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班主任工作中,提高师生沟通效率,提升教育效果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置各种场景,或声东击西,或欲擒故纵,或抛砖引玉……只要教师的语言触动了学生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教育就能有所成效。
【关键词】班主任;沟通场景;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7-0007-03
师生交谈是最常用的教育手段,如何提高沟通效率,提升教育效果,往往需要教师运用智慧,巧妙设置各种“场景”,才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进而帮助学生获得最真切的体悟,实现教育的目的。
你抽的是“红南京”还是“一品梅”?
对待犯错的学生,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像警察一样,全部依靠人证和物证来开展工作,但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又必须及时发现、指出,并帮助其改正。可总还是有些学生比较顽固,轻易不肯承认错误,这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交谈的方法和策略。
洋洋有抽烟的毛病,老师已经教育过多次,可他就是不能彻底改正,总是一段时间之后又犯老毛病。
听说洋洋又抽烟了,班主任把他找来,问道:“你昨天晚上是不是又抽烟了?说好了再犯就通知家长的。你怎么就是改不了呢?”洋洋死活不肯承认自己抽烟,因为不是被老师当场发现的。
我对洋洋也有所了解,就把洋洋叫到一边。
我问:“怎么回事?”
洋洋:“他(指班主任)说我抽烟了,我又没抽,还说这次要通知家长!”
我故意闻了闻洋洋身上的味道,说:“你别骗我,告诉我你到底抽的是‘红南京’,还是‘一品梅’?”
洋洋迟疑了一会儿,说:“他说要通知家长,反正我没抽!”
我说:“通知不通知家长,这要看你的态度。你身上有香烟的味道,我知道,你抽的肯定是‘红南京’,都快月底了,你的钱不多了,是舍不得买15元一包的‘一品梅’。是不是?”
洋洋:“是‘红南京’,我下次一定不抽了,你们别通知家长行不行?”
其实,洋洋为什么一开始不肯承认错误呢?我分析至少有三个可能的原因:洋洋主观上不愿意承认错误;教师不是当场抓住的;教师说要通知家长,他不想让家长知道他的抽烟行为,所以,在没有明确的证据时,他不会妥协。
我要先想办法破解他的心理防线。我抛出了“通知不通知家长,这要看你的态度”这句话,让他自己去琢磨到底怎么办,以占据他的思维空间,让他陷入两难境地,进而分散他的注意力,为我下面的问话铺垫。为了让他心甘情愿承认错误,我一开始还故意在他的身上闻了闻,这给他造成了心理压力。我没有问他有没有抽烟,而是问他抽的是什么牌子的香烟,而且使用“二择一”的询问方法,除非是特别老练的人,一般会陷入应付当前提问的陷阱,即他的第一反应是“我到底该回答什么牌子”,而实际上,不管他回答什么牌子,只要回答了,起码是承认了自己的抽烟行为。为了进一步给他施压,我又强调因为是月底零花钱不多了,所以他一定抽的是“红南京”。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内心一下子暴露出来,于是只好这样说出实情。
学校可不是你想走就走,要来就来的!
部分家境优越的孩子,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体会过艰难,父母又由于工作繁忙而与孩子交流不多,这些常会导致孩子缺乏学习动力,成绩落后,甚至萌生辍学的念头。要重新唤醒他们对人生的忧患意识,需要等待时机,巧妙设置教育情境。
鹏鹏上高二,父母都有各自的经济实体,家里厂房设备等资产几千万元,他从小到大生活无忧。鹏鹏一直觉得“读书可能有用,但不读书照样能有好的前途”。因为他的父母没有上大学,现在事业都干得很好。上个月,他索性准备辍学回家了。
鹏鹏:“老师,我准备不上学了。”
我:“为什么?在学校不是很好吗?”
鹏鹏:“不好!大家都努力学习,就我一个人不学习,太没意思了。不如回家!”
我:“回家你能做什么?帮你爸爸打下手?你太小了,帮得上他们什么忙?”
鹏鹏:“厂里的事情我才不高兴做呢,我要去南京找我的舅舅。”
我:“你南京的舅舅?他做什么的?能帮你什么?”
鹏鹏:“他有一个律师事务所。他认识的人很多,肯定能帮我找到个体面的工作!”
我若有所悟,对他说:“这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你可以去找他试试。”
就这样,鹏鹏决定第二天走,我答应了他。送走鹏鹏。我立刻和他的父母联系上,并告诉他们鹏鹏当前的心理状态,建议他们隆重地送鹏鹏上南京找工作去。同时,要他们和他南京的舅舅联系上,带鹏鹏去人才市场找最“好”的工作。
过了三天,我接到了鹏鹏的电话。
鹏鹏:“老师,我还想回来读书,行不行?”
我:“可是,当初你执意要退学,如今学校已经取消了你的学籍。适当的时候你可以回来领取肄业证书,我会帮你办理好,万一以后有用,至少可以证明你上过高二。”
鹏鹏:“老师,你别办理了,我还要回来读书。这次,我明白了读书真的很有用。我舅舅带我去人才市场了,超市营业员都要高中毕业,运輸特别化学药品的驾驶员要本科学历,这可是最差的工作。像我这样高中没毕业的只能做农民工了。”
我:“学校可不是你想走就走、要来就来的……你还是和你的爸妈商量商量,在厂里做点事情吧!”
鹏鹏:“老师,我要回来,一定好好努力学习,你一定要帮帮我!”
思想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描述得再生动、再形象,都还要靠学生自己去体会,去理解。只是这其中,该怎样帮助孩子去体会和理解呢?我同意鹏鹏上南京,是因为以他目前的实力,肯定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所以,他找工作必然失败,也就必然回来。我要求鹏鹏父母隆重地送他上南京,要求他舅舅带鹏鹏找最“好”的工作,是为了让鹏鹏形成强烈的心理落差,“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增加对其“不读书照样能有好的前途”的心理底线的冲击力度。鹏鹏回家后打电话申请复学,我不断找了些“莫须有”的借口拒绝他,是为了进一步让他知道学习机会的难得,也就是让他明白“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的道理。
【关键词】班主任;沟通场景;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7-0007-03
师生交谈是最常用的教育手段,如何提高沟通效率,提升教育效果,往往需要教师运用智慧,巧妙设置各种“场景”,才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进而帮助学生获得最真切的体悟,实现教育的目的。
你抽的是“红南京”还是“一品梅”?
对待犯错的学生,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像警察一样,全部依靠人证和物证来开展工作,但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又必须及时发现、指出,并帮助其改正。可总还是有些学生比较顽固,轻易不肯承认错误,这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交谈的方法和策略。
洋洋有抽烟的毛病,老师已经教育过多次,可他就是不能彻底改正,总是一段时间之后又犯老毛病。
听说洋洋又抽烟了,班主任把他找来,问道:“你昨天晚上是不是又抽烟了?说好了再犯就通知家长的。你怎么就是改不了呢?”洋洋死活不肯承认自己抽烟,因为不是被老师当场发现的。
我对洋洋也有所了解,就把洋洋叫到一边。
我问:“怎么回事?”
洋洋:“他(指班主任)说我抽烟了,我又没抽,还说这次要通知家长!”
我故意闻了闻洋洋身上的味道,说:“你别骗我,告诉我你到底抽的是‘红南京’,还是‘一品梅’?”
洋洋迟疑了一会儿,说:“他说要通知家长,反正我没抽!”
我说:“通知不通知家长,这要看你的态度。你身上有香烟的味道,我知道,你抽的肯定是‘红南京’,都快月底了,你的钱不多了,是舍不得买15元一包的‘一品梅’。是不是?”
洋洋:“是‘红南京’,我下次一定不抽了,你们别通知家长行不行?”
其实,洋洋为什么一开始不肯承认错误呢?我分析至少有三个可能的原因:洋洋主观上不愿意承认错误;教师不是当场抓住的;教师说要通知家长,他不想让家长知道他的抽烟行为,所以,在没有明确的证据时,他不会妥协。
我要先想办法破解他的心理防线。我抛出了“通知不通知家长,这要看你的态度”这句话,让他自己去琢磨到底怎么办,以占据他的思维空间,让他陷入两难境地,进而分散他的注意力,为我下面的问话铺垫。为了让他心甘情愿承认错误,我一开始还故意在他的身上闻了闻,这给他造成了心理压力。我没有问他有没有抽烟,而是问他抽的是什么牌子的香烟,而且使用“二择一”的询问方法,除非是特别老练的人,一般会陷入应付当前提问的陷阱,即他的第一反应是“我到底该回答什么牌子”,而实际上,不管他回答什么牌子,只要回答了,起码是承认了自己的抽烟行为。为了进一步给他施压,我又强调因为是月底零花钱不多了,所以他一定抽的是“红南京”。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内心一下子暴露出来,于是只好这样说出实情。
学校可不是你想走就走,要来就来的!
部分家境优越的孩子,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体会过艰难,父母又由于工作繁忙而与孩子交流不多,这些常会导致孩子缺乏学习动力,成绩落后,甚至萌生辍学的念头。要重新唤醒他们对人生的忧患意识,需要等待时机,巧妙设置教育情境。
鹏鹏上高二,父母都有各自的经济实体,家里厂房设备等资产几千万元,他从小到大生活无忧。鹏鹏一直觉得“读书可能有用,但不读书照样能有好的前途”。因为他的父母没有上大学,现在事业都干得很好。上个月,他索性准备辍学回家了。
鹏鹏:“老师,我准备不上学了。”
我:“为什么?在学校不是很好吗?”
鹏鹏:“不好!大家都努力学习,就我一个人不学习,太没意思了。不如回家!”
我:“回家你能做什么?帮你爸爸打下手?你太小了,帮得上他们什么忙?”
鹏鹏:“厂里的事情我才不高兴做呢,我要去南京找我的舅舅。”
我:“你南京的舅舅?他做什么的?能帮你什么?”
鹏鹏:“他有一个律师事务所。他认识的人很多,肯定能帮我找到个体面的工作!”
我若有所悟,对他说:“这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你可以去找他试试。”
就这样,鹏鹏决定第二天走,我答应了他。送走鹏鹏。我立刻和他的父母联系上,并告诉他们鹏鹏当前的心理状态,建议他们隆重地送鹏鹏上南京找工作去。同时,要他们和他南京的舅舅联系上,带鹏鹏去人才市场找最“好”的工作。
过了三天,我接到了鹏鹏的电话。
鹏鹏:“老师,我还想回来读书,行不行?”
我:“可是,当初你执意要退学,如今学校已经取消了你的学籍。适当的时候你可以回来领取肄业证书,我会帮你办理好,万一以后有用,至少可以证明你上过高二。”
鹏鹏:“老师,你别办理了,我还要回来读书。这次,我明白了读书真的很有用。我舅舅带我去人才市场了,超市营业员都要高中毕业,运輸特别化学药品的驾驶员要本科学历,这可是最差的工作。像我这样高中没毕业的只能做农民工了。”
我:“学校可不是你想走就走、要来就来的……你还是和你的爸妈商量商量,在厂里做点事情吧!”
鹏鹏:“老师,我要回来,一定好好努力学习,你一定要帮帮我!”
思想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描述得再生动、再形象,都还要靠学生自己去体会,去理解。只是这其中,该怎样帮助孩子去体会和理解呢?我同意鹏鹏上南京,是因为以他目前的实力,肯定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所以,他找工作必然失败,也就必然回来。我要求鹏鹏父母隆重地送他上南京,要求他舅舅带鹏鹏找最“好”的工作,是为了让鹏鹏形成强烈的心理落差,“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增加对其“不读书照样能有好的前途”的心理底线的冲击力度。鹏鹏回家后打电话申请复学,我不断找了些“莫须有”的借口拒绝他,是为了进一步让他知道学习机会的难得,也就是让他明白“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