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效性不足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坚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和教学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形势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教学实效性 启发式教学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调研,我们发现原理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 课堂效果差。到课率低、课堂气氛沉悶已经成为该课教学一个普遍的场景。这是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1.2 课程认同度低。有的学生对原理课在情感上存在很深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啧有烦言;在理智上则根深蒂固地持有怀疑、否定原理课理论的思想。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完成学分的需要而被动应付原理课学习。
1.3 目标与结果、愿望与实际之间的反差。不少学生基本道德意识缺失,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念淡漠。与此同时,主观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占据了支配地位,甚至腐朽的特权思想、等级意识也逐渐扩大了市场。如何争取日益受西方思想侵蚀的青年学生,已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原因。造成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
2.1 原理课教学的特殊性质。原理课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原理课在通常所理解的教学实效性上的先天不足。作为三观教育,原理课与主体的情感、需要和认知等主观因素直接联系在一起,因而原理课教学包含着更加复杂的主体互动,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被受教育者的个体性主观因素所决定,其教学实效性较一般课程要低而且难以把握。
同时,三观的认同和确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内在的、长期的和曲折的过程,很难指望有立竿见影、感性量化的效果。原理课由于其理论性更加突出,因此较之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在实效性上就更弱一些。
2.2 理论与实际的分离。我国改革开放日新月异,新问题、新情况、新现象层出不穷,而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相对滞后和不足,原理课理论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存在着不相干、相互脱离乃至背离的情况,这也是造成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教师自身的局限。当前原理课教师自身普遍存在的主要缺点和误区有:其一,自我身份认知错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影响下,原理课教师的自我认知发生了空前的混乱,一些原理课教师丧失了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迷失了原理课教师的性质和要求意识,陷入了深刻的自我评价的冲突和分裂之中。其二,观念落后,形式单一。面对原理课教育形势的空前变化,教师由于惯性和自身素质的原因,或无视,或回避,仍旧延续传统的思路、理念以及模式和方法。其三,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思维水平不足。使原理课教学缺乏理论魅力,难以吸引人、说服人。
2.4 学生构成的变化。自1999年高等教育中推行扩招政策以来,大学在校生规模经历了爆炸式增长。而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数却增加有限,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二三百人挤在一个教室上课,一个教师同样的内容每周要重复十遍,在这种状况下,要想原理课教学能有较好的效果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扩招后,大学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教育要求降低,教育原则弱化,而且大学生队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凡此种种,给原理课教学带来了空前的难度。
2.5 社会生活的变化。归结起来,造成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生活的实际变化。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这种体制以物质利益为中心,以竞争手段来配置社会资源,调节人们的活动。因此利益至上、竞争先导等观念支配了人们的心理,这自然大大降低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说服力。
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并非始于今日。实际上它是各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与以往不同的是,一方面这个问题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突出和严峻;另一方面,解决这个问题变得特别的必要和紧迫。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过去实行的是免费教育,原理课教育有着充分的合法性,因此不管它是否有效,都很少受到质疑。而在市场化条件下,学生是付费的教育消费主体,理应具有作为消费者的一切权利。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其存在都要看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和欢迎。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再也不能不顾学生的感受而泰然自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这也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3.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不足问题的对策。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实效性方面不足的问题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我们多年从事原理课教学的做法和想法,我们认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主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我们的工作,提高原理课教学实效性:
3.1 坚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原则。所谓理论联系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理论本身必须与时俱进,要有发展;二是指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把理论灌输寓于实际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社会历史理论,作为价值观,必须在当代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对时代生活作出理论概括,其理论也必须随着时代生活的实际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它的真理性和现实性,保证它在群众中的认同度。
在时代巨变面前,有的原理课教师丧失了勇气,不敢、不愿和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说明社会生活,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与实际不相干甚至相悖的停留于书斋的教条,严重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功能的发挥和实现。
应该看到,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内蕴的理论特点。原理课教师不应满足于只是做一个教书匠,而应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高度的理论思维来弥合由于时代的变化而造成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盲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同时,我们的理论讲解不能流于干瘪的条文和空洞的说教,必须面向社会生活,寓理于事,寓知于行,寓虚于实,寓思于感,在实践分析中来阐明理论。原理课教师一方面要勇于和善于抓住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了解和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讨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另一方面要肯于和善于抓住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3.2 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适应时代生活的根本性变化,必须革新教育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根本性转变。它的特点是:
3.2.1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传统教学方式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作为教师主体的对象而存在。教学双方的作用模式是我讲你听、我说你做、我压你服,从师到生的填鸭式、强制式的单向运动。这种状况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原理课的教学效果。
适应于学生作为教育消费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客观上要求教学主体的转变。从教学过程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实现教学主体的转变也是完全可行的。
启发式教学贯彻了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教学主客体关系转变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变单向运动为双向交流、师生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变讲为导,侧重于启发、引导,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来完成教学过程。
3.2.2 情感倾注的驱动模式。在以往的教學方式中,教学的发动依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权威性,几乎完全排除了教师个人的情感因素,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给人以“生、冷、硬”的感觉,严重制约了原理课的教学效果。
主体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虽然并不直接承担认知的任务,但对于思维的发动和运行则有支配性作用。任何认知活动,无不受情感状态的渗透和支配。我们的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教育应“寓教于乐”。列宁也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原理课教学的目标虽然是“晓之以理”,但其发动和运行却必须依靠“动之以情”。
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倾注情感于其中,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形成师生间的良性情感互动,以使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形成心理接纳和情感共鸣,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而为了形成这种良性的情感互动模式,教师首先要树立一种深层意义上的平等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着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努力避免居高临下和惟我独尊的态度,实现学生和教师间的人格平等和学术平等;其次,作为原理课教师,应该站在悲天悯人的人文精神的立场上,给学生以深切的终极关怀: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察知每一个学生的疑惑和问题、包容每一个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而不以教师个人意志、个人好恶和个人利益为转移。在我看来,这一点可以说是两课教师乃至一切教师的一条绝对的道德律令。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另外教师在授课中要真诚坦率,情绪饱满,同时还要注意挖掘材料的情感因素,从而增强感染力,扫除认知障碍。
3.2.3 互动式教学方法体系。适应教学原则的根本性转变,教学方法也必须实现相应转变。原理课内容抽象、涉及广泛,加之面向医学类学生,过去那种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已完全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客观上要求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但不论如何变化,都必须按照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要求,本着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着眼于教学实效性,表现为一个互动的过程。这些年来,我们借助于各种有力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实践探讨并运用了许多教学方法,形成了一个立体生动的教学方法体系。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充分开发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并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机统一起来。
3.3 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完善的原理课教学管理体系。通过多年的教学活动,我们认识到,提高原理课教学效果,单纯依靠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严格科学的教学管理来加以保证。
首先,我们把集体备课确定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切实而深入的集体备课对于保证原理课教学的顺利实施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原理课教师进行思想交流和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平台。
其次,展开经常性教学检查活动。包括新课试讲、观摩教学、常规听课和临时性听课、教研室、部门教研会议等形式。通过各种检查活动,对原理课教师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学监督和管理。
再次,改革考试办法,形成相对合理的考核体系。在考试的理论内容上,我们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由考察知识点的机械记忆程度转向全面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全、精、深、高、新,即知识点要全面、试题内容要精确、理论分析要深、理论观点要高、试题取材要新。舍弃或尽量压缩较为机械的题型,而以分析类问题为主,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余地。在考试方式上,体现和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把理论考察与实践考察、校内考察与校外考察、课堂考察与日常考察结合起来,变过去以卷面分作为最后成绩的单一指标为多重指标体系。诸如结合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或者是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情况进行考核。
当然,必须看到原理课教育教学是一项宏大而持久的系统工程,单纯的教学改革并不能足以保证原理课教学效果的提高。原理课教育的目标还有赖于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孙丽艳.高职两课教学方法改革浅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第11期
2 康小莉.加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石家庄经济学院院报.1998.第21卷
3 刘万路.两课教学方法.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5.第3卷.第2期
4 《列宁全集》.第25卷.第2版:117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教学实效性 启发式教学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调研,我们发现原理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 课堂效果差。到课率低、课堂气氛沉悶已经成为该课教学一个普遍的场景。这是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1.2 课程认同度低。有的学生对原理课在情感上存在很深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啧有烦言;在理智上则根深蒂固地持有怀疑、否定原理课理论的思想。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完成学分的需要而被动应付原理课学习。
1.3 目标与结果、愿望与实际之间的反差。不少学生基本道德意识缺失,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念淡漠。与此同时,主观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占据了支配地位,甚至腐朽的特权思想、等级意识也逐渐扩大了市场。如何争取日益受西方思想侵蚀的青年学生,已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原因。造成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
2.1 原理课教学的特殊性质。原理课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原理课在通常所理解的教学实效性上的先天不足。作为三观教育,原理课与主体的情感、需要和认知等主观因素直接联系在一起,因而原理课教学包含着更加复杂的主体互动,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被受教育者的个体性主观因素所决定,其教学实效性较一般课程要低而且难以把握。
同时,三观的认同和确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内在的、长期的和曲折的过程,很难指望有立竿见影、感性量化的效果。原理课由于其理论性更加突出,因此较之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在实效性上就更弱一些。
2.2 理论与实际的分离。我国改革开放日新月异,新问题、新情况、新现象层出不穷,而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相对滞后和不足,原理课理论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存在着不相干、相互脱离乃至背离的情况,这也是造成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教师自身的局限。当前原理课教师自身普遍存在的主要缺点和误区有:其一,自我身份认知错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影响下,原理课教师的自我认知发生了空前的混乱,一些原理课教师丧失了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迷失了原理课教师的性质和要求意识,陷入了深刻的自我评价的冲突和分裂之中。其二,观念落后,形式单一。面对原理课教育形势的空前变化,教师由于惯性和自身素质的原因,或无视,或回避,仍旧延续传统的思路、理念以及模式和方法。其三,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思维水平不足。使原理课教学缺乏理论魅力,难以吸引人、说服人。
2.4 学生构成的变化。自1999年高等教育中推行扩招政策以来,大学在校生规模经历了爆炸式增长。而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数却增加有限,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二三百人挤在一个教室上课,一个教师同样的内容每周要重复十遍,在这种状况下,要想原理课教学能有较好的效果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扩招后,大学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教育要求降低,教育原则弱化,而且大学生队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凡此种种,给原理课教学带来了空前的难度。
2.5 社会生活的变化。归结起来,造成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生活的实际变化。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这种体制以物质利益为中心,以竞争手段来配置社会资源,调节人们的活动。因此利益至上、竞争先导等观念支配了人们的心理,这自然大大降低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说服力。
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并非始于今日。实际上它是各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与以往不同的是,一方面这个问题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突出和严峻;另一方面,解决这个问题变得特别的必要和紧迫。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过去实行的是免费教育,原理课教育有着充分的合法性,因此不管它是否有效,都很少受到质疑。而在市场化条件下,学生是付费的教育消费主体,理应具有作为消费者的一切权利。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其存在都要看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和欢迎。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再也不能不顾学生的感受而泰然自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这也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3.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不足问题的对策。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实效性方面不足的问题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我们多年从事原理课教学的做法和想法,我们认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主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我们的工作,提高原理课教学实效性:
3.1 坚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原则。所谓理论联系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理论本身必须与时俱进,要有发展;二是指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把理论灌输寓于实际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社会历史理论,作为价值观,必须在当代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对时代生活作出理论概括,其理论也必须随着时代生活的实际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它的真理性和现实性,保证它在群众中的认同度。
在时代巨变面前,有的原理课教师丧失了勇气,不敢、不愿和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说明社会生活,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与实际不相干甚至相悖的停留于书斋的教条,严重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功能的发挥和实现。
应该看到,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内蕴的理论特点。原理课教师不应满足于只是做一个教书匠,而应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高度的理论思维来弥合由于时代的变化而造成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盲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同时,我们的理论讲解不能流于干瘪的条文和空洞的说教,必须面向社会生活,寓理于事,寓知于行,寓虚于实,寓思于感,在实践分析中来阐明理论。原理课教师一方面要勇于和善于抓住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了解和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讨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另一方面要肯于和善于抓住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3.2 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适应时代生活的根本性变化,必须革新教育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根本性转变。它的特点是:
3.2.1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传统教学方式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作为教师主体的对象而存在。教学双方的作用模式是我讲你听、我说你做、我压你服,从师到生的填鸭式、强制式的单向运动。这种状况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原理课的教学效果。
适应于学生作为教育消费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客观上要求教学主体的转变。从教学过程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实现教学主体的转变也是完全可行的。
启发式教学贯彻了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教学主客体关系转变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变单向运动为双向交流、师生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变讲为导,侧重于启发、引导,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来完成教学过程。
3.2.2 情感倾注的驱动模式。在以往的教學方式中,教学的发动依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权威性,几乎完全排除了教师个人的情感因素,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给人以“生、冷、硬”的感觉,严重制约了原理课的教学效果。
主体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虽然并不直接承担认知的任务,但对于思维的发动和运行则有支配性作用。任何认知活动,无不受情感状态的渗透和支配。我们的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教育应“寓教于乐”。列宁也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原理课教学的目标虽然是“晓之以理”,但其发动和运行却必须依靠“动之以情”。
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倾注情感于其中,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形成师生间的良性情感互动,以使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形成心理接纳和情感共鸣,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而为了形成这种良性的情感互动模式,教师首先要树立一种深层意义上的平等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着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努力避免居高临下和惟我独尊的态度,实现学生和教师间的人格平等和学术平等;其次,作为原理课教师,应该站在悲天悯人的人文精神的立场上,给学生以深切的终极关怀: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察知每一个学生的疑惑和问题、包容每一个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而不以教师个人意志、个人好恶和个人利益为转移。在我看来,这一点可以说是两课教师乃至一切教师的一条绝对的道德律令。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另外教师在授课中要真诚坦率,情绪饱满,同时还要注意挖掘材料的情感因素,从而增强感染力,扫除认知障碍。
3.2.3 互动式教学方法体系。适应教学原则的根本性转变,教学方法也必须实现相应转变。原理课内容抽象、涉及广泛,加之面向医学类学生,过去那种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已完全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客观上要求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但不论如何变化,都必须按照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要求,本着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着眼于教学实效性,表现为一个互动的过程。这些年来,我们借助于各种有力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实践探讨并运用了许多教学方法,形成了一个立体生动的教学方法体系。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充分开发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并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机统一起来。
3.3 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完善的原理课教学管理体系。通过多年的教学活动,我们认识到,提高原理课教学效果,单纯依靠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严格科学的教学管理来加以保证。
首先,我们把集体备课确定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切实而深入的集体备课对于保证原理课教学的顺利实施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原理课教师进行思想交流和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平台。
其次,展开经常性教学检查活动。包括新课试讲、观摩教学、常规听课和临时性听课、教研室、部门教研会议等形式。通过各种检查活动,对原理课教师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学监督和管理。
再次,改革考试办法,形成相对合理的考核体系。在考试的理论内容上,我们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由考察知识点的机械记忆程度转向全面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全、精、深、高、新,即知识点要全面、试题内容要精确、理论分析要深、理论观点要高、试题取材要新。舍弃或尽量压缩较为机械的题型,而以分析类问题为主,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余地。在考试方式上,体现和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把理论考察与实践考察、校内考察与校外考察、课堂考察与日常考察结合起来,变过去以卷面分作为最后成绩的单一指标为多重指标体系。诸如结合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或者是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情况进行考核。
当然,必须看到原理课教育教学是一项宏大而持久的系统工程,单纯的教学改革并不能足以保证原理课教学效果的提高。原理课教育的目标还有赖于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孙丽艳.高职两课教学方法改革浅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第11期
2 康小莉.加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石家庄经济学院院报.1998.第21卷
3 刘万路.两课教学方法.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5.第3卷.第2期
4 《列宁全集》.第25卷.第2版: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