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眉山“有味道”的博物馆

来源 :餐饮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t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眉山市中国泡菜博物馆位于中国泡菜城的入口处,是国内首家以泡菜为主题的专业性博物馆。它第一次系统解读和传播中国泡菜文化与产业;展览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由历史与文化、生产与加工,传承与创新、产品与品牌、品鉴与体验,质量与安全以及展望未来等展区构成。整個博物馆体现了文化性和知识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原创性和艺术性,是中国泡菜博览的标志性展馆。
  三千年泡菜中国人味道
  进入中国泡菜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长27米,高约5米的浮雕背景墙。在这座浮雕背景墙上,我们可以看到四川的好山好水,有岷山雪宝顶,千年都江堰,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四川数千年沿袭至今的的蔬菜种植场景、古代川人腌制泡菜场景、四川民俗嫁娶、坝坝筵等,构成别具特色的“三千年泡菜,中国人味道”风情画卷。
  栩栩如生的雕塑展示着泡菜文化
  博物馆用了多组雕塑来展示泡菜文化,有被认为最早腌渍泡菜的菹神彭祖的雕塑,还有歌颂过泡菜的苏东坡的塑像。不仅展示了与泡菜有关的名人,也展示平凡人的生活,一组实景造型的立体雕塑,展现古蜀先民制作泡菜的生活场景,画面上森林茂密,群鸥飞翔,一条河流蜿蜒流淌。河流两畔是碧绿菜畦,先民在收割蔬菜。立体雕塑由茅屋,院坝绿树合围而成,男人抱来古朴的泡菜坛,女人辛勤腌制泡菜,孩子在从泡菜坛中偷偷捞泡菜,整个场景古朴悠远充满生活气息。


  文物传递着三千年泡菜发展史
  泡菜博物馆里展示了许多与泡菜相关的文物,有新石器时期的陶罐,都是蔬菜容器或者烹煮器;有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商周时期的木制农耕工具——耜,以及1954年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芥菜或白菜类种籽”;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葫芦皮、葫芦籽等远古蔬菜种子。并结合大量文字、文献记录,生动再现了中国泡菜从种植到采摘,再到泡菜及其制作工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创新精神。
  科技谋发展创新谱新篇
  博物馆内运用了连屏投影、投影式电子翻书、电子触屏等先进多媒体技术,用科技让泡菜与人进行互动。利用多媒体载入各种生动活泼的泡菜信息画面,图文并茂地再现了名人与泡菜、饮食与泡菜的密切关联。
  品鉴与体验泡菜的魅力


  中国泡菜博物馆不仅通过实物在这一展区可以品尝各种不同风味的泡菜,还可以亲手学做泡菜。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泡菜的主料主要有: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果菜类和花菜类等食材,泡菜常用的辅料则有盐、花椒等。
  依着中国泡菜博物馆的展览,回顾泡菜简史。考古和历史文献证实,早在3100年前的商代武丁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泡菜雏形——盐渍菜。到了秦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明确提出,菹者,酸菜也。菹字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泡菜的专用字。曾经在长沙出土了距今已经2200余年的唯一一件泡菜实物豆豉姜。在北魏时期,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泡渍蔬菜的加工方法,这是关于泡菜制作的较为规范的文字记载。在唐宋时期,我国的泡菜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出现了酱渍、醋渍、糖渍等多种蔬菜泡菜品种。《唐代地理志》记载“兴元府土贡夏蒜,冬笋糟瓜”。兴元府,就是今天的汉中地区。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陆游的《观蔬园》诗句,都有着对泡菜的记载。经过长期生产实践,泡菜生产发展到了元明清时,其工艺和品种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元代的韩弈在《易牙遗意》;明代刘基的《多能鄙事》;明朝邝遥《便民图纂》;清乾隆年间,罗江人李化楠撰写的,其子李调元刊印的《函海·醒园录》中,都记载了泡菜的身影。在清代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中,记载得更是详尽:“腌冬菜黄芽菜,淡则味鲜,咸则味恶。然欲久放非盐不可。常腌一大坛三伏时开之……香美异常,色白如玉。”泡菜不仅历史悠久,其文化也影响深远: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也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川菜走出国门优势明显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吃的最高境界在于味。四川菜极大魅力就是“味”,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成都是川菜的正宗发源之地,2010年成都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的殊荣,这一称号不是赞美之词,而是川菜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明证。川菜的声誉是四川的人文地理,特殊的自然环境决定的。而今“美食之都”之誉又是成都一张闪亮的都市
期刊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行业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重重困难,许多优秀企业仍在坚持突破、创新發展。著名的“川菜之魂”郫县豆瓣更是发展迅速,据2020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显示,郫县豆瓣品牌价值高达661.09亿元,连续5年跻身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全国排名前8名,蝉联四川省地理标志产品第一。在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知名品牌“鹃城牌”)等优秀的代表企业的推动下,始于1688年清
期刊
1998年,创办美中地区首家老四川餐厅的时候,整个唐人街几乎是清一色的广东人和广东餐厅,这里需要一个全新的菜式,需要引导大家去了解四川文化去接受四川菜。  老四川要求后厨保质保量严格统一标准化,服务员不但要熟悉菜的味型和主料辅料,还要了解客人的口味,以便向客人推薦。那时在美国开饭店,实在太难了!很多其它餐馆都用两个菜单:一个菜单是面向外国人的有英文的,就是没有动物内脏的菜;另一个菜单叫地下菜单,就
期刊
川人百味始创于1993年,目前已在全国30余个城市拥有连锁直营门店。2018年在日本开办首家直营店,2020年在日本北九州开设第二家直营店,2019年荣膺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颁发的“世界川菜影响力品牌”。  28年热忱不变,最爱文化砥砺前行  川人百味,在不断重构中明确企业价值。川人百味的企业价值重构在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最终转变为以顾客体验为中心。把创造客户价值摆在第一位,接下来的场景升级、消费体验
期刊
2020年11月22日,以“世界面都世界味·丝路兴业在咸阳”为主题的2020世界面食产业发展峰会暨第二届陕西面食大会开幕式在驰名中外的历史名城陕西咸阳市举行,标志着由陕西省商务厅、咸阳市人民政府、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咸阳市商务局、渭城区人民政府、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国际中餐名厨专业委员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面食产业委员会(筹)承办的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咸阳市委副书记吕来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勇锋、
期刊
1987年,重庆知名的餐饮大师张正雄先生在重庆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家常川菜纵横谈”的文章,文章中将当时重庆餐饮界中的一些非正规酒楼所烹制供应而又未列入历代川菜典籍或菜谱的菜品,以及不按照传统烹制技法加工的非正宗家常菜取了一个新的名称——江湖菜。30年过去了,重庆江湖菜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征服了人们的味蕾,它使古老的重庆菜焕发出了青春,是重庆美食的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江湖菜的形成因素  食俗的需要
期刊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也是人类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中国饮食品种丰富多彩,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盛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国饮食史(上、下册)》由姚伟钧、刘朴兵二人合作完成,这是他们20多年从事中国饮食史研究之大成,作为“中国专门史文库”之一种,讲述了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史。  本书由绪论、二十一章内容和附录、参考文献组成。绪论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饮食、中国饮食
期刊
“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天气越来越冷,气温越来越低,水面凝冰,北风卷地,瑞雪将临,万物冬藏,就连平时常在枝头叽喳吵闹的鸟儿也很少作声了。  大雪掩门的日子,人们在做什么?书法家王羲之,望了望窗外的雪,写了一封信给友人:“快雪时晴,佳。想安善。”大雪过后,天气晴朗,真好。我想你也应该过得不错。白茫茫的天地间,有人眷顾是一种幸福。“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寒冷的日子,坊间炊烟淼淼。用食盐,
期刊
60后的王靖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大学毕业后,一腔热血的他从助理讲师、团委书记到校工会副主席,从科员、副科长、主任、副局长(副经理)到党委书记、局长,再到人大副主任、副市长,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用勤奋书写着奋斗华章。  “民以食为天,食以面为先。咸阳面食工艺之多、故事之多、文化之多,堪称世界之最,我们从事的是天大的事业!”快人快语的王靖副市长如是说。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衍生出博
期刊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这一天是个吉祥的日子,预示否极泰来,值得庆贺。  人们常说冬至大如年。在古代,年节、寒食和冬至并称“三大节”,冬至被视作“亚岁”。自周代至秦代,都以冬至为岁首。到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贺冬”仪式并例行放假。《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宋代以后,皇帝在冬至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