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琴练我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5岁学拉二胡,它是民族乐器里公认的最难的存在之一,至今我已经拉了15年。我曾在国际国内重大音乐比赛上6次获得少年组金奖。有人问我,为什么你进步这么快?我说,别人很难拦住你,只有自身缺点能绊倒自己,进步就得跟自己缺点较劲。
旺杰

  藏族,四川音乐学院二胡与作曲(双专业)本科生,曾就读四川音乐学院附中,获得2010韩国音协音乐大赛专业少年组金奖、2011香港国际音乐大赛专业少年组金奖、2012CCTV电视大赛专业少年组金奖、2016全国二胡邀请赛专业少年组金奖、2019第三届中国音乐小金钟奖铜奖、2019金胡琴专业青年组金弦奖等,2014以最小年龄入围国内音乐最高奖之一——文华艺术院校奖,并参与录制了不少影视剧的配乐,如《昨夜小楼又东风》《唐人街探案系列》《南烟斋笔录》《画心》《漂亮书生》《渡神纪》《祝你一路顺风》《一代名相陈廷敬》等。

品茶的小孩


  我的父亲喜欢听二胡,最爱听《二泉映月》,说它让人“忆苦思甜”。那时候我还小,感觉十分深奥,便懵懵懂懂地选择了学习二胡这一条音乐之路。
  我从小就比较坐得住,但那仅仅是“坐”,身定心不定。练琴时经常在同一个困难技术片段反复跌倒,让我急得不行甚至气急败坏。怎么试图平静下来的努力,都收效甚微,这时父亲给我支了一招:学喝茶。
  我不爱喝水,更别说喝茶了。小孩儿大都喜欢甜甜的味道,茶叶苦苦的,自然是不喜的。第一次喝茶,我端起茶杯,茶水很烫,手一抖茶水溢了出来。父亲说:“茶要端稳,端正。你把茶倒了,重新端。”我练习端茶,大概练了3天,端茶杯比较稳了。开始喝茶,皱着眉头一口闷下,父亲说不是这样,得品,一小口一小口抿,回味其中的感觉。
  茶太苦了,一口一口抿好艰难,可父亲说喝不好茶,就练不好琴。我就狠了狠心,皱着眉头抿茶,渐渐地能感受到茶水在回甘,甜甜的味道。父亲还要求我写下喝茶的感受当作文,我写道:茶很苦,茶也很甜,得慢慢喝才能有甜甜的味道。
  果不其然,学会了喝茶后,我练琴的效率也提高了。练琴前都要喝茶,把心神定住。小孩儿是很难自律的,我也不例外,但这么一个“外物”的辅助,真是别具一功。
  学校里的小伙伴们都喝着果汁儿等各种饮料,而我则拿着一大瓶茶叶水在喝,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后来,我不用喝茶也能定住心神了,因为我明白了,心似茶则神定,得慢下来,得回味,得体会苦尽甘来的味道。
  这时,我练琴便慢了下来,细细感受着每一弓带来的音色,甚至能感受到强弱明暗的色彩。透过音符我仿佛听到了作者的内心独白,苍凉、苦涩、欣喜、忧思——我忘掉了我是在练琴。

倾听,不只在琴声中


  我小时候获得了很多荣誉,顺风顺水的经历也让我有了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过于自信。我不擅于倾听别人的声音,我觉得我就是最棒的那一个。老师上课时给我提的意见,课下没一会儿我就忘了,以至于下一次课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二胡圈里有位著名青年女琴手——第十二届(2019年)中国音乐金钟奖(与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电影金鸡奖并列的国家级音乐艺术大奖)获得者黄晓晴,很早以前,我就看过她的演奏,当时惊为天人。她只大我4岁,我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2014年,我参加文华艺术院校奖比赛,见识了来自各个院校的优秀生,意识到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
  从那以后,我每天早上6:00起床练琴,练2个多小时,到8:20去学校。从家到学校只需走8分钟,8:30就能到学校上课。中午同学们在学校吃饭,而我回家练琴,2:20去学校上课。晚上回家接着练琴到9:30准时睡觉。三伏天儿时,母亲陪我在馬路桥洞下练琴;成都阴冷的雨季,她也守在我旁边听。我练琴15年,唯一的一次没练琴,是因为发高烧42度,停了一天。
参加中国器乐电视大赛
四川音乐学院

  练琴一般是直接从曲子开始练,我则是把基本功每次都要过一遍,再练曲子。比如先练缓慢枯燥的空弦练习、最基本的七个调的音阶练习、揉弦练习,全部以很慢的速度去练,让自己不浮躁,让音色变得更加细腻,音的质感得到充足的体现。经过这样的长期练习,我的基本功比较扎实,细节掌握得不错。
  我慢慢懂得,宝剑虽然锋利,但要藏锋。我的琴声慢慢充满了变化,给人的感觉不那么锋芒毕露,而是内敛了起来。以前喜欢闭门造车的我,学会了倾听、研究、运用。黄晓晴姐姐拉二胡技艺精湛,强悍的存在让我经常琢磨,她拉琴好听的“门道”是啥。

山川河流处抚琴


  我拼命练琴,但忽视了锻炼身体,导致免疫力下降,患上了皮肤病。医生让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多走走看看,放松心情,我便尝试着去欣赏自然美景。我带着琴去山川河流,在那些地方练琴,随心里所感地拉,闭上眼睛,感受山的线条,河流的呼吸,琴的声音更好了。
  如今,我的体能提升了,心情也舒畅了,病情也好转了很多。我现在能更多地体悟生活的乐趣,并将这些感受带入琴声里。以前是化压力为动力,身体承受不住。现在是化压力为享受,劳逸结合。
  经历了这么多,如今我有个体会:练琴不是我在练琴,而是琴在练我。琴磨砺了我的性子,让我坚毅,又让我像它的音色那般柔和。二胡有两根弦,两根弦拉的时候刚柔并济,这是技术的体现,也是人性的展现。
  (作者系四川音乐学院二胡与作曲专业本科生)
  责任编辑:王新伟
其他文献
2018年7月,地学院260余名学生在10名导师的带领下前往安徽省巢湖地质实习区进行地质实习,这也是我的第二次地质实习。  巢湖的七八月份热浪袭人,老师给了我们半天时间休整,在教室里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巢湖的行政划分及自然景观。我们被分成两个大队,每队又分成三个小队,小队中又包括两个小组。为什么划分这么细呢?因为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恶劣的天气,还要面对马蜂、毒蛇等危险。  地质锤、罗盘、放大镜成为我们的
去年寒假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部分地区市场管控、物流停运,给国家级贫困县广西省宁明县的水果销售带来巨大困难,数十万斤柑橘严重滞销,个大味甜挂满枝头的柑橘再不采摘,就会落地化果为泥。  我是北航寧明籍学生,正居家防疫。看到这个消息立即联系北航几位同学开展助农尝试,经过与县扶贫办对接、确定帮扶的水果品种和种植基地、与几家快递公司合作等环节,开始了网络推广、果园直采、农户直邮的销售模式,仅在北
MelodyC2E是一个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语平台,自2016年9月正式创建以来已有四年之久。Melody即“旋律”的意思,而C2E是Chinese to English的缩写。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英文版中文歌”这样的项目有着天然的粉丝基础。  社团最初专注于翻唱英文版中文歌,保证每星期推出一首高质量的作品,在还原中文歌曲意境的前提下,兼顾英文歌词的优美、韵脚和音节等各个方面的贴合与匹配。到目前
除了校庆日,还有一些日子對学校有特别之处。  校殇日  南开大学 7月28日  1937年7月28日深夜至29日,侵华日军对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等南开系列学校悍然实施野蛮轰炸。在轰炸毁校后,还将学校财产劫掠一空。南开大学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第一所被日寇毁掠并化为焦土的高等学府。  81年后的2018年7月28日,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校钟鸣响,校钟先鸣7响,再鸣28响,铭记7月2
2020年年末,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亮相。课程共计5118门,分为1875门线上一流课程、728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463门线下一流课程、86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184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在“中国大学生MOCC”“智慧树”和“学堂在线”等多个平台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1000余线上“金课”中,有关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课程占据了半壁江山。在这些金课中,有这样一
方龙慧子本科、硕士均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现为该校珠宝学院教师黄鹤楼  提到武汉一定会想到黄鹤楼,虽然武汉本地人不一定去,但是在武汉的我,这八年陪着外地来的亲友去过无数次,留下了很多回忆。我在这件首饰中加入了象征着福寿绵长的黄鹤意象,造型是鹤首向上,羽翼以一种保护的形态包裹住黄鹤楼,寄托了我的美好期望。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的桥很多、很美,每个武汉人应该都在武昌江边吹着风看过长江大桥,
这次科考聚焦西北太平洋,该海域是中国的富钴结壳资源勘探合同区,也是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勘查的热点区域。这航次的主要任务是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开展资源环境综合性调查工作,履行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同时,也进行了深海生态环境调查、装备试验性应用,以及对鸟类、海洋哺乳动物的观测工作。  在攻读博士期间,我师从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蒋建东教授,跟随他一同从事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南农环境微生物课题组能够
在大三下上实验课的时候,不止一个老师,也不止一次地很自豪地和我们说咱们学校新引进了一套5G物联网的实验系统。学校是早上8点开放选课系统,那天我们整个宿舍都订好了闹钟,提前一小时起床,洗漱收拾去食堂吃完早餐,回到电脑前,登录教务系统静候选课的开放,当然,最后我们整个宿舍的同学都选到了这门课,因为学校也考虑到我们应该对这门课的热情很大,所以开放的人数很多。
默默算了算,自己已在清华“混迹”十年。2005年,我通过生物竞赛与物理竞赛被保送至清华。除了家,这里是我待得最久的地方。也许久了就成为一种习惯,感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那么熟悉,红砖灰瓦那么亲切与大气。  2008年底,我来到施一公老师的实验室。施一公老师的科研热情和勤勉工作对我们产生了很大影响。记得初入实验室不久,施老师在讨论课题的时候让我分析一块蛋白酶切的图,而我其实还没仔细想过。施老师帮我们耐心
我喜爱的作家村上春树写过一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畅销书。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他的书,他总是写一些一个人在都市里生活的场景,比如夕阳西下的时候,在厨房里做一片黄瓜三明治,冲咖啡,慢吞吞地收听广播,趴在厨房的桌子上阅读小说之类充满碎片化细节的生活。  我开始跑步的时候,这本书刚好在大陆出版,一时间许多人都在谈论这本书,很多人也都蜂拥而上说起自己喜欢跑步这件事。可是事实上,身边每天与我一起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