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行业和企事业单位拍摄各类宣传片,是影视工作室的“主业”之一。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部门认识到影像宣传的重要性,无论是宣传单位的整体形象,还是应对某一项工作的总结汇报,拍短片已经成为首选方式。正所谓“念稿不如看片”、“发资料不如送光碟”。牦牛影像工作室自成立以来,这类片子做了许多,涉及十多个行业,对应许多不同的需求。每每在沟通策划、拍摄制作、审片定稿、合同执行完毕之后,几乎都能和被拍摄对象变成朋友,继而在那个行业内留下口碑。
如何做出有生命力、有感染力、能带来美誉的企业行业宣传片?在拍摄制作本身达到一定质量水准的同时,我们坚持个宗旨——“把镜头对准基层,用真人真事塑造行业形象”。在拍摄基层、讲述故事、提炼精神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人生百味。
2011年8月,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在全国交警系统开创了先河,其高清电视形象宣传片《雪域真情颂》作为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的一部分,在香格里拉最新的数字电影院里公开放映,当片子结束,掌声雷动,这部片子的诞生过程如另一幕电影跃然眼前……
策划阶段——“蹦出来”的主题
“迪庆交警要拍一部宣传片,你们想一下,把策划先拿出来”。放下电话,这些年跑藏区拍摄途中对云南藏区交警的“印象”层层浮现在脑海——冰雪封山,救助被困旅客的是他们;崖高谷深,抢运交通事故伤员的是他们;日以继夜,于啃方便面、睡车后座的也是他们……
在城市人的眼中,“交警”似乎总是和“罚款”分不开。但是在云南香格里拉这样冰雪纯净、民风淳朴、因交通不便而远离尘嚣的地方,基层交警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保通和救助。翻阅迪庆交警近年来的工作总结和各种资料,在一堆官样文章和资料照片中,我们梳理着拍摄内容。每个行业的工作都事无巨细,拍摄宣传片如果什么都拍、什么都讲,肯定做不出好片子,关键在于从电视拍摄的角度为客户提炼宣传主题,突出宣传重点,讲究“见成绩也见做法,见数字也见过程,见集体也见个人”,把行业宣传片拍出文化特色、拍出真情实感来,这样的片子,客户才会喜欢并保存多年。
“他们是如何工作、如何生活的?他们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百姓是什么关系?”作为一个普通的交通参与者,我想提这样的问题。作为一个电视宣传片的拍摄者,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这些资料堆里。我要从中把亮点挖出来,把体现亮点的基层人物和事件找出来,把整个片子的主线穿起来。资料还没看完,一个主题就蹦出来了——“迪庆交警,一支值得仰视的队伍。不仅仅因为他们身处在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区域,更因为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敬业精神,因为‘真情奉献、无悔坚守’,就是迪庆交警精神的最好诠释!”片名《雪域真情颂》,“雪域”二字体现地域特征,“真情”二字是高度概括,而“颂”字则是我们摄制组对被拍摄对象的敬意。
拍摄阶段——半年三次六千公里
拍这个片子的时候,正赶上迪庆州境内在修路,通往三个县的公路都断了,平均每周通行一天。如果遇上塌方阻路,困个十天半月也有可能。常跑藏区的人都知道,再险再烂的路也比正在修的路好。我们的工作车虽然已经四进西藏,珠峰大本营都上了两次,但遇到这些不是路的路,还是频频托底(盘),惊险连连。
在德钦县燕门乡,我们赶早去澜沧江边的一个小学校拍摄当地交警的“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挖掘机在前面开路,车子扭着探戈前进从右边车窗探头出去,悬崖边线和轮胎侧边几乎齐平,几十米深的澜沧江峡谷雾霭缭绕。天蒙蒙亮,全校的百余名学生挤着围在小操场上看警察叔叔用藏语给他们演小品,精彩之处,看得几个低年级的孩子笑得趴到地上去了。
在维西县叶芝乡,我们体会到什么是“车比路宽”,这个深藏在大山中的傈僳族村寨,比宫崎骏动画片中的山村还要美。村民们穿上古朴的民族盛装,拉着交警的手跳“阿尺目刮”,歌声嘹亮,真正是“只见黄灰不见脚”。
在维西县白济汛乡,冷雨滂沱,道路泥泞。我们钻进交警执勤点的小土房子里,几个小伙子正在火堆上烧水,他们刚刚在雨中修好一辆熄火的车,身上的警服还是湿的。还没说上几句话,门帘一撩,进来一个藏族司机——又有一辆车抛锚了。
在香格里拉县虎跳峡景区,交警中队年轻的中队长站在狭窄的悬崖公路边,指着金沙江那刀削斧劈一般的山谷说:“知道了吧,为什么我们把这里的车祸叫做‘空难’……”
从暮夏到隆冬,我们三次去迪庆拍摄,行程超过六千公里,几乎跑遍了全州三个县所有的交警中队。一路走来,摄入我们镜头中的基层交警大部分是80后,甚至85后的年轻人,经年累月做着繁杂而艰苦的工作,他们的心智已经和他们眼角早生的皱纹一样成熟。
制作阶段——枯燥数字 鲜活画面
制作这类片子,最好是开拍前就定下解说词,按照解说词的内容来安排拍摄,这样事半功倍,更为顺利交片打下良好基础。但是这个片子不一样,在预先沟通好的拍摄计划之外,还有许多鲜活、未知的东西,只有在拍摄中才能发现、挖掘出来。
于是,我们拿着案头资料整理而成的拍摄计划,在每个县的交警大队进行采访,又在每一个基层中队进行采访。一是核实资料、拟定拍摄日程;二是为一些工作总结和汇报数字寻找鲜活的拍摄内容。例如,我们发掘出“毛主席赠枪”的故事来表现交警队伍建设的工作成绩:1960年被毛泽东接见并赠予配枪的藏族老民兵,教育其侄子成为当地第一代交警,老一辈的革命传统亦成为今天整个交警队伍的精神财富。
以下的一系列数字亦可用香格里拉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描述交警风采的诗化的镜头语言来表现——截至“十一五”期末,在迪庆全州238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80米的广袤土地上,公路里程已达5372公里。在天堑变通途的雪域高原上,有一支多年坚守、默默奉献的交警队伍。在高海拔、缺氧、高寒的艰苦环境中常年工作,全州114名交通民警中有30多名是带病上岗的。全州交通民警连续8年零违纪,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从警誓言!
回顾此次摄制,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部作品,一群朋友,也不仅仅是一次生动的拍摄实践,它更是我们在追求“影像精神”路途中的一个丰收季,带给我们感动和温暖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如何做出有生命力、有感染力、能带来美誉的企业行业宣传片?在拍摄制作本身达到一定质量水准的同时,我们坚持个宗旨——“把镜头对准基层,用真人真事塑造行业形象”。在拍摄基层、讲述故事、提炼精神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人生百味。
2011年8月,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在全国交警系统开创了先河,其高清电视形象宣传片《雪域真情颂》作为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的一部分,在香格里拉最新的数字电影院里公开放映,当片子结束,掌声雷动,这部片子的诞生过程如另一幕电影跃然眼前……
策划阶段——“蹦出来”的主题
“迪庆交警要拍一部宣传片,你们想一下,把策划先拿出来”。放下电话,这些年跑藏区拍摄途中对云南藏区交警的“印象”层层浮现在脑海——冰雪封山,救助被困旅客的是他们;崖高谷深,抢运交通事故伤员的是他们;日以继夜,于啃方便面、睡车后座的也是他们……
在城市人的眼中,“交警”似乎总是和“罚款”分不开。但是在云南香格里拉这样冰雪纯净、民风淳朴、因交通不便而远离尘嚣的地方,基层交警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保通和救助。翻阅迪庆交警近年来的工作总结和各种资料,在一堆官样文章和资料照片中,我们梳理着拍摄内容。每个行业的工作都事无巨细,拍摄宣传片如果什么都拍、什么都讲,肯定做不出好片子,关键在于从电视拍摄的角度为客户提炼宣传主题,突出宣传重点,讲究“见成绩也见做法,见数字也见过程,见集体也见个人”,把行业宣传片拍出文化特色、拍出真情实感来,这样的片子,客户才会喜欢并保存多年。
“他们是如何工作、如何生活的?他们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百姓是什么关系?”作为一个普通的交通参与者,我想提这样的问题。作为一个电视宣传片的拍摄者,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这些资料堆里。我要从中把亮点挖出来,把体现亮点的基层人物和事件找出来,把整个片子的主线穿起来。资料还没看完,一个主题就蹦出来了——“迪庆交警,一支值得仰视的队伍。不仅仅因为他们身处在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区域,更因为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敬业精神,因为‘真情奉献、无悔坚守’,就是迪庆交警精神的最好诠释!”片名《雪域真情颂》,“雪域”二字体现地域特征,“真情”二字是高度概括,而“颂”字则是我们摄制组对被拍摄对象的敬意。
拍摄阶段——半年三次六千公里
拍这个片子的时候,正赶上迪庆州境内在修路,通往三个县的公路都断了,平均每周通行一天。如果遇上塌方阻路,困个十天半月也有可能。常跑藏区的人都知道,再险再烂的路也比正在修的路好。我们的工作车虽然已经四进西藏,珠峰大本营都上了两次,但遇到这些不是路的路,还是频频托底(盘),惊险连连。
在德钦县燕门乡,我们赶早去澜沧江边的一个小学校拍摄当地交警的“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挖掘机在前面开路,车子扭着探戈前进从右边车窗探头出去,悬崖边线和轮胎侧边几乎齐平,几十米深的澜沧江峡谷雾霭缭绕。天蒙蒙亮,全校的百余名学生挤着围在小操场上看警察叔叔用藏语给他们演小品,精彩之处,看得几个低年级的孩子笑得趴到地上去了。
在维西县叶芝乡,我们体会到什么是“车比路宽”,这个深藏在大山中的傈僳族村寨,比宫崎骏动画片中的山村还要美。村民们穿上古朴的民族盛装,拉着交警的手跳“阿尺目刮”,歌声嘹亮,真正是“只见黄灰不见脚”。
在维西县白济汛乡,冷雨滂沱,道路泥泞。我们钻进交警执勤点的小土房子里,几个小伙子正在火堆上烧水,他们刚刚在雨中修好一辆熄火的车,身上的警服还是湿的。还没说上几句话,门帘一撩,进来一个藏族司机——又有一辆车抛锚了。
在香格里拉县虎跳峡景区,交警中队年轻的中队长站在狭窄的悬崖公路边,指着金沙江那刀削斧劈一般的山谷说:“知道了吧,为什么我们把这里的车祸叫做‘空难’……”
从暮夏到隆冬,我们三次去迪庆拍摄,行程超过六千公里,几乎跑遍了全州三个县所有的交警中队。一路走来,摄入我们镜头中的基层交警大部分是80后,甚至85后的年轻人,经年累月做着繁杂而艰苦的工作,他们的心智已经和他们眼角早生的皱纹一样成熟。
制作阶段——枯燥数字 鲜活画面
制作这类片子,最好是开拍前就定下解说词,按照解说词的内容来安排拍摄,这样事半功倍,更为顺利交片打下良好基础。但是这个片子不一样,在预先沟通好的拍摄计划之外,还有许多鲜活、未知的东西,只有在拍摄中才能发现、挖掘出来。
于是,我们拿着案头资料整理而成的拍摄计划,在每个县的交警大队进行采访,又在每一个基层中队进行采访。一是核实资料、拟定拍摄日程;二是为一些工作总结和汇报数字寻找鲜活的拍摄内容。例如,我们发掘出“毛主席赠枪”的故事来表现交警队伍建设的工作成绩:1960年被毛泽东接见并赠予配枪的藏族老民兵,教育其侄子成为当地第一代交警,老一辈的革命传统亦成为今天整个交警队伍的精神财富。
以下的一系列数字亦可用香格里拉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描述交警风采的诗化的镜头语言来表现——截至“十一五”期末,在迪庆全州238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80米的广袤土地上,公路里程已达5372公里。在天堑变通途的雪域高原上,有一支多年坚守、默默奉献的交警队伍。在高海拔、缺氧、高寒的艰苦环境中常年工作,全州114名交通民警中有30多名是带病上岗的。全州交通民警连续8年零违纪,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从警誓言!
回顾此次摄制,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部作品,一群朋友,也不仅仅是一次生动的拍摄实践,它更是我们在追求“影像精神”路途中的一个丰收季,带给我们感动和温暖以及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