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易的鲁比克方块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i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小易当然是名家,可以说,早在三十年前就誉满文坛了。所以,白小易无需和别人的小说对比,因为他自己曾经就是一座高海拔的坐标。
  白小易是国家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微型小说集多部。小小说《客厅里的爆炸》曾获《中国青年报》和中国文联小说大赛一等奖、辽宁省及沈阳市政府奖,被国内数百种报刊和选集转载,并于1990年入选美国NORTON出版社出版的《世界60篇优秀短小说》。在小说领域,特别是微型小说领域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就与影响。
  今天我们撇开作者辉煌的过往,梳理他的新作《段宇的那个大年夜》,仍然令人刮目相看。这是一篇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介入型小说,在属于白小易的独特叙述里,小说变成了神奇的鲁比克方块。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位置,零乱、矛盾地摆在那里,他们似被命运驱动、打乱,又最后复原的几何体。貌似重新恢复了平静,内里溢出人性色彩,意味深长。
  故事从庸常生活起笔,段家父亲去逝,段家母亲的幸福就成了三个儿子的心病。面对母亲相中的新老伴儿老郭,“三兄弟对此的反应大不一样。段宇是老大,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第一时间支持了老妈。二弟却毫不犹豫地反对,似乎这对于老段家是个奇耻大辱。老三表现得很暖昧,一方面觉得妈妈有这个权利,另一方面又觉得别扭。”
  三兄弟虽各怀心腹事,却不好生硬地去阻止母亲,只能暂作壁上观。老郭居然还不错,人很勤快,还会做饭。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个老人似乎要水到渠成了,他们“准备把老妈嫁过去了。但是为了慎重,建议两位老人先试婚一段,看看究竟合不合。试婚的生活,仍然证明他们的‘后爸’确实是个好人。”
  然而世事无常,就在好事将近的时候,老郭突然得脑血栓了,“发病时他就在厨房做饭,先是菜刀掉在地上。他还以为只是失手,弯身还要去捡,结果就扑在那把刀上,发现自己怎么也起不来了。”这段描写十分精彩,把老年人健康的不确定性隐患描写得触目惊心。老郭半瘫,近乎不能自理,现实问题接踵而至。怎么办?段家人各自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二弟说,还好没结婚,没有法律关系,只能一拍两散了。三弟虽然觉得这样有点儿不仗义,可是也没别的办法。老妈觉得她要坚持一段,也许老郭很快就好了呢。”“段宇内心也是纠结的。即使是在当初,段宇也曾非常不接受有这么个男性接近老妈。”虽守护亲人的天性如此,“但是眼下,他觉得老妈的选择是正确的。
  但是几个月之后,老郭的身体仍无好转迹象。老郭儿子非但不感恩,反而怀疑段家母亲图谋房产。这讓她很生气,也是出于对老郭的恢复感到绝望,顺势搬出了郭家。这样段家儿子们都松了一口气,觉得也算仁至义尽了。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段宇偶尔还会听到老妈提起老郭。老妈一辈子都保持着一个小女生的心态,心理不成熟、怕事、没心没肺……可是也很纯真,很少从世俗观念看人看问题。”心地善良的段家母亲,仍然惦念着和他过了半年的老郭,并打发儿子段宇前去看看。
  孝顺的段宇虽然工作很忙,但仍然赶在“三十”这天买了东西,去看望老郭。“敲门等了半天才听到里面有动静,开门的竟是老郭自己!他趴在地上,气喘吁吁。见到段宇,就像傻孩子一样大声嚎哭起来。”原来老郭的儿子并没有很好地照顾父亲,只是请了保姆,偶尔过来一趟。此时,保姆也过年回家了,扔下老郭一个人孤独无望,人都馊了。段宇似乎没有犹豫,他立马就决定带老郭去洗洗澡,但是“许多家澡堂子和洗浴中心,不是过年歇业,就是拒绝老郭进场。”天渐渐黑下来,一家人都在催段宇回家吃饭,但他不忍心把老郭再送回那个冰冷的屋子,咬咬牙,把老郭带回了家。老郭的出现,打乱了段家吃年夜饭的节奏,但善良的段家母亲“看见那个样子的老郭,立刻泪眼婆娑,指挥着另外两个儿子,快帮着扶下来!”“包饺子、看春晚……多了个老郭,大家都有些不得劲儿。可是看着老郭激动的样子,慢慢的就都有了一些崇高感。饺子熟了,先盛了一大碗端给老郭。老郭的眼泪就刷地流了下来。一家人赶紧安抚老郭。看着他一个接一个吃下去……”
  其实,此时的老郭已经和段家没有什么关系了,却得到段家的善待,显现了这个质朴、温良的工人家庭的良好家风。他们抛开世俗观念“只是听凭内心的召唤”。一生娇气的母亲,居然能给老郭弄屎尿?她是如何过的心理关呢?“她把老郭当成了小时候玩的洋娃娃,屎尿都成了洋娃娃没有的‘新功能”’:儿子还发现“妈妈好像很热衷给老郭洗澡。当然不是段宇在的时候洗,但段宇一来就会发现已经洗过了。难道这个状态的老郭还能有什么作为或壮举吗?”
  白小易的结尾处理颇具特色,这样就让他和一般作家有了区别,显示出了高超的小说把握能力。好的小说是欲说还休,把真相埋藏在缝隙里,貌似淡淡如水,仔细品来,滋味全在里边。鲁比克方块,即,魔方,即,生活的碎片。他们虽各有色彩,孑然独立,但在优秀的小说家手里却能整合出温暖人性与人情的营构。
  白小易有透视生活,直抵生活本质的能力。在轻松有趣的叙述中,不动声色地呈现、揭示某种普世的温暖主题,意蕴隽永,且纯真,趋善,向美。
其他文献
五律·自强  轻身细点妆,万事有爹娘。  不染阳春水,终迷俊俏郎。  几多风伴雨,辗转发含霜。  回首經年处,娇娥已自强。  七律·农作  金风旭日露珠盈,双子相牵犬嗅行。  衣湿沾身临晌午,粮干充腹少汤羮。  人生苦乐轮流转,农活忙闲四季明。  最爱夫君欢亮嗓,稚儿掐尾和歌声。
期刊
七律·生日自嘲 (新韵)  每逢此日更思娘,碌碌无成百感伤。  枫叶嫣红经雨浸,野菊魅艳沐霜藏。  一湖秋水傾情赋,几缕闲云染墨章。  坎坷人生知冷暖,依然不媚醉书香。  诉衷情令·踏雪   临轩倾墨影迷离,山野景馨怡。酣然此处无语,几许意,醉心滋。   谁静盼,莫相疑,乃如斯。问君何处,一览苍茫,阔遣神驰。
期刊
这些日子网上正在上演热闹非凡的新诗创作导向论战,开始我对论战并没多大兴趣,诗歌创作在观点上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有一些不同理念之争实属正常。但这一番争论却非同一般,无论是参与人数,持续的时间,还是产生的影响,都可称之为史无前例,吵得诗坛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趋势。   这场争论的主角是以大诗主义创作为导向的代表诗人——曹谁,另一个是以口水诗创作为导向的代表诗人——伊沙。   在诗歌创作方
期刊
【编者按】今年1月,热心读者马春海将一封手写的书信,寄到了营口新闻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国鹏的案头,表达了对《辽河》杂志、《辽河湾·文学作品集》的喜爱关切之情。深受感动的张书记写了一封回信,表达了心中的谢意,表示不辜负读者厚望,勉励所有《辽河》杂志的作者,以我手写我心,捧出一颗真心,一腔情怀,用文学讴歌伟大的时代。   伴隨2019年新春佳节的到来,带来一股扑鼻的书香,《辽河》杂志、《辽河湾·文
期刊
七绝·秋收  清寒露重恋衣裘,曼看红尘又一秋。  昨日魂牵禾稷事,今宵笑语庆丰收!  诉衷情令·茶   子衿小葉逐红尘,风雨度朝昏。敛来翠色几重,入水展乾坤。   依沸点,待含薰,抒娇魂。亭亭袅袅,盈香出世,好个芳云。
期刊
日子像一截越吃越短的甘蔗,越珍惜,越觉得它留下的余味萦回不已。阳光像一位老熟人每天照旧来访。  就像《辽河》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脚步,走进了第四十一个年头,走进了新时代,踏上了新旅程,扬起了新风帆。此时,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欣慰一本刊物给这段历史注入文学基因,感动能用文学的方式,留下一步步深深浅浅生活的脚印。  “用文学温暖营口,用文字连接世界”,这是《辽河》的聲音。文学不分国界,可以突破地
期刊
一   奶奶去世后,家里冷清了许多。   老婆家老婆家,没有了老婆哪来的家。两个没有成家的叔叔,一个精神不好,一个年龄尚小,还有一大堆的家务活儿,都落在爷爷的身上。可是爷爷要去修鞋啊,要不怎么养活两个孩子啊。时不时地,母亲会带着我和弟弟去爷爷家,帮着洗洗涮涮,缝缝补补……   爷爷在关屯,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可以用名人来定义的。他有一样手艺,让我记忆深刻,就是掇弄草垛。我见过爷爷家的草垛,那绝对是一
期刊
生  躺在这亿万年之久的泥土之上  嘴角叼着一茎新鲜的野草  如果有一个可以反刍的大胃该多好呀  所有的青草让我眼馋  如果有能够奔跑的四蹄多好呀  疆土无用,不必以公里计算。一个蹄印  一汪蓝天  有一条藏不住的尾巴多好呀  谁靠近我,我就扬起它  如果你看见我胯下晃动着硕大的睾丸  也会生出非分之想  生生之境  木门、松柏、飞檐、铁钟……  和高大的佛像一样  都有庄严相  阳光下,万物生出
期刊
大雪词  连绵起伏,多么浩瀚的一张白纸  从白昼盖到黑夜,从唐家路盖到我的中  年  一卷打开的无字经书  普度着树梢上的麻雀、寒风和我  宿与命,缘与分  多像白茫茫的旧事,一提  北风就使劲地吹  再提,凛冽就拼命地刺骨  一朵雪花,不管不顾地飘落进我的掌心  一如,你悄无声息地离开  念或不念  都相安,且相忘  这个冬天,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不知是谁,把我堆砌在这大雪纷纷的人  间  
期刊
天主教堂  跪伏在地,像一只坏掉的老钟表  觅食的鸽子避开她  排着队去忏悔的人绕过她。只有小女孩  挣脱母亲的手  蹲了下来。阳光中,薄薄的纱裙多么像  翅膀  耶稣正在壁画里受难  他看不到教堂外那个小小的侧影,恬  静,肃穆  替代着天使  野  沿着既定的轨迹埋头赶路  一天,就是一生,野旷天低,丝巾飞起  来——  一簇秋枫,一截云霞  一段不肯被掸落的烟灰,一只想把天空  挠出血痕的山
期刊