日本经济都很不景气,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为1.7%,失业率为9.5%;欧元区GDP增长为1.7%,失业率为10%;日本GDP增长1.5%,失业率为5.3%;他们必定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QE3出来可能性也很大,进一步造成中国的输入型通胀,使央行只能与欧、美、日相反,紧缩再紧缩。最后导致中国经济被强制性冷却,最终失业率大幅提高,再被迫实行放松货币政策。
再次正告央行,这是在走日本1990年的道路,打下房价、通胀与股市,结果日本经济大萧条21年。经济、生活一片大萧条和没落景象!中国绝不能走日本的老路!
二、货币政策不能照抄德国,只盯通胀
全世界央行都在学德国,货币政策目标只是牢牢盯住通胀。过去的经验证明,盯住通胀,稳住币值,其他目标也达到了。
但是中国与德国不同,主要是人口增长仍是世界最快的,加之原先工资较低,加工资、成本上涨不可抗拒。
中国的货币政策必须兼顾三大目标:即控制通胀、充分就业、经济充分发展。因为德国仅8000万人口,人口增长极慢,有一些年几乎是零增长(俄罗斯多年人口负增长);中国一年生800万人口,减掉自然死亡率,还有600-700万人口在自然增长。
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增长必须维持在8%以上,这样一种局面下,央行的货币政策怎能仅仅盯住通胀呢?必须兼顾“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否则造成几千万——一亿农民工回农村,社会稳定大受影响。建议国务院尽快协调各部门,不能“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央行反通胀、紧货币;银监会不允许借新债还旧债;发改委管经济发展,干着急。目前绝不能走只压通胀,不管经济、不管失业的日本道路。一旦走成日本道路,将是万劫不复、悔之晚矣!“治大国如烹小鲜”啊!切切!
三、货币从紧,也压不下通胀,应容忍适度通胀,放开二三线房价,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
这次通胀与九十年代不同,那时高达24%,需求拉动型通胀,提高利率及保值贴补率,通胀来得快也去得快,很快就下去了。加上人民币当时在贬值,没有外资热钱进入,好对付。这次是输入型通胀加推进型通胀,加息、提高准备金率都效果甚少;加上人民币在升值,每天进20多亿美元,外汇占款达23万亿;这么多的钱,硬压,也压不下去。
因此,建议应容忍一定的适度通胀(我国通胀在“金砖四国”中是最低的),即正视通胀,容忍5%-6%的长期通胀,工资指数化,加工资。现在银根不能再紧了。此外,停止再搞二三线城市房产限买的限购令,不要再压中小城市的房价了。这次通胀就是去年10月正式严打房价时上去的,原来仅3%多,一下子上了6.5%。“压下葫芦起了瓢”,再对二三线房产限购,通胀还会上去。本人早在10月已预见此点了。“两弊相权取其轻”,通胀伤害是13.3亿人民,比大中城市房价上涨更可怕,还是控物价重要。此外,一定要保证中国经济有较快增长。
(作者系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