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常在教学作文时,我们会采用“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修改——教师讲评”的做法。其实,这样做,不但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会抑制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可能千篇一律,会有不少雷同之处。文章就如何改变这种现象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自主修改;策略
中圖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6-0030-01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讲,好的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看看学生有没有修改作文的能力。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要努力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养成自主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使他们对写作充满信心。
一、全班集体改
有这样一堂作文活动课《河边发生的故事》,它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一幅有山有水有树有草地的图画,一只小白兔,一只小鸭子,一只小猴子),请学生给这三只小动物摆摆位置,并根据自己的摆法编一个童话故事。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通过一堂课,从想到说到写,使每位学生完成了作文第一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就要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要鼓励他们放开胆子,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写,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在修改作文时,也应如此。大家一起来改,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突出集体参与性,突出“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作文的第一稿往往是不完善的,比较粗糙的。要想让作文鲜活丰满起来,就必须认真修改。在全班集体改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初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找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选取有代表性的作文。在征得了学生的同意后,用投影出示,开始集体修改。首先让学生自由读作文,然后自由发表见解,可以谈优点,更欢迎谈不足之处。再让小作者谈谈听后的感想。对于学生独到的见解,有创意的想法,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点评不足的地方,要适当加以引导,鼓励他们继续深入思考。最后,教师总结全班在习作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指点修改的方法,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了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第一步。
在《河边发生的故事》的写作中,很多学生会写小猴子在树上玩,小白兔在草地上玩,小鸭子在水里玩。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思维。但这次作文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写第二稿时,要着力帮助他们展开想象,鼓励他们勇于修正、突破自己的思维。可以对他们说,看看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是怎样写的,这只小白兔为什么到水里去了?这只小鸭子为什么上树了?这只小猴子为什么在水中捞太阳呢……学生们在质疑、讨论中,不仅思维得到了训练,而且激发了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二、师生合作改
在作文教学中也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差别很大,写作水平与潜能更是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全班学生平均发展,而是要注重让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在完成了第一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针对学生个人实际进行面对面批改。其中“读作文”是合作修改的一个好方法。教师不光要让学生看作文,还可以要求学生“读作文”。一路读下去,哪里读不通了,哪里读起来拗口了,说明这里就有问题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会自主发现,主动修改。对于学生自己无法发觉的问题,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读作文,遇到需要修改的地方就停住,提出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学到了修改的方法。当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指出了学生的不足之处后,要让学生自行修改,充分发挥学生修改的自主性。
在这篇作文中,对于天气描写,很多同学往往会这样写道:“今天,天气很热,太阳公公高高地挂在天上。”这句话没有错,可是对程度好的学生来说就要求太低了。在师生合作修改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天气这么热,这三只小动物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学生会说:“小鸭子热得一头扎进水里,很久才钻出水面。小白兔热得两只眼睛直冒火。小猴子热得红屁股更红了,好像坐在一个大太阳上面。”教师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把自己的话写到作文中,使作文更加鲜活起来。
三、学生互相改
要实现知识、能力的转换,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在有了前两次的修改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谈、赏析。这样每个学生既是作者,又是听者,既有了知识的交流,又有了情感的合作。在对同学的赞许与帮助中取长补短,这样就会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学会互相评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再改一改自己的作文,并给自己的文章写上评语。同学之间也可以再互相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发现、相互评价、相互发现的过程,能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评价水平。学生有了如此成功的体验,就激起了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
四、结束语
总之,学生写作文不仅仅在于写,更重要的是“改”。一篇好作文,总是要经过多次修改的。只有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修改,学生的作文才会越写越好,越改越好。学生对写作文才会充满兴趣与激情。
参考文献:
[1]何艳.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09(24).
[2]钱宏庆.聊天,也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J].江苏教育研究,2010(05).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自主修改;策略
中圖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6-0030-01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讲,好的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看看学生有没有修改作文的能力。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要努力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养成自主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使他们对写作充满信心。
一、全班集体改
有这样一堂作文活动课《河边发生的故事》,它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一幅有山有水有树有草地的图画,一只小白兔,一只小鸭子,一只小猴子),请学生给这三只小动物摆摆位置,并根据自己的摆法编一个童话故事。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通过一堂课,从想到说到写,使每位学生完成了作文第一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就要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要鼓励他们放开胆子,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写,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在修改作文时,也应如此。大家一起来改,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突出集体参与性,突出“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作文的第一稿往往是不完善的,比较粗糙的。要想让作文鲜活丰满起来,就必须认真修改。在全班集体改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初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找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选取有代表性的作文。在征得了学生的同意后,用投影出示,开始集体修改。首先让学生自由读作文,然后自由发表见解,可以谈优点,更欢迎谈不足之处。再让小作者谈谈听后的感想。对于学生独到的见解,有创意的想法,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点评不足的地方,要适当加以引导,鼓励他们继续深入思考。最后,教师总结全班在习作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指点修改的方法,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了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第一步。
在《河边发生的故事》的写作中,很多学生会写小猴子在树上玩,小白兔在草地上玩,小鸭子在水里玩。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思维。但这次作文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写第二稿时,要着力帮助他们展开想象,鼓励他们勇于修正、突破自己的思维。可以对他们说,看看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是怎样写的,这只小白兔为什么到水里去了?这只小鸭子为什么上树了?这只小猴子为什么在水中捞太阳呢……学生们在质疑、讨论中,不仅思维得到了训练,而且激发了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二、师生合作改
在作文教学中也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差别很大,写作水平与潜能更是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全班学生平均发展,而是要注重让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在完成了第一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针对学生个人实际进行面对面批改。其中“读作文”是合作修改的一个好方法。教师不光要让学生看作文,还可以要求学生“读作文”。一路读下去,哪里读不通了,哪里读起来拗口了,说明这里就有问题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会自主发现,主动修改。对于学生自己无法发觉的问题,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读作文,遇到需要修改的地方就停住,提出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学到了修改的方法。当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指出了学生的不足之处后,要让学生自行修改,充分发挥学生修改的自主性。
在这篇作文中,对于天气描写,很多同学往往会这样写道:“今天,天气很热,太阳公公高高地挂在天上。”这句话没有错,可是对程度好的学生来说就要求太低了。在师生合作修改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天气这么热,这三只小动物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学生会说:“小鸭子热得一头扎进水里,很久才钻出水面。小白兔热得两只眼睛直冒火。小猴子热得红屁股更红了,好像坐在一个大太阳上面。”教师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把自己的话写到作文中,使作文更加鲜活起来。
三、学生互相改
要实现知识、能力的转换,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在有了前两次的修改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谈、赏析。这样每个学生既是作者,又是听者,既有了知识的交流,又有了情感的合作。在对同学的赞许与帮助中取长补短,这样就会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学会互相评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再改一改自己的作文,并给自己的文章写上评语。同学之间也可以再互相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发现、相互评价、相互发现的过程,能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评价水平。学生有了如此成功的体验,就激起了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
四、结束语
总之,学生写作文不仅仅在于写,更重要的是“改”。一篇好作文,总是要经过多次修改的。只有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修改,学生的作文才会越写越好,越改越好。学生对写作文才会充满兴趣与激情。
参考文献:
[1]何艳.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09(24).
[2]钱宏庆.聊天,也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J].江苏教育研究,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