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是在学习了初中物理的基础上,对物理学的进一步研究,知识内容相对比较复杂,难度也相对较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一直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停滞不前,让学生失去自我,让学生越来越抵触物理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创新自己在课堂中所用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以问题的形式推动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引领高中物理课堂走向高效。
1 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抽象、枯燥、乏味是大多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固有印象。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不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丧失学习激情。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学习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设计一些趣味性问题,以趣激趣,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力的合成”时,为了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以问题的形式为学生导入课堂内容,并巧妙地寓问题于有趣的故事中。师:森林王国准备举办一场晚会,每一位小动物都被分配了任务。三只小猴负责采摘一筐苹果,很快小猴子们就摘了一箩筐的苹果。之后,三只小猴一起拎着这一箩筐苹果前往晚会地点,走在半路上碰见了大象。大象看着小猴子们很吃力地一起拎着这筐苹果,决定帮助他们,于是大象将这筐苹果从小猴手中拎过来,帮他们送过去。三只小猴看着大象独自拎着这筐苹果走在前面,一只小猴提出了问题:同样是拎这筐苹果,大象用的力和我们三个用的力有什么不同吗?用的力的大小不一样吗?我怎么感觉大象用的力少呢?教师通过这个故事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们都兴奋地去探索谜底,都很认真地思考故事中最后遗留的问题。此时,教师可以趁势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一起学习有关“力的合成”的知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故事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趣味性的问题,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欢乐的课堂氛围,促进了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
2 生活性问题,激活学生生活经验
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大多都是对我们生活中的事物的再现。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中为学生设置一些生活性问题,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物理知识,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加速度”时,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总是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因此,教师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将加速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缩短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师:同学们,你们都坐过公交车,在你坐上公交的那一刻,公交车的速度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当你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这辆公交车的速度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当教师提出这个生活性问题后,就有学生迫切地想回答。生:在我坐上车的那一刻,公交车一直在加速,速度是越来越快,直到速度达到最快,而当我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公交车需要停下来,但不可能立即就停止运行,所以公交车需要逐渐减速,这样公交车的速度是越来越慢的状态。之后,教师利用学生给出的答案引导学生更清晰地学习加速度的概念。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生活性问题促进物理教学,将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变得简单形象化,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内容。
3 探究性问题,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为了落实新课标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利用有效问题,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教师可以提出探究性问题,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推动下,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学“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教师并没有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将这些物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自己探究一下有关平抛运动的知识,自己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做一个有关平抛运动的实验。你们计算一下,这个物体落地的那一刻的位移是多少?位移速度又是多少呢?你们现在可以自由结组,小组内的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探究这个问题。在教师给出问题后,学生们都迅速地投身到实验中。在小组中,有的学生抛物体,有的学生测量,有的学生观察记录,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共同完成这个实验。之后,小组之间的成员共同分析这些实验数据,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很快学生就共同计算出了最后的结果。通过亲自探究,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牢固的记忆。由此可见,教师要给予学生探究的机会,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推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4 有效性追问,推动学生深入思考
课堂中的追问,不是简单的一句“为什么”,而是对问题的升华。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部分摩擦力的知识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此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在一个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上放上一个物体,现在让传送带开始运动,当传送带和这个物体一起做匀速运动的时候,这个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吗?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并没有让学生立即回答,而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之后,有学生回答:没有受到摩擦力。师:为什么?生:因为,物体与传送带在一起做匀速运动的时候,速度是相同的。在以同一速度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条件下,这个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既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产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我判定这个物体在与传送带上共同运动时并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师:这位学生回答的很准确,他充分利用了我们所学的摩擦力的概念,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很棒,继续加油!这时候教师继续追问:如果我将这个物体静止的放在地面上,而我没有给这个物体施加任何的推力、拉力,那么这个物体有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呢?经过老师的一再追问,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了摩擦力的知识内容。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学生回答出来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追问,让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5 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相较于新课标,传统的物理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课堂中教师总是提出一些具有固定答案、固定思路的“封闭性”问题,这种问题虽然便于教师对学生的检查,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顺应新课标理念,教师在物理课堂中要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以此来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牛顿运动定律”时,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在拘泥于拥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而是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有一个由三个力共同作用的长方体木块,其中,F1是水平向右的推力,F2是与水平方向成45°角向右的一个推力,而F3则是一个水平向左且与水平方向呈60°角的推力,在这三个力的共同作用下,这个长方体木块一直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此基础上撤去其中的一个力,那么这个长方体木块将会做怎样的运动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多样的,没有固定的解题套路,有多种解法,有多种结果。当去掉其中任意一个力后,这个长方体木块可能减速,可能加速,还可能有静止的一刻。总之,需要学生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从多方位去思考这个问题。由此,教师利用开放性问题,成功地开拓了学生思维,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还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总之,教师在今后的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充分发挥每一个问题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地优化课堂问题,利用多样化的问题,促进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推动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1 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抽象、枯燥、乏味是大多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固有印象。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不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丧失学习激情。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学习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设计一些趣味性问题,以趣激趣,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力的合成”时,为了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以问题的形式为学生导入课堂内容,并巧妙地寓问题于有趣的故事中。师:森林王国准备举办一场晚会,每一位小动物都被分配了任务。三只小猴负责采摘一筐苹果,很快小猴子们就摘了一箩筐的苹果。之后,三只小猴一起拎着这一箩筐苹果前往晚会地点,走在半路上碰见了大象。大象看着小猴子们很吃力地一起拎着这筐苹果,决定帮助他们,于是大象将这筐苹果从小猴手中拎过来,帮他们送过去。三只小猴看着大象独自拎着这筐苹果走在前面,一只小猴提出了问题:同样是拎这筐苹果,大象用的力和我们三个用的力有什么不同吗?用的力的大小不一样吗?我怎么感觉大象用的力少呢?教师通过这个故事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们都兴奋地去探索谜底,都很认真地思考故事中最后遗留的问题。此时,教师可以趁势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一起学习有关“力的合成”的知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故事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趣味性的问题,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欢乐的课堂氛围,促进了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
2 生活性问题,激活学生生活经验
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大多都是对我们生活中的事物的再现。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中为学生设置一些生活性问题,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物理知识,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加速度”时,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总是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因此,教师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将加速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缩短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师:同学们,你们都坐过公交车,在你坐上公交的那一刻,公交车的速度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当你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这辆公交车的速度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当教师提出这个生活性问题后,就有学生迫切地想回答。生:在我坐上车的那一刻,公交车一直在加速,速度是越来越快,直到速度达到最快,而当我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公交车需要停下来,但不可能立即就停止运行,所以公交车需要逐渐减速,这样公交车的速度是越来越慢的状态。之后,教师利用学生给出的答案引导学生更清晰地学习加速度的概念。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生活性问题促进物理教学,将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变得简单形象化,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内容。
3 探究性问题,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为了落实新课标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利用有效问题,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教师可以提出探究性问题,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推动下,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学“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教师并没有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将这些物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自己探究一下有关平抛运动的知识,自己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做一个有关平抛运动的实验。你们计算一下,这个物体落地的那一刻的位移是多少?位移速度又是多少呢?你们现在可以自由结组,小组内的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探究这个问题。在教师给出问题后,学生们都迅速地投身到实验中。在小组中,有的学生抛物体,有的学生测量,有的学生观察记录,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共同完成这个实验。之后,小组之间的成员共同分析这些实验数据,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很快学生就共同计算出了最后的结果。通过亲自探究,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牢固的记忆。由此可见,教师要给予学生探究的机会,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推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4 有效性追问,推动学生深入思考
课堂中的追问,不是简单的一句“为什么”,而是对问题的升华。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部分摩擦力的知识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此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在一个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上放上一个物体,现在让传送带开始运动,当传送带和这个物体一起做匀速运动的时候,这个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吗?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并没有让学生立即回答,而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之后,有学生回答:没有受到摩擦力。师:为什么?生:因为,物体与传送带在一起做匀速运动的时候,速度是相同的。在以同一速度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条件下,这个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既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产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我判定这个物体在与传送带上共同运动时并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师:这位学生回答的很准确,他充分利用了我们所学的摩擦力的概念,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很棒,继续加油!这时候教师继续追问:如果我将这个物体静止的放在地面上,而我没有给这个物体施加任何的推力、拉力,那么这个物体有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呢?经过老师的一再追问,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了摩擦力的知识内容。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学生回答出来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追问,让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5 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相较于新课标,传统的物理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课堂中教师总是提出一些具有固定答案、固定思路的“封闭性”问题,这种问题虽然便于教师对学生的检查,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顺应新课标理念,教师在物理课堂中要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以此来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牛顿运动定律”时,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在拘泥于拥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而是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有一个由三个力共同作用的长方体木块,其中,F1是水平向右的推力,F2是与水平方向成45°角向右的一个推力,而F3则是一个水平向左且与水平方向呈60°角的推力,在这三个力的共同作用下,这个长方体木块一直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此基础上撤去其中的一个力,那么这个长方体木块将会做怎样的运动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多样的,没有固定的解题套路,有多种解法,有多种结果。当去掉其中任意一个力后,这个长方体木块可能减速,可能加速,还可能有静止的一刻。总之,需要学生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从多方位去思考这个问题。由此,教师利用开放性问题,成功地开拓了学生思维,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还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总之,教师在今后的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充分发挥每一个问题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地优化课堂问题,利用多样化的问题,促进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推动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