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他还想让所有的乡亲都能够走出贫瘠的山梁,他成就了许多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异乡荒芜人烟的废墟上为当地乡亲开凿出一片橘红色的希望,更在乡亲们的心中种下了幸福的根苗。
他说:“面对困难一定要坚忍不拔,遇到困难一定要想办法解决。” 他以多年的默默奋斗,用行动解决了百余名老乡在深圳立足、谋生的问题。
他在宠辱不惊中改写家乡人民的面貌,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
他就是周友智先生,一位重信重义更重家乡情的企业家……
时 间:1989 年10月15日(星期四)
地 点:深圳市水库北边沙湾至布心公路旁
人 物:深圳市政府各级领导和农场的工作人员
内 容:视察深圳市直属机关生产基地果场建设情况
画 面:半年前杂草丛生、乱石横卧的荒山。
半年后,同一山地绿茵葱葱、果树成荫。
一行人登上高山俯看。
看到整片绿油油的土地,深圳市委书记李灏高兴地拍拍身边的周友智大声地说:“小周,你干得很好”。
第一幕:赢得机遇,靠实干走进机关
1988年,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提出了一个在深圳市内征集土地并建立机关生产基地的想法。作为机关干部参加劳动场所的设想,这个任务交给了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张荣局长负责,并从生活服务处抽出分管食堂工作的蔡科长和司机出身的程科长两位,征用沙湾深圳水库边的180亩土地,改造成为果园。那个年代,深圳市政府没有一个大型的果园种植基地,管理局也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蔡和程两人对果树种植不了解,在深圳也从来没有这种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当然没有经验可循,他们急需一位专业的技术人员帮忙。这时,通过推荐,周友智得到了唯一的面试机会,并接受了这次开发挑战。
那时的沙湾一带都是荒山野岭,乱石遍布,没有人想尝试改造这片荒地。为了让荒地变为绿洲,深圳市政府决定与武警七支队共建,也给周友智提供了一个武警兵力帮忙开垦荒地的人力。专业技术员的周友智,既是“指挥员”,又是“壮劳力”,当时没有挖掘机器,他就带领士兵用手一块一块的搬石头,一锄一锄的挖;没有水池,他就和士兵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挖池蓄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二个多月的奋战,荒山终于变成台台梯田。接着,就是种植果苗。凭着周友智多年的果树种植经验,他知道果树成长周期慢,要让果树结果至少需要3至5年的时间。于是,他就左思右想:“为什么不先种一些短时间内就能结果的水果呢?西瓜,对!就是西瓜。”说干就干,周友智先生带领着几十个有经验的农民,运用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在土地上挖出一个个小土坑,利用山上的杂草烧土粪当肥料,为了避过早春寒,周友智把西瓜种子先摧芽,白天放在灶头上,晚上盖在被里和人一起保暖。小心翼翼地把瓜种摧出小芽,他用小塑料袋一袋一袋地将瓜苗培育,待到开春后再移栽到整个山坡上。每道工序都很细心,他本人更是时刻不离开培育现场。为了每天都能记录瓜苗成长的动态,周友智干脆搬到山上住。为了照看瓜苗,他春节都没回家,在山上整整住了4个月。瓜苗在他专业的栽培和细心的照料下,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短短4个月,满山遍野都飘溢着瓜香,满眼都是西瓜丰收的场面,在此之前,深圳市政府机关干部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西瓜丰收的场面,这让人兴奋不已。管理局张局长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当场就安排将西瓜送给机关干部并请他们来这里参观品尝。
荒山变绿洲,石头变瓜果。周友智用扎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也获得了深圳市政府的多次表扬和认可,为了充实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队伍,管理局决定把他调到深圳来,随后的几年里,他很快由一名技术员一步步提升,为深圳市机关生产基地的建设、园林绿化改造做出积极的贡献。
周友智凭着专业知识和刻苦勤奋获得了留驻深圳的机会,却始终感激当初推荐他到基地果场建设工作的深圳农科中心果树所所长黄壮立先生。为什么黄所长会推荐他?一个远在福建永春县农业局的果树技术员,他为什么会来到深圳,又是怎样打动了身边朋友,愿意帮助他呢?原来在这之前,他们已经有过一段果园承包的经历,有段不为人知的坎坷故事。
第二幕:勇闯特区,脱贫致富带头人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首《春天的故事》唱响了整个改革开放的大潮,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提出建立深圳特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这阵春风也吹到了福建省永春县,时任广东省省长的梁灵光先生回到永春家乡考察,看到家乡的漫山遍野黄澄澄地柑桔,十分高兴,回广东后建议广东省各地县一级政府人员到永春参观学习柑桔种植经验,同时也鼓励永春的乡亲走出去。1984年永春县的第一批农民怀着满腔热情,自发的组织来到深圳淘金,在梁省长的关照下,乡亲们在深圳西丽大勘村租了60亩地种植蔬菜和养殖。由于他们对深圳当地环境不是很了解,从家乡带来的农产品品种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加之当时人口不多,农产品的需求不大,产品就严重滞销。然而,更大的困难是资金已经用尽,许多人来时把家里的东西全部变卖,没有退路,就纷纷写信向家乡求助。县里决定派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周友智到深圳组织带领这批农民。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985年,周友智带着一百多名农民来到了深圳郊区的西丽镇大堪村,在来深圳之前,县委就给出了“三自”政策, “三自”分别是让周友智先生自己握权,选拔干部和领导;带领乡亲发展要自筹资金;自带口粮。“三自政策”让周友智先生面对着人生最大的困境和挑战——资金,其时,县长就曾理解地说道:“老周,你的担子可真重呀!”如何组织这批乡亲并让他们在深圳蓬勃发展,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当时,我的压力相当大,没有钱,如何把这批人组织起来呢?我冥思苦想,分析了当时深圳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优惠政策。第一是土地非常便宜,一亩地50元就可以租用。第二是当时深圳正在鼓励来料加工,给予了很多政策扶植,比如有的几年都不用交税。”那时的西丽镇大堪村到处是荒山,当地居民没人愿意去开垦。但周友智愿意,他和当地的村里联系,每人租种荒地2亩,每亩向村里交50元的租金。周友智带领几十位劳力,住着搭建的石棉瓦房里,在山上埋锅造饭,垦荒造田。在周友智先生的带领下,果苗茁壮成长,乡亲们和周友智先生的“满山遍野的果树春华秋实”的梦想终于实现。从此也推动了当地群众上山种植果树的热潮。
“好在那时,我得到了原香港永春同乡会会长颜彬声先生的支持。”时至今日,周友智仍心怀感激,“颜先生让我拟一份造优计划,如果他认为可以,就马上投资。”周友智先生听到颜先生的许诺后,兴奋不已,连夜草拟了一份改建果园的计划给颜先生,颜先生立马同意,投资60万元租下了340亩地创办深圳永发果农场。任命周友智为该农场的场长,并注册成立了深圳市南村经济贸易开发公司,任命周友智为总经理,让他放手大胆地去干。为了尽快取得经济效益,此后又引进创办了万利联制衣厂、锐基电子厂、艺锋家私厂,不仅解决了乡亲的生计问题,还带动了许多永春人走出县城,许多人也以此为起点,逐步发家致富。如今,在深圳的大堪村已经有5至6千福建人扎根在那里,每年乡亲们的收入净增几千元,这里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福建村”。
正和乡亲们干得热火朝天时,1988年,国务院下达有关文件,停薪留职干部不能离岗,要立刻归队。仍是永春县公务员的周友智收到了县里催促他立刻归队的信件,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去还是留?他反复地问着自己,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项重大的抉择,农场刚刚有点发展就这样离开,百余名乡亲怎么办?一大摊子工作谁来负责?颜彬声老先生对我这么信任,就这样离开,怎么向他解释?做人不能只考虑自己!周友智拷问着自己的良知,他再一次地做出了男子汉的选择——留在深圳。
正所谓:“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周友智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得到了一个留在深圳机会。很有经济头脑和钻研精神的他,在大堪村培植果苗的同时,又承包了深圳农科中心果树所的大片柑桔,“一边种小苗,一边承包大树,当年就有收成。”在这期间,他与农科中心果树所黄壮立所长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黄所长不仅欣赏周友智的为人忠实厚道,更欣赏他刻苦钻研、砥砺奋发的品行,知道周友智先生在回永春的问题上很矛盾,当负责建立机关生产基地的张局长和黄所长联系需要技术员时,黄所长立刻推荐了周友智。迎接机遇需刻苦耐劳,周友智靠实干把握住了这次机遇,也就有了文章的第一幕。
1989年颜彬声先生准备到海南发展,有意转让永发果农场,经过周友智牵线,深圳市政府收购了永发果农产,改名为深圳市南丰果农场,任命周友智为场长。南丰果农场自深圳市政府接管后,在周友智先生和员工的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88年到2002年农场果树基地发展到了1000多亩。
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机会只垂青有备的人,周友智能成功的把握机会,用个人的专业知识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想必这和个人的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的探索是密切相关的。都说有志者事竟成,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 ,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而周友智自小就拥有这样的大“志气”。
第三幕:退而不休 勇做商海弄潮儿
“从公务员到商人,我慢慢悟出一个道理,学会经商。这个道理就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速。要有商业来支持才能发展迅速。”周友智说。
2002年,深圳市出台了一项55岁以上处级干部离岗退养的政策,周友智正在此列中。天生就不能闲着的周友智不想就这样早早地退休养老。早在1988年大女儿从深圳大学管理系毕业,朋友的帮助下开始学做生意,在市人民桥一个门面经营小百货,当时她看到许多开摩托车的人冬天没有带手套,双手冻得通红,很有商业头脑的女儿订购了摩托车手套,结果销量很好。客户每次到店里还会咨询购买手袋之类的商品。从此,她就慢慢走上经营皮革行业之路。此时正面临离岗退养的周友智看到女儿整天风里来雨里去忙个不停,痛惜在心。而且此时正是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何不借此助她一臂之力?
女儿继承了父亲的不怕苦的精神,父女兵齐上阵,在短短的几年里积累了资金,创办了德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创品牌。具有慧眼的周友智看准了天安数码城这块民营企业科技园,把总部迁至科技园内。事实上,周友智投资的这块写字楼现在都已经增值几倍。 “原来只做国内生意,没有打出国门。我把公司迁到天安数码城以后,公司有了这个门面,很多外国经销商到这边一看,都觉得我们公司做的不错,挺有实力,就促成合作。”可见其眼光的超前。如今企业规模越做越大,品牌专卖店遍及深圳、上海、重庆等全国各大城市,还远销到东南亚、西欧、俄国、加拿大等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整个女包的销量占全国女包总销量的1/4,深受消费者喜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双手闯天下的周友智先生,在老年又给自己定了下一个目标,就是打造国际品牌,将企业做大做强,如今已在东莞买下70多亩地建厂,扩大生产。“等我把这个目标实现后,我就真正退休了。”周友智先生笑道。在人生道路上勤劳不止,刻苦耐劳的他一直前进着!
第四幕:桑梓情深 一片赤心酬故土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周友智一直坚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回报家乡。其实早在1985年,担任农场的他就已经开始带领乡亲致富,他不仅解决了家乡人在深圳立足、谋生问题,还带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他的企业里30%的工人都是家乡人。他的工厂设在西丽大堪村,不仅仅因为那里是周友智先生在深圳发展的起点,更因为那里有他带出来的几千名福建老乡,“对那里有感情了,有老乡在那里管理,我放心。”质朴的语言,淡若的表情却难掩那份深厚的乡情。
虽然来深圳多年,但每年他还都要回家乡走一走,看一看。在他心中,为乡亲谋福是他的责任。担任香港永春同乡会名誉会长、深圳(永春)经济促进会会长后,他积极组织已走出永春的老乡关爱家乡、互帮互助。在家乡遇到困难时更是积极的捐助。他也甘愿做个牵线人,为家乡招商引资,鼓励赚了钱的乡亲回家乡投资、捐款,建设家乡。
闽南人有句谚语:“离乡不离族,离族不离腔。”这表达着闽南人深深的乡土情。周友智也时刻不忘回馈家乡,在家乡的建设中,他都是尽己所能,慷慨解囊,以多种形式积极投身回报家乡的事业中。他认为做实业可以报国,而搞教育可以兴国。他看到曾经就读过的永春一中还是那栋破旧的图书成列室时,就毫不犹豫的为母校捐赠了100万兴建图书馆,并以他和太太的名字命名——智美图书馆。为了让老人们老有所乐,周友智捐赠100多万元在桃溪象山寨兴建老人活动休闲场所,供老年人休闲娱乐;他还捐资几十万元在桃溪龙山岩兴建牌楼和水泥路,捐资夫人的故乡洛阳村修祖屋、建牌楼;以纪念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天马山农场邱清秀老场长;捐资桃溪村老人会等等。像这样造福桑梓的义举,周智友先生做过的又何止这些,为人低调的他即使不说,想必这份情,已深深地印刻在乡亲们心中了。
落叶兮归根,故里兮牵魂,周友智先生平时最爱唱的歌是《把根留住》,他用不曾停歇的脚步,走过青年走过中年走进老年,可是,无论他走到哪里,在哪个年龄阶段。在他的胸膛里跳动的始终是那颗赤子丹心,在他的血管里流淌的始终是那无限的桑梓情怀。
结语
如今,周友智先生家庭幸福美满,太太邱美琴女士温婉贤淑、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多年来,他们同甘共苦、饱经磨难,始终相濡以沫,相依相伴。三个女儿都已成家,有着自己的事业。周友智先生除了工作外,还喜欢游泳,看书,当然还是摆弄他种养的花花草草,有时间也带着三个小外孙去看看当年开垦的果园。
笔者采访完周友智先生,脑海中还时刻浮现他这段传奇的经历,从农场工人到果树专家,从机关干部到商海精英,从生意人到慈善家。创业的艰辛,收获的甜蜜,机遇原是机缘,逆境扭转乾坤。他的人生就像是一场跌宕起伏的话剧,这场话剧在八闽大地上上演,他的精神在八闽大地上流传,感染着更多的下一代年轻人在激流中勇进!在永春人的心碑、口碑上,他的名字频繁出现……
驻足倾听 款款倾诉 热泪倾情,此刻夜已深,人未眠。
【座右铭】
每挫折一小步,就会前进一大步
他说:“面对困难一定要坚忍不拔,遇到困难一定要想办法解决。” 他以多年的默默奋斗,用行动解决了百余名老乡在深圳立足、谋生的问题。
他在宠辱不惊中改写家乡人民的面貌,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
他就是周友智先生,一位重信重义更重家乡情的企业家……
时 间:1989 年10月15日(星期四)
地 点:深圳市水库北边沙湾至布心公路旁
人 物:深圳市政府各级领导和农场的工作人员
内 容:视察深圳市直属机关生产基地果场建设情况
画 面:半年前杂草丛生、乱石横卧的荒山。
半年后,同一山地绿茵葱葱、果树成荫。
一行人登上高山俯看。
看到整片绿油油的土地,深圳市委书记李灏高兴地拍拍身边的周友智大声地说:“小周,你干得很好”。
第一幕:赢得机遇,靠实干走进机关
1988年,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提出了一个在深圳市内征集土地并建立机关生产基地的想法。作为机关干部参加劳动场所的设想,这个任务交给了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张荣局长负责,并从生活服务处抽出分管食堂工作的蔡科长和司机出身的程科长两位,征用沙湾深圳水库边的180亩土地,改造成为果园。那个年代,深圳市政府没有一个大型的果园种植基地,管理局也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蔡和程两人对果树种植不了解,在深圳也从来没有这种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当然没有经验可循,他们急需一位专业的技术人员帮忙。这时,通过推荐,周友智得到了唯一的面试机会,并接受了这次开发挑战。
那时的沙湾一带都是荒山野岭,乱石遍布,没有人想尝试改造这片荒地。为了让荒地变为绿洲,深圳市政府决定与武警七支队共建,也给周友智提供了一个武警兵力帮忙开垦荒地的人力。专业技术员的周友智,既是“指挥员”,又是“壮劳力”,当时没有挖掘机器,他就带领士兵用手一块一块的搬石头,一锄一锄的挖;没有水池,他就和士兵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挖池蓄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二个多月的奋战,荒山终于变成台台梯田。接着,就是种植果苗。凭着周友智多年的果树种植经验,他知道果树成长周期慢,要让果树结果至少需要3至5年的时间。于是,他就左思右想:“为什么不先种一些短时间内就能结果的水果呢?西瓜,对!就是西瓜。”说干就干,周友智先生带领着几十个有经验的农民,运用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在土地上挖出一个个小土坑,利用山上的杂草烧土粪当肥料,为了避过早春寒,周友智把西瓜种子先摧芽,白天放在灶头上,晚上盖在被里和人一起保暖。小心翼翼地把瓜种摧出小芽,他用小塑料袋一袋一袋地将瓜苗培育,待到开春后再移栽到整个山坡上。每道工序都很细心,他本人更是时刻不离开培育现场。为了每天都能记录瓜苗成长的动态,周友智干脆搬到山上住。为了照看瓜苗,他春节都没回家,在山上整整住了4个月。瓜苗在他专业的栽培和细心的照料下,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短短4个月,满山遍野都飘溢着瓜香,满眼都是西瓜丰收的场面,在此之前,深圳市政府机关干部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西瓜丰收的场面,这让人兴奋不已。管理局张局长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当场就安排将西瓜送给机关干部并请他们来这里参观品尝。
荒山变绿洲,石头变瓜果。周友智用扎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也获得了深圳市政府的多次表扬和认可,为了充实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队伍,管理局决定把他调到深圳来,随后的几年里,他很快由一名技术员一步步提升,为深圳市机关生产基地的建设、园林绿化改造做出积极的贡献。
周友智凭着专业知识和刻苦勤奋获得了留驻深圳的机会,却始终感激当初推荐他到基地果场建设工作的深圳农科中心果树所所长黄壮立先生。为什么黄所长会推荐他?一个远在福建永春县农业局的果树技术员,他为什么会来到深圳,又是怎样打动了身边朋友,愿意帮助他呢?原来在这之前,他们已经有过一段果园承包的经历,有段不为人知的坎坷故事。
第二幕:勇闯特区,脱贫致富带头人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首《春天的故事》唱响了整个改革开放的大潮,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提出建立深圳特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这阵春风也吹到了福建省永春县,时任广东省省长的梁灵光先生回到永春家乡考察,看到家乡的漫山遍野黄澄澄地柑桔,十分高兴,回广东后建议广东省各地县一级政府人员到永春参观学习柑桔种植经验,同时也鼓励永春的乡亲走出去。1984年永春县的第一批农民怀着满腔热情,自发的组织来到深圳淘金,在梁省长的关照下,乡亲们在深圳西丽大勘村租了60亩地种植蔬菜和养殖。由于他们对深圳当地环境不是很了解,从家乡带来的农产品品种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加之当时人口不多,农产品的需求不大,产品就严重滞销。然而,更大的困难是资金已经用尽,许多人来时把家里的东西全部变卖,没有退路,就纷纷写信向家乡求助。县里决定派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周友智到深圳组织带领这批农民。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985年,周友智带着一百多名农民来到了深圳郊区的西丽镇大堪村,在来深圳之前,县委就给出了“三自”政策, “三自”分别是让周友智先生自己握权,选拔干部和领导;带领乡亲发展要自筹资金;自带口粮。“三自政策”让周友智先生面对着人生最大的困境和挑战——资金,其时,县长就曾理解地说道:“老周,你的担子可真重呀!”如何组织这批乡亲并让他们在深圳蓬勃发展,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当时,我的压力相当大,没有钱,如何把这批人组织起来呢?我冥思苦想,分析了当时深圳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优惠政策。第一是土地非常便宜,一亩地50元就可以租用。第二是当时深圳正在鼓励来料加工,给予了很多政策扶植,比如有的几年都不用交税。”那时的西丽镇大堪村到处是荒山,当地居民没人愿意去开垦。但周友智愿意,他和当地的村里联系,每人租种荒地2亩,每亩向村里交50元的租金。周友智带领几十位劳力,住着搭建的石棉瓦房里,在山上埋锅造饭,垦荒造田。在周友智先生的带领下,果苗茁壮成长,乡亲们和周友智先生的“满山遍野的果树春华秋实”的梦想终于实现。从此也推动了当地群众上山种植果树的热潮。
“好在那时,我得到了原香港永春同乡会会长颜彬声先生的支持。”时至今日,周友智仍心怀感激,“颜先生让我拟一份造优计划,如果他认为可以,就马上投资。”周友智先生听到颜先生的许诺后,兴奋不已,连夜草拟了一份改建果园的计划给颜先生,颜先生立马同意,投资60万元租下了340亩地创办深圳永发果农场。任命周友智为该农场的场长,并注册成立了深圳市南村经济贸易开发公司,任命周友智为总经理,让他放手大胆地去干。为了尽快取得经济效益,此后又引进创办了万利联制衣厂、锐基电子厂、艺锋家私厂,不仅解决了乡亲的生计问题,还带动了许多永春人走出县城,许多人也以此为起点,逐步发家致富。如今,在深圳的大堪村已经有5至6千福建人扎根在那里,每年乡亲们的收入净增几千元,这里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福建村”。
正和乡亲们干得热火朝天时,1988年,国务院下达有关文件,停薪留职干部不能离岗,要立刻归队。仍是永春县公务员的周友智收到了县里催促他立刻归队的信件,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去还是留?他反复地问着自己,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项重大的抉择,农场刚刚有点发展就这样离开,百余名乡亲怎么办?一大摊子工作谁来负责?颜彬声老先生对我这么信任,就这样离开,怎么向他解释?做人不能只考虑自己!周友智拷问着自己的良知,他再一次地做出了男子汉的选择——留在深圳。
正所谓:“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周友智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得到了一个留在深圳机会。很有经济头脑和钻研精神的他,在大堪村培植果苗的同时,又承包了深圳农科中心果树所的大片柑桔,“一边种小苗,一边承包大树,当年就有收成。”在这期间,他与农科中心果树所黄壮立所长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黄所长不仅欣赏周友智的为人忠实厚道,更欣赏他刻苦钻研、砥砺奋发的品行,知道周友智先生在回永春的问题上很矛盾,当负责建立机关生产基地的张局长和黄所长联系需要技术员时,黄所长立刻推荐了周友智。迎接机遇需刻苦耐劳,周友智靠实干把握住了这次机遇,也就有了文章的第一幕。
1989年颜彬声先生准备到海南发展,有意转让永发果农场,经过周友智牵线,深圳市政府收购了永发果农产,改名为深圳市南丰果农场,任命周友智为场长。南丰果农场自深圳市政府接管后,在周友智先生和员工的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88年到2002年农场果树基地发展到了1000多亩。
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机会只垂青有备的人,周友智能成功的把握机会,用个人的专业知识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想必这和个人的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的探索是密切相关的。都说有志者事竟成,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 ,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而周友智自小就拥有这样的大“志气”。
第三幕:退而不休 勇做商海弄潮儿
“从公务员到商人,我慢慢悟出一个道理,学会经商。这个道理就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速。要有商业来支持才能发展迅速。”周友智说。
2002年,深圳市出台了一项55岁以上处级干部离岗退养的政策,周友智正在此列中。天生就不能闲着的周友智不想就这样早早地退休养老。早在1988年大女儿从深圳大学管理系毕业,朋友的帮助下开始学做生意,在市人民桥一个门面经营小百货,当时她看到许多开摩托车的人冬天没有带手套,双手冻得通红,很有商业头脑的女儿订购了摩托车手套,结果销量很好。客户每次到店里还会咨询购买手袋之类的商品。从此,她就慢慢走上经营皮革行业之路。此时正面临离岗退养的周友智看到女儿整天风里来雨里去忙个不停,痛惜在心。而且此时正是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何不借此助她一臂之力?
女儿继承了父亲的不怕苦的精神,父女兵齐上阵,在短短的几年里积累了资金,创办了德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创品牌。具有慧眼的周友智看准了天安数码城这块民营企业科技园,把总部迁至科技园内。事实上,周友智投资的这块写字楼现在都已经增值几倍。 “原来只做国内生意,没有打出国门。我把公司迁到天安数码城以后,公司有了这个门面,很多外国经销商到这边一看,都觉得我们公司做的不错,挺有实力,就促成合作。”可见其眼光的超前。如今企业规模越做越大,品牌专卖店遍及深圳、上海、重庆等全国各大城市,还远销到东南亚、西欧、俄国、加拿大等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整个女包的销量占全国女包总销量的1/4,深受消费者喜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双手闯天下的周友智先生,在老年又给自己定了下一个目标,就是打造国际品牌,将企业做大做强,如今已在东莞买下70多亩地建厂,扩大生产。“等我把这个目标实现后,我就真正退休了。”周友智先生笑道。在人生道路上勤劳不止,刻苦耐劳的他一直前进着!
第四幕:桑梓情深 一片赤心酬故土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周友智一直坚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回报家乡。其实早在1985年,担任农场的他就已经开始带领乡亲致富,他不仅解决了家乡人在深圳立足、谋生问题,还带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他的企业里30%的工人都是家乡人。他的工厂设在西丽大堪村,不仅仅因为那里是周友智先生在深圳发展的起点,更因为那里有他带出来的几千名福建老乡,“对那里有感情了,有老乡在那里管理,我放心。”质朴的语言,淡若的表情却难掩那份深厚的乡情。
虽然来深圳多年,但每年他还都要回家乡走一走,看一看。在他心中,为乡亲谋福是他的责任。担任香港永春同乡会名誉会长、深圳(永春)经济促进会会长后,他积极组织已走出永春的老乡关爱家乡、互帮互助。在家乡遇到困难时更是积极的捐助。他也甘愿做个牵线人,为家乡招商引资,鼓励赚了钱的乡亲回家乡投资、捐款,建设家乡。
闽南人有句谚语:“离乡不离族,离族不离腔。”这表达着闽南人深深的乡土情。周友智也时刻不忘回馈家乡,在家乡的建设中,他都是尽己所能,慷慨解囊,以多种形式积极投身回报家乡的事业中。他认为做实业可以报国,而搞教育可以兴国。他看到曾经就读过的永春一中还是那栋破旧的图书成列室时,就毫不犹豫的为母校捐赠了100万兴建图书馆,并以他和太太的名字命名——智美图书馆。为了让老人们老有所乐,周友智捐赠100多万元在桃溪象山寨兴建老人活动休闲场所,供老年人休闲娱乐;他还捐资几十万元在桃溪龙山岩兴建牌楼和水泥路,捐资夫人的故乡洛阳村修祖屋、建牌楼;以纪念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天马山农场邱清秀老场长;捐资桃溪村老人会等等。像这样造福桑梓的义举,周智友先生做过的又何止这些,为人低调的他即使不说,想必这份情,已深深地印刻在乡亲们心中了。
落叶兮归根,故里兮牵魂,周友智先生平时最爱唱的歌是《把根留住》,他用不曾停歇的脚步,走过青年走过中年走进老年,可是,无论他走到哪里,在哪个年龄阶段。在他的胸膛里跳动的始终是那颗赤子丹心,在他的血管里流淌的始终是那无限的桑梓情怀。
结语
如今,周友智先生家庭幸福美满,太太邱美琴女士温婉贤淑、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多年来,他们同甘共苦、饱经磨难,始终相濡以沫,相依相伴。三个女儿都已成家,有着自己的事业。周友智先生除了工作外,还喜欢游泳,看书,当然还是摆弄他种养的花花草草,有时间也带着三个小外孙去看看当年开垦的果园。
笔者采访完周友智先生,脑海中还时刻浮现他这段传奇的经历,从农场工人到果树专家,从机关干部到商海精英,从生意人到慈善家。创业的艰辛,收获的甜蜜,机遇原是机缘,逆境扭转乾坤。他的人生就像是一场跌宕起伏的话剧,这场话剧在八闽大地上上演,他的精神在八闽大地上流传,感染着更多的下一代年轻人在激流中勇进!在永春人的心碑、口碑上,他的名字频繁出现……
驻足倾听 款款倾诉 热泪倾情,此刻夜已深,人未眠。
【座右铭】
每挫折一小步,就会前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