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播出频道:CCTV-1综合 节目类型:新闻专题
授奖辞
《看见》是一档独具钝感之美、真实之魅的深度新闻节目。它对新闻内核的开掘体现了新闻人的可贵创新和理想坚持,“看见”背后的观点释放直击时代人心。
《看见》办公室里有一张视力表,上面写着“为一个清晰的世界努力”。一个寻常的栏目名称,一句简单明了的节目定位,反映着这个团队期待与观众同在、共同“看见”的创作理念。
2011年8月7日,作为央视一套改版的序幕,时长45分钟的《看见》周末版在晚间22:28开播,首期节目《姚晨:一颗温暖的卤蛋》以及《最美妈妈吴菊萍》。在节目开播介绍中,主持人柴静表示:“很多人都问我们栏目为什么叫《看见》,我说有一个作家说过,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石头,但是我的任务是让你看见它,感觉到它。这个时代每天都在发生大量的新闻,但我们的任务是要让你看见新闻中的人,感觉到人的存在。”
随后的节目中,《看见》陆续播出了《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沉默在尖叫》《老兵归来》《花甲背包客》等等。2012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看见》推出45分钟的特别节目《气仙沼的这个春天》,探望这个日本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城市,倾听这里的人们在浩劫中如何抵抗,在灾难后如何重生的故事。
有业内同行表示,《看见》是央视最具理想主义气质的团队制作的节目,“它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把社会,把自己的内心看得更清楚,更让我们学会思考与反省。”亦有观众表示,《看见》是“惟一一个无论采访什么题材都愿意看的节目。”
作为一档周播新闻类节目,《看见》如何选题?制片人李伦表示,其实他们不是纯新闻专题的选题标准,选题渠道也没有什么限制。
2010年央视实行频道制改革后,央视一套成为了一个有明确责任主体的新频道。考虑到一套的定位是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在通俗意义上的资讯节目外,频道还希望推出一档新闻专题节目或是关注现实的节目,在这样的背景下,《看见》诞生。
“栏目名称我们当时取了很多,都是围绕‘第一’想名字,最终选择《看见》是因为这个词比较朴素,没那么强势,又是一个目标,从‘看’到‘见’是一个过程,而且能‘看见’也不容易。”李伦表示,他们没有太多考虑与其他类似节目的区分,因为《看见》的团队合作时间比较长,大家都比较专注于做自己的事,节目组评判好片子的标准就是“能不能看见人”。
《看见》最早是一档记录现实的午间专题栏目,开播于2010年12月6日,周一至周五13:10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后来播出时间调整到周二至周六的00:15。2011年,《看见》周末版的推出是出于拓展节目深度的考虑,当时有评价认为这会是“中国版《60分钟》”。一个多月前,考虑到播出时间太晚,节目组精力也有限,《看见》日播版取消。
目前《看见》的节目形态基本分成两个部分,前面是专访,后面是故事,有时顺序也会颠倒,偶尔会打通,视题材决定采用哪种方式呈现,视内容决定两个板块的节目时长。适合做成专访的人物一般相对静态,没有太多行为线索,需要通过记者交流来强力开掘。
《熊之辩》那期节目,柴静采访归真堂创始人邱淑华和亚洲动物保护基金会外事部总监张小海,在柴静多次“有没有一种可能”的提问下,双方当事人对每一个核心争议点进行了互辩,活熊养胆涉及的法律、政策和伦理问题渐次呈现。“我们栏目都是动物保护主义者‘业余选手’,但这件事不是简单的谈保护,我们要做到公平呈现,把双方矛盾的沟通问题呈现出来,不评论谁对谁错,媒体也不该去评论。我们会支持更先进的判断,判断来自于采访。”李伦说。
制片人自述
《看见》不是一个纯粹的新闻栏目,也不是一个人文节目,所以栏目的定位采取的就不是用领域或题材划分的方式,而是用节目的视野、所关照的是什么来框定栏目特色。我们要求每个选题都能“看到人”,更准确地说是希望能看到当下这个时代的人,这可能是我们的栏目定位。我们的兴趣在于研究人,期待通过节目打造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平台,通过“看见”别人来寻找生活中的你我。
——李伦 《看见》制片人
授奖辞
《看见》是一档独具钝感之美、真实之魅的深度新闻节目。它对新闻内核的开掘体现了新闻人的可贵创新和理想坚持,“看见”背后的观点释放直击时代人心。
《看见》办公室里有一张视力表,上面写着“为一个清晰的世界努力”。一个寻常的栏目名称,一句简单明了的节目定位,反映着这个团队期待与观众同在、共同“看见”的创作理念。
2011年8月7日,作为央视一套改版的序幕,时长45分钟的《看见》周末版在晚间22:28开播,首期节目《姚晨:一颗温暖的卤蛋》以及《最美妈妈吴菊萍》。在节目开播介绍中,主持人柴静表示:“很多人都问我们栏目为什么叫《看见》,我说有一个作家说过,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石头,但是我的任务是让你看见它,感觉到它。这个时代每天都在发生大量的新闻,但我们的任务是要让你看见新闻中的人,感觉到人的存在。”
随后的节目中,《看见》陆续播出了《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沉默在尖叫》《老兵归来》《花甲背包客》等等。2012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看见》推出45分钟的特别节目《气仙沼的这个春天》,探望这个日本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城市,倾听这里的人们在浩劫中如何抵抗,在灾难后如何重生的故事。
有业内同行表示,《看见》是央视最具理想主义气质的团队制作的节目,“它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把社会,把自己的内心看得更清楚,更让我们学会思考与反省。”亦有观众表示,《看见》是“惟一一个无论采访什么题材都愿意看的节目。”
作为一档周播新闻类节目,《看见》如何选题?制片人李伦表示,其实他们不是纯新闻专题的选题标准,选题渠道也没有什么限制。
2010年央视实行频道制改革后,央视一套成为了一个有明确责任主体的新频道。考虑到一套的定位是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在通俗意义上的资讯节目外,频道还希望推出一档新闻专题节目或是关注现实的节目,在这样的背景下,《看见》诞生。
“栏目名称我们当时取了很多,都是围绕‘第一’想名字,最终选择《看见》是因为这个词比较朴素,没那么强势,又是一个目标,从‘看’到‘见’是一个过程,而且能‘看见’也不容易。”李伦表示,他们没有太多考虑与其他类似节目的区分,因为《看见》的团队合作时间比较长,大家都比较专注于做自己的事,节目组评判好片子的标准就是“能不能看见人”。
《看见》最早是一档记录现实的午间专题栏目,开播于2010年12月6日,周一至周五13:10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后来播出时间调整到周二至周六的00:15。2011年,《看见》周末版的推出是出于拓展节目深度的考虑,当时有评价认为这会是“中国版《60分钟》”。一个多月前,考虑到播出时间太晚,节目组精力也有限,《看见》日播版取消。
目前《看见》的节目形态基本分成两个部分,前面是专访,后面是故事,有时顺序也会颠倒,偶尔会打通,视题材决定采用哪种方式呈现,视内容决定两个板块的节目时长。适合做成专访的人物一般相对静态,没有太多行为线索,需要通过记者交流来强力开掘。
《熊之辩》那期节目,柴静采访归真堂创始人邱淑华和亚洲动物保护基金会外事部总监张小海,在柴静多次“有没有一种可能”的提问下,双方当事人对每一个核心争议点进行了互辩,活熊养胆涉及的法律、政策和伦理问题渐次呈现。“我们栏目都是动物保护主义者‘业余选手’,但这件事不是简单的谈保护,我们要做到公平呈现,把双方矛盾的沟通问题呈现出来,不评论谁对谁错,媒体也不该去评论。我们会支持更先进的判断,判断来自于采访。”李伦说。
制片人自述
《看见》不是一个纯粹的新闻栏目,也不是一个人文节目,所以栏目的定位采取的就不是用领域或题材划分的方式,而是用节目的视野、所关照的是什么来框定栏目特色。我们要求每个选题都能“看到人”,更准确地说是希望能看到当下这个时代的人,这可能是我们的栏目定位。我们的兴趣在于研究人,期待通过节目打造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平台,通过“看见”别人来寻找生活中的你我。
——李伦 《看见》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