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的美丽与哀愁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474033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离骚》有言:“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诗经写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先秦文学,汉赋诗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說,那些留在岁月深处的声音,是我们的祖祖辈辈走了无数年的路。
  我曾见过几岁的稚子在读唐诗,也曾见过已过不惑之年的人在读论语,我曾徜徉于宋词的精致中,也曾迷惘在汉赋的拗口里。我畏惧过古典文学的晦涩难懂,但是最后沉溺于诗词歌赋的精炼巧妙中。
  不似如今宽敞的柏油马路,诗词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由青石板铺就的路,它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和硝烟。
  不得不承认在当代的中国,古典文学不被重视,它的繁琐难懂,它的不经世致用,都与这数字化、便捷化、快餐化的时代潮流相违背,有时候我们更愿意看看郭敬明的“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或是打开某某文摘,看看鸡汤文。很少有人愿意去一遍又一遍地读《诗经》,一遍又一遍地听屈原留下的《离骚》,再也没有人去看“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再也没有人去看形成于唐而极盛于宋的词,更没有人愿意去看明清那厚得像字典一样的小说,如今我们读古典文学,总是带有一种任务感,学校的作业或是应付考试的无奈。
  可是,从来没有一种文字,能够像古典汉语“之”字一样代替许多人、事、物;也没有哪种外文句子,能够像“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样,仅仅七字,便把一个女子的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来没有哪一国的诗词歌赋,能够和中国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几个字,一句话,便是一个画面、一个故事抑或是一个人物。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古典文学就是现代文学的源头。冯唐的“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或者是于右任的“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哪个不是从古体诗演变而来;或者是现代诗歌海子的“我空有一身疲惫,年华虚度”,抑或是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又无不透露着古典文学的缩影。现代文字的轻巧简便,给了这个时代的人以效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用“有用论”来评判古典文学,古典文学是民族文化之根,忘了根的民族总有一天会动摇在其他国家文化的冲击中,迷失在时代的漩涡中。
  孙中山先生写过“亟救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希望你我共勉,共同在时代的文化侵入、文化冲击中,固守中国文化的根本,不要为大道之宽,就忘了我们走了上下五千年的路。离骚中说道:“回朕车以复路兮,奇行迷之未远。”回车以复路,为时尚未晚也。
  [作者系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高二(2)班学生]
  点评:
  小作者的文字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我们不难想象古典文学对她的精神成长的影响。文章在对古典文学之美的赞叹中有着浓厚的民族情结,小作者对古典文学亦有自己独特的体悟。文章中流露的担忧让同处这个时代潮流中的所有人警醒:固守古典文学,就是固守中国文化的根本。
  (指导老师:屈海玲)
其他文献
之前提到我每次“遇到名家的偏 爱”问题,总是不免焦虑。紫砂史600年,时大彬、陈铭远的影响,不必我多嘴。我们活在无所不知的时代。而现代人总是不免比较,现代的知识,是一种比较的知识。其实各个文明、各个门类、各个名家,不可率尔比。  但顾景舟,总是有点躲不过。其实我也从未弄懂过顾景舟,不好说,也说不好。只是我知道,長话不能短说。  2013年左右,忘了地点,展览上看见顾老的十几件作品,周围人声鼎沸,我
期刊
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在苏北地区一个叫程圩的小村庄。小村庄位于淮沭河下游入海口,是远古时期地壳运动形成的面积巨大的冲击平原,也是天然的粮仓。村庄依山傍海,临盐田,境内水源充沛,河道纵横,是个鱼米之乡。  程圩村里风光好。村庄里的小溪,涓涓细流的流水声,谱成了一首欢快的乐曲。小溪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和一条条欢快的鱼儿。岸边,一排排垂柳,两岸垂柳相对出,倒映于水中,构成了一幅如梦的画境。房
期刊
“色彩谱写最美的歌声”——  中国诗人艾青,四十年前  如此赞美日本画家东山魁夷  幻觉和梦境般的作品  今天,一位中国画家的《长江之歌》  流过东山魁夷的故乡  以笔端的线条作纤绳  躬身贴紧长江奔流不息的姿势  拉近踏浪而行的人生  和闪烁满江波光的渔歌  拉响惊涛刻在铁铸千山的印痕  拉动铺向水天一色处的滩草  与蒹葭色调四季变幻的韵律  即便是几朵雪花飘过浪尖  一片朝霞穿透残夜,点点鸥影
期刊
一千只手掌托起的莲台被凝望的目光点亮。  大地静寂,众花收拢,市井的喧嚷在木鱼声里停息。  温暖,安详,柔软,淡泊。  有慈祥,正穿过一切,浸透一切,在每一根骨头上留下抚摸的痕迹。  这是一朵花带给我的最初印象,而莲台上的心形苞片,打开是平放的手掌,聚拢是合十的手掌。  如果,把它看成是一种人生的执着,只能说是我过多地把自己的心思融入其中,而忽略了每一朵花都以自己的原则开放!  毕竟,我们都是凡人
期刊
平江路是一条历史老街,小桥流水,吴侬软语,蕴藏着老苏州最绵长久远的记忆。来苏州,从干将路一路向前,不经意间闯进平江路,便倏地从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一下穿越到800年前古朴秀美的老城。  正值中午,阳光毫不吝啬地洒着,绿意扶疏,花意盎然,呼吸到的一口空气,也充满了粉墨江南的温情软意。  在老苏州人的眼里,是先有平江路才有苏州城的。确实,苏州古称为平江府。据《吴门表隐》记载:“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
期刊
一叶红船  在南湖的烟波浩渺中  承载最美丽的初心  承载着一个民族苦难中的梦想  历经峥嵘岁月  穿越惊涛骇浪     你是信念之舟  不论是黑暗笼罩的漫漫长夜  还是血光黯日的惨烈白昼  你始终坚守着最初的执着  用生死考验摇摆与坚定  只有用血水洗涤过的灵魂  才配得上你的纯洁  不论是渺无人烟的草地  还是飞鸟罕见的雪山  前行的路上不断有人倒下  而后继者的脚步更加坚定  只有经历极限的
期刊
活在世上,就有很多的责任。这话听起来一点也不陌生。懂事时,父母说过,读书时老师说过,到了单位,成了一名护士后,时时听护士长说。  我是护士,对病人负责,便是自己的责任。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他人负责。上班第一天,护士长话不多,她的眼神、她的工作态度,都是最好的榜样。  护士长是一位工作极认真的人,一个心里满是阳光的人。和她在一起工作,我特别害怕
期刊
我眼里浮现的一条河  是一场雪和如今的雨  如同它现在的缺失  和勇气有关、和遥远有关  和三十四岁的离开有关  我失去你好像没什么意义  只是难过  比如今年的七月  漫无边际的热  嗨,像是对着谁诉说  也怕是一个误会  惊扰了谁的心  轻轻摇摆  如果我想你该想你什么  青春,美好、没有兑现的承诺  那仿佛都是我的遗憾,你不曾知道  善于伪装的人会盼望一场雪  可以回到过去  伪装一切  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