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教”与“学”的衔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y8023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部分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并不适应,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辍学,当然也有部分老师抱怨学生基础差,抄袭作业。面对这一现象,作为教师更应该重视中小学知识的完美衔接。
  关键词:中小学;衔接;学习动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个教育段之间的知识都存在着一定的衔接性。我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发现要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工作,必须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入手。
  一、教师“教”的衔接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只有衔接好教师的教,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由小学到中学的过渡衔接。
  1.教学管理上
  学生进入中学后,由于课程的增加,环境的变化,教师要把握好起点,不能责怪学生基础差,这需要多与学生接触,中学由于人多,管理不及小学那样具体,有的学生认为没有束缚,不学习甚至会辍学。教师作为管理者就要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纪律、学习、卫生、安全等方面对学生实行严格管理。
  2.教学方法上
  小学的记忆特点是以机械记忆为主,对于定义、法则,习惯于死记硬背,小学教师就一般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讲课比较详细,反复讲解,反复练习。学生到中学后,记忆和思维方式当然不能停留在机械上,就要逐步引导学生由“机械记忆”到“抽象思维”。每讲一个概念,要注意到如何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教会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方法。如在教学数轴概念时,可列举直尺、温度计等,讲等式性质时借助天平,等学生对特殊的具体事物认识后,及时注意把握有关的抽象知识。初中教师多听小学课,小学教师也到中学多听课,(尤其六年级和七年级的老师)这对我们掌握学生的特点,有利于教师在教法上正确、合理、巧妙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好处的。
  3.教学内容上
  初中教师应该熟悉小学教材,因为小学教材有些内容呈现脱节,如在同类项中7a2b与52ba2,直接让学生观察的话,很容易让学生混淆,造成思维混乱。七年级教学内容与小学内容要处理恰当,注意教与学两方面的坡度,使步伐缩小一点,进行小跨步转化,在学习新知识时,七年级可以更好地利用小学的旧知识,形成新旧知识的正迁移。例如,在学习绝对值的内容时,教师可通过例子,小明家在学校北方5千米处,小花家在学校南方5千米处,若他们步速一样,谁先到达学校?为什么?这些都是小学学过的,南北距离相等,然后趁势画数轴,引入绝对值的概念,学生就会深入地了解。初中教师可运用小学知识来做背景引导学生。
  4.师生交流上
  小学教师爱与学生交往,经常与学生同活动,同学习,而中学教师由于面对的学生多,只注重上课,一般很少与学生有交流,老师的关注和与学生平等的相处,不仅能使学生感到安全,产生信任,也会使学生感到自身的价值,树立自信心。中学教师应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和谐、充满爱心的学习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掌握学习的方法。
  5.评价学生上
  小学教师爱鼓励学生,作业整齐、成绩稍高都会奖励糖和本子等东西,而中学教师不经常这样。因此,七年级新生同样要鼓励,要寻找鼓励的最佳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学”的衔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把学生引导到想学习、爱学习的正确道路上来,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
  1.学习动机上
  小学的学习动机是直接的,而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比较间接的。教师应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果照本宣科、死搬教条,只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使学生获得更直观、形象的认识。丰富有趣、逻辑性和系统性强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方法及作业的多样化,可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2.学习习惯上
  (1)听课识记的习惯:小学生在初步养成习惯,而中学生要将学习习惯内化,形成自觉的行为。(2)勤学思考的习惯:小学生看书不注重思考,在进入中学后一定要注意抓学生专心听讲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思考。(3)总结归纳的习惯:中学每章每节的知识基本是分散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就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4)规范作业的习惯:小学生做作业往往重结果轻过程,进入中学后,就必须严格学生的书写规范,并要严禁学生抄作业的恶习,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当然还有其他各方面的习惯,我们都要重视。
  小学阶段必须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中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七年级则要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小学和中学的衔接,是相互之间的弥补和融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做的无缝对接。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做好中小学的自然衔接,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平稳过渡,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注:课题名称:农村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策略研究
  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课题批准号:【2012】GSG575
  (作者单位 甘肃省渭源县锹峪中学)
  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教育孩子,从来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然而,等待这些孩子的未来社会,必然是一个多竞争、大压力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自信
繁华落幕后,一切归于最平淡的大自然,正如威廉·华兹华斯最终在大自然中寻找到真正的美,或许它即将逝去,但是毕竟存在过.从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生态观:大自然如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学习的过程归根结底是自已内部活动,学生也是这样,旁人也是无法替代的。所以参与是学生心理的需要,是认知发展的需要,也是主动探索知识,成为新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然而,小学生的主动思维是建立在直观的表象基础上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努力拓宽学生思路,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多种思维和谐发展,从而切实让有效思维走进数学
流体输送系统中,每个支路以及用户和末端设备之间的流量藕合干扰的问题就称之为水力稳定性,即我们所说的稳定性问题,而供热、空调工程中最基础的两种基本类型就是同程及异程
本刊讯(叶子)3月9日,陕西省“出版物质量管理年”首场锣鼓敲响——来自全省十市的党委宣传部长、党报总编和审读专家等40多人齐聚西安,总结十市党报专题审读的经验,研讨如何
论文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特殊地位、馆藏资源不断增加、馆藏空间面临巨大压力的视角出发,分析馆藏空间合理利用的必要性;提出从优化期刊排架管理、增加密集书库面积
从盛唐到晚唐,由晚唐至五代,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的朝代,其光芒渐渐隐退.告别盛唐的恢弘磅礴,晚唐版图之上硝烟四起.然而,晚唐五代的文人并未向心中诗意地栖居说再见,他们寻觅到
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德育课程,负有直接的德育责任,对提高我国千百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部分思想品德,教
我们知道,美术欣赏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几幅名画,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欣赏方法、审美思维,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认识美术作品,并能独立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评述的能力。国家美术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一,就是要求我们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此,在美术欣赏中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美术与哲学、政治、经济、宗教、神话等方面的关系,形成一个大致的艺术观,初步确立中国传统绘画——写意、西方传统绘画——写实
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曾和一年级老师交流,她们说孩子们在幼儿园养成了许多坏习惯:老师正在讲课,孩子就跑到教室前面扔垃圾;下课凳子摆得歪七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