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应用活体共焦显微镜对小梁切除术后结膜滤过泡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细胞水平的观察,研究结膜滤过泡形成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滤过性手术的滤过机制.方法 对小梁切除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活体共焦显微镜对小梁切除术后结膜滤过泡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细胞水平的观察,研究结膜滤过泡形成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滤过性手术的滤过机制.方法 对小梁切除术后3周至510周的59例患者共86只眼行裂隙灯、眼压及活体共焦显微镜检查.将受试眼的滤过泡分为两种类型:①功能性滤过泡型(43只眼);②非功能性滤过泡型(43只眼).根据术中是否使用过MMC再将各型滤过泡分为Normal组与MMC组.对各组滤过泡中微囊泡的大小、数量、结缔组织的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功能性滤过泡中含有大量透明的微囊泡,上皮下存在比较疏松的结缔组织;而非功能性滤过泡中没有或仅有少许透明度较低的微囊泡,结缔组织极致密;功能性滤过泡中出现新生血管的比例远远小于非功能性滤过泡.与Normal组相比较术中联合应用MMC的功能性滤过泡中含有大量直径较大、壁薄的微囊泡,其上皮下结缔组织较疏松,各层组织内均可见大量高反光颗粒;而术中联合应用MMC的非功能性滤过泡仅结缔组织比Normal组疏松.结论 活体共焦显微镜检查能对结膜滤过泡进行诊断成像,是一种与来自离体组织学检查结果完全吻合的新的活体检查方法 ,对将来提高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TAP、β2-MG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发病年龄的关系,并初探其原因,为宫颈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维吾尔族31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及CD28null/CD28+亚型活化前后Kv1.3钾通道数目的 变化以及Kv1.3钾通道阻滞剂对CD4+T细胞活化表达的影响,探讨Kv1.3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IFN-α)联合多抗甲素治疗小儿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02年6月及2007年1月-2008年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112例经血清ELIS
目的 探讨组织同步成像(TSI)技术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心室运动不同步状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ICM患者38例,分为两组:A组不伴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26例,B组伴LBBB 12例
目的 将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色素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NBI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78例患者96个结肠病变进行NBI放大观察并与染色放大内镜观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在重症腹腔感染术后MODS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腹腔重症感染术后进行HVHF治疗的MODS患者(17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炎性介质(TNF-a、IL-6
目的 探讨最佳的经口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频次,达到以最少的口腔护理频次保证经口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清洁、预防VAP的发生的效果.方法 将36例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
目的比较能被超声击破的两种载紫杉醇超声微泡的制备方法,并评价其理化性质以及超声散射强度。方法用单纯紫杉醇法Ⅰ号和三醋酸甘油酯溶解法Ⅱ号分别制备载紫杉醇脂质超声微
目的 应用体外培养人肺泡巨噬细胞(AM),观察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毒素(rPVL)对AM的CD14白细胞介素(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患者BALF中分离纯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行血管内超声术时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痉挛的情况,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2000年4月-2009年4月对481例冠心病患者的532处血管段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