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消费者报道》发布洗衣液、卫生巾、纸尿裤、纸巾、面膜等产品的检测报告时,就会有许多消费者提到荧光增白剂的问题,纷纷表示“闻风丧胆”“瑟瑟发抖”“忧心忡忡” ……
荧光增白剂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格外引人关注?
荧光增白剂,即大家常说的“荧光剂”。它是一类能吸收紫外光,从而发出蓝光和蓝紫光的有机化合物。
国家标准GB / T 6687-2006《染料名词术语》中这样定义:荧光增白剂是一种无色的荧光染料,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激发出蓝、紫光,与基质上的黄光互补而具有增白效果。
简单“翻译”一下,荧光增白剂就是利用光学原理,把衣服、作业本、卫生纸等变得更白更鲜艳。
荧光增白剂本只是一种毫不起眼的化学添加剂,但不知何时,“荧光增白剂致癌”“荧光剂有毒”等传闻在朋友圈开始流行。除了早前的“荧光蘑菇和荧光爆米花桶”,洗衣液、卫生巾、纸尿裤、纸巾、面膜等产品也因此被卷入舆论漩涡。
那么荧光增白剂究竟是怎么从“无名小角”变成“当红花旦”的?本刊整理了其中牵扯最大的三类产品:洗衣液、卫生巾和面膜。
许多消费者对于洗衣液是否含荧光剂的问题耿耿于怀,加之网上广泛传播的洗衣液等产品在紫外灯照射下散发出 “幽幽蓝光”的图片及视频,大家看了纷纷表示“触目惊心”!
目前国家并未对衣物洗涤剂如洗衣液、洗衣粉等有荧光增白剂的相关要求,不过, GB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规定,洗洁精等手洗餐具用洗涤剂不得检出荧光增白剂。
此外,作为洗涤剂环保产品认证依据,中国CSC/T 2224-2006《洗涤剂类产品环保产品认证技术要求》对各类洗涤剂中的荧光增白剂作了技术要求,除织物洗涤剂、居室用洗涤剂、工业用洗涤剂外,餐具洗涤剂及个人卫生洗涤剂不得含有荧光剂。
不少消费者认为卫生巾的雪白是因为添加了荧光增白剂。2012年,网上更有一个关于卫生巾中含荧光剂会导致妇科炎症甚至宫颈癌的帖子,引起轩然大波。
事实上,目前卫生巾国标GB / T 8939-2008《卫生巾(含卫生护垫)》及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中对荧光增白剂并没有含量限制,仅规定不能使用废弃的回收材料。
因为这一块的标准处于“空白状态”,许多品牌以“不含荧光剂”“无荧光增白剂”“0荧光剂”等为卖点吸引消费者购买,而有这类宣称的产品正好弥补了消费者因惧怕荧光增白剂“副作用”的市场缺口。
不过为了更加规范卫生巾的生产加工, 2017年卫生巾新国标报批稿(还未被正式批准施行)中,就新增了对甲醛和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要求。
同样受影响的还有纸尿裤、卫生纸等纸制产品。
国标GB/T 20810- 2006《卫生纸》对荧光增白剂没有要求,包括日常大家用的卷纸、厕纸等;但国标GB/T 20808-2011《纸巾纸》中明确规定,禁止添加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包括(抽取式)面巾纸、餐巾纸、手帕纸等。
对此,荧光增白剂研究专家、华东理工大学沈永嘉教授对本刊表示:“在纸巾中禁止使用熒光增白剂,是为了避免厂商使用回收纸做纸巾,并且滥用荧光增白剂。”
因此,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也是验证卫生纸、纸巾纸是否使用回收浆的方法之一。
广东省造纸研究所主任陈洋解释:“因为文化印刷用纸(如办公用纸、作业本等)一般都有荧光增白剂,如果纸巾纸或卫生纸使用废纸原料的话,就极有可能测出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
事实上,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与荧光增白剂意义上也有所不同。
陈洋表示: “‘可迁移性’主要指从荧光增白剂从材料中迁移出来,是从对人体可能造成潜在伤害的角度设置的。如果不能迁移,那么对于人体健康就没有直接的影响。”
国内的纸尿裤与卫生巾标准并无关于荧光增白剂的要求,不过台湾地区均要求两者不含迁移性荧光物质。
贝舒乐纸尿裤的生产企业百润(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臧铁跃表示:“个别海外市场也有‘不得有荧光反应’的监管要求,实践中也是用遮蔽的方法来实现的,其实遮蔽并不代表不存在。”
此外,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一些厂商可能会用紫外吸收剂来遮盖荧光现象。但是这种做法增加了潜在的风险。
2015年, “荧光剂面膜”事件强势霸屏,事件中的 “荧光脸”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许多人在调侃之余更担心的是:面膜中到底有没有荧光剂?我用了面膜之后会不会也变成“荧光脸”?
实际上,许多大牌护肤、化妆品也有添加荧光增白剂的例子,并且是合法添加,如联苯乙烯二苯基二磺酸二钠(CBS,国际上称为FWA-5)。
包括雅诗兰黛多款著名眼霜/精华露/唇部精华、倩碧焕妍活力抗皱眼霜、纪梵希匀亮皙颜粉底液以及舒肤佳新纯白清香型香皂等,均含有微量CBS。
荧光增白剂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格外引人关注?
荧光增白剂是什么?
荧光增白剂,即大家常说的“荧光剂”。它是一类能吸收紫外光,从而发出蓝光和蓝紫光的有机化合物。
国家标准GB / T 6687-2006《染料名词术语》中这样定义:荧光增白剂是一种无色的荧光染料,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激发出蓝、紫光,与基质上的黄光互补而具有增白效果。
简单“翻译”一下,荧光增白剂就是利用光学原理,把衣服、作业本、卫生纸等变得更白更鲜艳。
荧光增白剂是怎么“火”起来的?
荧光增白剂本只是一种毫不起眼的化学添加剂,但不知何时,“荧光增白剂致癌”“荧光剂有毒”等传闻在朋友圈开始流行。除了早前的“荧光蘑菇和荧光爆米花桶”,洗衣液、卫生巾、纸尿裤、纸巾、面膜等产品也因此被卷入舆论漩涡。
那么荧光增白剂究竟是怎么从“无名小角”变成“当红花旦”的?本刊整理了其中牵扯最大的三类产品:洗衣液、卫生巾和面膜。
洗衣液
许多消费者对于洗衣液是否含荧光剂的问题耿耿于怀,加之网上广泛传播的洗衣液等产品在紫外灯照射下散发出 “幽幽蓝光”的图片及视频,大家看了纷纷表示“触目惊心”!
目前国家并未对衣物洗涤剂如洗衣液、洗衣粉等有荧光增白剂的相关要求,不过, GB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规定,洗洁精等手洗餐具用洗涤剂不得检出荧光增白剂。
此外,作为洗涤剂环保产品认证依据,中国CSC/T 2224-2006《洗涤剂类产品环保产品认证技术要求》对各类洗涤剂中的荧光增白剂作了技术要求,除织物洗涤剂、居室用洗涤剂、工业用洗涤剂外,餐具洗涤剂及个人卫生洗涤剂不得含有荧光剂。
卫生巾
不少消费者认为卫生巾的雪白是因为添加了荧光增白剂。2012年,网上更有一个关于卫生巾中含荧光剂会导致妇科炎症甚至宫颈癌的帖子,引起轩然大波。
事实上,目前卫生巾国标GB / T 8939-2008《卫生巾(含卫生护垫)》及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中对荧光增白剂并没有含量限制,仅规定不能使用废弃的回收材料。
因为这一块的标准处于“空白状态”,许多品牌以“不含荧光剂”“无荧光增白剂”“0荧光剂”等为卖点吸引消费者购买,而有这类宣称的产品正好弥补了消费者因惧怕荧光增白剂“副作用”的市场缺口。
不过为了更加规范卫生巾的生产加工, 2017年卫生巾新国标报批稿(还未被正式批准施行)中,就新增了对甲醛和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要求。
同样受影响的还有纸尿裤、卫生纸等纸制产品。
国标GB/T 20810- 2006《卫生纸》对荧光增白剂没有要求,包括日常大家用的卷纸、厕纸等;但国标GB/T 20808-2011《纸巾纸》中明确规定,禁止添加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包括(抽取式)面巾纸、餐巾纸、手帕纸等。
对此,荧光增白剂研究专家、华东理工大学沈永嘉教授对本刊表示:“在纸巾中禁止使用熒光增白剂,是为了避免厂商使用回收纸做纸巾,并且滥用荧光增白剂。”
因此,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也是验证卫生纸、纸巾纸是否使用回收浆的方法之一。
广东省造纸研究所主任陈洋解释:“因为文化印刷用纸(如办公用纸、作业本等)一般都有荧光增白剂,如果纸巾纸或卫生纸使用废纸原料的话,就极有可能测出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
事实上,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与荧光增白剂意义上也有所不同。
陈洋表示: “‘可迁移性’主要指从荧光增白剂从材料中迁移出来,是从对人体可能造成潜在伤害的角度设置的。如果不能迁移,那么对于人体健康就没有直接的影响。”
国内的纸尿裤与卫生巾标准并无关于荧光增白剂的要求,不过台湾地区均要求两者不含迁移性荧光物质。
贝舒乐纸尿裤的生产企业百润(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臧铁跃表示:“个别海外市场也有‘不得有荧光反应’的监管要求,实践中也是用遮蔽的方法来实现的,其实遮蔽并不代表不存在。”
此外,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一些厂商可能会用紫外吸收剂来遮盖荧光现象。但是这种做法增加了潜在的风险。
面膜
2015年, “荧光剂面膜”事件强势霸屏,事件中的 “荧光脸”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许多人在调侃之余更担心的是:面膜中到底有没有荧光剂?我用了面膜之后会不会也变成“荧光脸”?
实际上,许多大牌护肤、化妆品也有添加荧光增白剂的例子,并且是合法添加,如联苯乙烯二苯基二磺酸二钠(CBS,国际上称为FWA-5)。
包括雅诗兰黛多款著名眼霜/精华露/唇部精华、倩碧焕妍活力抗皱眼霜、纪梵希匀亮皙颜粉底液以及舒肤佳新纯白清香型香皂等,均含有微量C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