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uang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播出频道:CCTV-1综合 节目类型:新闻专题
  授奖辞
  《看见》是一档独具钝感之美、真实之魅的深度新闻节目。它对新闻内核的开掘体现了新闻人的可贵创新和理想坚持,“看见”背后的观点释放直击时代人心。
  
  《看见》办公室里有一张视力表,上面写着“为一个清晰的世界努力”。一个寻常的栏目名称,一句简单明了的节目定位,反映着这个团队期待与观众同在、共同“看见”的创作理念。
  2011年8月7日,作为央视一套改版的序幕,时长45分钟的《看见》周末版在晚间22:28开播,首期节目《姚晨:一颗温暖的卤蛋》以及《最美妈妈吴菊萍》。在节目开播介绍中,主持人柴静表示:“很多人都问我们栏目为什么叫《看见》,我说有一个作家说过,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石头,但是我的任务是让你看见它,感觉到它。这个时代每天都在发生大量的新闻,但我们的任务是要让你看见新闻中的人,感觉到人的存在。”
  随后的节目中,《看见》陆续播出了《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沉默在尖叫》《老兵归来》《花甲背包客》等等。2012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看见》推出45分钟的特别节目《气仙沼的这个春天》,探望这个日本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城市,倾听这里的人们在浩劫中如何抵抗,在灾难后如何重生的故事。
  有业内同行表示,《看见》是央视最具理想主义气质的团队制作的节目,“它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把社会,把自己的内心看得更清楚,更让我们学会思考与反省。”亦有观众表示,《看见》是“惟一一个无论采访什么题材都愿意看的节目。”
  作为一档周播新闻类节目,《看见》如何选题?制片人李伦表示,其实他们不是纯新闻专题的选题标准,选题渠道也没有什么限制。
  2010年央视实行频道制改革后,央视一套成为了一个有明确责任主体的新频道。考虑到一套的定位是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在通俗意义上的资讯节目外,频道还希望推出一档新闻专题节目或是关注现实的节目,在这样的背景下,《看见》诞生。
  “栏目名称我们当时取了很多,都是围绕‘第一’想名字,最终选择《看见》是因为这个词比较朴素,没那么强势,又是一个目标,从‘看’到‘见’是一个过程,而且能‘看见’也不容易。”李伦表示,他们没有太多考虑与其他类似节目的区分,因为《看见》的团队合作时间比较长,大家都比较专注于做自己的事,节目组评判好片子的标准就是“能不能看见人”。
  《看见》最早是一档记录现实的午间专题栏目,开播于2010年12月6日,周一至周五13:10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后来播出时间调整到周二至周六的00:15。2011年,《看见》周末版的推出是出于拓展节目深度的考虑,当时有评价认为这会是“中国版《60分钟》”。一个多月前,考虑到播出时间太晚,节目组精力也有限,《看见》日播版取消。
  目前《看见》的节目形态基本分成两个部分,前面是专访,后面是故事,有时顺序也会颠倒,偶尔会打通,视题材决定采用哪种方式呈现,视内容决定两个板块的节目时长。适合做成专访的人物一般相对静态,没有太多行为线索,需要通过记者交流来强力开掘。
  《熊之辩》那期节目,柴静采访归真堂创始人邱淑华和亚洲动物保护基金会外事部总监张小海,在柴静多次“有没有一种可能”的提问下,双方当事人对每一个核心争议点进行了互辩,活熊养胆涉及的法律、政策和伦理问题渐次呈现。“我们栏目都是动物保护主义者‘业余选手’,但这件事不是简单的谈保护,我们要做到公平呈现,把双方矛盾的沟通问题呈现出来,不评论谁对谁错,媒体也不该去评论。我们会支持更先进的判断,判断来自于采访。”李伦说。
  
  制片人自述
  《看见》不是一个纯粹的新闻栏目,也不是一个人文节目,所以栏目的定位采取的就不是用领域或题材划分的方式,而是用节目的视野、所关照的是什么来框定栏目特色。我们要求每个选题都能“看到人”,更准确地说是希望能看到当下这个时代的人,这可能是我们的栏目定位。我们的兴趣在于研究人,期待通过节目打造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平台,通过“看见”别人来寻找生活中的你我。
  ——李伦 《看见》制片人
其他文献
似乎商量好了,不到两周内,几位中青年导演集体向市场发力。宁浩的《黄金大劫案》和张杨的《飞越老人院》,听片名就可以想象到影片的大致内容;管虎的《杀生》、杨树鹏的《匹夫》和王小帅的《我11》,则容易让人联想起去年此时引起巨大争议的另外一部影片《刀见笑》,其导演同样是个性十足的年轻后生乌尔善。  他们依然很“先锋”,但“先锋”往往是把双刃剑。  最近常听人谈到中青年导演的生存状况——没有办法,毕竟投资人
期刊
上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香港共拍摄闽南语电影200多部,但当时多称为“厦语电影”,最近,香港电影资料馆举办了以“方言与本土——香港的厦语电影”为主题的回顾展。  香港是个移民城市,其中以粤籍人口居多,然后是福建人和广义的上海人(包括江苏、浙江籍人士)。因此,香港电影不仅有粤语电影,还有国语电影、厦语电影,甚至还出现过客家语和潮(州)语电影。这说明,香港文化呈多元化,具包容性。虽然上海也是个移民
期刊
伍迪·艾伦新作转战哥本哈根  今年即将年满77岁的导演伍迪·艾伦仍然保持着一年一部新作的拍片速度,其下一部新片已在筹备之中,据悉,凯特·布兰切特与布莱德利·库珀有望联袂。伍迪·艾伦这部正在筹备中的新片的故事将会发生在丹麦的哥本哈根。近十年来,伍迪的创作大多发生在美国之外,有发生在英国伦敦的《赛末点》《独家新闻》《卡珊德拉之梦》,也有发生在西班牙的《午夜巴塞罗那》,亦有发生在意大利的《爱在罗马》。 
期刊
《综艺》年度节目颁奖典礼上,当得知《非诚勿扰》一年的广告价值超过21亿时,有嘉宾立即表示,应该拿出几个亿分给孟非,因为如果没有孟非,收益至少少一半。除了在《综艺》第二次当选“年度主持人”,前几天揭晓的《新周刊》2011电视榜,孟非也再度蝉联2011“年度主持人”大奖。  一个好的主持人对栏目究竟会产生多大价值?应该给其什么样的回报才能让他死心塌地?这两年大火的孟非肯定得到了江苏台的各种褒奖,但他的
期刊
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  生于1967年  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现居天津  文艺作品与时代之间,曾经亲密但终于决裂的,能不能找到弥合的感觉,则完全取决于历史的轮回与无常。    相声演员中有个术语,叫“裂穴”,指的是一对搭档分手,各自从此开辟全新的表演人生。回顾了一下最近资讯,觉得这个术语似乎也可以推广,用到整个演艺界、乃至人生。  比如张艺谋和张伟平两人的合作关系,有媒体说出现了问题
期刊
孟非为什么这样“红”?  2010年,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热浪席卷全国,此后,不知是否巧合,一夕之间大江南北出现了众多光头主持人。不过,这其中最“亮”的依然是孟非和他所主持的《非诚勿扰》。2011年,《非诚勿扰》CSM媒介研究71城市平均收视率3.73%,固守晚间节目档第一的宝座。截至3月20日,孟非新浪微博粉丝数948万余人。两年间,孟非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种颁奖典礼上。  财经名主播胡
期刊
“第三届3D立体影视技术发展与 运营实践研讨会”在京举行  3月19日,“第三届3D立体影视技术发展与运营实践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由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主办,重点围绕试验阶段3D频道成员电视台的经验和困难、中国3D电视技术指导意见细节解析、国家广电总局对3D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国内外的3D制作与运营的成功经验等内容展开探讨。  会议致辞中,科技司副司长孙苏川和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姜文波介绍
期刊
犀利而不失亲和,关照而不失独特,有理有据有声有色有张有弛有条有理”,有人这样评价骆新主持的新闻评论节目。从新闻评论员到人物访谈记者,从时事辩论节目主持人到相亲交友节目主持人,骆新的职业内容,少不了“事”“理”“辩”,现在还多了一个“情”。  骆新是个谦虚的人。尽管由他担纲评论的《东方夜新闻》曾获“首届中国电视十大名栏目”“首届上海市媒体优秀品牌”“上海广播电视奖十佳栏目”,同时,他担任总策划和主持
期刊
播出频道:东方卫视 节目类型:真人秀  授奖辞  《中国达人秀》为外来模式注入适于中国的价值观追求,用三季的体量培育出一个真人秀领先品牌,2011年,节目在模式成熟度和再输出上有突破性进展。    《中国达人秀》以连续三季的高收视、高口碑铸就了东方卫视“新地标”,成为迄今为止国内购买节目版权进行本土化改造最成功的模板之一。  2010年7月,《中国达人秀》第一季逆势而动,创造了收视奇迹。2
期刊
播出频道:CCTV-1综合 节目类型:特别节目   授奖辞  《开学第一课》是体现电视媒体价值之作。它不仅是传播,更是传承,将最宝贵的东西——爱与常识,润物细无声地播散给了我们的未来——亿万青少年学子。    2011年9月,《开学第一课》节目走至第四个播出季。该年的主题是“幸福”,表达了“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理念。  《开学第一课》是一项教育部和央视共同举办的大型电视公益活动,创立于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