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国时期女子留学教育是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导和有益补充,它对国内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引领和促进作用。本文从留学国别、留学方式、留学资格和学科选择等方面阐述了这一时期女子留学概况,对我们今天女子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意义。
全文查看链接
2.留学方式。(1)通过清华学校派遣。1908年,美国国会决定退还庚子赔款的近半数给中国,其中部分退款用于吸收留学生,规定自1909年起开始实行,并设立了清华留学预备学校来全面负责有关事宜。庚款留学有少许女生名额,自1914年8月15日起,到1923年,共资送了43名女子留美。其中,1914年10名,1916年10名,1918年8名,1921年10名,1923年5名。(2)教育部和各省市选派。30年代以后的女子留学主要通过这一途径。1916年派遣留日官费女生43名,其中福建9名,山东、江西、湖南、云南各4名,浙江、广东各3名,直隶、陕西、四川、江苏、吉林各2名,湖北、安徽各1名。(3)自费留学。自费留学一直都是女子留学的主要途径。自费留学的女生多为富家女子,有经济保证的或者是一些爱国的家境并不富裕的女子,为了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主要以勤工俭学的方式,走艰难的自费留学道路。正是在民间自费留学的促动下,政府才开始重视女子留学问题。30年代以后,不管是自费还是公派的,主要由教育部门通过统一的公开考试招收并派遣。(4)教会学校选送。由教会输送的女留学生多往美国,这是因为大部分的教会学校由美国基督教所办理,并与美国的一些学校建立校际联系。1918年留美学生任鸿隽在《留美学生季报》第2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教会教育与留学生》的文章。文中称:“留美学生中,由教会学校出身者,无虑占其半数。现在学生之来历,以无统计,无由得知,据民国六年(1917年)清华学校刊印之游美同学录,归国学生386人中,由教会学校出身者174人,则占全数45%矣。”虽然没有标明性别,但女生也有此趋势。常道直先生对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女生作过一个调查,当时该校的中国女生共有14人,而“几十分之九皆教会学校毕业。”可见,在留美的女生中,由教会学校选送的女子占大多数。
全文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