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养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关键,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经过消化吸收,转化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和人体活动所必需的能量,以满足各种生命活动之需要,维护人体的健康,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而营养大部分来自平时烹饪的美食。因此,要求厨师根据不同就餐对象的特点,综合运用营养学、烹饪学、原料学、食品化学、食品卫生学、中医滋补养生理论等知识,通过合理的营养计算、食谱设计、烹饪原料搭配及烹调方法的改进,向人们提供美味可口、营养平衡的餐食,使人们吃得更健康。
古今中外的人都知道通过合理的营养来维护和促进健康。如《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又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保其正色。”大量的科学研究和烹饪实践证实,合理的营养可以增进健康,反之则引起疾病。由营养不合理引起的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营养缺乏引起的营养缺乏病,如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干眼病,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脚气病,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坏血病,钙缺乏可引起软骨病,铁缺乏可引起贫血等;另一类是由营养过剩引起的疾病,人们叫做“富贵病”,如肥胖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已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世界上的食物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饮食结构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因为营养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单一的脂肪、蛋白质或者蔬菜的营养就是好,而是要根据各种原料所含的营养成分,组合成利于人体吸收的食物才行。合理的饮食结构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要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合理营养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是膳食多样化,感官性状要好。提倡荤素搭配,粮、豆、菜混食等调配方法,以求从食物中获取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分等6大营养素。良好的色、香、味、形则能够刺激食欲。二是烹制要讲科学,要减少营养素损失。除必须注意菜肴的色、香、味外,还要注意不要让太多的营养成分破坏和流失。三是膳食制度要合理,进餐环境要好。就是说要有规律的进食时间、数量和比例。根据消化系统的功能及规律,一般食物在胃里停留3~5小时,再结合工作的时间,以一日三餐较为适宜。早餐、中餐和晚餐的热量比为3:4:3。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偏食、不要挑食和不暴饮暴食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而舒适的进餐环境和愉快的情绪也是必要的。四是要充分供给热能和营养素。食物中的营养素的种类、数量、比例都要符合人体需要的模式。如:恰当的蛋白质能构成和修补组织,调节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丰富的维生素可保证身体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适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和正常排泄,减少有害物质的留存,从而预防肠癌和其他疾病。五是食物要符合卫生要求,应对人体无毒无害。除动植物含有天然毒素以外,农药、化肥、添加剂、霉菌毒素的污染与残留引起的致癌、致突变、致畸形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有机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健康食品、自然农法食品等。
平衡膳食指的是营养上搭配比较合理的膳食,要求各种营养成分之间比例较适当,以防止营养成分供给过多或过少;食物种类尽可能多些、杂些、广些,并力求食物的选配组合得当。平衡的膳食结构:(1)粮食类300~500 g;(2)蔬菜类400~500 g,水果类100~200 g;(3)蛋白质类:瘦肉50~100 g,水产品50 g,蛋25~50 g,豆类及豆制品50 g,奶及奶制品100 g;(4)烹调油类25 g。这4大类食物每人每天都应该适当兼顾,最好是每餐各类食物全有。另外,要做到主食(米、面、杂粮)和副食(肉、鱼、蛋、豆制品等)搭配,干食(米饭、馒头、面包等)和稀食(粥、汤、奶等)搭配,粗粮(杂粮)和细粮(米、面等)搭配,荤菜与素菜搭配,以利于我们消化、容易吸收、符合营养的要求。
尽管人类对营养的需求是一致的,但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是不同的(因为饮食文化是和人们居住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传统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的),这就只能按照各自的饮食条件和生活饮食习惯来调节、改变,以满足各自的营养需要,不能一味地照搬或全盘接受其他民族、国家的饮食习惯,这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基于此,中国营养学会先后于1989年和1997年制定了两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内容包括:食物多样,谷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用于推荐合理的膳食结构,纠正“营养误区”。最近,首部专管吃饭的法——“国民营养条例”,已由全国各地的10组专家完成起草工作,5月递交卫生部,年底待国务院最终裁决。我们期待它的顺利颁布实施,但仅靠法律、靠医生和营养师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厨师学营养,老百姓懂营养,从而改变、指导我们的烹饪与饮食行为。愿大家携起手来,为有幸福的家庭、辉煌的事业、健康的体魄而努力奋斗!
古今中外的人都知道通过合理的营养来维护和促进健康。如《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又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保其正色。”大量的科学研究和烹饪实践证实,合理的营养可以增进健康,反之则引起疾病。由营养不合理引起的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营养缺乏引起的营养缺乏病,如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干眼病,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脚气病,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坏血病,钙缺乏可引起软骨病,铁缺乏可引起贫血等;另一类是由营养过剩引起的疾病,人们叫做“富贵病”,如肥胖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已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世界上的食物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饮食结构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因为营养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单一的脂肪、蛋白质或者蔬菜的营养就是好,而是要根据各种原料所含的营养成分,组合成利于人体吸收的食物才行。合理的饮食结构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要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合理营养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是膳食多样化,感官性状要好。提倡荤素搭配,粮、豆、菜混食等调配方法,以求从食物中获取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分等6大营养素。良好的色、香、味、形则能够刺激食欲。二是烹制要讲科学,要减少营养素损失。除必须注意菜肴的色、香、味外,还要注意不要让太多的营养成分破坏和流失。三是膳食制度要合理,进餐环境要好。就是说要有规律的进食时间、数量和比例。根据消化系统的功能及规律,一般食物在胃里停留3~5小时,再结合工作的时间,以一日三餐较为适宜。早餐、中餐和晚餐的热量比为3:4:3。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偏食、不要挑食和不暴饮暴食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而舒适的进餐环境和愉快的情绪也是必要的。四是要充分供给热能和营养素。食物中的营养素的种类、数量、比例都要符合人体需要的模式。如:恰当的蛋白质能构成和修补组织,调节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丰富的维生素可保证身体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适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和正常排泄,减少有害物质的留存,从而预防肠癌和其他疾病。五是食物要符合卫生要求,应对人体无毒无害。除动植物含有天然毒素以外,农药、化肥、添加剂、霉菌毒素的污染与残留引起的致癌、致突变、致畸形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有机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健康食品、自然农法食品等。
平衡膳食指的是营养上搭配比较合理的膳食,要求各种营养成分之间比例较适当,以防止营养成分供给过多或过少;食物种类尽可能多些、杂些、广些,并力求食物的选配组合得当。平衡的膳食结构:(1)粮食类300~500 g;(2)蔬菜类400~500 g,水果类100~200 g;(3)蛋白质类:瘦肉50~100 g,水产品50 g,蛋25~50 g,豆类及豆制品50 g,奶及奶制品100 g;(4)烹调油类25 g。这4大类食物每人每天都应该适当兼顾,最好是每餐各类食物全有。另外,要做到主食(米、面、杂粮)和副食(肉、鱼、蛋、豆制品等)搭配,干食(米饭、馒头、面包等)和稀食(粥、汤、奶等)搭配,粗粮(杂粮)和细粮(米、面等)搭配,荤菜与素菜搭配,以利于我们消化、容易吸收、符合营养的要求。
尽管人类对营养的需求是一致的,但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是不同的(因为饮食文化是和人们居住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传统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的),这就只能按照各自的饮食条件和生活饮食习惯来调节、改变,以满足各自的营养需要,不能一味地照搬或全盘接受其他民族、国家的饮食习惯,这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基于此,中国营养学会先后于1989年和1997年制定了两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内容包括:食物多样,谷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用于推荐合理的膳食结构,纠正“营养误区”。最近,首部专管吃饭的法——“国民营养条例”,已由全国各地的10组专家完成起草工作,5月递交卫生部,年底待国务院最终裁决。我们期待它的顺利颁布实施,但仅靠法律、靠医生和营养师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厨师学营养,老百姓懂营养,从而改变、指导我们的烹饪与饮食行为。愿大家携起手来,为有幸福的家庭、辉煌的事业、健康的体魄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