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从记忆方法、数学建模及几何学习、激励政策、实效性等方面展开了探讨,为今后教师的数学教学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记忆;建模
G633.6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转变教学方式的理念,保证课堂的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与参与性[1]。教学方法的好坏,对于学习成绩影响非常大。科学的方法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给学习带来高效率。编写学案必须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注意把握各个知识点的层次,抓基础、抓主干、突出重点。我们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做适量的习题还是必要的,只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二、记忆方法
1.归类记忆法[2]
根据材料的性质、特征归纳分类,把复杂的事物系统化、条理化。比如学完计量单位后,可以把学过的内容归纳为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和容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
2.歌诀记忆法
把记忆的数学知识编成顺口溜。比如量角的方法—量角器放角上,中心对准顶点,零线对着一边,另一边看度数。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大小变化—小数点请跟我走,走路先要找左和右。
3.规律记忆法
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東西。比如识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化法和聚法。规律记忆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对所学的有关材料进行加工和组织。
4.列表记忆法
把容易混淆的列成表格,这种方法具有明显性、直观性和对比性。比如识记质数、质因数、互质数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就可列成表来记忆。
5.重点记忆法[3]
记住了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过推导、联想等方法便可记住其他内容了。比如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者关系中只要记住了第一个数量关系,后面两个数量关系就可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来。
三、数学建模及几何学习
1.基础掌握牢固
例如在证明相似的时候,如果利用两边对应成比例及其夹角相等的方法时,必须注意所找的角是两边的夹角,而不能是其它角。在回答圆的对称轴时不能说是它的直径,而必须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像这样的细节我们必须在平时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牢固掌握,只有这样才是学好几何的基础。
2.善于归纳总结
已知A,B,C三点共线,分别以AB,BC为边向外作等边△ABD和等边△BCE,通过很多习题能够总结出: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如果有两个有公共顶点的等边三角形就必然会出现一对旋转式的全等三角形的结论,这样我们很容易得出△ABE≌△DBC,在这对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我们还会得出△EMB≌△CNB,△MBN是等边三角形,MN∥AC等主要结论,这些结论也会成为解决其它问题的桥梁。
3.常用辅助线
例如在非直角三角形中出现了特殊的角,应该马上想到作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再比如圆中出现了直径,马上就应该想到连出90°的圆周角。
4.考虑问题全面
例如说到等腰三角形的角要考虑是顶角还是底角,说到等腰三角形的边要考虑是底还是腰,说到过一点作直线和圆相交,要考虑点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所以要画出三种图形。
5.原则
建模的核心思想[4]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发展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相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等比数列知识时,完全可以引入银行储蓄问题,讲解线性规划时引入卡车运输最优方式问题。故在学校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是相当必要的。
6.步骤
教师要结合课本,把应用题作为数学建模方法的起始点。教师在应用题的选取上要拿捏得当,应选择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课堂上举办一定量的数学建模专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对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进行摸索探究,在实际问题的练习中学习知识、使用知识,最终完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数学建模报告;将建模思想彻底融入到平时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的思想能够极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激励政策
1.动机激发
学习成绩=能力X动机激发程度[5],学生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能力和动机激发程度的乘积。能力是个人的心理特征,而动机激发则是较易变化而且可以控制的因素。在学习中,能力不怎么强的学生,通过自己刻苦努力而取得较高成就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或内驱力。
2.激励原则
首先,激励要因人而异;其次要做到奖惩适度,奖励过重会使学生产生骄傲情绪,失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欲望。奖励过轻则起不到激励效果或让学生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再次要做到公平合理。激励要及时地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
五、实效性
1.理念
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对教师自身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情况进行掌握,更加要注重初中学生自身在课堂上面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将过去传统教育教学提问的方式进行改变,尽量将叙述式提问以及判断式提问等等缺少启发性的问题减少,他提高课内探讨式问题以及发散性问题的分量。
2.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初中学生掌握知识基础,自学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等将初中学生分成不同等级,对于不同等级初中学生来采取不同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模式,最终能够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所进步,每一名学生的成绩都有所提高。
六、结语
初中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的学科,能够对学生智慧进行启迪,使人们变得更加聪明以及严谨。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数学教师必须要将学生学习数学所具有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使得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中所具有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阙建华.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性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11(03)
[2]杨世联. 例题教学中的“变脸”艺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J]. 新课程学习(综合). 2010(10)
[3]夏宗林.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 文理导航(中旬). 2010(07)
[4]雷丽青.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数学教学通讯. 2010(18)
[5]钟文琴.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实践[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05)
关键词:初中数学;记忆;建模
G633.6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转变教学方式的理念,保证课堂的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与参与性[1]。教学方法的好坏,对于学习成绩影响非常大。科学的方法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给学习带来高效率。编写学案必须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注意把握各个知识点的层次,抓基础、抓主干、突出重点。我们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做适量的习题还是必要的,只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二、记忆方法
1.归类记忆法[2]
根据材料的性质、特征归纳分类,把复杂的事物系统化、条理化。比如学完计量单位后,可以把学过的内容归纳为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和容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
2.歌诀记忆法
把记忆的数学知识编成顺口溜。比如量角的方法—量角器放角上,中心对准顶点,零线对着一边,另一边看度数。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大小变化—小数点请跟我走,走路先要找左和右。
3.规律记忆法
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東西。比如识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化法和聚法。规律记忆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对所学的有关材料进行加工和组织。
4.列表记忆法
把容易混淆的列成表格,这种方法具有明显性、直观性和对比性。比如识记质数、质因数、互质数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就可列成表来记忆。
5.重点记忆法[3]
记住了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过推导、联想等方法便可记住其他内容了。比如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者关系中只要记住了第一个数量关系,后面两个数量关系就可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来。
三、数学建模及几何学习
1.基础掌握牢固
例如在证明相似的时候,如果利用两边对应成比例及其夹角相等的方法时,必须注意所找的角是两边的夹角,而不能是其它角。在回答圆的对称轴时不能说是它的直径,而必须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像这样的细节我们必须在平时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牢固掌握,只有这样才是学好几何的基础。
2.善于归纳总结
已知A,B,C三点共线,分别以AB,BC为边向外作等边△ABD和等边△BCE,通过很多习题能够总结出: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如果有两个有公共顶点的等边三角形就必然会出现一对旋转式的全等三角形的结论,这样我们很容易得出△ABE≌△DBC,在这对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我们还会得出△EMB≌△CNB,△MBN是等边三角形,MN∥AC等主要结论,这些结论也会成为解决其它问题的桥梁。
3.常用辅助线
例如在非直角三角形中出现了特殊的角,应该马上想到作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再比如圆中出现了直径,马上就应该想到连出90°的圆周角。
4.考虑问题全面
例如说到等腰三角形的角要考虑是顶角还是底角,说到等腰三角形的边要考虑是底还是腰,说到过一点作直线和圆相交,要考虑点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所以要画出三种图形。
5.原则
建模的核心思想[4]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发展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相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等比数列知识时,完全可以引入银行储蓄问题,讲解线性规划时引入卡车运输最优方式问题。故在学校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是相当必要的。
6.步骤
教师要结合课本,把应用题作为数学建模方法的起始点。教师在应用题的选取上要拿捏得当,应选择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课堂上举办一定量的数学建模专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对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进行摸索探究,在实际问题的练习中学习知识、使用知识,最终完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数学建模报告;将建模思想彻底融入到平时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的思想能够极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激励政策
1.动机激发
学习成绩=能力X动机激发程度[5],学生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能力和动机激发程度的乘积。能力是个人的心理特征,而动机激发则是较易变化而且可以控制的因素。在学习中,能力不怎么强的学生,通过自己刻苦努力而取得较高成就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或内驱力。
2.激励原则
首先,激励要因人而异;其次要做到奖惩适度,奖励过重会使学生产生骄傲情绪,失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欲望。奖励过轻则起不到激励效果或让学生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再次要做到公平合理。激励要及时地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
五、实效性
1.理念
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对教师自身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情况进行掌握,更加要注重初中学生自身在课堂上面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将过去传统教育教学提问的方式进行改变,尽量将叙述式提问以及判断式提问等等缺少启发性的问题减少,他提高课内探讨式问题以及发散性问题的分量。
2.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初中学生掌握知识基础,自学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等将初中学生分成不同等级,对于不同等级初中学生来采取不同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模式,最终能够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所进步,每一名学生的成绩都有所提高。
六、结语
初中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的学科,能够对学生智慧进行启迪,使人们变得更加聪明以及严谨。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数学教师必须要将学生学习数学所具有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使得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中所具有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阙建华.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性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11(03)
[2]杨世联. 例题教学中的“变脸”艺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J]. 新课程学习(综合). 2010(10)
[3]夏宗林.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 文理导航(中旬). 2010(07)
[4]雷丽青.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数学教学通讯. 2010(18)
[5]钟文琴.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实践[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