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胰腺癌侵犯肠系膜上动脉后,直接手术难以获得R0切除,而同时联合动脉切除与重建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因此该术式一直是胰腺外科的"禁区"。随着对胰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提高和新辅助化学治疗的发展,胰腺癌诊疗模式逐步走向多学科综合治疗,外科技术的进步也提高了联合动脉切除与重建手术的安全性。胰腺癌侵犯肠系膜上动脉不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通过新辅助化学治疗使部分侵犯肠系膜上动脉的胰腺癌降期,再联合动脉切
【机 构】
:
上海长征医院胰胆外科 200003,上海长征医院胰胆外科 200003,上海长征医院胰胆外科 200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癌侵犯肠系膜上动脉后,直接手术难以获得R0切除,而同时联合动脉切除与重建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因此该术式一直是胰腺外科的"禁区"。随着对胰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提高和新辅助化学治疗的发展,胰腺癌诊疗模式逐步走向多学科综合治疗,外科技术的进步也提高了联合动脉切除与重建手术的安全性。胰腺癌侵犯肠系膜上动脉不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通过新辅助化学治疗使部分侵犯肠系膜上动脉的胰腺癌降期,再联合动脉切除与重建,有望改善部分患者的手术切除率与预后。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但是其具体机制仍待研究。国外的临床调查发现,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于健康人和未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本综述通过对胆囊切除术-胆汁酸-肠道微生物-结直肠癌轴进行讨论,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结直肠癌发病率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
为改变我国结直肠癌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低早期诊断率的现状,推进我国的结直肠癌筛查计划,2019年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依托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并联合多个相关学会,组织我国消化、内镜、肿瘤、健康管理和内镜质控等多学科专家联合制定本共识意见,以期确立并细化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为筛查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有可能进展为肝癌,已成为欧美国家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3 871名健康体格检查者的相关数据,发现α-L-岩藻糖苷酶(AFU)等12个因素与NAFLD患病风险有关。AFU为新发现的NAFLD危险因素,其余11个因素都是目前已知的NAFLD患病危险因素。AFU可用于评估NAFLD患病
肠道溃疡性疾病的诊治是目前临床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尤其对于初发IBD患者合并机会感染的鉴别和综合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参与。本病例讨论介绍了1例年轻的营养不良患者肠道内出现复杂而多发的溃疡病变,经过消化科、病理科、放射科共同诊断明确为溃疡病变的二重病因,即CD合并肠道巨细胞病毒感染。经阶段性地以营养支持治疗为主导,辅助抗感染、抗炎等综合治疗后患者达到肠道黏膜愈合的理想治疗目标。
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不适症状的疾病。PPI是治疗GERD的主要药物,具有抑酸、促黏膜愈合作用,但其也存在抑酸不足的问题。近年一类新型抑酸药物——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P-CAB)因其强效持久的抑酸作用成为PPI的潜在替代品,代表药物为伏诺拉生。现对目前PPI治疗GERD的现状、新型抑酸药物的特点及其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临床应用等进行介绍。
利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2017年8月至12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诊断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的患者(8例)和健康对照者(5名)的粪便肠道菌群,同时检测MAP患者入院第1、3、5天的血清淀粉酶、CRP和IL-6水平。结果显示在MAP患者病程发展中存在短暂的肠道菌群失调,且肠道菌群的变化与炎症因子和病程变化相一致,提示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进展的机制之一。
目的明确无效食管运动(IEM)患者临床特点、食管动力学特征与食管酸暴露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的22例IEM患者和24例HRM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IEM患者和HRM正常者的临床特点、食管HRM测量参数、24 h食管pH值监测结果。根据10次吞咽的食管远段收缩积分(DCI)中位数250~450 mmHg·s·cm(1 mmHg=0
直肠重复畸形临床罕见,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甚至可能终身不出现症状,能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的不多,相关报道也较少。直肠重复畸形患者多以急腹症就诊,常合并肠道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感染或血吸虫感染等,可发生出血、坏死、梗阻甚至恶变。既往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微创治疗逐渐成为新型的、可部分替代外科手术的治疗方式之一。现报告1例经结肠镜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直肠重复畸形患者。
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手段。早期结直肠肿瘤患者首选内镜下切除,安全、可行,可达到有效的治愈性切除,复发率极低。对于进展期结直肠肿瘤患者,腹腔镜、机器人等微创手术术后短期效果优势明显,且不影响长期生存。不断涌现的如经自然腔道(直肠、阴道或口腔)取标本手术(NOSES)、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等一系列创新术式,更加符合微创的发展趋势和需要,更有利于患者获益。在患者的围手术期同
胆漏是肝胆外科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因微创、安全、有效,是医源性胆漏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胆漏,如何选择ERCP治疗并将其规范化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对其应用进行评价,以供临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