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敦运,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教科所所长,湖北省教科所兼职研究员,省地方教材审定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中央教科所德育专家,《校本研究网》后台编辑。长年坚持下校视导,近十年累计听课3000多节,亲自参与和帮助50多所学校完成了140多个市级以上规划课题的研究,在全省、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誉为全国校本研究的领军人物。
这是一节语文展示课,到现场观摩的有来自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以及各地市州的领导与专家。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该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课后,学校特意组织了一次案例剖析。本校22位语文教师“横挑鼻子竖挑眼”,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评教评学。说实话,这样的校本研究是少见的。全体参与评点的教师不是讨论语文的人文性与科学性,就是分析具体的字词句该怎么讲;不是谈课堂教学的气氛营造,就是说师生该怎么互动……既有肯定,又有批评,看不出半点做秀的样子。我也被这热烈和谐的气氛所感动,不过感动之余,我亦发现了一种惯性,一种源自传统教学的不自觉的关注惯性。
在我的听课本上,清楚地记载着本节课教师一共提问55次,然而全班40位学生,却只有19人回答了问题,其中回答次数最多的一位为5次;而52.5%的学生,即使是高高地举起了手,教师也视而不见。其中有一个问题,即使学生的回答正确,但不合教师的预设答案,竟然反复问了4个人。而在37分钟的集体评课中,19人次发言,竟然没有一个人谈及上述问题。
是因为这一问题不重要么?不是。推进新课程,不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均衡发展,关注什么?一节如此高规格的展示课都这样,那平时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又会怎样关注呢?是教师缺乏新的理念,还是不具备组织新课程教学的技能?都不是。只是因为一种思维惯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只关注“语文”,只关注知识体系的建构,而忘记了关注课堂上最该关注的人——需要全面发展,全过程参与教学,而且需要均衡发展的学生。在这些教师看来,语文教学,研究怎样教好“语”与“文”才是本位,至于育人,那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所以,他们宁愿走进反复推敲字词句的“象牙塔”,也不愿讨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三全(全体学生、全过程、全身心)参与”与教育均衡。
这就是习惯,这就是思维惯性,一种从传统中走过来的教师近乎本能化的自然性。
我在想,如果不破除这种思维惯性,教育能不能均衡发展,新课程是否能真正推进?师生全面而和谐的互动,是否能成为教学的核心?如果继续保持这种惯性,全体学生能不能全过程、全身心参与教学,学生能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若不扭转自己的思维惯性,不来一次深刻的革“心”,即使穿着新鞋,会不会又重新踏上了车轻驾熟的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