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特殊家庭子女由于家庭温暖的缺失,学生有一大部分得不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在学习目的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中考成绩一般不是很理想或中学辍学。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选择职业类学校是很普遍现象,也就造成我国职业院校是特殊家庭学生较密集地带。这类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等方面原因,在行为和心理上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对职业院校特殊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职业院校 特殊家庭学生 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大潮对中国人民的生活产着了冲击,人们感受到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带来的生活品质变化,人们的传统价值观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导致近年来很多社会问题不断增加,如犯罪率、离婚率和交通事故率不断提升。这些变化打破了很多家庭的正常格局,而这种格局的破坏,让很多的孩子从小便生活在婚后重组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罪犯家庭等。我们通常把以上家庭叫做特殊家庭。
特殊家庭子女由于家庭温暖的缺失,学生有一大部分得不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在学习的目的性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中考成绩一般不是很理想或中学辍学,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选择职业类学校是很普遍现象,也就造成我国职业院校是特殊家庭学生较密集地带。这类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等方面原因,在行为和心理上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此,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成绩较差。此外,有一部分职业学校离异家庭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现象为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了解和帮助这些问题学生,既是国家对职业人才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当今社会对教师综合能力的需求。
一、职业院校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
很多问题学生平时缺少与长辈和父母的沟通,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关怀,感受不到温暖的家教氛围。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由于家长文化水平的制约,对孩子只采取吃饱穿暖的管理方法,而不注重孩子的心理变化;有的家长更是认为自己忙于生计四处奔走,就是为了能够给孩子创造物质条件,忽视了自己监护的责任,更别提是教育责任;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培养出一个身体好的劳动力就是最大的成功。
从事几年的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笔者接触到的特殊家庭的学生有很多。2014年3月,对黑龙江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两个班40人进行了自然情况问卷调查,其中有12人生活在特殊家庭,占总人数的30%。缺少家庭负担爱的学生有很多表现,如花钱大手大脚、早恋、性格偏激、胆小、散漫、叛逆、冷漠等等。因此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应当研究的重要问题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职业院校特殊家庭主要类型
1.单亲家庭
家庭破裂,父母离异,孩子要么跟随父亲、要么跟随母亲生活,更有的家长相互推卸责任。孩子从小生活在老人身边或是亲属家中,对家庭温暖没有概念。而抚养人由于愧疚感产生的过渡溺爱让孩子形成以下几种不良习惯:要什么给什么的贪婪性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较差的独立能力;家长一味迁就过错,造成孩子是非不分;抚养人的过度冷落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心中慢慢滋生恨意。如果他将这种情绪转向身边人,很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2.重组家庭
重组家庭主要分为父母双方有一方过世重新组建的家庭和夫妻离异后再婚家庭两种情况。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大部分孩子在与新家庭成员磨合过程中,会产生敏感和抵触的心理,而“继父”“继母”毕竟不会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固有的血缘之亲。甚至有的“继父”“继母”虐待孩子,让孩子承受了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而又无法阻止这一现象,看到别的孩子享受着快乐的童年生活,便会心生自卑、经常沉默,拒绝与他人分享快乐和痛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如抑郁、过度自私、婚姻观扭曲等。
3.教育缺失家庭
这类家庭一般指父母一方或双方为生计需要,离开孩子到另外的城市打工。这种做法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增加了家庭收入,但是这些务工人员的孩子从小便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或亲戚,或是独立生活,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缺乏和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所以孩子遇到问题时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通常表现比较内向和自卑。另外,孩子在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下,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事实上,在青少年的教育上,学校、社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孩子第一课堂的家庭教育,更是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不可缺失。良好健全的身心状态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需要在点点滴滴生活经验中感受并且得到及时的正确的引导才能够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周燕.关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
[2]徐安琪.中国婚姻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黑龙江技师学院)
关键词:职业院校 特殊家庭学生 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大潮对中国人民的生活产着了冲击,人们感受到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带来的生活品质变化,人们的传统价值观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导致近年来很多社会问题不断增加,如犯罪率、离婚率和交通事故率不断提升。这些变化打破了很多家庭的正常格局,而这种格局的破坏,让很多的孩子从小便生活在婚后重组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罪犯家庭等。我们通常把以上家庭叫做特殊家庭。
特殊家庭子女由于家庭温暖的缺失,学生有一大部分得不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在学习的目的性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中考成绩一般不是很理想或中学辍学,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选择职业类学校是很普遍现象,也就造成我国职业院校是特殊家庭学生较密集地带。这类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等方面原因,在行为和心理上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此,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成绩较差。此外,有一部分职业学校离异家庭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现象为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了解和帮助这些问题学生,既是国家对职业人才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当今社会对教师综合能力的需求。
一、职业院校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
很多问题学生平时缺少与长辈和父母的沟通,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关怀,感受不到温暖的家教氛围。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由于家长文化水平的制约,对孩子只采取吃饱穿暖的管理方法,而不注重孩子的心理变化;有的家长更是认为自己忙于生计四处奔走,就是为了能够给孩子创造物质条件,忽视了自己监护的责任,更别提是教育责任;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培养出一个身体好的劳动力就是最大的成功。
从事几年的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笔者接触到的特殊家庭的学生有很多。2014年3月,对黑龙江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两个班40人进行了自然情况问卷调查,其中有12人生活在特殊家庭,占总人数的30%。缺少家庭负担爱的学生有很多表现,如花钱大手大脚、早恋、性格偏激、胆小、散漫、叛逆、冷漠等等。因此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应当研究的重要问题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职业院校特殊家庭主要类型
1.单亲家庭
家庭破裂,父母离异,孩子要么跟随父亲、要么跟随母亲生活,更有的家长相互推卸责任。孩子从小生活在老人身边或是亲属家中,对家庭温暖没有概念。而抚养人由于愧疚感产生的过渡溺爱让孩子形成以下几种不良习惯:要什么给什么的贪婪性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较差的独立能力;家长一味迁就过错,造成孩子是非不分;抚养人的过度冷落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心中慢慢滋生恨意。如果他将这种情绪转向身边人,很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2.重组家庭
重组家庭主要分为父母双方有一方过世重新组建的家庭和夫妻离异后再婚家庭两种情况。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大部分孩子在与新家庭成员磨合过程中,会产生敏感和抵触的心理,而“继父”“继母”毕竟不会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固有的血缘之亲。甚至有的“继父”“继母”虐待孩子,让孩子承受了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而又无法阻止这一现象,看到别的孩子享受着快乐的童年生活,便会心生自卑、经常沉默,拒绝与他人分享快乐和痛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如抑郁、过度自私、婚姻观扭曲等。
3.教育缺失家庭
这类家庭一般指父母一方或双方为生计需要,离开孩子到另外的城市打工。这种做法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增加了家庭收入,但是这些务工人员的孩子从小便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或亲戚,或是独立生活,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缺乏和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所以孩子遇到问题时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通常表现比较内向和自卑。另外,孩子在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下,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事实上,在青少年的教育上,学校、社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孩子第一课堂的家庭教育,更是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不可缺失。良好健全的身心状态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需要在点点滴滴生活经验中感受并且得到及时的正确的引导才能够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周燕.关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
[2]徐安琪.中国婚姻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黑龙江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