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恋笔纪
“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那日灯下揽卷,读到此时不由一怔,书卷的微凉顺着温热的指尖,一丝丝一缕缕荡到心湖,氤氲出蒙蒙寒雾来。虽然又是春至,三春渐归,却已然再无大观园中的元春了。
元者,始也。因着元春,莺歌燕语婉转幽啼的大观园里才容下了一众红楼女儿的传奇,一任她们娇嗔痴缠绘尽风流,花底醉眠也好,月下联诗也罢,那些天真无拘却都与元春无甚关系。
自一开始,元春便活在别人的艳羡里,恍若随手折下簪在鬓间的花,已然绽满了玲珑春意,风华灼人,却又预示着明日即凋零的命运。但是这万里江山都是皇室的供养,尊荣如此,就算凋零,也是天下女子的向望。
昔年春日,柳絮漫飞时,薛宝钗立于曼妙绿柳下,素手拂过微暖清风,将心中的不甘与渴望一字一句含笑吟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对于选秀失败客居贾府的薛宝钗而言,那抹青云大抵便是皇宫了。
可这样的闺阁秀语若是到了元春耳中,怕是只得她一个微不可闻的叹息吧。青云吗?元春低眉敛目似笑非笑。皇宫从来都是无可回头的深潭,一如沉沉暗夜中屏息潜伏的兽,不知何时便会亮出利爪与獠牙。元春在那里泥足深陷,心有惶惶却无人可说,携了一身端淑风仪,最后徒剩只影寥落。
再见到祖母与母亲时,她被病重折磨,连言语都不能,只余再也遮掩不住的哀戚,坦坦荡荡地现于人前。贾母宽慰的话模糊传到耳边,元春闭了闭眼才发现纵然心中酸涩,可眸中清泪却少得可怜。分明还是幼时,她只是贾府娇养的小女儿,偎在祖母膝前撒娇弄痴受尽怜爱,可转眼间怎么就到了要独自承担这么多凄楚的地步。
她生于正月初一,才得了元春之名。贾府千娇万宠出来的嫡长女,怕是连发梢指尖都镌满了矜贵,遑论举手投足间的端淑姿仪。那样的女子,世间能有几人?黛玉之风流,宝钗之端庄,探春之机敏,湘云之英豪,红楼深深处,怕是都画上了元春的影子。
巧言,令色,华仪,卓思。私以为,凡之种种,细细思量时,总能在元春身上窥到痕迹。在她因着贤孝才德之名被当做女史选入宫中时,她透过缓缓合上的宫门极目望去,长街尽头不过是一片虚无,归乡路已杳杳无踪。
元春拜别父母时被清泪淌过的睫羽尚还湿润,可属于她少女年华的自在雅逸就此无处可觅。她似初春娇绽的第一枝花,以温驯柔婉的姿态散着诱人的馨香,邀君去怜宠,不为自己,也要为了贾府。从记事时,元春便被精且巧地雕琢着,教导她如何以一身柔弱担负起一族荣华。
到后来,元春在浩浩君恩下荣归省亲,大观园中美景如幻,府中众人皆以此为荣,喜不自禁,她却坐在银灯金烛下,隔着描画精致的帘子,对着父亲黯然低泣。那时,元春已独掌一宫,加封以贤德妃,当真风华无限。可数年间的辛苦,也只有这两行红泪敢落于父母面前。那个见不得人的去处是他们亲手送她去的,脚下的玉石径幽幽折折,到了宫门口被无情截断,红墙之外的远路一条条,落在怅然远望的元春眼中,也不过是遥遥不知何方的青山一角。
此身难由己,执事太监扬着尖细的嗓子前来请驾回銮,元春听了不由又滚下泪来。若来时相泣,心中是有喜有悲,到辞别时,那泪水则盈满了无奈与凄然。回到深宫的元春又成了雍容温良的贤德妃,如方才戏台上浓妆重彩的戏子,为了他人做尽悲欢情状。
自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繁华事易散,渐向末路的贾府因为元春再次有了生机。她起身回宫时心中焦急,却不知从何劝起,只得殷殷叮咛,莫要太过奢靡。她愿耗尽神思,愿骨肉分离,愿深宫寂寞,愿步步为谋,在这天下间的是非地苦苦经营,不过是为了贾府再复盛景罢了。
可惜,她的一遭辛苦带来的只是拖累。那其实也是一朝得势的常态了,贾府上下一味消耗着元春在宫中带来的赫赫威仪,全无大家子弟的骄傲自持,反而像极了平地而起毫无根基的暴富之家,养出许多浪荡子来。
寂夜难眠时,不知元春可会惘然,不知进取的家族子弟拖着她深爱的家族走向灭亡。那是独在深宫的她不可触摸却相互依存的家族,当她的双手无力引着它走向尊荣时,那些不曾顾惜她的族人的一举一动都将牵扯着她不可知的命运,拉着她一点点向漆黑的湖底沉溺,再也看不见光亮。
贾府势弱,元春又怎能善存?虽不是龙争虎斗的前朝,可后宫也处处都是明枪暗箭,其间凶险,实在太过辛苦。
倦倦一生过得辛苦,元春抛却纷扰红尘重归离恨天时不过43岁,明艳的容颜被雕琢地愈发和婉,君恩尚重,本该是风华尚好的年月啊。
许是世间事本也是如此,此间荣华正好,眉梢眼角洋洋喜意未落,无妄之灾偏偏降落,让一生辛苦的人不知此生的喜乐苦悲,到底如何安置才好。
她心中还有未了的惦念,她的幼弟,她的父母,她的一族,沉甸甸的都是写进她生命里的责任。可她分明已撑不下去了,虚弱的手只能放开,把万事全抛。
半掩的窗送来一缕凉风,一瓣石榴花飘落在她掌中,元春勉力睁了睁眼,凄白的掌心衬着那枚红艳,她只觉得那颜色灼得她的手都痛了。她别过头闭上眼,此生最后一滴泪顺着紧闭的眼眸悄悄碎了。
元春恍然忆起,当年她还是闺中女儿时,她也曾见过那样一场如火榴花。彼时祖母身体安康,宝玉出生后,元春满心欢喜,待幼弟甚是怜爱,从他咿呀学语到稚子学诗,片刻未曾分离,还曾被人打趣,窈窕少女的长姐竟生出了慈母心。她抿唇含笑,转而更是怜惜宝玉。
那日她持了书卷,坐于石榴花下,宝玉偎在她身边嬉闹,一片纯然童稚,从枝头悄然坠下的榴花落满了她新换上的石榴裙。她素手捻起花瓣,年轻的面上似羞似恼,却何曾知晓自己此生,如庭中不知何时飘零的榴花一般,再也等不到榴子满枝了。
“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那日灯下揽卷,读到此时不由一怔,书卷的微凉顺着温热的指尖,一丝丝一缕缕荡到心湖,氤氲出蒙蒙寒雾来。虽然又是春至,三春渐归,却已然再无大观园中的元春了。
元者,始也。因着元春,莺歌燕语婉转幽啼的大观园里才容下了一众红楼女儿的传奇,一任她们娇嗔痴缠绘尽风流,花底醉眠也好,月下联诗也罢,那些天真无拘却都与元春无甚关系。
自一开始,元春便活在别人的艳羡里,恍若随手折下簪在鬓间的花,已然绽满了玲珑春意,风华灼人,却又预示着明日即凋零的命运。但是这万里江山都是皇室的供养,尊荣如此,就算凋零,也是天下女子的向望。
昔年春日,柳絮漫飞时,薛宝钗立于曼妙绿柳下,素手拂过微暖清风,将心中的不甘与渴望一字一句含笑吟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对于选秀失败客居贾府的薛宝钗而言,那抹青云大抵便是皇宫了。
可这样的闺阁秀语若是到了元春耳中,怕是只得她一个微不可闻的叹息吧。青云吗?元春低眉敛目似笑非笑。皇宫从来都是无可回头的深潭,一如沉沉暗夜中屏息潜伏的兽,不知何时便会亮出利爪与獠牙。元春在那里泥足深陷,心有惶惶却无人可说,携了一身端淑风仪,最后徒剩只影寥落。
再见到祖母与母亲时,她被病重折磨,连言语都不能,只余再也遮掩不住的哀戚,坦坦荡荡地现于人前。贾母宽慰的话模糊传到耳边,元春闭了闭眼才发现纵然心中酸涩,可眸中清泪却少得可怜。分明还是幼时,她只是贾府娇养的小女儿,偎在祖母膝前撒娇弄痴受尽怜爱,可转眼间怎么就到了要独自承担这么多凄楚的地步。
她生于正月初一,才得了元春之名。贾府千娇万宠出来的嫡长女,怕是连发梢指尖都镌满了矜贵,遑论举手投足间的端淑姿仪。那样的女子,世间能有几人?黛玉之风流,宝钗之端庄,探春之机敏,湘云之英豪,红楼深深处,怕是都画上了元春的影子。
巧言,令色,华仪,卓思。私以为,凡之种种,细细思量时,总能在元春身上窥到痕迹。在她因着贤孝才德之名被当做女史选入宫中时,她透过缓缓合上的宫门极目望去,长街尽头不过是一片虚无,归乡路已杳杳无踪。
元春拜别父母时被清泪淌过的睫羽尚还湿润,可属于她少女年华的自在雅逸就此无处可觅。她似初春娇绽的第一枝花,以温驯柔婉的姿态散着诱人的馨香,邀君去怜宠,不为自己,也要为了贾府。从记事时,元春便被精且巧地雕琢着,教导她如何以一身柔弱担负起一族荣华。
到后来,元春在浩浩君恩下荣归省亲,大观园中美景如幻,府中众人皆以此为荣,喜不自禁,她却坐在银灯金烛下,隔着描画精致的帘子,对着父亲黯然低泣。那时,元春已独掌一宫,加封以贤德妃,当真风华无限。可数年间的辛苦,也只有这两行红泪敢落于父母面前。那个见不得人的去处是他们亲手送她去的,脚下的玉石径幽幽折折,到了宫门口被无情截断,红墙之外的远路一条条,落在怅然远望的元春眼中,也不过是遥遥不知何方的青山一角。
此身难由己,执事太监扬着尖细的嗓子前来请驾回銮,元春听了不由又滚下泪来。若来时相泣,心中是有喜有悲,到辞别时,那泪水则盈满了无奈与凄然。回到深宫的元春又成了雍容温良的贤德妃,如方才戏台上浓妆重彩的戏子,为了他人做尽悲欢情状。
自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繁华事易散,渐向末路的贾府因为元春再次有了生机。她起身回宫时心中焦急,却不知从何劝起,只得殷殷叮咛,莫要太过奢靡。她愿耗尽神思,愿骨肉分离,愿深宫寂寞,愿步步为谋,在这天下间的是非地苦苦经营,不过是为了贾府再复盛景罢了。
可惜,她的一遭辛苦带来的只是拖累。那其实也是一朝得势的常态了,贾府上下一味消耗着元春在宫中带来的赫赫威仪,全无大家子弟的骄傲自持,反而像极了平地而起毫无根基的暴富之家,养出许多浪荡子来。
寂夜难眠时,不知元春可会惘然,不知进取的家族子弟拖着她深爱的家族走向灭亡。那是独在深宫的她不可触摸却相互依存的家族,当她的双手无力引着它走向尊荣时,那些不曾顾惜她的族人的一举一动都将牵扯着她不可知的命运,拉着她一点点向漆黑的湖底沉溺,再也看不见光亮。
贾府势弱,元春又怎能善存?虽不是龙争虎斗的前朝,可后宫也处处都是明枪暗箭,其间凶险,实在太过辛苦。
倦倦一生过得辛苦,元春抛却纷扰红尘重归离恨天时不过43岁,明艳的容颜被雕琢地愈发和婉,君恩尚重,本该是风华尚好的年月啊。
许是世间事本也是如此,此间荣华正好,眉梢眼角洋洋喜意未落,无妄之灾偏偏降落,让一生辛苦的人不知此生的喜乐苦悲,到底如何安置才好。
她心中还有未了的惦念,她的幼弟,她的父母,她的一族,沉甸甸的都是写进她生命里的责任。可她分明已撑不下去了,虚弱的手只能放开,把万事全抛。
半掩的窗送来一缕凉风,一瓣石榴花飘落在她掌中,元春勉力睁了睁眼,凄白的掌心衬着那枚红艳,她只觉得那颜色灼得她的手都痛了。她别过头闭上眼,此生最后一滴泪顺着紧闭的眼眸悄悄碎了。
元春恍然忆起,当年她还是闺中女儿时,她也曾见过那样一场如火榴花。彼时祖母身体安康,宝玉出生后,元春满心欢喜,待幼弟甚是怜爱,从他咿呀学语到稚子学诗,片刻未曾分离,还曾被人打趣,窈窕少女的长姐竟生出了慈母心。她抿唇含笑,转而更是怜惜宝玉。
那日她持了书卷,坐于石榴花下,宝玉偎在她身边嬉闹,一片纯然童稚,从枝头悄然坠下的榴花落满了她新换上的石榴裙。她素手捻起花瓣,年轻的面上似羞似恼,却何曾知晓自己此生,如庭中不知何时飘零的榴花一般,再也等不到榴子满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