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性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进一步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是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个凸显问题。该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课程为例,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配合的视角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促进教学效果。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践性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3-0073-04
1 背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通识必修课程,随着网络技术以及军队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该课程在军队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该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如何进一步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出既掌握各专业领域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摆在军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的提高学员计算机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内(第一课堂)实践和课外(第二课堂)实践。其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围绕课内理论教学组织开展的多项活动,是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进行有机结合,有助于学员巩固课程所学知识,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本文从“两个课堂”的视角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 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一刀切,没有因材施教。没有考虑学员的生源地不同,掌握的网络信息技术的程度不同,实践练习的题目都是一样的。
2)实践环节的组织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课内实践多是教师演示学员练习,第二课堂活动多是在学期末学员自由分组,自选题目,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组织形式单一,在学员选题和问题解决方面没有系统的引导和保障机制,导致学员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
3)认识偏差,重视度不够。目前学员的突出特点是务实,学员在学习中只重视自己认为有用的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作为公共课,没有引起学员的足够重视,不管是课内实践还是课外实践,多数学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
4)第二课堂活动表层化。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功能和效果上没有成套的体系,包括具体的实践内容对应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和形式,以及活动如何组织,如何开展等,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指导体系。
5)评价主观化。目前的考核还是以卷面成绩为主,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学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3 基于“两个课堂”视角的实践教学体系
3.1 教学目标
3.2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内容要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实践中的例子要来源于生活及工作需求,能让学员体会到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从而能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网络技术更新发展日新月异,要及时淘汰过旧内容,增加新内容,以保证实践内容的时效性。
第一课堂实践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第一课堂实践内容分为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而第二课堂实践内容可以是多个内容模块的集合,形式可以更丰富,涵盖的内容可以跨章节跨模块,有更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可以根据学员计算机水平将实践内容分成必做和选做实验,比如在无线网组建内容模塊,必做实验:利用一个无线路由器组建无线局域网;选做实验:利用无线路由器的桥接功能实现两个无线局域网的互连,以构成更大范围的无线局域网。
3.3第一课堂实践内容的教学方法
(1)合作小组形式下的任务与项目驱动教学方法
任务与项目驱动教学,就是将整个教学目标分解为很多个子任务,要求教师每节课都安排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且任务或项目与实际应用相关。学员带着任务去学习,有很强的实际应用需求,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点的实践作用,比单纯的讲解零散的操作步骤效果更好,学员能对实践内容有系统性整体性的认识。涉及相关知识点的任务时,任务和任务之间可以有连续性,可以让学员通过解决一个个循序渐进的任务中掌握知识点。教师需要对项目或任务目的进行描述,准备所需材料,列出任务清单或写出项目实施流程、标识每个阶段的注意事项及需要完成的作品形式。
在任务与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下,将任务或项目进行细化,分成子任务或子模块,由多人来共同完成,根据题目难度来确定小组成员人数,然后给大家十分钟的进行分组与讨论,如何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如何分工与协作?
(2)实例——局域网构建和应用任务
任务:小明住在宿舍楼402房间,一共有4台电脑,其中3台台式机和1台笔记本,需要联机共享文件。
任务目的:
了解计算机局域网从设计、构建到测试的一般流程。
掌握在思科(Cisco Packet Tracer)上模拟实现一个小网络。
掌握IP地址等网络参数的查看及配置方法。
掌握局域网文件共享的设置及访问方法。
首先将此任务细分为3个子任务。
问题引导:要实现共享之前,先要保证计算机之间是互连的,如何实现多台计算机的互连?
任务1:将4台计算机组建成一个局域网。
问题引导:网络搭建好,发现联机还是没有成功?
任务2:网络硬件搭建好之后,计算机的网络参数配置。
问题引导:如何在连接好的网络中传输共享文件?
任务3:局域网共享文件设置。
3.4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开展形式
(1)科技赛事
科技赛事是大学员课外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应该利用这一形式灵活的载体将实践教学贯穿其中。目前全国范围内大学员参与的计算机类赛事,比如全国高校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大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内容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特别适合文科类院校学员参加。
可以根据全国类赛事的要求开展院级比赛,比如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新技术知识竞赛等。将实践教学的思想渗透到比赛组织中去,培养学员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院范围内举办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大赛,如组网比赛,知识竞答等,可以极大地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学员寓教于乐。此类活动的可以由教学单位发起,由学员参与完成活动的策划、组织及实施。在组网比赛中可以涵盖局域网组建、服务器搭建、网络安全设置等知识点,可以从组建网络的功能及安全性角度給出评价。网络知识竞赛则可以参考全国类赛事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以网络答题的形式组织(为了公平公正,需要在限定时间内答完)。
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各类科技赛事,可以以院级比赛为依托,选拔优秀团队参加全国类的科技赛事。
(2)社团活动
学员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员自发在一起的学员组织,可以组建计算机类社团,教员可对社团的活动加以引导,更多的开展一些以实践为导向的活动,可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社团活动的发起者主要是学员,教师可以进行指导,可以制作电子手册、举办讲座、经验交流类的活动。对应到计算机网络实践内容体系中的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网络安全设置经验交流、网络应用及搜索经验交流等。主讲人以学员为主教师为辅。
(3)课程设计
首先根据学员的兴趣选择实践题目,根据自己所选的题目收集资料;第二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搜集的资料完成所选题目。最后形成实践报告。
(4)调查报告
网络技术及应用发展迅速,出现的新技术新应用可以在第二课堂中让学员根据命题去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可以安排时间进行调查报告的汇报交流。教师可以以任务的形式让学员完成调查报告,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不同小组完成不同主题的任务。
比如结合搜索引擎技术,查阅“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 ”等在新闻中经常出现的新技术名词,了解新技术的特征及应用行业。以“大数据应用调查报告”任务为例。
任务目的:
能理解并说出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能说出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了解大数据在行业中的应用实例;
了解大数据时代的安全问题
任务内容(也可以在教师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扩展)
①利用搜索引擎技术,搜索“大数据”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②查阅相关文献,简述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大数据可视化的目的及基本任务。
③查阅相关文献,简述大数据的实例应用,以当当、淘宝、京东等企业为例。
④思考大数据在各自专业领域的作用。
⑤查阅相关文献,结合网络安全事件,叙述大数据时代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看法。
(5)课前网络资讯分享
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关注网络方面的最新资讯,每节课可以在讲授内容之前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员进行资讯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形式,既了解了网络技术的最新知识,又锻炼了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辩证能力,还能养成一种持续学习的习惯。
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环节一起在学员中推广。在实施过程中的原则是低年级学员以社团活动和讲座为主,高年级学员以综合性比较强的科技赛事为主,将实践训练贯穿在整个大学四年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
3.5 实践教学学习评价体系
在采用合作小组完成的任务或项目中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在评价主体上将学员在实践中方法和技能的运用情况、学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列入评价领域,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主要由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组成。
其中完成率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需要考察的知识点不同进行细分。
4 结语
两个课堂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员综合技能有百益而无一害,专业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团队、任务导向式教学理念,都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能够使学员在自主探究知识的状态下,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知识,多学活用,拓展能力,实现一专多能,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胡雯.基于第二课堂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3(7).
[2] 牟尚婕.合作学习中的评价与评分——基于卡干合作学习结构法的视角[J].课程教学研究,2015(10).
[3] 李昕.计算机基础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
[4] 路艳丽.计算机网络课程学员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4).
[5] 赵娟.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网络思维的培养[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6).
【通联编辑:王力】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践性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3-0073-04
1 背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通识必修课程,随着网络技术以及军队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该课程在军队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该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如何进一步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出既掌握各专业领域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摆在军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的提高学员计算机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内(第一课堂)实践和课外(第二课堂)实践。其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围绕课内理论教学组织开展的多项活动,是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进行有机结合,有助于学员巩固课程所学知识,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本文从“两个课堂”的视角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 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一刀切,没有因材施教。没有考虑学员的生源地不同,掌握的网络信息技术的程度不同,实践练习的题目都是一样的。
2)实践环节的组织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课内实践多是教师演示学员练习,第二课堂活动多是在学期末学员自由分组,自选题目,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组织形式单一,在学员选题和问题解决方面没有系统的引导和保障机制,导致学员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
3)认识偏差,重视度不够。目前学员的突出特点是务实,学员在学习中只重视自己认为有用的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作为公共课,没有引起学员的足够重视,不管是课内实践还是课外实践,多数学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
4)第二课堂活动表层化。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功能和效果上没有成套的体系,包括具体的实践内容对应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和形式,以及活动如何组织,如何开展等,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指导体系。
5)评价主观化。目前的考核还是以卷面成绩为主,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学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3 基于“两个课堂”视角的实践教学体系
3.1 教学目标
3.2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内容要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实践中的例子要来源于生活及工作需求,能让学员体会到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从而能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网络技术更新发展日新月异,要及时淘汰过旧内容,增加新内容,以保证实践内容的时效性。
第一课堂实践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第一课堂实践内容分为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而第二课堂实践内容可以是多个内容模块的集合,形式可以更丰富,涵盖的内容可以跨章节跨模块,有更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可以根据学员计算机水平将实践内容分成必做和选做实验,比如在无线网组建内容模塊,必做实验:利用一个无线路由器组建无线局域网;选做实验:利用无线路由器的桥接功能实现两个无线局域网的互连,以构成更大范围的无线局域网。
3.3第一课堂实践内容的教学方法
(1)合作小组形式下的任务与项目驱动教学方法
任务与项目驱动教学,就是将整个教学目标分解为很多个子任务,要求教师每节课都安排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且任务或项目与实际应用相关。学员带着任务去学习,有很强的实际应用需求,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点的实践作用,比单纯的讲解零散的操作步骤效果更好,学员能对实践内容有系统性整体性的认识。涉及相关知识点的任务时,任务和任务之间可以有连续性,可以让学员通过解决一个个循序渐进的任务中掌握知识点。教师需要对项目或任务目的进行描述,准备所需材料,列出任务清单或写出项目实施流程、标识每个阶段的注意事项及需要完成的作品形式。
在任务与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下,将任务或项目进行细化,分成子任务或子模块,由多人来共同完成,根据题目难度来确定小组成员人数,然后给大家十分钟的进行分组与讨论,如何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如何分工与协作?
(2)实例——局域网构建和应用任务
任务:小明住在宿舍楼402房间,一共有4台电脑,其中3台台式机和1台笔记本,需要联机共享文件。
任务目的:
了解计算机局域网从设计、构建到测试的一般流程。
掌握在思科(Cisco Packet Tracer)上模拟实现一个小网络。
掌握IP地址等网络参数的查看及配置方法。
掌握局域网文件共享的设置及访问方法。
首先将此任务细分为3个子任务。
问题引导:要实现共享之前,先要保证计算机之间是互连的,如何实现多台计算机的互连?
任务1:将4台计算机组建成一个局域网。
问题引导:网络搭建好,发现联机还是没有成功?
任务2:网络硬件搭建好之后,计算机的网络参数配置。
问题引导:如何在连接好的网络中传输共享文件?
任务3:局域网共享文件设置。
3.4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开展形式
(1)科技赛事
科技赛事是大学员课外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应该利用这一形式灵活的载体将实践教学贯穿其中。目前全国范围内大学员参与的计算机类赛事,比如全国高校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大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内容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特别适合文科类院校学员参加。
可以根据全国类赛事的要求开展院级比赛,比如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新技术知识竞赛等。将实践教学的思想渗透到比赛组织中去,培养学员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院范围内举办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大赛,如组网比赛,知识竞答等,可以极大地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学员寓教于乐。此类活动的可以由教学单位发起,由学员参与完成活动的策划、组织及实施。在组网比赛中可以涵盖局域网组建、服务器搭建、网络安全设置等知识点,可以从组建网络的功能及安全性角度給出评价。网络知识竞赛则可以参考全国类赛事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以网络答题的形式组织(为了公平公正,需要在限定时间内答完)。
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各类科技赛事,可以以院级比赛为依托,选拔优秀团队参加全国类的科技赛事。
(2)社团活动
学员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员自发在一起的学员组织,可以组建计算机类社团,教员可对社团的活动加以引导,更多的开展一些以实践为导向的活动,可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社团活动的发起者主要是学员,教师可以进行指导,可以制作电子手册、举办讲座、经验交流类的活动。对应到计算机网络实践内容体系中的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网络安全设置经验交流、网络应用及搜索经验交流等。主讲人以学员为主教师为辅。
(3)课程设计
首先根据学员的兴趣选择实践题目,根据自己所选的题目收集资料;第二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搜集的资料完成所选题目。最后形成实践报告。
(4)调查报告
网络技术及应用发展迅速,出现的新技术新应用可以在第二课堂中让学员根据命题去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可以安排时间进行调查报告的汇报交流。教师可以以任务的形式让学员完成调查报告,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不同小组完成不同主题的任务。
比如结合搜索引擎技术,查阅“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 ”等在新闻中经常出现的新技术名词,了解新技术的特征及应用行业。以“大数据应用调查报告”任务为例。
任务目的:
能理解并说出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能说出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了解大数据在行业中的应用实例;
了解大数据时代的安全问题
任务内容(也可以在教师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扩展)
①利用搜索引擎技术,搜索“大数据”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②查阅相关文献,简述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大数据可视化的目的及基本任务。
③查阅相关文献,简述大数据的实例应用,以当当、淘宝、京东等企业为例。
④思考大数据在各自专业领域的作用。
⑤查阅相关文献,结合网络安全事件,叙述大数据时代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看法。
(5)课前网络资讯分享
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关注网络方面的最新资讯,每节课可以在讲授内容之前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员进行资讯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形式,既了解了网络技术的最新知识,又锻炼了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辩证能力,还能养成一种持续学习的习惯。
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环节一起在学员中推广。在实施过程中的原则是低年级学员以社团活动和讲座为主,高年级学员以综合性比较强的科技赛事为主,将实践训练贯穿在整个大学四年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
3.5 实践教学学习评价体系
在采用合作小组完成的任务或项目中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在评价主体上将学员在实践中方法和技能的运用情况、学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列入评价领域,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主要由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组成。
其中完成率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需要考察的知识点不同进行细分。
4 结语
两个课堂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员综合技能有百益而无一害,专业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团队、任务导向式教学理念,都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能够使学员在自主探究知识的状态下,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知识,多学活用,拓展能力,实现一专多能,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胡雯.基于第二课堂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3(7).
[2] 牟尚婕.合作学习中的评价与评分——基于卡干合作学习结构法的视角[J].课程教学研究,2015(10).
[3] 李昕.计算机基础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
[4] 路艳丽.计算机网络课程学员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4).
[5] 赵娟.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网络思维的培养[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6).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