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绵延发展,虽然屡受挫折,却又总是百折不挠、不断浴火重生的伟大精神,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包括传统的、来自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它们独一无二的情怀、气度、风姿和神韵,不仅浸润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勇气、生存智慧以及对现实日常的珍惜和热爱,也处处散发出生命的坚韧、丰盈与温暖,增添着每一个中国人和整个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尊、自信与自豪。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青岛出版社与冰心奖组委会合作,历时三年多时间,在“诗画童年”这个童书方阵下,推出了首套《中国故事绘:冰心奖名家典藏图画书》。“诗画童年”是青岛出版社近年来用心编辑出版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童书品牌,在这个方阵里已经相继推出了《给小时候的诗》《金波诗意美文系列》《大奖作家诗意成长绘本系列》等。这套《中国故事绘》第一批共七本,每一本的故事文本都配有精准和优美的英文译文。
令读者耳目一新的是,打开这些开本阔大的图画书,诸如龙灯、竹器、油纸伞、木匠手艺、剪纸、毛线编织、上海弄堂、老式阁楼、亭台楼宇、江南民居、乡村池塘……各种中华传统文化和民间手艺元素,带着绚烂的色彩、独特的地域文化、满满的乡土风俗元素扑面而来……翻开画册,生活里就增添了满满的幸福感!日常生活中鲜活、丰饶和生动的细节,被每位作者融在散发着乡土生活气息的故事之中,故事里主人公们的对话、心理、动作描写,支撑起了每一本图画书韵味悠长的叙事。
这套书的文字作者,都是我国当代优秀的儿童文学名家,从年龄上看可谓“三代同堂”。既有葛翠琳、张秋生这样创作生涯已逾半个多世纪的文坛耆宿;也有徐鲁、翌平、陆梅、吕丽娜等创作成就斐然的中青年作家。绘画作者除了中国插画家刘振君、李广宇、黎婧,还有约翰·乔温(哥伦比亚)、玛利亚·布若佐夫斯基(波兰)、萨拉·乌戈洛蒂(意大利)、卢恰娜·卡罗西亚(阿根廷)等来自世界各地的插画艺术家。中外童书作家、艺术家一起讲述独特的中国式童年故事,呈现中华民族丰饶的地域文化、民间手艺、民俗风情和美丽乡愁,让小读者在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乡土、自然、亲情与生命的真谛,获得成长的勇气与智慧的润泽。
《金花路》是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童话老奶奶”的作家葛翠琳的童话名篇之一。讲的是一位心地善良、腿脚勤快的佟木匠,为了拒绝皇帝的一项祸害百姓的工程,躲避到深山时,无意中来到了老神仙的领地。佟木匠用自己精湛的木匠手艺,在山中修建了一座精美绝伦的宫殿,为的是让后代的手艺人寻来学艺时,可以对照着看一看,正如老神仙夸赞的那样,“让你的手艺一比,珍珠财宝都不值钱了”。老神仙想赠送一些礼物答谢佟木匠,佟木匠说:“我们情义深厚,什么东西我也不要,你就送我一捧刨花吧。”木匠走出深山和深潭时想道:“这道路艰险难寻,撒下这捧刨花,给后人引个方向吧。”刨花融进土里,长出的金花连成了一条金花路。这篇故事尽显了中国普通劳动者不慕荣华富贵、常替他人着想、乐于奉献一己之能的人性之美,传递了温暖的传统美德和清晰明亮的价值观。
这篇《金花路》并不以多么复杂的情节取胜,而是以质朴的民间故事讲述的风格和笔调,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整个故事单纯而温暖、简约而不失蕴藉,字里行间却自有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润泽人心的力量。这篇故事也为“中国故事绘”这套图画书定下了一种“模范”般的基调:是明丽的乡土风俗画,也是温暖的童年叙事诗;是散发着田野和草木清香的自然之书、童年之书,也是氤氲着乡土伦理气息的美德之书、风俗之书。
无论是张秋生讲述上海弄堂里的童年生活的《三层阁楼上的孩子》,陆梅讲述江南乡村田野上的小童年的《姊妹坡》,翌平讲述北方年俗里灿烂的童年记忆的《龙灯》,还是张洁讲述小女孩对童年时代的一个小卖部的一段奇妙记忆的《跨越的秘密》,吕丽娜在《外婆不说话里》刻画的那位会剪纸、织毛衣、煎药、还会带着麦小朵去山间采药的外婆,徐鲁在《校庆日的礼物》里写到的那位沉默寡言的、会做老式油纸伞的篾匠老父亲的故事,每位作者都在用平实清丽的文字,讲述一个个呈现家国情怀和传统美德的中国故事;描绘出一幅幅明丽的中国乡土风俗画;展现着中国人民、尤其是劳动者的人性与人情之美,以及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一代代孩子的成长故事;同时也让小读者们感受到儿童文学准确和清浅的语言之美、诗意之美;是乡土風俗画,也是童年叙事诗。
几位外国插画艺术家对这套图画书的创作贡献也可圈可点,值得称道。毫无疑问,随着“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文明互鉴、合作发展理念的影响力在全球的深化与扩大,中国文化正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越来越多的欣赏目光和参与行动。儿童文学出版界发起的诸如“好故事一起讲”等举措,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许多童书作家和童书画家,召唤和聚集到了“长满书的大树”之下。外国画家们从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好奇、欣赏与学习,渐渐转变为参与、推广、传递与创作。
从《龙灯》的绘画里,我们看到了作家在文字里并没有写到的年节习俗细节和儿童服饰细节,那位意大利插画家却能尽力和用心地把它们描画得十分丰盈和准确,尽显了一种祥和、喜庆的“中国风”。在《校庆日的礼物》的绘画里,波兰女画家采用极具装饰性、又不失细腻的写实风格,把中国的“竹子文化”、竹器手艺人的日常场景、中国乡村民居、古老的石拱桥,特别是油纸伞独特的伞骨结构等元素,通过严谨细节描画,呈现得十分准确和生动。
现在,我们在生活中和媒体上随处都能看到一句话:记住那乡愁。这至少说明,我们心里已经有“乡愁”、也懂得珍惜乡愁这种温暖的感情了。乡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尤其是对数千年来生活在农耕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来说,乡愁与我们的生活与命运从来就如影随形、密不可分。一代代人的小童年,也都与乡愁有着千丝万缕的缠绕与交织。乡愁能够温暖和慰藉我们的心灵,能够滋润和净化我们的日子,所以我们越来越强烈地需要它。只有拥有真正的中国情怀,理解真正的中国的乡愁,才有可能写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式童年。而要记住那乡愁,也应该先去熟知自己的家园、根脉和乡土文化。不熟悉自己家园和根脉的人,对全世界也是陌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故事绘》呈现给我们的,更是一首首浸润着美丽乡愁与乡情的童年叙事诗篇。
《中国故事绘:冰心奖名家典藏图画书》(7册):《金花路》,葛翠琳著,[哥伦比亚]约翰·乔温绘,单定平译;《三层阁楼上的孩子》,张秋生著,李广宇绘,和静译;《龙灯》,翌平著,[意大利]萨拉·乌戈洛蒂绘,单定平译;《姊妹坡》,陆梅著,刘振君绘,和静译;《校庆日的礼物》,徐鲁著,[波兰]玛利亚·布若佐夫斯基绘,和静译;《跨越的秘密》,张洁著,黎婧绘,和静译;《外婆不说话》,吕丽娜著,[阿根廷]卢恰娜·卡罗西亚绘,和静译。徐鲁、翌平主编,青岛出版社2021年1月第1版。
作者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青岛出版社与冰心奖组委会合作,历时三年多时间,在“诗画童年”这个童书方阵下,推出了首套《中国故事绘:冰心奖名家典藏图画书》。“诗画童年”是青岛出版社近年来用心编辑出版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童书品牌,在这个方阵里已经相继推出了《给小时候的诗》《金波诗意美文系列》《大奖作家诗意成长绘本系列》等。这套《中国故事绘》第一批共七本,每一本的故事文本都配有精准和优美的英文译文。
令读者耳目一新的是,打开这些开本阔大的图画书,诸如龙灯、竹器、油纸伞、木匠手艺、剪纸、毛线编织、上海弄堂、老式阁楼、亭台楼宇、江南民居、乡村池塘……各种中华传统文化和民间手艺元素,带着绚烂的色彩、独特的地域文化、满满的乡土风俗元素扑面而来……翻开画册,生活里就增添了满满的幸福感!日常生活中鲜活、丰饶和生动的细节,被每位作者融在散发着乡土生活气息的故事之中,故事里主人公们的对话、心理、动作描写,支撑起了每一本图画书韵味悠长的叙事。
这套书的文字作者,都是我国当代优秀的儿童文学名家,从年龄上看可谓“三代同堂”。既有葛翠琳、张秋生这样创作生涯已逾半个多世纪的文坛耆宿;也有徐鲁、翌平、陆梅、吕丽娜等创作成就斐然的中青年作家。绘画作者除了中国插画家刘振君、李广宇、黎婧,还有约翰·乔温(哥伦比亚)、玛利亚·布若佐夫斯基(波兰)、萨拉·乌戈洛蒂(意大利)、卢恰娜·卡罗西亚(阿根廷)等来自世界各地的插画艺术家。中外童书作家、艺术家一起讲述独特的中国式童年故事,呈现中华民族丰饶的地域文化、民间手艺、民俗风情和美丽乡愁,让小读者在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乡土、自然、亲情与生命的真谛,获得成长的勇气与智慧的润泽。
《金花路》是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童话老奶奶”的作家葛翠琳的童话名篇之一。讲的是一位心地善良、腿脚勤快的佟木匠,为了拒绝皇帝的一项祸害百姓的工程,躲避到深山时,无意中来到了老神仙的领地。佟木匠用自己精湛的木匠手艺,在山中修建了一座精美绝伦的宫殿,为的是让后代的手艺人寻来学艺时,可以对照着看一看,正如老神仙夸赞的那样,“让你的手艺一比,珍珠财宝都不值钱了”。老神仙想赠送一些礼物答谢佟木匠,佟木匠说:“我们情义深厚,什么东西我也不要,你就送我一捧刨花吧。”木匠走出深山和深潭时想道:“这道路艰险难寻,撒下这捧刨花,给后人引个方向吧。”刨花融进土里,长出的金花连成了一条金花路。这篇故事尽显了中国普通劳动者不慕荣华富贵、常替他人着想、乐于奉献一己之能的人性之美,传递了温暖的传统美德和清晰明亮的价值观。
这篇《金花路》并不以多么复杂的情节取胜,而是以质朴的民间故事讲述的风格和笔调,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整个故事单纯而温暖、简约而不失蕴藉,字里行间却自有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润泽人心的力量。这篇故事也为“中国故事绘”这套图画书定下了一种“模范”般的基调:是明丽的乡土风俗画,也是温暖的童年叙事诗;是散发着田野和草木清香的自然之书、童年之书,也是氤氲着乡土伦理气息的美德之书、风俗之书。
无论是张秋生讲述上海弄堂里的童年生活的《三层阁楼上的孩子》,陆梅讲述江南乡村田野上的小童年的《姊妹坡》,翌平讲述北方年俗里灿烂的童年记忆的《龙灯》,还是张洁讲述小女孩对童年时代的一个小卖部的一段奇妙记忆的《跨越的秘密》,吕丽娜在《外婆不说话里》刻画的那位会剪纸、织毛衣、煎药、还会带着麦小朵去山间采药的外婆,徐鲁在《校庆日的礼物》里写到的那位沉默寡言的、会做老式油纸伞的篾匠老父亲的故事,每位作者都在用平实清丽的文字,讲述一个个呈现家国情怀和传统美德的中国故事;描绘出一幅幅明丽的中国乡土风俗画;展现着中国人民、尤其是劳动者的人性与人情之美,以及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一代代孩子的成长故事;同时也让小读者们感受到儿童文学准确和清浅的语言之美、诗意之美;是乡土風俗画,也是童年叙事诗。
几位外国插画艺术家对这套图画书的创作贡献也可圈可点,值得称道。毫无疑问,随着“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文明互鉴、合作发展理念的影响力在全球的深化与扩大,中国文化正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越来越多的欣赏目光和参与行动。儿童文学出版界发起的诸如“好故事一起讲”等举措,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许多童书作家和童书画家,召唤和聚集到了“长满书的大树”之下。外国画家们从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好奇、欣赏与学习,渐渐转变为参与、推广、传递与创作。
从《龙灯》的绘画里,我们看到了作家在文字里并没有写到的年节习俗细节和儿童服饰细节,那位意大利插画家却能尽力和用心地把它们描画得十分丰盈和准确,尽显了一种祥和、喜庆的“中国风”。在《校庆日的礼物》的绘画里,波兰女画家采用极具装饰性、又不失细腻的写实风格,把中国的“竹子文化”、竹器手艺人的日常场景、中国乡村民居、古老的石拱桥,特别是油纸伞独特的伞骨结构等元素,通过严谨细节描画,呈现得十分准确和生动。
现在,我们在生活中和媒体上随处都能看到一句话:记住那乡愁。这至少说明,我们心里已经有“乡愁”、也懂得珍惜乡愁这种温暖的感情了。乡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尤其是对数千年来生活在农耕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来说,乡愁与我们的生活与命运从来就如影随形、密不可分。一代代人的小童年,也都与乡愁有着千丝万缕的缠绕与交织。乡愁能够温暖和慰藉我们的心灵,能够滋润和净化我们的日子,所以我们越来越强烈地需要它。只有拥有真正的中国情怀,理解真正的中国的乡愁,才有可能写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式童年。而要记住那乡愁,也应该先去熟知自己的家园、根脉和乡土文化。不熟悉自己家园和根脉的人,对全世界也是陌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故事绘》呈现给我们的,更是一首首浸润着美丽乡愁与乡情的童年叙事诗篇。
《中国故事绘:冰心奖名家典藏图画书》(7册):《金花路》,葛翠琳著,[哥伦比亚]约翰·乔温绘,单定平译;《三层阁楼上的孩子》,张秋生著,李广宇绘,和静译;《龙灯》,翌平著,[意大利]萨拉·乌戈洛蒂绘,单定平译;《姊妹坡》,陆梅著,刘振君绘,和静译;《校庆日的礼物》,徐鲁著,[波兰]玛利亚·布若佐夫斯基绘,和静译;《跨越的秘密》,张洁著,黎婧绘,和静译;《外婆不说话》,吕丽娜著,[阿根廷]卢恰娜·卡罗西亚绘,和静译。徐鲁、翌平主编,青岛出版社2021年1月第1版。
作者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